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姜春燕 王莒生 +7 位作者 邓丙戌 陈凯 王萍 蔡念宁 陶毅 刘瓦利 瞿幸 赵一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 目的对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的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设计,调查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3个主要中医证候,在不同病期、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揭示银屑病中医证候的时相性。结果银屑病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而与总病程无关。结论银屑病3个主要证型之间存在着时相性,每一次发病初期为血热证,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化为血燥证或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证候 时相性 临床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维文 王萍 +11 位作者 张广中 姜春燕 周冬梅 孙丽蕴 王莒生 邓丙戌 李萍 赵一鸣 刘瓦利 瞿幸 曾琳 李若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初次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接受证候调查时的年龄)、复发次数、总病程及本次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初次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接受证候调查时的年龄)、复发次数、总病程及本次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2 675例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病程等因素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中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最为常见,其中血热证1 489例(55.7%),血燥证593例(22.2%)和血瘀证323例(12.1%),以上3型之间发病年龄及患者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燥证发病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热证,血瘀证患发病年龄最大,血热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燥证,血瘀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大;血热证的复发次数少于血燥证和血瘀证(P<0.01);3型之中血热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均最短,血燥证次之,血瘀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最长(P<0.01)。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是"从血论治"银屑病的基本证候,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3个证候间不仅存在着时相性,而且治疗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血燥证 血瘀证 发病年龄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凉血活血汤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6
3
作者 金力 蔡念宁 王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口服中药凉血活血汤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中药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口服中药凉血活血汤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中药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中药治疗2周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4周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进一步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凉血活血汤能够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抑制血管新生可能是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凉血活血汤 银屑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中药干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媛丽 王萍 +1 位作者 陈维文 姜春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对中药干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探讨中药干预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应用SF-36生活质量测评标准,对93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并对其中的30例患者的SF-3... 目的对中药干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探讨中药干预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应用SF-36生活质量测评标准,对93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并对其中的30例患者的SF-36得分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SLE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LE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幼儿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广中 王萍 +1 位作者 刘晓雁 顾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9-799,共1页
患儿男,2岁4个门,出生后15d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出现水痘.约2d水疱破溃,出现红斑,迅速扩大融合成片,并累及全身。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住当地医院予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用及双黄连溶液清洗等治疗,皮损有所减退,体温也随... 患儿男,2岁4个门,出生后15d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出现水痘.约2d水疱破溃,出现红斑,迅速扩大融合成片,并累及全身。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住当地医院予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用及双黄连溶液清洗等治疗,皮损有所减退,体温也随之降低其后,患儿曾多次反复出现类似皮损,伴有发热.曾2次住院治疗,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外用肤乐霜、百多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性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蓝草合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岚 王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38-739,共2页
目的探讨石蓝草合剂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5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给予石蓝草合剂治疗,并根据症状配合湿敷及外用药物。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红斑、水肿、干燥、脱屑现象和瘙痒、不适感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红斑... 目的探讨石蓝草合剂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5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给予石蓝草合剂治疗,并根据症状配合湿敷及外用药物。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红斑、水肿、干燥、脱屑现象和瘙痒、不适感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红斑消退率为68.6%,水肿全部消退,干燥、脱屑及瘙痒不适感明显改善。结论石蓝草合剂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之功效,对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辨证为热毒壅滞证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蓝草合剂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1例
7
作者 金力 陈凯 +1 位作者 王晓莲 王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61-661,共1页
患者男,32岁.因口唇肿胀7年,反复面瘫5年,加重3个月,于2003年12月就诊于我院.8年前患者左上眼睑经蚊虫叮咬后出现肿胀,逐渐扩展至左面颊部,予口服抗生素和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无效,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后好转.7年前曾因"感冒"出... 患者男,32岁.因口唇肿胀7年,反复面瘫5年,加重3个月,于2003年12月就诊于我院.8年前患者左上眼睑经蚊虫叮咬后出现肿胀,逐渐扩展至左面颊部,予口服抗生素和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无效,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后好转.7年前曾因"感冒"出现口唇肿胀,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后症状不缓解,且口唇肿胀逐渐加重,持续不退.近5年来5次出现左侧或右侧面瘫,经针灸治疗后好转.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又出现面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罗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