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在下肢淋巴吸脂减容术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高源 曲晓荣 +3 位作者 郑鸿伟 沈文彬 郝昆 关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1-796,共6页
目的:分析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在下肢淋巴水肿吸脂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行下肢淋巴水肿吸脂减容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未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n=163)和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n=... 目的:分析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在下肢淋巴水肿吸脂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行下肢淋巴水肿吸脂减容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未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n=163)和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n=146)。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率、膨胀液入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压波动发生率及术前与术后24 h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lb)水平。结果:与未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比较,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率和膨胀液入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P<0.05或P<0.01),术中血压波动发生率升高(P<0.05)。与未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比较,使用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患者ΔHb水平(术前Hb水平-术后24 h Hb水平)和ΔAlb水平(术前Alb水平-术后24 h Alb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应用于下肢淋巴水肿吸脂减容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降低ΔAlb水平,防止膨胀液入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注意其引起的术中循环波动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 淋巴水肿 吸脂减容术 不良反应 术中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4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朱研 孙宇光 +2 位作者 夏松 信建峰 沈文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9-713,共5页
目的分析婴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4例婴儿PI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核素显像检查以及治疗方法,通过长期随访... 目的分析婴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4例婴儿PI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核素显像检查以及治疗方法,通过长期随访结果对婴儿期PIL诊治进行总结。结果患儿年龄4~9个月,均为女性;均以腹泻为首发症状,伴下肢对称性水肿,3例合并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白蛋白、球蛋白降低,有轻度贫血,低钙血症、铁缺乏;放射性核素显像提示有肠道蛋白丢失。4例患儿采取保肝、补蛋白、利尿等治疗,并予以全胃肠外营养治疗3~4周,出院后个体化的中链三酰甘油(MCT)饮食治疗3~30个月。随访10年,4例患儿恢复正常饮食,复查血白蛋白正常,未再复发。结论婴儿PIL少见,临床表现以腹泻、水肿为主,常合并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以低钙血症、铁缺乏较为常见。对于疑诊为PIL的婴儿,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方法。足疗程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配合个体化的MCT饮食是婴儿PIL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全胃肠外营养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淋巴管造影后MSCT诊断乳糜胸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春燕 陈孝柏 +5 位作者 侯睿 王仁贵 孙莹 霍萌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MSCT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糜胸患者的DLG及DLG后MSCT成像资料,将MSCT与DLG影像相对照。结果 DLG后MSCT显示造影侧髂及腹膜后淋巴管扩张、纡曲30例(100%),与DLG相吻合;出现对侧髂腰部反...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MSCT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糜胸患者的DLG及DLG后MSCT成像资料,将MSCT与DLG影像相对照。结果 DLG后MSCT显示造影侧髂及腹膜后淋巴管扩张、纡曲30例(100%),与DLG相吻合;出现对侧髂腰部反流和腹膜后淋巴管扩张13例(43.33%),DLG显示9例(30.00%,P=0.13);出现腹腔反流4例(13.33%),DLG显示3例(10.00%,P=1.00);胸导管出口受阻20例(66.67%),DLG显示22例(73.33%,P=0.50);胸导管部分未显影9例(30.00%),DLG显示8例(26.67%,P=1.00);对比剂入血10例(33.33%),DLG显示4例(13.33%,P=0.07);对比剂漏出至胸腔8例(26.67%),DLG显示1例(3.33%,P=0.02)。