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芩连丸联合整肠生胶囊治疗急性腹泻62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杰 戚团结 +1 位作者 刘汶 秦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丸联合整肠生胶囊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腹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葛根芩连丸联合整肠生胶囊为治疗组62例,单用整肠生胶囊为对照组48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大便常规的改善情况,评...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丸联合整肠生胶囊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腹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葛根芩连丸联合整肠生胶囊为治疗组62例,单用整肠生胶囊为对照组48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大便常规的改善情况,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及大便常规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及腹泻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葛根芩连丸联合整肠生胶囊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整肠生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泻 葛根芩连丸 整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调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萌 孙凤霞 +1 位作者 李杰 李晓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8-1381,共4页
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中发挥作用,肠道菌群调节将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综述了肠道菌群调节在NAFLD中西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探究益生菌、粪便菌群移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对于调节肠道菌群和... 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中发挥作用,肠道菌群调节将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综述了肠道菌群调节在NAFLD中西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探究益生菌、粪便菌群移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对于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NAFLD方面的研究现状,为临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益气和血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莹雪 孙凤霞 +3 位作者 李晓玲 徐春军 郭雨菲 陈紫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8期1422-1429,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益气和血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搜索益气和血方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PharmGkb、OMIM、DrugBank、TTD数据库获得疾病靶基因。将药物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益气和血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搜索益气和血方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PharmGkb、OMIM、DrugBank、TTD数据库获得疾病靶基因。将药物潜在作用靶基因与疾病靶基因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利用R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动物实验观察益气和血方对CCl4诱导的肝硬化模型大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测定肝组织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对益气和血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通过数据库共筛选得到益气和血方治疗肝硬化的活性成分43个及靶点648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益气和血方主要影响PI3K/Akt、MAPK、IL-17、JAK/STAT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益气和血方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炎症与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益气和血方治疗组JAK2、STAT3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和血方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条通路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肝硬化的形成,益气和血方能够改善肝硬化大鼠病理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传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和血方 肝硬化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萌 孙凤霞 李晓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2266-2274,共9页
目的:通过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对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复方茵丹汤中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OMIM数据库以及GeneCards... 目的:通过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对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复方茵丹汤中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OMIM数据库以及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淤胆型肝炎疾病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潜在靶点;通过DisGenet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的蛋白类型;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带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采用R软件进行潜在靶点的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以及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复方茵丹汤中有效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与淤胆型肝炎靶点取交集,共获得了83个潜在靶点;通过复方调控网络构建,预测茵陈、大黄、栀子等药物可能通过NOS2、ESR1、DPP4等靶点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通过PPI网络及拓扑分析,获得白细胞介素6、蛋白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11个核心靶点,可能在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中起主要作用;通过GO富集分析结果,预测潜在靶点在淤胆型肝炎的肝脏损伤、炎症反应、细胞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功能中发挥作用;通过KEGG富集分析结果,预测Thl7细胞分化通路、HIF-1信号通路可调节机体的代谢应激,抑制炎症介质。结论:复方茵丹汤对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109个有效活性成分、11个核心靶点以及Thl7细胞分化、HIF-1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复方茵丹汤 淤胆型肝炎 作用机制 有效成分 核心靶点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家琦 刘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74-1979,共6页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功能性急性肾衰竭,是以肾功能不全、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和动脉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HRS较为理想的治疗是肝移植或同时肾移植,优化药物与...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功能性急性肾衰竭,是以肾功能不全、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和动脉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HRS较为理想的治疗是肝移植或同时肾移植,优化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是治疗HRS的关键。本文对目前中西医诊断和治疗HRS的现状予以回顾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诊断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茵丹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法尼醇受体及多耐药相关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隋京利 孙凤霞 +1 位作者 李晓玲 张秋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60-1966,共7页
目的研究复方茵丹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复方茵丹汤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8只,依据取材时间不同又将各组随机分为24、4... 目的研究复方茵丹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复方茵丹汤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8只,依据取材时间不同又将各组随机分为24、48、72 h 3个亚组,每组6只。模型组、中药组、阳性药对照组大鼠一次性给予2%ANIT按100 mg·kg^(-1)·d^(-1)灌胃造模,正常对照组予等容积色拉油灌胃。造模2 h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含量为24.48 g·kg^(-1)·d^(-1)、12.24 g·kg^(-1)·d^(-1)和6.12 g·kg^(-1)·d^(-1)的复方茵丹汤中药煎剂l ml/100 g体质量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对照组给予67.5 mg·kg^(-1)·d^(-1)熊去氧胆酸(UDCA)水溶液l ml/100 g体质量灌胃,均1次/d。造模后分别于24、48、72 h处死相应时相大鼠,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法尼醇受体(FXR)及多耐药相关蛋白3(MRP3)在大鼠肝组织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与同时相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XR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UDCA组FXR mRNA表达明显升高(P值均<0.05);中药高剂量组各时相FXR mRNA表达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P值均<0.05)。与同时相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RP3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24 h外,中药各剂量组及UDCA组MRP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中药高剂量组48 h、72 h的MRP3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P值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同时相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XR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24 h中药各剂量组及各时相UDCA组FXR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中药高剂量组FX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时相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P值均<0.05)。与同时相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R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24 h外,中药各剂量组及UDCA组MR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值均<0.05);中药高剂量组MRP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时相低剂量组及72 h中剂量组(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同时相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XR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UDCA组FXR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中药高剂量组FXR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同时相中、低剂量组(P值均<0.05)。与同时相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RP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48 h及72 h中药中、高剂量组及UDCA组MRP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中药高剂量组48 h和72 h的MRP3蛋白表达均高于相应的中、低剂量组(P值均<0.05)。结论复方茵丹汤对ANIT灌胃诱导AIC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上调FXR和MRP3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法尼醇 多耐药相关蛋白3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