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1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淋巴显像评估联合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预测
2
作者 蔺楠 任超 +1 位作者 童冠圣 文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显像在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联合手术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175例。收集人口学信息和相关临床参数。测量术前、术后...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显像在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联合手术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175例。收集人口学信息和相关临床参数。测量术前、术后3月和6月下肢淋巴水肿指数(LELi),使用淋巴显像台湾分期系统进行评级,分析术前淋巴显像分期与下肢淋巴水肿改善的相关性。采用残疾与健康分类(LY-ICF-LL)和生活质量问卷(SF-36)评分系统评价所有患者手术后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最后收集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淋巴显像分期与术后并发症关联。结果:患者术后3月和6月LELi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且P1~P3分期患者的术后LELi改善率(LC)变化率较为显著(P<0.05)。术后ICF评分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分期T4~T6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1~P3的患者(P<0.05)。结论:淋巴显像可作为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进行联合手术疗效和风险的有效工具,为手术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未来需深入研究不同显像剂淋巴显像在指导妇科恶性肿瘤引起的淋巴水肿患者治疗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下肢 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分级腹膜假黏液瘤:^(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3
作者 张丽 李兵 +1 位作者 文哲 童冠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0-884,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病理分级腹膜假黏液瘤(PMP)^(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确诊阑尾来源PMP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级别、高级别及高级别伴印戒细胞PMP。对比不同级别PMP^(18)F-FDG PET... 目的对比不同病理分级腹膜假黏液瘤(PMP)^(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确诊阑尾来源PMP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级别、高级别及高级别伴印戒细胞PMP。对比不同级别PMP^(18)F-FDG PET/CT常规和延迟显像表现,以及PET/CT检查前1个月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及CA 19-9水平。结果31例PMP包括14例低级别、12例高级别及5例高级别伴印戒细胞PMP。^(18)F-FDG PET/CT延迟显像中,低、高级别PMP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病灶SUV_(max)与肝脏平均标准摄取值之比(SUV_(max)/SUV_(livermean))及PET-腹膜癌指数(PCI)均高于常规^(18)F-FDG PET/CT显像(P均<0.05);延迟显像中,高级别伴印戒细胞PMP病灶SUV_(max)、SUV_(max)/SUV_(livermean)和PET-PCI均与常规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分级PMP患者之间,CEA、CA 125及CA 19-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病理分级PMP的^(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PMP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黏液瘤 腹膜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淋巴显像分期与脂肪抽吸术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疗效的相关性
4
作者 蔺楠 任超 +1 位作者 童冠圣 文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治疗前淋巴显像分期与脂肪抽吸术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接受脂肪抽吸术并于术后3个月接受LVA的BCRL患者,依据治疗前淋巴显像分为患侧上肢淋巴部分梗阻(P期)与完... 目的观察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治疗前淋巴显像分期与脂肪抽吸术联合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接受脂肪抽吸术并于术后3个月接受LVA的BCRL患者,依据治疗前淋巴显像分为患侧上肢淋巴部分梗阻(P期)与完全梗阻(T期)组;记录联合治疗后3及6个月双上肢淋巴水肿指数(UELi)、患侧UELi超额百分比(UPE)、治疗后与治疗前患侧UPE比值(rUPE)及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与健康问卷调查表(Lymph-ICF-UL)评分,对比不同分期患者治疗后临床参数及上肢淋巴水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淋巴显像显示P期组29例、T期组38例。