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至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肾小球滤过率传染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海青 娄金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1-545,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肾功能不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阐明关注肝硬化病人肾功能的重要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4 040例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 目的分析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肾功能不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阐明关注肝硬化病人肾功能的重要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4 040例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经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组(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推荐的公式计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评估目标人群肾功能受损情况,同时分析影响肾功能的一般因素。结果4 040例病人中肝癌病人占52%,肝硬化病人占48%。男性病人多于女性病人,占79%,且50岁以上病人居多,占79.6%。4 040例病人中,18.8%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e GFR<90 m L·min^(-1)·1.73 m^(-2)),其中约68.6%病人为轻度肾功能不全(60 m L·min^(-1)·1.73 m^(-2)<e GFR<90 m L·min^(-1)·1.73 m^(-2)),23.5%病人为中度肾功能不全(30 m L·min^(-1)·1.73 m^(-2)<e GFR<60 m L·min^(-1)·1.73 m^(-2)),7.9%病人为重度肾功能不全情况(e GFR<30 m L·min^(-1)·1.73 m^(-2))。50岁以上病人中22.7%出现肾功能不全,占比明显高于40岁以下(1.9%)和40岁至50岁(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低于女性病人(18.1%vs 21.1%,P=0.046)。门诊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低于病房病人(10.7%vs 22.7%,P<0.001)。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和肝癌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分别高于乙肝肝硬化病人和丙肝肝硬化病人(22.7%、18.1%vs 17.2%、16%),4组病人肾功能不全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4 040例肝硬化和肝癌病人中,出现肾功能不全多以轻度为主(60 m L·min^(-1)·1.73 m^(-2)<e GFR<90 m L·min^(-1)·1.73 m^(-2)),且50岁以上病人居多;病房病人可能较门诊病人更易出现肾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传染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腹泻病原菌流行病学及耐药特征和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素明 贾天野 +6 位作者 张敬霞 张树永 王慧珠 娄金丽 徐旋 鲍春梅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83-1088,共6页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的传染病医院腹泻样本,对腹泻病原菌进行分离及药敏测定,分析腹泻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特点,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共收集腹泻标本1335份,分离到8个属33个种/群,235株腹泻病原菌,阳性率为1...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的传染病医院腹泻样本,对腹泻病原菌进行分离及药敏测定,分析腹泻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特点,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共收集腹泻标本1335份,分离到8个属33个种/群,235株腹泻病原菌,阳性率为17.6%。检出率最高病原菌是沙门菌(53.62%),其次是弧菌(20.00%);年龄以中青年为主(38.30%),职业以民工、自由职业及待业者占优势(59.58%),男性高于女性(χ~2=18.174,P=0);检测技术包括Microflex LT、VITEKⅡ和血清凝集,Microflex LT鉴定所需时间和成本消耗最低。腹泻病原菌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对亚胺培南、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由此,北京市腹泻病原菌组成种类多,流行特点鲜明,细菌鉴定推荐使用及时、快速的质谱鉴定技术,必要时辅以血清凝集的方法,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腹泻病原菌 检测技术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V 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檀玉芬 辛咏梅 +1 位作者 佟宣 陈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前S1抗原 乙肝病毒DNA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宏香 张瑞金 +2 位作者 齐玫 于艳华 娄金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进行TEG检测和传统凝血项检测。选取TEG检测...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进行TEG检测和传统凝血项检测。选取TEG检测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凝固角(Angle)、血栓最大幅度(MA)]和凝血项指标进行双变量的直线相关分析,并对TEG检测指导临床使用血成分及输血量与临床申请输注血液情况进行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0.41,P值分别为0.001和0.030);纤维蛋白原(FIB)与K呈负相关(r=-0.03,P=0.008);血小板(PLT)与Angle、M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68,P值分别为0.029和0.000);FIB与MA呈正相关(r=0.33,P=0.040)。R值在TEG肝素酶杯中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TEG检测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液成分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寡糖链检测对HBV相关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立丽 金子铮 +4 位作者 刘宁 赵艳明 佟瑄 赵艳 娄金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791,共4页