两种检查均显示1例(3.33%)肺内淋巴管扩张(P=1.00)。结论 DLG后MSCT成像与DLG互为补充,可为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影像学诊断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春燕 王仁贵 +6 位作者 沈丽辉 岳云龙 文哲 童冠圣 沈文彬 石峰 陈孝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果 DLG示26例患者可见下肢乳糜反流,26例胸导管出口不同程度受阻;造影后CT所见与其基本吻合。核素淋巴显像显示27侧下肢肢体淋巴肿,伴9例阴囊淋巴水肿,19例胸导管出口梗阻;21例接受单侧淋巴显像,均证实乳糜反流存在。MRI示下肢、盆壁水肿呈网格状长T2信号。结论 DLG及核素淋巴显像可直接、动态显示淋巴系统异常;DLG后CT可弥补二者空间分辨力较低的缺陷,并可清晰显示周围组织的情况。MRI可以明确肢体淋巴水肿的部位及范围,鉴别水肿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反流 淋巴水肿 淋巴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直接淋巴管造影在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仁贵 陈孝柏 +5 位作者 段永利 李琼阁 赵君 傅岩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MSCT淋巴管造影在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DPL患者18例,由2名医师分别对其淋巴管造影表现及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18例DPL患者的胸部表现包括:对比剂反流18例(100%)、淋巴管扩张18例... 目的探讨MSCT淋巴管造影在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DPL患者18例,由2名医师分别对其淋巴管造影表现及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18例DPL患者的胸部表现包括:对比剂反流18例(100%)、淋巴管扩张18例(100%)、纵隔软组织肥厚18例(100%)、中轴支气管血管束增厚18例(100%)、小叶间隔增厚15例(83.33%)、叶间裂增厚15例(83.33%)、双肺磨玻璃影14例(77.78%),以及胸腔积液17例(94.44%)、胸膜增厚9例(50.00%)、胸膜外软组织增厚11例(61.11%)、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16例(88.89%)、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44.44%)、胸腔和纵隔心包积气4例(22.22%)、胸廓塌陷3例(16.67%);胸外异常表现包括:腹膜后对比剂反流和淋巴管扩张4例(22.22%)、腹腔积液1例(5.56%)、腹膜后和脾脏囊性淋巴管瘤各1例(5.56%)、颈部淋巴管扩张8例(44.44%)、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44.44%)、颈部多发淋巴结10例(62.50%)、腋窝多发淋巴结16例(88.89%)、下肢淋巴水肿1例(5.56%)、颜面部水肿1例(5.56%)和骨骼异常3例(16.67%)。结论 MSCT直接淋巴管造影能通过显示对比剂的异常分布和堆积明确判断有无淋巴液反流和淋巴管扩张及增多,为诊断和治疗DPL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病 先天性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99)Tc^m-DX与^(99)Tc^m-HSA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被引量:9
6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4 位作者 刘勇 刘璐 陈道桢 孙晋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比较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 目的比较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appa检验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38例(38/56,67.86%)最终诊断为IL,其中原发性IL34例,继发性IL 4例;余18例中,10例诊断为乳糜性单或多浆膜腔积液,1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不明原因失蛋白性肠病,5例为不明原因低蛋白血症。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分别60.53%(23/38)、94.73%(36/38),特异度为88.89%(16/18)、61.11%(11/18),准确率为69.64%(39/56)、83.93%(47/56),阳性预测值为92.00%(23/25)、83.72%(36/43),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84.62%(11/13);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7.85%(38/56,Kappa=0.392,P<0.05)。结论 99 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较高,而99 Tcm-DX显像的特异度较高,两者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IL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直接淋巴管造影和MSCT表现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春燕 陈孝柏 +4 位作者 温廷国 霍萌 沈丽辉 沈文彬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诊断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乳糜性心包积液的DLG及造影后MSCT资料;7例伴乳糜胸,其中1例伴乳糜痰;8例接受胸导管梗阻解除术。结果 9例DLG和MSCT均表现为胸导管出口梗阻;...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和MSCT诊断乳糜性心包积液淋巴回流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乳糜性心包积液的DLG及造影后MSCT资料;7例伴乳糜胸,其中1例伴乳糜痰;8例接受胸导管梗阻解除术。结果 9例DLG和MSCT均表现为胸导管出口梗阻;5例合并心包区反流,其中4例通过扩张的支气管纵隔干反流。8例接受胸导管出口梗阻解除术,术后病情好转。结论 DLG和MSCT可显示原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胸导管及属支异常,并能显示心包腔与淋巴系统的异常交通,后者可能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乳糜胸 胸导管 淋巴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8