组间治疗前蜂窝织炎发生率、术中吸出脂肪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后3及6个月,67例患侧UELi、UPE及Lymph-ICF-U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CRL治疗前淋巴显像分期与脂肪抽吸术联合LVA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影像学诊断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春燕 王仁贵 +6 位作者 沈丽辉 岳云龙 文哲 童冠圣 沈文彬 石峰 陈孝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果 DLG示26例患者可见下肢乳糜反流,26例胸导管出口不同程度受阻;造影后CT所见与其基本吻合。核素淋巴显像显示27侧下肢肢体淋巴肿,伴9例阴囊淋巴水肿,19例胸导管出口梗阻;21例接受单侧淋巴显像,均证实乳糜反流存在。MRI示下肢、盆壁水肿呈网格状长T2信号。结论 DLG及核素淋巴显像可直接、动态显示淋巴系统异常;DLG后CT可弥补二者空间分辨力较低的缺陷,并可清晰显示周围组织的情况。MRI可以明确肢体淋巴水肿的部位及范围,鉴别水肿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反流 淋巴水肿 淋巴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99)Tc^m-DX与^(99)Tc^m-HSA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被引量:9
6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4 位作者 刘勇 刘璐 陈道桢 孙晋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比较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 目的比较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appa检验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38例(38/56,67.86%)最终诊断为IL,其中原发性IL34例,继发性IL 4例;余18例中,10例诊断为乳糜性单或多浆膜腔积液,1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不明原因失蛋白性肠病,5例为不明原因低蛋白血症。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分别60.53%(23/38)、94.73%(36/38),特异度为88.89%(16/18)、61.11%(11/18),准确率为69.64%(39/56)、83.93%(47/56),阳性预测值为92.00%(23/25)、83.72%(36/43),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84.62%(11/13);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7.85%(38/56,Kappa=0.392,P<0.05)。结论 99 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较高,而99 Tcm-DX显像的特异度较高,两者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IL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淋巴显像诊断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 童冠圣 +4 位作者 文哲 王强 李思源 李征 蔺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单侧下肢淋巴显像诊断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临床诊断为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患者的显像结果。双下肢显像于患者双足第1、2及4、5趾间皮下缓慢注射^99 Tc^m-右旋糖酐(^99 Tc^mDX),分别于10min、1、3... 目的探讨双侧+单侧下肢淋巴显像诊断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临床诊断为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患者的显像结果。双下肢显像于患者双足第1、2及4、5趾间皮下缓慢注射^99 Tc^m-右旋糖酐(^99 Tc^mDX),分别于10min、1、3、6h行从足到头的全身动态显像,观察患者双下肢淋巴管、双腹股沟、髂、腰淋巴结、胸导管及静脉角的显影情况;间隔1-7天后,于健侧足部第1、2及4、5趾间皮下缓慢注射^99 Tc^m-DX,重点观察患侧下肢是否有显像剂出现。结果双下肢淋巴显像显示56例患者(58侧患肢)中,48侧(48/58,82.76%)患肢淋巴管结构异常;38侧(38/58,65.52%)肢体腹股沟、髂、腰淋巴结显影数量减少或未显影;34例(34/56,60.71%)左静脉角显影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征象。单侧下肢显像显示58侧患肢经对侧注药后,反流部位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显像剂出现。结论双侧+单侧下肢淋巴显像可以直接、无创且动态显示乳糜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闪烁显像 乳糜反流 淋巴水肿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8
作者 霍萌 王仁贵 +9 位作者 陈孝柏 张春燕 孙莹 孙磊 温廷国 岳云龙 金延方 童冠圣 沈文彬 崔力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结果直接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7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结构紊乱、纡曲、扩张7例。15例CT均发现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椎体及椎体附件9例,髂骨5例,肋骨6例,肩胛骨1例,锁骨1例,肱骨1例,双侧股骨4例,跟骨、距骨1例;7例脾脏增大,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9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核医学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6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扩张6例,脾脏多发放射缺损2例。