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超声分型、临床及病理特征
1
作者 刘晓娜 郭鱼波 +3 位作者 王雅婷 储开昀 郭智勇 刘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 探讨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不同超声分型与临床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4年9月经病理确诊为CNGM的女性患者131例共155个病灶,均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临床... 目的 探讨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不同超声分型与临床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4年9月经病理确诊为CNGM的女性患者131例共155个病灶,均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 155个CNGM病灶超声分型:导管型48个、实性肿块型48个、弥漫型28个、脓肿型31个;临床病程分期:急性期108个、亚急性期31个、迁延期16个;病变范围:局限型109个、弥漫型46个。病理革兰染色阴性95个;阳性60个(38.71%),包括阳性杆菌11个、阴性杆菌23个、其他26个。超声分型与病变范围显著相关(χ^(2)=14.267,P=0.003),导管型和肿块型病变范围以局限型为主,弥漫型和脓肿型中病变范围弥漫型比率升高。60例革兰染色阳性组中,导管型最多(20例),其次是肿块型(17例)。结论 CNGM病灶超声分型导管型和肿块型多见于临床急性期,与病变范围密切相关。38.71%的CNGM病灶革兰染色阳性,病程急性期细菌感染率及检出率相对较高。超声分型对CNGM病程分期和病变范围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房 超声检查 分型 病理学 外科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证型与心脏超声结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司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常见的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检验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总结CHF超声影像的规律性。方法:对选取的106例CHF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通过测量相关数据,得出心脏指数(CI)、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常见的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检验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总结CHF超声影像的规律性。方法:对选取的106例CHF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通过测量相关数据,得出心脏指数(CI)、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并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归纳,总结中医证型与其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心肺气虚证组病程最短,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在疾病的初始阶段出现,心功能多在Ⅱ级,少有Ⅲ级,阳虚水泛证多为疾病的严重阶段,平均病程最长,与其余各证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则以Ⅳ级多见。心肺气虚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最高,随着CHF病情的发展,中医证型的不同,LVEF值逐渐减小。心脏指数CI值在心肺气虚证中最高,与其它4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阳虚水泛证中最低,而左室质量指数LVMI值的变化趋势与心脏指数CI值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心肺气虚证中值最小,在阳虚水泛证中值最大,与其它证型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超检查得出的有关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理化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脏彩超检查为CHF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心脏超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副乳腺伴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同超声分型4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雅婷 刘雪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病例例1,女,41岁,因左侧腋下肿块伴破溃1周余就诊。体格检查:左腋下皮肤暗红,可扪及一大小2.0 cm×1.0 cm肿物,可见破溃口流出浅黄色的浓稠液体。超声检查:左侧腋下可见乳腺腺体样回声,内可见范围约1.4 cm×0.5 cm的长条状混合... 病例例1,女,41岁,因左侧腋下肿块伴破溃1周余就诊。体格检查:左腋下皮肤暗红,可扪及一大小2.0 cm×1.0 cm肿物,可见破溃口流出浅黄色的浓稠液体。超声检查:左侧腋下可见乳腺腺体样回声,内可见范围约1.4 cm×0.5 cm的长条状混合性回声区,边界不清,还可见少量透声差的无回声,病灶一端向深方延伸,一端累及体表;CDFI: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并可引出动脉血流频谱。超声提示:左腋下副乳混合性回声灶,炎症伴脓肿形成(图1)。经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结果示:符合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活动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炎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司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7期174-177,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炎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90例胆囊炎患者纳入胆囊炎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75例健康人纳入健康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观察两组...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炎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90例胆囊炎患者纳入胆囊炎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75例健康人纳入健康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肝动脉和胆囊动脉的血流参数[血流最大峰值流速(maximal peak flow velocity,Vmax)、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有效率,并观察胆囊炎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胆囊炎组患者肝动脉和胆囊动脉的Vmax和RI均低于健康组(P<0.05),胆汁透声差、胆囊壁厚、胆囊肿大、超声墨菲征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健康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与病理诊断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好地显示胆囊炎患者胆汁透声差、胆囊形态、胆囊壁薄厚程度及超声墨菲征等情况,在临床诊断和鉴别疾病类型方面的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治疗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及胸壁继发性血管肉瘤超声表现1例
5