作者 霍萌 王仁贵 +9 位作者 陈孝柏 张春燕 孙莹 孙磊 温廷国 岳云龙 金延方 童冠圣 沈文彬 崔力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结果直接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7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结构紊乱、纡曲、扩张7例。15例CT均发现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椎体及椎体附件9例,髂骨5例,肋骨6例,肩胛骨1例,锁骨1例,肱骨1例,双侧股骨4例,跟骨、距骨1例;7例脾脏增大,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9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核医学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6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扩张6例,脾脏多发放射缺损2例。5例MR均发现骨质内多发长T1长T2异常信号,双髂骨3例,腰骶尾椎及椎体附件4例,双股骨2例,跟、距骨1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是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的复杂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表现具有特异性,对早期诊断本病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发育异常 Gorham-Stout综合征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淋巴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水肿相关恶性软组织肿瘤MRI表现 被引量:4
9
作者 岳云龙 金延方 +3 位作者 沈文彬 郭劲松 吴晓华 王振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578,共4页
目的分析与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病变发生于上臂5例,前臂1例,小腿1例,足部1例。5例血管肉瘤T1WI呈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增... 目的分析与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病变发生于上臂5例,前臂1例,小腿1例,足部1例。5例血管肉瘤T1WI呈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增强后显著强化。2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分叶状等T1稍长T2信号软组织肿块,其内短T2分隔明显强化。1例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边缘光滑,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慢性淋巴水肿所致局部免疫缺陷可引发多种软组织恶性肿瘤,MRI上其共同特点为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结节,其中血管肉瘤病灶多发且显著强化有助于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Treves综合征 肉瘤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及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建美 陈孝柏 +4 位作者 赵君 段永利 王仁贵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接受腹盆部CT平扫,4例于淋巴管造影前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5例淋巴管造影及CT平扫后接...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后再接受腹盆部CT平扫,4例于淋巴管造影前接受腹部增强CT检查,5例淋巴管造影及CT平扫后接受腹部增强CT扫描。结果患者中肠壁增厚、肠腔扩张15例,肠系膜水肿21例,胸、腹腔积液16例。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显示不同程度淋巴管异常:对比剂漏入肠腔或分布于肠壁7例,肠系膜淋巴管扩张10例、碘油分布于胃壁1例、对比剂反流至肝门、脾门、胰腺周围、对侧髂淋巴管及胸腔21例。9例增强扫描患者中,肠壁分层强化呈"晕轮征"3例,肠黏膜明显线状强化7例。结论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和增强CT对IL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观察胸、腹腔积液及脏器情况,并可用于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淋巴管扩张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淋巴管瘤累及脾脏的表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小丽 王仁贵 +5 位作者 陈孝柏 段永利 赵君 傅岩 温廷国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淋巴管瘤(LA)累及脾脏的MSCT表现。方法收集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综合诊断的L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其中5例同时接受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本病累及脾脏的影像... 目的探讨弥漫性淋巴管瘤(LA)累及脾脏的MSCT表现。