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焦睿珉 赵静洁 +5 位作者 李娟娟 陈伟 韩超汝 李丽 徐春军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6-452,共7页
目的评价已发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以期为今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 目的评价已发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以期为今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网站(自建库至2024年9月1日)。由两位临床研究人员分别使用指南的研究和评估工具第二版(AGREEⅡ)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评价纳入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结果通过文献筛选,最终纳入9篇指南/共识,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5篇;采用AGREEⅡ评价9篇指南/共识不同领域得分依次为范围和目的(47.1%)、参与人员(41.0%)、严谨性(21.6%)、清晰性(40.2%)、应用性(19.1%)、独立性(19.6%)。文献推荐级别划分为:B级(修订后推荐)4篇,C级(不推荐)5篇。RIGHT评估显示,“基本信息”与“证据”报告率高,其他领域有待提升。目前,对于NAFLD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尚无国际标准且质量需加强以确保全面性和可信度。结论NAFLD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质量仍有提升潜力,应严格遵循AGREEⅡ与RIGHT清单,以确保指南/共识的公正性、科学性与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医学 中国传统 中西医结合 诊疗准则(主题)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3年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2
作者 姚伟伟 焦睿珉 +4 位作者 刘可佳 徐帅 李丽 尤红 赵静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6-2414,共9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质量,为规范该领域RCT的研究设计和报告提出建议。方法系统检索201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质量,为规范该领域RCT的研究设计和报告提出建议。方法系统检索201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发表的中药复方干预NASH的RCT相关文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 2.0)和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 2010及针对中药复方CONSORT-CHM Formulas 2017扩展版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及分析讨论。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45篇,大部分研究被RoB 2.0评为高风险偏倚。根据CONSORT对照检查清单发现大部分关于RCT研究质量的关键条目报告率较低。结论近6年中药复方治疗NASH的临床研究偏倚风险较大,报告质量较差,从而可能造成证据质量不高,提示在挖掘中医药优势的同时更应注重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提高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草药 复方 随机对照试验(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脾脏大小和肝硬度值协助判断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3
作者 孙凤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7-1027,共1页
1免疫耐受期的基本概念我国2015年和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2]均有关于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描述,大体内涵相似,但是在细节上仍有一些差异。2019年版指南[2]关于免疫耐受期的定义:HBsAg>2×10^(4),HBeAg和HBcAg... 1免疫耐受期的基本概念我国2015年和2019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2]均有关于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的描述,大体内涵相似,但是在细节上仍有一些差异。2019年版指南[2]关于免疫耐受期的定义:HBsAg>2×10^(4),HBeAg和HBcAg阳性,HBV DNA>2×10^(7),ALT正常,肝组织无明显炎症或纤维化。2015年版指南[1]关于免疫耐受期的描述: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载量高(常常>10^(6)IU/ml,≈10^(7)拷贝/ml),但血清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2个版本的定义差异体现在:(1)HBsAg的定量;(2)HBV DNA的具体定量;(3)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免疫耐受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肝癌Ⅰ号方改善早、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牧婵 徐春军 +1 位作者 王玉涛 王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探究抗肝癌Ⅰ号方对早、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早、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36例,口服抗肝癌Ⅰ号方,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观察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①生活... 目的探究抗肝癌Ⅰ号方对早、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早、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36例,口服抗肝癌Ⅰ号方,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观察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①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肝癌患者在口服抗肝癌Ⅰ号方治疗期间,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评分持续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中医证候量化总积分在治疗期间持续降低(P <0. 05)。肝癌患者胁痛、胸闷善太息、食少、脘闷、情绪抑郁、嗳气、腹胀、面色晦暗、大便干结、口黏不欲饮、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咽燥、溲赤、烦渴、耳鸣、膝软、失眠症状积分在治疗期间持续降低(P <0. 05)。结论初步观察到抗肝癌Ⅰ号方能够提高早、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且长期服药效果较短期服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期原发性肝细胞癌 生活质量 抗肝癌Ⅰ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化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付泉 张秋香 +2 位作者 孙凤霞 宋银芳 隋京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04-107,111,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芪化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6)。... 目的:探究黄芪化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片联合黄芪化纤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中医症状(面色晦暗、胁肋刺痛/胁下痞块、疲倦乏力、便秘/腹泻等)积分变化、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7.22%)较对照组(81.0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面色晦暗、胁肋刺痛/胁下痞块、疲倦乏力、便秘/腹泻等中医症状积分、CD4^(+)、CD8^(+)、CD4^(+)/CD8^(+)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面色晦暗、胁肋刺痛/胁下痞块、疲倦乏力、便秘/腹泻等中医症状积分、CD4^(+)、CD8^(+)、CD4^(+)/CD8^(+)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面色晦暗、胁肋刺痛/胁下痞块、疲倦乏力、便秘/腹泻等中医症状积分、CD4^(+)、CD8^(+)、CD4^(+)/CD8^(+)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41%)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化纤汤可提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情况改善,症状缓解,免疫功能提升,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黄芪化纤汤 疗效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