目的评价寡糖链检测(G-Test)试剂盒(荧光毛细管电泳法)辅助诊断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患者血清样本310例,其中HBV相关HCC(HCC组)1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50例,慢性... 目的评价寡糖链检测(G-Test)试剂盒(荧光毛细管电泳法)辅助诊断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患者血清样本310例,其中HBV相关HCC(HCC组)1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组)85例,其他脏器恶性肿瘤(其他恶性肿瘤组)5例。检测血清寡糖链组分的相对浓度,计算并分析G-Test试剂盒在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与血清AFP进行方法学比较。非正态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使用Dunn’s多重比较,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G-Test与AFP联合诊断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HCC组患者G值[6.46(5.73~7.07)]明显高于肝炎组[3.38(2.85~4.18)]及肝硬化组[3.99(3.13~5.21)]患者(H值分别为107.9、104.2,P值均<0.001)。HCC组患者AFP的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患者[0.77(0.45~1.77)log10 ng/ml vs 0.58(0.41~0.89)log10 ng/ml,H=33.65,P=0.025]。G-Test的灵敏度83.53%,特异度为74.29%,总体符合率为79.36%,阳性预测值79.78%,阴性预测值78.79%。G-Test与AFP单独诊断的AUC分别为0.846与0.611,G-Test的AUC明显高于AFP(Z=5.795,P<0.001),G-Test联合AFP诊断的AUC为0.870,明显优于G-Test(Z=2.523,P=0.012)与AFP(Z=6.943,P<0.001)单独诊断效能。HCC早期与中晚期组间G-Test检出率均高于AFP>400 ng/ml检出率(χ2值分别为26.441、38.379,P值均<0.001)。AFP分别以<20、<200、<400 ng/ml为阴性临界值,G-Test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中检出率分别为86.24%、85.93%、85.31%。结论G-Tes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具有辅助诊断HCC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AFP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类 甲胎蛋白类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_3、转铁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忠 刘毅 +1 位作者 闵福援 刘惠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9-100,共2页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补体C3(C3)、转铁蛋白(Tf)、α1-抗胰蛋白酶(α1-AT)含量的变化与肝脏损伤之间的关系。将患者分为急肝组(AH)、慢肝组(CH)、肝硬化组(LC)和肝癌组(HCC)。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其结果为:C3各肝病组的含量与对照组相...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补体C3(C3)、转铁蛋白(Tf)、α1-抗胰蛋白酶(α1-AT)含量的变化与肝脏损伤之间的关系。将患者分为急肝组(AH)、慢肝组(CH)、肝硬化组(LC)和肝癌组(HCC)。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其结果为:C3各肝病组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下降(P<0.05);AH组、CH组和HCC组均高于L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f:各肝病组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AH组和CH组分别高于LC组、HC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α1-AT:AH组和HCC组高于对照组(P<0.01);HCC组高于CH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C3、Tf、α1-AT含量,对监测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和肝炎的进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补体C3 转铁蛋白 Α1-抗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肝纤维化时机体免疫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新 娄金丽 +3 位作者 白丽 张晓慧 丁美 段钟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肝纤维化时外周血和肝组织浸润的不同免疫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C57BL/6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肝纤维化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肝纤维化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射等... 目的探讨小鼠肝纤维化时外周血和肝组织浸润的不同免疫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C57BL/6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肝纤维化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肝纤维化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生化法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和肝组织中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NK1.1+、CD4+及CD8+细胞的比例变化,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流式分析显示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Tregs比例CD25+Foxp3+/CD4+为(10.63±1.5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的Tregs上升不明显,纤维化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40±0.85)%、(5.27±1.30)%;纤维化小鼠肝组织浸润的NK1.1+细胞和血液中的NK1.1+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低于对照组〔(9.53±2.25)%vs(19.80±5.97)%,P<0.05;(0.38±0.13)%vs(1.06±0.63)%,P<0.05〕;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和血中的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肝纤维化时,肝组织中浸润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升高,NK1.1+细胞下降,CD4+细胞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调节性T细胞 NK1.1+细胞 CD4+细胞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感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萍 闫惠平 +1 位作者 陈德喜 马迎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4-758,共5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一直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病原体感染可参与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常常成为免疫性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本文基于文献数据和作者临床经验,将从分子模拟机制等方面对病原感染在AILD的发生和发...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一直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病原体感染可参与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常常成为免疫性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本文基于文献数据和作者临床经验,将从分子模拟机制等方面对病原感染在AILD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进行简单介绍,以助更深入地了解AIL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自身免疫性肝病 分子模拟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通过增加调节T细胞数量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海青 娄金丽 +3 位作者 刘新 时红波 任锋 段钟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保护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和ALR干预组。