方法收集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综合诊断的L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其中5例同时接受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本病累及脾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的脾脏可见单发或多发薄壁囊性肿块,边界均清楚,其中2例囊内有分隔;5例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及分隔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所有患者均同时伴有至少1个其他部位的相似病变。结论 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LA累及的脾脏影像学特征。伴有淋巴管发育不良并累及多个部位时,结合病史及临床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脾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奇瑾 沈文彬 +6 位作者 童冠圣 张春燕 陈孝柏 温廷国 董健 霍萌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LAM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99 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LAM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99 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和CT淋巴管造影(CTL)检查。根据99 Tcm-DX淋巴显像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异常浓聚型;Ⅱ型为异位引流型;Ⅲ型为未显影或一过性显影型,Ⅰ型和Ⅱ型为胸导管异常。根据CTL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扩张型;Ⅱ型为末端梗阻型;Ⅲ型为主干缩窄型;Ⅳ型为异位引流型;Ⅴ型为未显示型。以Ⅰ~Ⅳ型为胸导管异常。评价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病变的一致性。结果99 Tcm-DX淋巴显像显示Ⅰ型17例,Ⅱ型3例,Ⅲ型14例。58.82%(20/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CTL显示Ⅰ型15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2例,Ⅴ型9例,73.53%(25/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是否存在病变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79)。CTL胸导管分型中,Ⅰ型和Ⅱ型多采用胸导管—静脉吻合术或胸导管末端松解术解除梗阻,Ⅲ型多采用胸导管末端压迫带/粘连松解术解除梗阻,Ⅳ型根据胸导管异常回流路径来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Ⅴ型多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CTL优于99 Tcm-DX淋巴显像,能准确显示胸导管的病变情况,为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LAM合并乳糜胸的术式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病 乳糜胸 胸导管 核素淋巴显像 淋巴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淋巴管成像用于特发性乳糜尿分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健 关晓姣 +8 位作者 信建峰 孙宇光 苑光孝 张春燕 李兴鹏 张妍 郝琪 沈文彬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基于CT淋巴管成像(CTL)对特发性乳糜尿进行分型,观察其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特发性乳糜尿患者的CTL图像,评价有无淋巴反流、淋巴瘘及颈部/腋下异常对比剂分布;根据对比剂异常分布范围将其分为单纯型(仅泌尿系... 目的基于CT淋巴管成像(CTL)对特发性乳糜尿进行分型,观察其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特发性乳糜尿患者的CTL图像,评价有无淋巴反流、淋巴瘘及颈部/腋下异常对比剂分布;根据对比剂异常分布范围将其分为单纯型(仅泌尿系统受累)与复杂型(伴其他部位受累),比较不同分型乳糜尿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37例特发性乳糜尿中,单纯型27例、复杂型10例。相比单纯型,复杂型发病年龄小、病程短,淋巴反流占比高(P均<0.05);而患者性别比例、临床分级、肾脏受累范围及程度、淋巴瘘及颈部/腋下异常对比剂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杂型特发性乳糜尿较单纯型发病年龄小、病程短,淋巴反流占比高。CTL可观察异常淋巴管所在部位、分布和范围,有助于探讨发病机制及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乳糜尿患者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表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关晓姣 沈文彬 +5 位作者 信建峰 蒋丽华 张春燕 过丽芳 董健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 采用直接淋巴管造影CT(PLCT)观察特发性乳糜尿患者泌尿系统及其他腹部区域淋巴管表现。方法 观察26例乳糜尿患者PLCT图像,分析泌尿系统及腹部其他区域对比剂异常分布部位及范围,进行影像学分型;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以Kappa检... 目的 采用直接淋巴管造影CT(PLCT)观察特发性乳糜尿患者泌尿系统及其他腹部区域淋巴管表现。方法 观察26例乳糜尿患者PLCT图像,分析泌尿系统及腹部其他区域对比剂异常分布部位及范围,进行影像学分型;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以Kappa检验评估2种分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26例中,25例(25/26,96.15%)单侧或双侧肾区见对比剂异常分布,1例(1/26,3.85%)双侧肾区均未见对比剂分布;7例输尿管内(7/26,26.92%)、11例(11/26,42.31%)膀胱输尿管开口处、14例(14/26,53.85%)膀胱内对比剂异常分布;26例(26/26,100%)均见腹膜后及椎旁淋巴管异常扩张,并与肾包膜外、皮下等部位异常沟通;15例(15/26,57.69%)对侧髂血管旁及10例(10/26,38.46%)对侧腹股沟见对比剂异常分布;4例(4/26,15.38%)腹盆腔淋巴结见对比剂点状分布;左侧肋间隙及脾脏内对比剂异常分布各1例;1例左侧肾蒂淋巴管分支向左侧腰大肌后下方走行并汇入左侧肾门。