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转移瘤术中出血量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吕鑫垚 赵瑞昭 +2 位作者 樊宇宇 乔军杰 方秀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8-696,共9页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手术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及术中出血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23例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手术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及术中出血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23例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椎体成形术,肿瘤切除或部分切除、椎体重建内固定术以及姑息性手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肿瘤特征(原发肿瘤类型、椎体转移部位及受累区域、椎体外转移灶数量等)、手术相关因素(手术方式、是否机器人辅助、手术时长等)及术中出血量。将上述指标逐个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各因素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结果:223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00mL(10,1000mL),其中胸椎和腰椎的转移比例较高,且富血供肿瘤出血量较多;肿瘤切除或部分切除、椎体重建内固定术组出血量多于其他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BMI(P<0.001)、原发肿瘤类型(P<0.001)、椎体转移部位(P<0.001)、椎体受累区域(P<0.001)、椎体外转移灶数量(P=0.03)、手术方式(P<0.001)、机器人辅助(P<0.001)及手术时长(P<0.001)均与术中出血量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P<0.001)、原发肿瘤类型(P=0.02)、椎体转移部位(P=0.02)及受累区域(P=0.004)、手术方式(P=0.04)及手术时长(P<0.001)是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脊柱转移瘤术中出血量受BMI、原发肿瘤类型、椎体转移部位及受累区域、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长影响,术前应充分评估、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提升手术技巧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术中出血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内镜下减压与有限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垚 林万程 +3 位作者 宋继鹏 姚思远 姚明涛 丁立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5-703,共9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与有限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2021年1月因ADS于本科室接受手术的53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与有限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2021年1月因ADS于本科室接受手术的53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31例,接受经椎间孔内镜减压术)与融合组(22例,接受有限减压融合术),并对以下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Lenke-Silva分级,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放射学参数(侧凸Cobb角、脊柱整体平衡、脊柱-骨盆参数),出院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评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5.68±3.26个月,微创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融合组(78.64±5.19岁vs 64.95±4.31岁,P<0.05);微创组患者以Lenke-SilvaⅠ、Ⅱ级畸形为主,均为单侧神经症状;融合组患者以Lenke-SilvaⅡ、Ⅲ级畸形为主,73%的患者为单侧神经症状。微创组术前侧凸Cobb角显著低于融合组(23.92°±9.06°vs 39.58°±13.12°,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功能障碍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微创组腰痛及功能障碍评分优于融合组(P<0.05)。两组在随访过程中均未观测到冠、矢状位失衡;末次随访时:微创组侧凸Cobb角进展1.51°,融合组矫形丢失1.82°。微创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手术率均低于融合组(P<0.05)。结论:对于下肢神经症状明显但不合并僵硬性冠、矢状位失平衡的ADS,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症状。短期随访结果显示,单纯内镜减压术后侧凸进展程度较小,在功能改善方面优于有限节段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间孔狭窄 下肢神经根病 经椎间孔镜下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对生物样本库捐赠的观点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励彦 侯宇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7,69,共4页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肿瘤患者对生物样本库捐赠的态度,收集了19名过去2年因患肿瘤进行组织切除手术的患者的观点,采用框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的主题包括:虽然很多患者对切除组织用于科研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愿意捐献组织到样本...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肿瘤患者对生物样本库捐赠的态度,收集了19名过去2年因患肿瘤进行组织切除手术的患者的观点,采用框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的主题包括:虽然很多患者对切除组织用于科研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愿意捐献组织到样本库进行科研;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会影响他们的决定;更愿意由主治医生进行知情同意告知;广泛知情同意被大部分患者接受。研究结论提示生物样本库的知情同意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患者在了解生物样本库的意义和作用后,愿意捐献组织到样本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本库 肿瘤 剩余组织捐献 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试者对于研究补偿的观点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励彦 侯宇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35,51,共3页
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受试者对三种不同补偿类型(报销、损失补偿和激励性奖赏)的态度。收集了36名受试者的观点,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的主题包括:报销和损失补偿是受试者应得的补偿;激励性奖赏有可能影响受试者的自主决定... 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受试者对三种不同补偿类型(报销、损失补偿和激励性奖赏)的态度。收集了36名受试者的观点,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的主题包括:报销和损失补偿是受试者应得的补偿;激励性奖赏有可能影响受试者的自主决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谨慎评估;对于时间较长、步骤较复杂的研究,补偿机制应该是分时间、分阶段的,不建议全部完成后才能获得补偿。给予受试者适当的补偿是非常必要的,从三种不同的补偿类型分别考虑可能会制定出更加适当的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 混合方法 损失补偿 激励性奖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中应用机器人辅助下皮质骨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宋继鹏 林万程 +4 位作者 姚思远 张垚 易蒙 姚明涛 丁立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8-1106,共9页
目的:探讨对于腰椎管狭窄症且行单节段减压融合的患者,机器人辅助下的皮质骨螺钉(robot-assist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RCBTS)固定与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robot-assisted pedicle screw,RPS)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 目的:探讨对于腰椎管狭窄症且行单节段减压融合的患者,机器人辅助下的皮质骨螺钉(robot-assist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RCBTS)固定与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robot-assisted pedicle screw,RPS)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了2020年6月~2022年月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单节段减压融合且行机器人辅助下置钉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纳入99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7.07±4.65岁;应用皮质骨螺钉固定者41例(RCBTS组),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者58例(RPS组)。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24h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术后3d、3个月、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JOA评分和VAS评分变化进行了固定效应检验;通过审查术后影像学资料,根据Gertzbein-Robbins方法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计算两种术式的置钉准确率;比较两种术式围术期以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RCBTS组患者的手术时长(134.39±22.23min vs 152.93±19.10min,P<0.001)、切口长度(64.93±3.71mm vs 78.84±3.82mm,P<0.001)、术中出血(155.61±37.15mL vs 172.41±43.22mL,P=0.001)、术后24h引流量(83.66±21.54mL vs 101.21±29.80mL,P=0.002)以及术后住院天数(4.90±1.26d vs 6.26±1.66d,P<0.001)均显著小于RPS组患者。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VAS评分变化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固定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时间是JOA和VAS评分变化的固定效应(P<0.001)。两组的各级别置钉率(A级:152/164 vs 211/232,P=0.538;B级:9/164 vs 15/232,P=0.688;C级:3/164 vs 6/232,P=0.619)、临床可接受率(161/164 vs 226/232,P=0.619)、置钉不良率(3/164 vs 6/232,P=0.619)以及术后并发症(仅RCBTS组一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的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RPS相比,接受RCBTS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功能恢复和腰痛改善间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皮质骨螺钉置入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 腰椎管狭窄症 单节段 减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椎板切除并重建C4-7棘突的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亘瑷 侯宇 +1 位作者 陈迎春 丁立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观察颈2棘突半棘肌止点保留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疗效,探讨能否降低合并症。方法重建改良组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普通改良组39例,术后随诊18~24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日本骨科学会... 目的观察颈2棘突半棘肌止点保留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疗效,探讨能否降低合并症。方法重建改良组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普通改良组39例,术后随诊18~24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ing System,JOA)评分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两组颈椎活动度丢失(9.4°±4.1°vs 11.6°±7.8°)及JOA评分恢复率(57.7%vs 5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两组术后轴性症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改良组发生率更低。结论保留颈2棘突半棘肌止点的同时,重建颈4-7棘突能够进一步减小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板成形术 椎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