急性肝损伤组小鼠按2 m L/kg体质量的剂量予以腹腔注射500 m L/L四氯化碳(CCl4)矿物油溶液1次。ALR干预组...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保护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和ALR干预组。急性肝损伤组小鼠按2 m L/kg体质量的剂量予以腹腔注射500 m L/L四氯化碳(CCl4)矿物油溶液1次。ALR干预组于CCl4注射前8 h尾静脉注射ALR质粒,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液。收集小鼠肝组织和血液标本,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肝组织Foxp3、AL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结果 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AL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CD25+Foxp3+Treg/CD4+T细胞为(5.90±0.10)%,高于急性肝损伤组的(4.23±0.46)%和正常对照组的(2.93±0.74)%,急性肝损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R干预组与急性肝损伤组相比,IL-6 mRNA、TNF-α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急性肝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6 mRNA、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ALR通过上调Treg数量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可能与Treg下调肝脏IL-6、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 急性肝损伤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时外周血和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表达变化的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海青 娄金丽 +3 位作者 刘新 党燕 时红波 陈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急性肝衰竭外周血及肝脏中表达频数的变化。方法选取10名急性肝衰竭患者及5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表达频数的变化。将Balb/C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急性肝衰竭外周血及肝脏中表达频数的变化。方法选取10名急性肝衰竭患者及5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表达频数的变化。将Balb/C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急性肝衰竭1d、3d、7d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矿物油1次,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ST浓度,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和肝组织中浸润的Tregs变化。结果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下降(3.23±1.87 vs 6.08±1.45,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衰竭1 d、3 d和7 d组小鼠外周血中Tregs比例CD25+Foxp3+/CD4+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而肝组织中Tregs比例CD25+Foxp3+/CD4+呈升高趋势。结论急性肝衰竭时患者和小鼠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呈下降趋势,而小鼠肝中浸润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呈升高趋势,Tregs可能与急性肝衰竭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肽段抑制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Th17细胞生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鸿雁 袁慧慧 +1 位作者 张须龙 赵文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92-397,共6页
目的:研究HSP70肽段对CIA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抑制CIA小鼠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将DBA/1小鼠随机分为HSP70肽段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结核菌素(PPD)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小鼠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 目的:研究HSP70肽段对CIA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抑制CIA小鼠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将DBA/1小鼠随机分为HSP70肽段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结核菌素(PPD)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小鼠用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通过关节评分和病理改变评价病变程度。取外周淋巴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的数量,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h17细胞相关调控因子。结果:注射HSP70肽段的CIA小鼠其Th17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和PPD对照组,促进Th17细胞分化发育的相关因子IL-6、IL-23、TGF-β1、RORγt的表达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PPD对照组(P<0.05)。结论:HSP70肽段可调节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因子,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进而减轻CIA小鼠的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肽段 TH17细胞 CIA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相关免疫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梦丹 赵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462-2466,共5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在我国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救治困难,预后极差,多种因素会影响ACLF患者预后。从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两个方面,阐述了其在ACLF中的变化及其对ACLF预后的影响,旨在探索与ACLF预后相关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在我国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救治困难,预后极差,多种因素会影响ACLF患者预后。从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两个方面,阐述了其在ACLF中的变化及其对ACLF预后的影响,旨在探索与ACLF预后相关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对临床治疗进行干预,最终改善ACLF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预后 免疫系统 细胞因子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