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受慈济医院护理文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袁晓青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0期92-94,共3页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是由台湾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创办的一所医学中心。自1986年开业至今只有短短的26年,但这里的医护人员一直秉承“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服务宗旨,以“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为护理任务。2011年3月13—22日,...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是由台湾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创办的一所医学中心。自1986年开业至今只有短短的26年,但这里的医护人员一直秉承“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服务宗旨,以“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为护理任务。2011年3月13—22日,笔者来到慈济医院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到其护理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无形而有力的管理艺术,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护理文化 感受 尊重生命 医学中心 服务宗旨 医护人员 护理任务 管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股动脉压迫相关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井学敏 马瑞英 +8 位作者 张莉莉 葛慧娟 王咏梅 邢秀亚 荆霞 周丽 汪彩莲 桂万苗 任静婕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4-899,共6页
目的调研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股动脉压迫相关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FACR-SCAPS)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于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青海省、内... 目的调研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股动脉压迫相关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FACR-SCAPS)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于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等10家医院的介入中心、介入诊疗科、肿瘤科等进行TACE介入术治疗的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FACR-SCAPS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1573例行TACE介入治疗的HCC患者。28.99%(456/1573)的HCC患者于TACE术后发生FACR-SCAPS,共记录并发症476例次(30.26例次/100例患者)。其中单一并发症占96.93%(442/456),复合并发症占3.07%(14/456)。皮肤压红、皮肤淤青构成主要并发症类型,两者合计占比达96.49%(440/456)。血肿、水泡与破溃等三类并发症总构成比仅4.61%(21/4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迫期间术后最高血压舒张压(OR=1.024,95%CI:1.013~1.035,P<0.001)、旋压式压迫止血器(OR=3.220,95%CI:2.120~4.891,P<0.001)、PT-INR(OR=19.630,95%CI:6.039~63.810,P<0.001)和近3月内是否服用抗凝药(OR=1.909,95%CI:1.064~3.427,P=0.030)是TACE术后发生FACR-SCAPS的影响因素。结论HCC患者TACE术后FACR-SCAPS发生率较高,压迫期间术后最高血压舒张压、旋压式压迫止血器、PT-INR和近3月内服用抗凝药是TACE术后发生FACR-SCAPS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压迫止血 穿刺点 皮肤并发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玉华 安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9期46-47,共2页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器官损害。EHF病死率高,可...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器官损害。EHF病死率高,可达50%~90%。1976年,该病在非洲首次被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出血热 医学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型流感儿童患者62例的护理
4
作者 袁晓青 安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关键词 甲型H1N1型流感 儿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理论与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0
5
作者 任志方 高学莉 +2 位作者 王艳玲 张莉莉 肖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以Donabedian三维质量理论及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德尔菲法,构建...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以Donabedian三维质量理论及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德尔菲法,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3、0.851和0.83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27、0.138和0.115(P<0.01)。最终形成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可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用于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景贤 谢昕 +5 位作者 张莉莉 韩舒羽 王馨 席双梅 韩军军 郭会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综述生物标志物的概念、种类,以及血生化指标、炎症标志物、表皮下水分3类生物标志物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生物标志物用于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的优势、不足及启示。旨在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压力性损伤风险、开展精准干... 综述生物标志物的概念、种类,以及血生化指标、炎症标志物、表皮下水分3类生物标志物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生物标志物用于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的优势、不足及启示。旨在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压力性损伤风险、开展精准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生物标志物 血生化指标 炎症标志物 表皮下水分 风险预测 基础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关爱-支持”健康管理模式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袁晓青 福燕 +7 位作者 段义 北方 高美霞 孙盈红 陈艳霞 李冬梅 邹孟烜 李星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1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LWHA)"关爱-支持"模式实践效果,为其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3年9-12月招募到497例PLWHA为研究对象,由护理人员、感染者志愿者组成"关爱-支持"小组并提...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PLWHA)"关爱-支持"模式实践效果,为其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3年9-12月招募到497例PLWHA为研究对象,由护理人员、感染者志愿者组成"关爱-支持"小组并提供相应干预措施,并对PLWHA的社会支持、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管理需求与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PLWHA的客观支持得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较干预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健康管理中的药物相关知识、生理知识、心理知识中的如何受人尊重、家人理解和支持,社会交往知识中的获得社会帮助和结交朋友的满意度与需求度之间的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LWHA"支持-关爱"健康管理模式可提高PLWHA服药依从性,并能基本满足PLWHA对治疗及基本生活知识、社会交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关爱-支持”模式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标本共识 被引量:9
8
作者 袁素娥 陈煜 +24 位作者 蔡小芳 蔡虻 黄常娟 胡玲利 江梦婷 李映兰 李好 马媚媚 荣英姿 任珍 陶子荣 唐红英 谭海红 王晓燕 张林 曾烂漫 张志云 张燕萍 张英 周瑞红 黄勋 王红红 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 湖南省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 湖南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5-781,共7页
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升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预防采血操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卫生工作者、患者/献血者和社会安全,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规范,国家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升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预防采血操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卫生工作者、患者/献血者和社会安全,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规范,国家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指南及最佳实践证据,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样。本共识通过评估静脉血样采集对医务人员、患者/献血者和社会的风险,根据高风险环节确定规避风险的安全操作流程。本共识主要从个人防护用品、采血细化步骤、意外事件处理、质量指标监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标本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操作规程 静脉血标本 职业风险 高风险操作 职业安全 职业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芳芳 翁文佳 +3 位作者 李海燕 高艳青 王馨 韩舒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CA)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63例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 目的:观察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CA)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63例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对照组:单纯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63例,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于治疗结束后12周筛选疣体完全清除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结束24周后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12周后,干预组53例(84.1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对照组21例(33.3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治疗结束24周后,干预组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性高潮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干预组FSFI评分[(28.38±1.67)分]高于对照组[(21.85±2.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可减少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后联合 女性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设置住院总护师岗位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珍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6期83-84,共2页
随着我院的发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护理部招收了大量的新护士。绝大多数新护士是应届生或工作1~2年的护士,其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抢救经历及技能,但他们又是一线值夜班的主力人员。从医院病人死亡的规律看,人员较少的时候是危重症病... 随着我院的发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护理部招收了大量的新护士。绝大多数新护士是应届生或工作1~2年的护士,其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抢救经历及技能,但他们又是一线值夜班的主力人员。从医院病人死亡的规律看,人员较少的时候是危重症病人死亡发生率较高的时间,如节假日和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总护师 岗位 设置 病人死亡 新护士 工作经验 护理部 应届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