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息肉癌变过程中内镜微血管特征与MVD IGF-1 STAT3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红 吴静 +3 位作者 林香春 刘揆亮 马艳会 余瑞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9-503,共5页
目的:分析MVD、IGF-1、STAT3等血管生成因子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微血管形态的相关性,探究内镜实时观测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普通白光内镜以及NBI内镜均诊断为结肠息肉样病变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目的:分析MVD、IGF-1、STAT3等血管生成因子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微血管形态的相关性,探究内镜实时观测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将普通白光内镜以及NBI内镜均诊断为结肠息肉样病变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结肠早期癌、结肠腺瘤纳入研究,将微血管形态分为三型:Ⅰ型:无微血管形态可见;Ⅱ型:微血管沿腺管开口排列,粗细均匀;Ⅲ型:微血管粗细不均,排列紊乱。同时将病变组织进行CD34、IGF-1、STAT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NBI微血管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共有58例患者的64个部位(结肠早期癌15个,腺瘤29个,正常黏膜20个)进行NBI内镜检查,NBIⅡ型部位以腺瘤为主,占82.1%(23/28),而早癌多表现为Ⅲ型,占66.7%(10/15)。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微血管密度(MVD-CD34)、IGF-1在正常黏膜、结肠腺瘤和结肠早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P=0.006 2),STAT3在三者间表达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0.071 3)。在NBI微血管形态分型Ⅰ、Ⅱ、Ⅲ型组织中MVD-CD34、IGF-1、STAT3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P=0.001 0,P=0.005 5)。NBI的微血管类型和MVD、IGF-1、STAT3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41和0.40。结论:根据NBI内镜实时微血管形态评估组织血管生成,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结肠息肉癌变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内镜 结肠腺瘤 结肠早期癌 微血管形态 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麻瑞娟 吴静 周永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肠道微生态系统由定植于肠道的固有菌群、肠上皮细胞、肠黏膜免疫系统组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与NAFLD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肠道微生态失... 肠道微生态系统由定植于肠道的固有菌群、肠上皮细胞、肠黏膜免疫系统组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与NAFLD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的肠道菌群过度生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炎症因子产生等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肠道微生态失衡与NAFLD的关系将有助于为NAFLD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脂肪肝 内毒素血症 炎症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葛将 李文坤 +3 位作者 李倩 王芸 王亚丹(综述) 吴静(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66-1069,共4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极化亚型影响肿瘤进展过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不编码蛋白质,但是同样参与生物学过程,异常表达的lncRNA影响生理和病理进程,尤其对肿瘤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癌症中...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极化亚型影响肿瘤进展过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不编码蛋白质,但是同样参与生物学过程,异常表达的lncRNA影响生理和病理进程,尤其对肿瘤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癌症中一些异常表达的lncRNA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亚型调控肿瘤发展进程,lncRNA和巨噬细胞之间调节机制尚未清楚。lncRNA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作为肿瘤潜在靶点和治疗中间物。本文将对在肿瘤中相互作用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进展过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吕一帆 宋清坤 +10 位作者 岳振东 赵洪伟 王磊 范振华 吴一凡 孟明明 张珂 蒋力 丁惠国 张月宁 刘福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IPS治疗的513例肝硬化PHT患者,TIPS术中均测量肝静脉压力并行球囊阻断加压肝静脉造影;根据肝静脉交通支显影情况将患者分为早期交通... 目的观察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IPS治疗的513例肝硬化PHT患者,TIPS术中均测量肝静脉压力并行球囊阻断加压肝静脉造影;根据肝静脉交通支显影情况将患者分为早期交通支显影组(早显组)、中晚期交通支显影组(中晚显组)、门静脉显影组及无交通支组,对比组间HVPG、门静脉压力梯度(PPG)、肝静脉楔压(WHVP)和门静脉压(PVP),分别以Pearson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分析评估各组内WHVP与PVP、HVPG与PPG的相关性及其一致性。结果球囊阻断加压肝静脉造影中,163例肝静脉交通支早期显影,140例中晚期显影,166例门静脉显影,44例无交通支显影;4组间HVPG、PPG、WHVP及PV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VPG、WHVP呈逐渐增加,PPG、PVP呈逐渐降低趋势。各组内HVPG与PPG、WHVP与P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VPG与PPG、WHVP与PVP均呈正相关(P均<0.001),且相关性及一致性在门静脉显影组均优于其他3组、而在早显组均不及其他3组。结论肝静脉交通支对肝硬化PHT患者HVPG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硬化 肝静脉交通支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