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T淋巴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熊芳 马艳品 +1 位作者 鲍旭丽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49-2452,共4页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胸腺五肽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30例HBeAg阳性CHB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恩...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胸腺五肽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30例HBeAg阳性CHB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恩替卡韦和胸腺五肽治疗48周。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C的水平,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TREC的变化;并分析TREC的水平与HBV DNA、HBeAg和HBsAg变化的相关性。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样本两个指标的相关性做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联合治疗48周,24例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3例患者获得HBeAg阴转。治疗后TREC水平为(10.61±2.08)拷贝/10^3 PBMC,高于治疗前(6.03±1.71)拷贝/10^3 PBMC(t=9.32,P<0.0001)。病毒学应答组患者治疗后TRE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1.21±1.71)拷贝/10^3 PBMC vs(5.79±1.84)拷贝/10^3 PBMC,t=10.57,P<0.0001];病毒学未应答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TRE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1±2.08)拷贝/10^3 PBMC vs(7.03±0.28)拷贝/10^3 PBMC,t=1.38,P=0.20]。病毒学应答组和病毒学未应答组比较,治疗前PBMC中TRE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毒学应答组PBMC中TREC水平明显高于未应答组(t=3.69,P=0.001)。患者治疗前后TREC含量与HBsAg、HBeAg水平、HBV DNA载量以及基线到48周的下降幅度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提高HBeAg阳性CHB患者的胸腺输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E抗原 基因重排 T淋巴细胞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的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在肝脏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想金 高耀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1,共4页
恒定的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iNKT细胞)是来源于胸腺的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表达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受体和T淋巴细胞受体。iNKT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在肝脏内富集,表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并调节微环境其他免疫细胞活性,以达到免... 恒定的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iNKT细胞)是来源于胸腺的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表达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受体和T淋巴细胞受体。iNKT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在肝脏内富集,表现出独特的功能特性,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并调节微环境其他免疫细胞活性,以达到免疫监视及预防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在肿瘤微环境中,iNKT细胞能够激发肝脏抗肿瘤免疫反应、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状态。就iNK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脏免疫稳态中的特殊作用,尤其就iNK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T细胞 杀伤细胞 天然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黄疸为特征的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鲍旭丽 田洲 +3 位作者 陈庆峰 李丽 张蕾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43-944,共2页
淀粉样变性是由不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引起的一类进行性、预后不良的疾病,主要可分为原发性(淀粉样物质为免疫球蛋白的轻链,AL型) 和继发性(淀粉样物质为淀粉A 蛋白,AA 型).AL 型常累及肝、肾、脾、心脏、胃肠及皮肤等... 淀粉样变性是由不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引起的一类进行性、预后不良的疾病,主要可分为原发性(淀粉样物质为免疫球蛋白的轻链,AL型) 和继发性(淀粉样物质为淀粉A 蛋白,AA 型).AL 型常累及肝、肾、脾、心脏、胃肠及皮肤等多个组织器官,以往的尸解发现95%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都有肝脏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肝疾病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合并药物性肝损害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洲 李丽 +1 位作者 鲍旭丽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idiopathic adulthood ductope-nia,I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以成人发病,肝小叶间胆管缺失为主要特征[1-2]。现报道1例因药物性肝损害加重病情从而发现原发疾病为IAD的患者。
关键词 胆管疾病 胆汁淤积 中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和胸腺五肽协同干预对HepG2.2.15细胞APOBEC3A和APOBEC3B mRNA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熊芳 高耀 +4 位作者 马艳品 于乐乐 谭炳琴 鲍旭丽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IFNα和胸腺五肽(TP5)协同干预对HepG2.2.15细胞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A(APOBEC3A)、APOBEC3B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epG2.2.1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FN处理组、TP5处理组和IFNα联合TP5组,在处理的12、24、48... 目的探讨IFNα和胸腺五肽(TP5)协同干预对HepG2.2.15细胞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A(APOBEC3A)、APOBEC3B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epG2.2.15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FN处理组、TP5处理组和IFNα联合TP5组,在处理的12、24、48和72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APOBEC3A、APOBEC3B基因mRNA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FNα、IFNα联合TP5分别处理12、24、48和72 h后,APOBEC3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与IFNα处理组相比,4个时间点IFNα联合TP5组APOBEC3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TP5处理在各时间点对APOBEC3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中APOBEC3B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FNα联合TP5处理可显著上调HepG2.2.15细胞中APOBEC3A mRN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胸腺喷丁 APOBEC脱氨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6
作者 张飞飞 陈辉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626-1629,共4页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如何提高肝细胞癌治愈率和降低其复发及转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是一种重要的CD4+Th亚型,在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肿瘤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Th17及其相关细...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如何提高肝细胞癌治愈率和降低其复发及转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是一种重要的CD4+Th亚型,在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及肿瘤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发现,归纳了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及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临床意义,为Th17在肝细胞癌治疗新靶点及判断预后方面提供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9-9明显升高的IgG4相关性胆胰疾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余乐乐 熊芳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9-1130,共2页
随着近年来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 G4 related systemic disease,IgG4-RD)概念的提出,该类疾病以组织中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纤维化及闭塞性静脉炎为主要病理特征,可以累及多种器官或组织[1]。IgG4相关性胆胰疾病主要包括I... 随着近年来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 G4 related systemic disease,IgG4-RD)概念的提出,该类疾病以组织中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纤维化及闭塞性静脉炎为主要病理特征,可以累及多种器官或组织[1]。IgG4相关性胆胰疾病主要包括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等。部分IgG4相关性胆胰疾病患者可见CA19-9升高,但数值一般不超过500 U/ml,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CA19-9明显升高的IgG4相关性胆胰疾病临床诊治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自身免疫疾病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croRNA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渠亚超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28-232,共5页
随着肝细胞癌(HCC)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逐渐上升,寻找精确、简便易行而无创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越来越重要。小分子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病毒中,并且在血清和组织中均稳定表达。介绍了miRNA... 随着肝细胞癌(HCC)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逐渐上升,寻找精确、简便易行而无创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越来越重要。小分子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病毒中,并且在血清和组织中均稳定表达。介绍了miRNAs作为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总结了多种血清miRNAs在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分析表明可以利用这些稳定表达的miRNAs作为早期诊断肿瘤的无创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RNAS 早期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