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部分男男同性恋人群中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志英 李海英 +7 位作者 张彤 黄晓婕 魏飞力 徐萌 焦艳梅 徐小宁 陈德喜 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620,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HIV-1的分子流行情况,监测该地区人群HIV毒株的最新流行情况。方法提取17例男男同性恋者HIV-1抗体阳性样本全血基因组DNA,直接进行巢式PCR扩增HIVenv基因C2-V5区及gag...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HIV-1的分子流行情况,监测该地区人群HIV毒株的最新流行情况。方法提取17例男男同性恋者HIV-1抗体阳性样本全血基因组DNA,直接进行巢式PCR扩增HIVenv基因C2-V5区及gag基因P17-P24区,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基因亚型。结果17例患者中,共存在CRF01-AE、B亚型和CRF07-BC3种亚型,其中CRF01-AE9例(52.94%),B亚型5例(29.41%),CRF07-BC3例(17.65%)。结论小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地区部分男男同性恋人群中主要存在CRF01-AE、B和CRF07-BC3种亚型;CRF01-AE已取代B亚型而成为北京市MSM人群中HIV主要流行亚型,CRF07-BC重组亚型在北京市MSM人群中增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同性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亚型 系统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蕊 张美 +3 位作者 计云霞 宋映雪 吴昊 焦艳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方法抽取33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收治的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 deficienc...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方法抽取33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收治的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回顾性分析HIV/AIDS患者HIV传播途径,HIV-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共感染,艾滋病发病比例变化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①随机选取诊疗中心收治的330例HIV/AIDS患者,其性传播途径和经血传播比例在2003至2007年分别为30%vs 60%、24.8%vs 75%、26.9%vs 70%、67.9%vs 20%、84.9%vs 10%。②HIV-1/HBV共感染患者比例2003至2007年分别为4%、10%、14%、21%、22%;而HIV-1/梅毒共感染患者比例为15%、5%、16%、23%、30%;HIV-1/HCV共感染患者比例为60%、62%、51%、18%、8%。③HIV/AIDS患者中AIDS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6.5%上升至2004年的9.5%、2005年的20%、2006年的25%和2007年的26.3%。结论①HIV的性传播途径与HIV-1/HBV、HIV-1/梅毒共感染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而经血传播途径及HIV-1/HCV共感染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北京地区HIV的主要传播途径由经血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途径;②HIV/AIDS患者中AIDS患者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传播途径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HIV/AIDS患者耐药结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魏飞力 吴昊 +5 位作者 张彤 李庆 刘志英 王蕊 焦艳梅 陈德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630,共5页
目的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基因型耐药检测,了解HAART过程中HIV-1耐药位点的产生,分析基因型耐药检测在HAART过程中的必要性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Versant H... 目的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基因型耐药检测,了解HAART过程中HIV-1耐药位点的产生,分析基因型耐药检测在HAART过程中的必要性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Versant HIV-1RNA3.0检测病毒载量;采用TriTEST CD4FITC/CD8PE/CD3PerCP Reagent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Trugene HIV-1Genotyping Kit和OpenGene DNA系统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用Blast等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HIV-1亚型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保存有治疗前的血浆标本,其中1例在治疗前即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耐药相关突变。20例患者均进行了治疗后耐药检测,其中3例未检出耐药相关突变。其他17例检出耐药相关突变,其中13例出现NNRTIs耐药相关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K103N、Y188L、Y181C、V106M和G190A;11例显示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nucleotide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耐药相关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M184V、T/215Y/F、D67N、K70R以及K219E/Q;3例出现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耐药相关突变,其中主突变为M46I/L、V82F/A,而次级突变中以M36I、L63P出现的频率最高。20例患者中B亚型9例(45%,9/20),CRF01_AE重组亚型5例(25%,5/20),CRF07_BC重组亚型5例(25%,5/20),CRF06_CPX1重组亚型1例(5%,1/20)。结论对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HAART失败的原因,并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亚型分析显示HIV-1病毒亚型的流行与感染途径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基因型耐药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120转基因小鼠制备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洪海 孙玉 +3 位作者 柳雅立 张彤 吴昊 陈德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5-700,共6页
目的构建HIV-1B’亚型gp120转基因载体,制备gp120转基因小鼠。方法扩增gp120全长序列,根据读码框架定向连接到pSEAP2-control外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上,插入GFAP启动子,回收含启动子-gp120-增强子的功能片段制备转基因小鼠,PCR和RT-PCR验... 目的构建HIV-1B’亚型gp120转基因载体,制备gp120转基因小鼠。方法扩增gp120全长序列,根据读码框架定向连接到pSEAP2-control外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上,插入GFAP启动子,回收含启动子-gp120-增强子的功能片段制备转基因小鼠,PCR和RT-PCR验证基因整合与mRNA转录。结果酶切鉴定与测序验证均证明构建了受GFAP启动子调控的gp120转基因载体,蛋白印迹分析显示其分泌性和组织特异性都很高;RT-PCR证实转基因小鼠存在gp120mRNA转录。结论成功构建了gp120转基因载体,并生产了founder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GP120 痴呆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乳酸浓度检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石英 孙玉 +5 位作者 张洪海 计云霞 乔录新 丁渭 张玉林 陈德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感染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浆乳酸浓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IV-1儿童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合儿童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及... 