作者 王雅婷 储开昀 +1 位作者 陈斯丹 刘雪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病例女,30岁,因“无诱因右乳肿胀及占位”于4年前就诊。查体:右侧乳头Ⅲ度内陷,全乳肿胀明显,质软,乳房皮肤无红肿及皮温改变。行乳腺超声检查(图1a):右乳外侧腺体组织紊乱,可见多处混合性回声区,范围分别约45 mm×10 mm、46 mm... 病例女,30岁,因“无诱因右乳肿胀及占位”于4年前就诊。查体:右侧乳头Ⅲ度内陷,全乳肿胀明显,质软,乳房皮肤无红肿及皮温改变。行乳腺超声检查(图1a):右乳外侧腺体组织紊乱,可见多处混合性回声区,范围分别约45 mm×10 mm、46 mm×39 mm、54 mm×23 mm,界尚清,形态不规则,CDFI:周边及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并可引出高速高阻型动脉血流频谱,PSV:51.7 cm/s,RI:0.78;提示:右乳实性占位性质待定,BI-RADS:4B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祛浊方对比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梦元 高征 +3 位作者 梁婧翘 张雅冬 李博 许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411-3417,3427,共8页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是PCOS中治愈难度最大的亚型,病机复杂,个体差异性大。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虽然能够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是对于调节激素失衡、改善卵巢功能等PCOS核心病理作用有限,且胃肠道反应...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是PCOS中治愈难度最大的亚型,病机复杂,个体差异性大。二甲双胍作为一线用药,虽然能够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是对于调节激素失衡、改善卵巢功能等PCOS核心病理作用有限,且胃肠道反应大,患者难以坚持服用。目的评价益肾祛浊方对比二甲双胍治疗PCOS-IR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门诊的102例PCOS-I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68)、对照组(n=34)。试验组以益肾祛浊方治疗,对照组以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性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FSH、睾酮、抗苗勒管激素];糖脂代谢指标;BMI、腰臀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基础体温排卵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有生育需求患者13例,妊娠5例,对照组有生育需求患者5例,妊娠1例。治疗后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腰围少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ALT、尿酸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UA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低血糖、乏力、胃脘不适及腹泻等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8,7.35%)低于对照组(15/31,48.39%)(χ^(2)=20.404,P<0.001)。结论益肾祛浊方调节激素失衡、改善糖脂代谢异常,治疗PCOS-IR的有效性与二甲双胍相当,对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且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优于二甲双胍,鉴于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患者对益肾祛浊方有更好的耐受度和接受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益肾祛浊方 排卵 葡萄糖代谢障碍 脂代谢障碍 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暴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王雅婷 刘晓娜 +1 位作者 吴寿岭 刘雪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cumulativ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um 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对连续参加了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 目的 探讨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cumulativ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um 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对连续参加了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4次健康体检并完成颈动脉超声的开滦职工4 701例进行横断面分析。观察对象年龄(50.9±10.9)岁,其中男性2 510例(53.39%)。根据暴露剂量与暴露时间乘积之和计算出4次健康体检的cum CRP并根据其三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为Q1、Q2、Q3三组,分析cum CRP对CIMT的影响。结果 随着cum CRP增加,CIMT逐渐增厚(P<0.00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以Q1组作对照,Q2、Q3组的OR值分别为1.36 (95%CI:1.01~1.82)、1.49 (95%CI:1.07~2.07)。结论 cum CRP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性别及年龄均要重视cum 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关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对新发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雪梅 李月华 +1 位作者 吴寿岭 陈朔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对心力衰竭(心衰)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0年第一次进行baPWV检测及同期参加开滦研究健康体检的23795例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对心力衰竭(心衰)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0年第一次进行baPWV检测及同期参加开滦研究健康体检的23795例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观察人群,采集其基线数据;根据基线baPWV测量值将观察人群分为三组:baPWV<1400 cm/s组(n=10717)、baPWV 1400~1800 cm/s组(n=9354)、baPWV>1800 cm/s组(n=3724)。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随访期间每年记录一次心衰的发病情况。计算三组的心衰发病密度,根据寿命表法计算三组心衰的累计发病率,并通过多因素调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baPWV分类变量模型对心衰及HFpEF发生风险的影响。baPWV1400~1800 cm/s定义为可疑动脉硬化,baPWV>1800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结果:平均随访(2.73±1.98)年期间,共新发心衰141例(0.6%),其中HFpEF 96例(68.1%)。校正年龄、性别及心衰传统危险因素后,与baPWV<1400 cm/s组相比,baPWV>1800 cm/s组新发心衰(HR=2.44,95%CI:1.31~4.53)及HFpEF(HR=2.59,95%CI:1.24~5.41)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动脉硬化可促使心衰发生,其作用独立于心衰传统危险因素,且动脉硬化程度越高,心衰发生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踝臂指数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刘雪梅 吴寿岭 包晶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观察体检患者的踝臂指数(ABI)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探讨ABI与eGF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2018年于开滦总医院体检的34902名体检者,记录其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生化指标,计算eGFR,通过测量ABI评估其血管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 目的观察体检患者的踝臂指数(ABI)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探讨ABI与eGF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2018年于开滦总医院体检的34902名体检者,记录其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生化指标,计算eGFR,通过测量ABI评估其血管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BI与eGFR相关性。结果在34902名体检者中,患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占30.6%,3.72%体检者的ABI<0.9,0.16%体检者的ABI>0.9。在模型中调整了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盐摄入量、是否运动、体质指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1.1≤ABI<1.4组相比,0.9≤ABI<1.1组的eGFR<90 ml·min^(-1)·1.73 m^(-2)的风险上升(OR=1.108,95%CI:1.049~1.170),ABI<0.9组的eGFR<90 ml·min^(-1)·1.73 m^(-2)的风险上升更明显(OR=1.820,95%CI:1.577~2.102)。结论低ABI与早期肾功能下降相关。当ABI<1.1时,随着ABI指数的降低,体检者eGFR<90 ml·min^(-1)·1.73 m^(-2)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当ABI<0.9时,早期肾功能下降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