26例中,影像学分型为轻型14例、重型12例,临床分型为轻型12例、重型14例,其一致性一般(Kappa=0.235,P<0.05)。结论 PLCT可显示特发性乳糜尿患者淋巴-泌尿系统异常沟通及扩张淋巴管的部位、分布及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淋巴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淋巴管瘤CT淋巴管造影及常规CT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梦君 陈孝柏 +3 位作者 孙小丽 常鲲 余春开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86-1689,共4页
目的探讨骨淋巴管瘤CT淋巴管造影(CTL)及常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为骨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9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平扫,16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L和常规CT表现。结果... 目的探讨骨淋巴管瘤CT淋巴管造影(CTL)及常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为骨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9例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及造影后CT平扫,16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L和常规CT表现。结果骨淋巴管瘤CT表现为骨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影,多位于脊柱(n=71)及骨盆(n=73)。79例中,囊状病变37例,筛网状病变18例,24例二者均存在;28例患者所有骨病变均可见硬化边,47例患者部分骨病变可见硬化边,4例患者所有骨病变均未见硬化边。骨内病变增强CT扫描均未见强化。CTL检查中,24例病变内可见碘化油沉积。结论骨淋巴管瘤CTL及常规CT表现较具特征性,且常伴淋巴系统其他异常改变,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淋巴管成像诊断原发性乳糜尿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琪 孙小丽 +4 位作者 郝昆 张妍 李兴鹏 刘梦珂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 观察CT淋巴管成像(CTL)诊断原发性乳糜尿的价值。方法 分析37例原发性乳糜尿,比较CTL与直接淋巴管造影(DLG)所见淋巴管形态、淋巴回流,泌尿系统、胸腹盆部淋巴管异常及腹盆腔、腹膜后、肺、纵隔及骨骼等其他异常;以Kappa检验评价... 目的 观察CT淋巴管成像(CTL)诊断原发性乳糜尿的价值。方法 分析37例原发性乳糜尿,比较CTL与直接淋巴管造影(DLG)所见淋巴管形态、淋巴回流,泌尿系统、胸腹盆部淋巴管异常及腹盆腔、腹膜后、肺、纵隔及骨骼等其他异常;以Kappa检验评价二者诊断原发性乳糜尿的一致性。结果 CTL显示对侧髂淋巴反流、对侧腰干反流及支气管纵隔干反流优于DLG(P均<0.05),诊断一致性中等(Kappa均>0.40);二者显示同侧及对侧肾脏淋巴反流几乎完全一致(Kappa均>0.80),而CTL能进一步显示肾脏及肾周异常淋巴管分布;DLG显示颈干及锁骨下干反流优于CTL(P<0.05),二者显示同侧髂、腰干及腹膜后淋巴管纡曲扩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一致性中等及以下(Kappa均<0.50)。CTL显示对比剂异常反流至胸部14例、腹盆部36例,5例复杂性淋巴管畸形及8例淋巴管瘤等;DLG仅显示7例胸部及5例腹盆部对比剂异常反流。结论 CTL显示肾脏反流、肾周异常淋巴管分布及对侧髂、腰干反流具有重要价值,而DLG显示胸导管末端反流更具优势;联合应用二者可为诊断及术前评估原发性乳糜尿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皮肤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玲 尚少梅 +5 位作者 王海燕 王婷婷 施月仙 陈可欣 王惠雪 虞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总结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皮肤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协会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皮肤护理的相关指南、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和推荐实践等最佳证据,证据检索的截... 目的总结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皮肤护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协会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皮肤护理的相关指南、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和推荐实践等最佳证据,证据检索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的证据进行筛选,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1篇。提取了皮肤检查、皮肤清洁、润肤护理、避免损伤、感染预防、健康教育6个方面21条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情景,充分评估患者皮肤状况,做好皮肤方面的健康教育、检查和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的发生、延缓淋巴水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淋巴水肿 水肿 肿胀 皮肤护理 循证证据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康复者预防上肢淋巴水肿运动处方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艳飞 刘均娥 +3 位作者 麦艳华 Claudio Battaglini 郭晨 王婷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 :介绍乳腺癌康复者预防上肢淋巴水肿运动处方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 :从乳腺癌术后康复者的角度,利用最新的肌肉淋巴引流泵功能原理,提倡主动和适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和参与性观察法,开发了根植于康复... 