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诊治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姜嫄嫄 王悦芬 李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315-1319,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亦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有多种理论学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其中大部分医家认为气阴两虚,肾络瘀阻为主要病因病机。文章将糖尿病肾病中...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亦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有多种理论学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其中大部分医家认为气阴两虚,肾络瘀阻为主要病因病机。文章将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诊治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三焦气化 邪伏膜原 肾络癥瘕 风邪 热邪 本虚标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慢性尿酸性肾病经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孟元 高彦彬 +4 位作者 王雨 赵文景 王悦芬 崔方强 张涛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70-2473,2477,共5页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肾组织诱导的一种慢性肾脏病。高彦彬教授指出本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治疗上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强调通络治疗及解毒配伍,疗效满意。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肾病 络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通络法 解毒 名老中医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IgA肾病经验拾萃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元 王雨 +4 位作者 赵文景 王悦芬 崔方强 张涛静 高彦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98-2302,共5页
IgA肾病是引起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病因。高彦彬教授认为IgA肾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辨证分型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本虚分为肝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肾两虚、阴阳两虚4个证型,标实分为热毒伤络、风伏肾络、湿热... IgA肾病是引起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病因。高彦彬教授认为IgA肾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辨证分型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本虚分为肝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肾两虚、阴阳两虚4个证型,标实分为热毒伤络、风伏肾络、湿热壅络、肾络瘀阻、浊毒闭络5个证候;治疗上主张分期论治,以通络为主;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邪通络;慢性缓解期,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治以扶正通络;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络病 中医药 分期论治 辨证论治 通络法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原发性膜性肾病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元 王雨 +4 位作者 赵文景 王悦芬 崔方强 张涛静 高彦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42-1147,共6页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肾脏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病。高彦彬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分为虚损期、虚衰期;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肺脾气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心肾阳虚证,实证分为湿热壅络...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肾脏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病。高彦彬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分为虚损期、虚衰期;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虚证分为脾肾气虚、肺脾气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心肾阳虚证,实证分为湿热壅络、湿浊蕴络、风湿伏络、湿瘀滞络、毒瘀阻络。治疗上分期论治结合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强调通络法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络病 中医药 分期论治 辨证论治 通络法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保肾方Ⅱ号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天星 耿建国 张胜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保肾方Ⅱ号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改良保肾方Ⅱ号对其血糖、血脂、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改良保肾方Ⅱ号组大鼠血糖、血脂、肾功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 目的探讨改良保肾方Ⅱ号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改良保肾方Ⅱ号对其血糖、血脂、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改良保肾方Ⅱ号组大鼠血糖、血脂、肾功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改变也较模型组为轻。结论改良保肾方Ⅱ号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保肾方Ⅱ号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布地奈德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康 赵婷婷 +4 位作者 张波 高梦琦 李昱熹 王邵鹏 赵文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53-4458,4463,共7页