5例MR均发现骨质内多发长T1长T2异常信号,双髂骨3例,腰骶尾椎及椎体附件4例,双股骨2例,跟、距骨1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是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的复杂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表现具有特异性,对早期诊断本病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发育异常 Gorham-Stout综合征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淋巴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奇瑾 沈文彬 +6 位作者 童冠圣 张春燕 陈孝柏 温廷国 董健 霍萌 王仁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LAM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99 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乳糜胸术式选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LAM合并乳糜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性核素99 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和CT淋巴管造影(CTL)检查。根据99 Tcm-DX淋巴显像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异常浓聚型;Ⅱ型为异位引流型;Ⅲ型为未显影或一过性显影型,Ⅰ型和Ⅱ型为胸导管异常。根据CTL对胸导管分型:Ⅰ型为扩张型;Ⅱ型为末端梗阻型;Ⅲ型为主干缩窄型;Ⅳ型为异位引流型;Ⅴ型为未显示型。以Ⅰ~Ⅳ型为胸导管异常。评价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病变的一致性。结果99 Tcm-DX淋巴显像显示Ⅰ型17例,Ⅱ型3例,Ⅲ型14例。58.82%(20/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CTL显示Ⅰ型15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2例,Ⅴ型9例,73.53%(25/34)的LAM合并乳糜胸病例存在胸导管病变。2种方法显示胸导管是否存在病变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79)。CTL胸导管分型中,Ⅰ型和Ⅱ型多采用胸导管—静脉吻合术或胸导管末端松解术解除梗阻,Ⅲ型多采用胸导管末端压迫带/粘连松解术解除梗阻,Ⅳ型根据胸导管异常回流路径来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Ⅴ型多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CTL优于99 Tcm-DX淋巴显像,能准确显示胸导管的病变情况,为胸导管末端探查术治疗LAM合并乳糜胸的术式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肌瘤病 乳糜胸 胸导管 核素淋巴显像 淋巴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右旋糖酐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丽 郝昆 +3 位作者 文哲 陈钊 康磊 童冠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实验室检查证实单侧胸腔积液甘油三酯含量高于1.24 mmol/L而临床诊断乳糜胸患者的^(99)Tc^(m)-DX淋巴显像资料,观察双下肢淋巴引流、胸导管及静脉角区放... 目的探讨^(99)Tc^(m)-右旋糖酐(DX)淋巴显像诊断乳糜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实验室检查证实单侧胸腔积液甘油三酯含量高于1.24 mmol/L而临床诊断乳糜胸患者的^(99)Tc^(m)-DX淋巴显像资料,观察双下肢淋巴引流、胸导管及静脉角区放射性分布及患侧胸腔有无异常放射性分布。结果95例中,43例(43/95,45.26%)下肢淋巴回流正常,36例(36/95,37.89%)淋巴回流缓慢,16例(16/95,16.84%)肢体淋巴水肿;41例(41/95,43.16%)胸导管出口梗阻,表现为左静脉角持续或增宽显影、显像剂异常反流或双侧静脉角显影;89例(89/95,93.68%)患侧胸腔内放射性异常增高,其中2例(2/95,2.11%)见可疑乳糜漏出点,6例(6/95,6.32%)胸腔内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分布。结论^(99)Tc^(m)-DX淋巴显像有助于诊断乳糜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淋巴造影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X淋巴显像诊断淋巴管肌瘤病肺外病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4 位作者 刘勇 张丽 李思源 郑朋腾 张硕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LAM)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9例LAM患者的淋巴显像图像,总结该病的淋巴显像特点。结果39例LAM患者中,33例(33/39,84.62%)伴乳糜胸,^(99)Tc^(m)-DX淋巴显... 目的评价^(99)Tc^(m)-DX淋巴显像对淋巴管肌瘤病(LAM)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9例LAM患者的淋巴显像图像,总结该病的淋巴显像特点。结果39例LAM患者中,33例(33/39,84.62%)伴乳糜胸,^(99)Tc^(m)-DX淋巴显像可显示84.85%(28/33)的乳糜胸,表现为患侧胸部分放射性增高;16例(16/39,41.03%)伴乳糜腹,^(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16/16,100%),表现为腹盆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摄取增高;34例(34/39,87.18%)伴腹/盆腔淋巴管肌瘤,^(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淋巴管肌瘤(34/34,100%),表现为髂、腰及纵隔粗大、团、串状分布的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8例(8/39,20.51%)伴下肢淋巴水肿,3例LAM伴阴囊淋巴水肿,^(99)Tc^(m)-DX淋巴显像均可显示;24例(24/39,61.54%)伴左静脉角区放射性浓聚。结论^(99)Tc^(m)-DX淋巴显像可判断LAM患者肺外病变分布,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淋巴系闪烁造影术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右旋糖酐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 被引量:14