目的 :介绍乳腺癌康复者预防上肢淋巴水肿运动处方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 :从乳腺癌术后康复者的角度,利用最新的肌肉淋巴引流泵功能原理,提倡主动和适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和参与性观察法,开发了根植于康复者生活经验的肢体功能锻炼和保护措施,丰富了淋巴水肿的预防性运动康复干预措施和经验。遵循运动处方的设计原则,开发了一套为期12周的乳腺癌康复者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运动处方,包括力量训练处方、有氧运动处方和柔韧性运动处方。采用非随机分组的类实验研究,招募到106例乳腺癌术后康复者,其中干预组56例(包括13例已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实施预防上肢淋巴水肿运动处方。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健康宣教。采用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上肢肌肉力量、心肺耐力等指标评价运动处方的实施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乳腺癌康复者没有新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其上肢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较实施前均提高;入组时已有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其水肿症状有所消退。结论 :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运动处方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康复者的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风险,同时促进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运动处方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右旋糖酐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丽 郝昆 +3 位作者 文哲 陈钊 康磊 童冠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实验室检查证实单侧胸腔积液甘油三酯含量高于1.24 mmol/L而临床诊断乳糜胸患者的^(99)Tc^(m)-DX淋巴显像资料,观察双下肢淋巴引流、胸导管及静脉角区放... 目的探讨^(99)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实验室检查证实单侧胸腔积液甘油三酯含量高于1.24 mmol/L而临床诊断乳糜胸患者的^(99)Tc^(m)-DX淋巴显像资料,观察双下肢淋巴引流、胸导管及静脉角区放射性分布及患侧胸腔有无异常放射性分布。结果95例中,43例(43/95,45.26%)下肢淋巴回流正常,36例(36/95,37.89%)淋巴回流缓慢,16例(16/95,16.84%)肢体淋巴水肿;41例(41/95,43.16%)胸导管出口梗阻,表现为左静脉角持续或增宽显影、显像剂异常反流或双侧静脉角显影;89例(89/95,93.68%)患侧胸腔内放射性异常增高,其中2例(2/95,2.11%)见可疑乳糜漏出点,6例(6/95,6.32%)胸腔内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分布。结论^(99)Tc^(m)-DX淋巴显像有助于诊断乳糜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淋巴造影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右旋糖酐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 被引量:14
20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3 位作者 刘勇 张丽 李思源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90-1693,共4页
目的观察^(99 )Tc^m-右旋糖酐(^(99 )Tc^m-DX)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患者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KTS患者的临床及核素淋巴显像资料。经双足趾间皮下注射^(99 )Tc^m-DX后,分... 目的观察^(99 )Tc^m-右旋糖酐(^(99 )Tc^m-DX)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患者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KTS患者的临床及核素淋巴显像资料。经双足趾间皮下注射^(99 )Tc^m-DX后,分别于给药后10min、1h、3h及6h行全身淋巴显像,观察患者双下肢淋巴管、双腹股沟及髂、腰淋巴结、胸导管及静脉角区的显影情况以及全身其他部位有无显像剂异常分布。结果36例KTS患者中,35例淋巴显像提示淋巴管、淋巴结显影异常并伴淋巴水肿,其中31例为单侧下肢淋巴水肿、4例为双下肢淋巴水肿。20例出现颈部静脉角区域异常显影,其中15例为左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2例为右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3例为双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12例伴会阴部淋巴水肿。8例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常淋巴管显影。结论^(99 )Tc^m-DX淋巴显像可以评价KTS患者淋巴管与淋巴结发育异常以及胸导管回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 淋巴显像 淋巴水肿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右旋糖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