背景IgA肾病是我国及世界范围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5%~30%的患者在确诊后20年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尚无针对IgA肾病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针对IgA肾病治疗的新药研究进展迅速,其中靶向迟释布地奈德胶囊是全球首个Ig... 背景IgA肾病是我国及世界范围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5%~30%的患者在确诊后20年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尚无针对IgA肾病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针对IgA肾病治疗的新药研究进展迅速,其中靶向迟释布地奈德胶囊是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hemical Book平台筛选布地奈德的作用靶点;并利用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IgA肾病的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图取交集获得布地奈德-IgAN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布地奈德作用靶点242个,IgA肾病候选靶点1443个,交集靶点146个。PPI网络核心靶点15个: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介素1B(IL-1B)、白介素4(IL-4)、白介素8(CXCL8)、1号染色体的基因(JUN)、白介素13(IL-13)、白介素2(IL-2)、趋化因子2(CCL2)、TOLL样受体4(TLR4)、集落刺激因子2(CSF2)、白蛋白(ALB)。富集分析共获得1646个GO富集结果,174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生物过程(BP)主要涉及磷酸化的正向调节、炎症反应、细胞运动的正向调节等,细胞组成(CC)主要涉及细胞质囊泡腔、囊腔、分泌颗粒腔等,分子过程(MF)主要涉及信号受体激活活性、信号受体调节活性、受体配体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白介素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癌症中的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布地奈德可通过IL-6、TNF、IL-10、VEGFA、EGFR等靶点作用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白介素17信号通路、癌症中的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IgA肾病,为布地奈德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肾小球肾炎 IgA IGA肾病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唐珑 张胜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247-1249,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研究概况,从中医病症、西医病因、并发症、客观理化指标及名老中医辨治经验等方面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变化规律,旨在将中医辨证规范化,进一步指导中医合理用药,从而达到延缓肾功能衰...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研究概况,从中医病症、西医病因、并发症、客观理化指标及名老中医辨治经验等方面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变化规律,旨在将中医辨证规范化,进一步指导中医合理用药,从而达到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证型 证的研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meta分析
8
作者 张正媚 申子龙 +1 位作者 王梅杰 李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56-765,共10页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益气活血利湿清热法(以下简称“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英文数据库:P...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益气活血利湿清热法(以下简称“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英文数据库: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建库至2021年10月发表的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IMN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参照Cochrane Collaboration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试验的疗效评价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4篇,纳入患者8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IMN,对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WMD=-0.97,95%CI(-1.30,-0.65),Z=5.86,P<0.001]、升高血清白蛋白[WMD=3.83,95%CI(2.10,5.57),Z=4.33,P<0.001]、降低血清总胆固醇[WMD=-0.82,95%CI(-1.08,-0.56),Z=6.18,P<0.001]、降低血清甘油三酯[WMD=-1.22,95%CI(-2.00,-0.44),Z=6.06,P<0.01]、治疗安全性[OR=0.29,95%CI(0.16,0.50),Z=4.35,P<0.001]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低血肌酐[WMD=-5.52,95%CI(-18.06,7.03),Z=0.86,P=0.39]、尿素氮[WMD=-0.90,95%CI(-2.22,0.41),Z=1.35,P=0.18]方面的作用与西药治疗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IMN的疗效确切,且较单纯西药治疗的安全性高。但因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尚需要更多设计严瑾、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益气活血清利法联合西药治疗IMN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META分析 益气活血清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肾轴探讨湿邪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芷秋 王悦芬 +2 位作者 刘梦超 赵文景 谢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31-3535,3541,共6页
湿邪是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产物及病理机制,祛湿复气化是中医学重要治疗手段,然而鲜有研究者提及CKD中湿邪本质研究。本文结合脑-肠-肾轴理论,拓展了CKD中湿邪的产生与致病机制的认识,从另一角度解释CKD中湿邪的广泛性... 湿邪是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产物及病理机制,祛湿复气化是中医学重要治疗手段,然而鲜有研究者提及CKD中湿邪本质研究。本文结合脑-肠-肾轴理论,拓展了CKD中湿邪的产生与致病机制的认识,从另一角度解释CKD中湿邪的广泛性、复杂性、难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肾轴 慢性肾脏病 肠-肾轴 湿邪 三焦 水液代谢 肠道菌群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蕾 赵文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7-941,共5页
细胞焦亡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形成缺乏离子选择性的孔隙,引起“焦亡小体”样泡状突起,最终造成质膜裂解,释放炎症因子。细胞焦亡主要由炎性半胱天冬酶(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介导,包括由caspase-1介导的经典... 细胞焦亡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形成缺乏离子选择性的孔隙,引起“焦亡小体”样泡状突起,最终造成质膜裂解,释放炎症因子。细胞焦亡主要由炎性半胱天冬酶(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介导,包括由caspase-1介导的经典焦亡途径和caspase-4/5/11介导的非经典焦亡途径,通过触发下游的消皮素D(gasdermin,GSDMD),引起细胞膜穿孔,从而释放细胞内容物和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细胞焦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焦亡参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疾病进展,可能成为DKD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将对细胞焦亡在DKD疾病进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现阶段肾脏固有细胞焦亡在D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靶向细胞焦亡的相关药物研究,以期为DKD疾病机制研究与治疗策略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细胞焦亡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补地龟汤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元 王悦芬 +4 位作者 陈东 王雨 赵文景 张炳厚 吕翠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810-3815,共6页