目的研究中国感染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浆乳酸浓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IV-1儿童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合儿童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感染HIV-1患儿血浆乳酸浓度(2.32±0.6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1.60±0.88)mmol/L(P<0.01);d4T治疗组和AZT治疗组间血浆乳酸浓度、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性别、年龄以及HIV-1传播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乳酸浓度可反映感染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的线粒体毒性,有望成为线粒体毒性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儿童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乳酸 线粒体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受体表达水平与HIV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英 刘宁 +4 位作者 计云霞 魏征 张彤 陈德喜 娄金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5,CCR5)的表达,比较健康人群、HIV急性期患者和HIV慢性期患者之间CCR5表达的差异,明确CCR5表达在正常人和HIV感染者之间的差异,以及CCR5表达与HIV病情进展的关系,...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5,CCR5)的表达,比较健康人群、HIV急性期患者和HIV慢性期患者之间CCR5表达的差异,明确CCR5表达在正常人和HIV感染者之间的差异,以及CCR5表达与HIV病情进展的关系,以明确CCR5在HIV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意义,并为CCR5拮抗剂在HIV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临床标本依据。方法收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60例HIV感染者和6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其中急性期感染者98例、慢性期感染者162例,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中PBMC,在显微镜下进行淋巴细胞计数,应用直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表面CD4分子及CCR5进行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对流式细胞术所得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结果表明:(1)HIV急性期患者和HIV慢性期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IV慢性期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显著高于HIV急性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项研究表明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的差异与HIV的易感性、疾病进展情况密切相关。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的检测,将对HIV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CR5 急性感染期 慢性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18在HepG2细胞凋亡中的磷酸化(Ser33,Ser52)及其意义
7
作者 柳雅立 石英 +5 位作者 马丽娜 计云霞 魏飞力 吴昊 陈德喜 陈新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0-783,共4页
目的研究角蛋白18(keratin 18,K18)在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中的磷酸化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cisplatin,CDDP)作用于HepG2细胞,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染色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 目的研究角蛋白18(keratin 18,K18)在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中的磷酸化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cisplatin,CDDP)作用于HepG2细胞,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染色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凋亡状态下K18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顺铂可以使HepG2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2位丝氨酸(Ser52)磷酸化水平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33位丝氨酸(Ser33)磷酸化在低浓度药物作用下增加,但在高浓度药物作用下明显减少。结论Ser33和Ser52磷酸化的K18与HepG2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磷酸化 凋亡 药物作用 流式细胞术 药物浓度 人肝癌细胞 不同浓度 低浓度 丝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超敏感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8
作者 计云霞 刘宁 +3 位作者 石英 魏飞力 魏征 陈德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4期5856-5859,共4页
利用几种助沉剂和核酸纯化方法富集病毒RNA,建立甲型H1N1流感超敏感诊断方法。收集31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人提取的病毒RNA,稀释至1000分之一倍后分别应用酵母tRNA、糖原、AcrylCarrier助沉剂和磁珠、硅胶颗粒和离心柱的9种组合进行病毒... 利用几种助沉剂和核酸纯化方法富集病毒RNA,建立甲型H1N1流感超敏感诊断方法。收集31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人提取的病毒RNA,稀释至1000分之一倍后分别应用酵母tRNA、糖原、AcrylCarrier助沉剂和磁珠、硅胶颗粒和离心柱的9种组合进行病毒RNA的富集,富集后分别进行Realtime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几种助沉剂和核酸纯化方法的组合时,发现磁珠+AcrylCarrier助沉剂方法是最佳的核酸富集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病毒核酸的检出效率。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超敏感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核酸富集 超敏感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ASPP2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南萍 李秉超 +2 位作者 柳雅立 石英 陈德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68,共4页
为表达并初步纯化包含ASPP2活性区域和不包含其活性区域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SPP2融合蛋白。采用PCR扩增两段ASPP2基因短片段,在引物5'端和3'端分别引入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将其克隆进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异丙... 为表达并初步纯化包含ASPP2活性区域和不包含其活性区域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SPP2融合蛋白。采用PCR扩增两段ASPP2基因短片段,在引物5'端和3'端分别引入BamH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将其克隆进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4T-1-ASPP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同时带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的融合蛋白;超声法裂解大肠杆菌,应用谷胱苷肽琼脂糖树脂纯化可溶的GST-ASPP2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GST-ASPP2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已成功的构建了GST-ASPP2小片段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Western blot分析中,4个蛋白条带均能被鼠抗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条带所在位置和GST-ASPP2的分子质量相符。构建了GST-ASPP2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GST-ASPP2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ASPP2全长,N-末端和C-末端生理意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P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融合蛋白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