目的观察清补地龟汤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CKD)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气虚湿热型CKD 3期患者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清补地龟汤口服;比较6个月后两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 目的观察清补地龟汤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CKD)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气虚湿热型CKD 3期患者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清补地龟汤口服;比较6个月后两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SC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eGFR、24 h UP均无明显变化(P> 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试验组有效率90%,对照组6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补地龟汤能够延缓气虚湿热型CKD 3期患者肾脏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3期 清补地龟汤 气虚湿热 证型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补地龟汤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元 王悦芬 +4 位作者 陈东 王雨 赵文景 张炳厚 吕翠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72-3476,共5页
目的评价清补地龟汤延缓气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CKD)3期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103例气虚湿热型CKD3期患者,其中对照组51例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52例加服清补地龟汤;比较12、24个月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 目的评价清补地龟汤延缓气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CKD)3期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103例气虚湿热型CKD3期患者,其中对照组51例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52例加服清补地龟汤;比较12、24个月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24 h尿蛋白定量(U-Pro)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24个月后SCr、U-Pro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U-Pro、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补地龟汤能够减少气虚湿热型CKD3期患者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3期 清补地龟汤 气虚湿热 证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G3期)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元 赵文景 +4 位作者 陈东 王悦芬 崔方强 王梦迪 刘志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07-1814,共8页
目的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评价保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G3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规律口服双倍剂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RASI)符合纳入标准的115例DKD(G3期)患者,其中对照组57例予基础治疗,试验组58例加服保肾... 目的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评价保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G3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规律口服双倍剂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RASI)符合纳入标准的115例DKD(G3期)患者,其中对照组57例予基础治疗,试验组58例加服保肾通络方;观察12个月,主要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24-h UP)、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24-h UP、SCr各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各时间点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保肾通络方能够延缓DKD(G3期)患者肾脏病进展,降低蛋白尿,降低血脂水平,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肾通络方 糖尿病肾脏病 非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补肾通络法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存 赵文景 +5 位作者 刘梦超 王梦迪 张宗金 李一民 崔瑾 王悦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补肾通络法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病房和专病门诊定期随访≥3个月,且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补肾通络法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病房和专病门诊定期随访≥3个月,且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5~90 mL/(min·1.73 m^(2))的DKD患者资料。以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肾脏替代治疗或死亡为主要终点事件,以慢性肾脏病进展为次要终点。结果:共123例DKD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48)个月,81例(65.9%)进入终点事件。经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基eGFR低、心力衰竭和横纹肌溶解为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补肾通络法为保护性因素。使用补肾通络法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患者(P<0.05),分别为61.1%与82.1%。补肾通络法患者的终点事件风险为0.530(95%CI 0.305~0.921,P<0.05)。结论:基线eGFR低、心力衰竭和横纹肌溶解是DKD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而补肾通络法能够降低DKD患者终点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终点事件 危险因素 补肾通络法 保护作用 肾小球滤过率 心力衰竭 横纹肌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浊降脂方对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朕 汪蕾 +1 位作者 赵文景 张胜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化浊降脂方对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活血化浊降脂方治疗。对照组应用辛伐它汀降脂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期间胆固醇、LDL-C、TG及HDL-C的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化浊降脂方对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活血化浊降脂方治疗。对照组应用辛伐它汀降脂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期间胆固醇、LDL-C、TG及HDL-C的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8周后对于胆固醇及LDL-C明显优于治疗前,并与对照组效果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且对于三酰甘油及HDL-C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并且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活血化浊降脂方对于血瘀湿浊型高脂血症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活血化浊降脂方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络癥瘕”理论探讨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梦超 王明哲 +3 位作者 肖遥 王梦迪 沈存 赵文景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584-2588,共5页
目的:总结基于“肾络癥瘕”理论探讨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及其学术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王耀献教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诊治慢性肾衰竭患者共270例,选取其首诊处方共270首。通过关联规则及... 目的:总结基于“肾络癥瘕”理论探讨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及其学术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王耀献教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诊治慢性肾衰竭患者共270例,选取其首诊处方共270首。通过关联规则及复杂熵聚类等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270首,涉及药物184种;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81”,置信度为“0.8”,共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14个。选择相关系数为8,惩罚系数为2,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通过演化及进一步聚类,获得10个新处方。寒性药、温性药、平性药应用最多,热性药最少。应用味甘者次数最多,味苦、味辛、味咸、味酸者次之,味涩者最少。归肝经者最多,归脾经、肾经次之,其次分别为归胃、肺、心、胆、大肠、小肠、膀胱、心包、三焦等经者。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客观总结了王耀献教授以“肾络癥瘕理论”为核心,治疗多样化、个体化的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络癥瘕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王耀献 慢性肾衰竭 治疗经验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网络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调节线粒体自噬对高糖诱导下足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梦迪 郭弋凡 +2 位作者 庞彦余 刘羽飞 赵文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693,共7页
目的观察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下足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对保肾通络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高浓度葡萄糖刺激,采用CCK-8法分析足细胞活力以确定最佳模型及给药浓度,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下足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并对保肾通络方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高浓度葡萄糖刺激,采用CCK-8法分析足细胞活力以确定最佳模型及给药浓度,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保肾通络方组,采用鬼笔环肽进行细胞骨架染色,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5,ATG5)、ATG7、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共标LC3B及线粒体,观察各组足细胞内线粒体自噬泡的生成情况。结果30 mmol/L高糖干预48 h可显著降低足细胞活力(P<0.05),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可使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活力明显提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足细胞骨架褶皱呈多边形,应力纤维束被破坏,ROS生成显著增多(P<0.01),足细胞nephrin、ATG5、ATG7表达显著降低,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LC3B与线粒体共标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与高糖组相比,保肾通络方组足细胞骨架改善,ROS生成减少(P<0.01),nephrin、ATG5、ATG7表达显著增加(P<0.05),LC3Ⅱ/LC3Ⅰ比值上升(P<0.05),LC3B与线粒体荧光共标增多,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结论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足细胞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肾通络方 糖尿病肾脏疾病 足细胞 氧化损伤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胜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庞欣欣 张雅歌 +3 位作者 石秀杰 彭紫凝 邢玉凤 赵文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48,共3页
张胜容教授认为“肾衰一病,脾胃先伤”,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肾两脏相互影响,逐渐走向衰败,并伴有湿、浊、瘀、毒等邪实混杂,贯穿全程。张胜容教授根据自身临证经验,将慢性肾脏病分为4种证型,分别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证、湿热... 张胜容教授认为“肾衰一病,脾胃先伤”,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肾两脏相互影响,逐渐走向衰败,并伴有湿、浊、瘀、毒等邪实混杂,贯穿全程。张胜容教授根据自身临证经验,将慢性肾脏病分为4种证型,分别为脾肾气虚湿浊内蕴证、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证、肝肾阴虚浊毒内蕴证及气阴两虚浊瘀互阻证。治疗上主张早期就应顾护脾胃,并根据慢性肾脏病不同时期不同的证型特点,辨证选方用药,并根据标本缓急,急当治其标,以祛邪为主,当病情稳定时,则按其正虚邪实之轻重标本兼治。文章总结张胜容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多年经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胜容 慢性肾脏病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