12
作者 文哲 童冠圣 +3 位作者 刘勇 张丽 李思源 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90-1693,共4页
目的观察^(99 )Tc^m-右旋糖酐(^(99 )Tc^m-DX)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患者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KTS患者的临床及核素淋巴显像资料。经双足趾间皮下注射^(99 )Tc^m-DX后,分... 目的观察^(99 )Tc^m-右旋糖酐(^(99 )Tc^m-DX)淋巴显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患者淋巴管畸形及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KTS患者的临床及核素淋巴显像资料。经双足趾间皮下注射^(99 )Tc^m-DX后,分别于给药后10min、1h、3h及6h行全身淋巴显像,观察患者双下肢淋巴管、双腹股沟及髂、腰淋巴结、胸导管及静脉角区的显影情况以及全身其他部位有无显像剂异常分布。结果36例KTS患者中,35例淋巴显像提示淋巴管、淋巴结显影异常并伴淋巴水肿,其中31例为单侧下肢淋巴水肿、4例为双下肢淋巴水肿。20例出现颈部静脉角区域异常显影,其中15例为左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2例为右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3例为双静脉角区域显像剂滞留。12例伴会阴部淋巴水肿。8例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常淋巴管显影。结论^(99 )Tc^m-DX淋巴显像可以评价KTS患者淋巴管与淋巴结发育异常以及胸导管回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 淋巴显像 淋巴水肿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右旋糖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不同印戒细胞成分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朋腾 童冠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0-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不同印戒细胞成分胃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并根据印戒细胞成分分为胃印戒细胞癌(SRC)组、部分印戒细胞癌(Mix...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不同印戒细胞成分胃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并根据印戒细胞成分分为胃印戒细胞癌(SRC)组、部分印戒细胞癌(Mixed-SRC)组及非印戒细胞腺癌(Non-SRC)组。分别测量各组胃癌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邻近正常胃组织SUVmax,计算两者标准化比值(SUR)。设定SUR>1为阳性阈值,分别评估^(18)F-FDG PET/CT对3组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18)FFDG PET/CT对3组患者原发灶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71.4%、92.3%和97.5%。3组患者原发灶SUVmax、SU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RC组与Mixed-SRC组、Non-SR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xed-SRC组与Non-SR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胃腺癌原发灶SUVmax、SUR与CT测量病灶厚度均呈正相关(r=0.764、0.620,P<0.001)。结论^(18)F-FDG PET/CT对Mixed-SRC及Non-SRC的诊断及分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但对SRC的诊断及分期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印戒细胞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代谢显像的腹膜假黏液瘤PCI评分及肿瘤分级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 李兵 童冠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4-839,共6页
目的本研究将探讨基于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改良PET-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 目的本研究将探讨基于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改良PET-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与最大标准化摄取值/肝脏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liver 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SUV_(mean)_(liver))预测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组织病理学分级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间31例阑尾来源PMP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数据及34例次(3名患者行2次检查)^(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将13个特定腹盆区域PMP病灶的SUV_(max)评分汇总得到PET-PCI。同时还测量了腹盆腔病灶的SUV_(max)与SUV_(max)/SUV_(mean)_(liver)。结果低级别PMP患者14例、高级别PMP患者12例、高级别伴印戒细胞PMP患者5例。高级别PMP患者的PET-PCI、SUV_(max)和SUV_(max)/SUV_(mean)_(liver)值均高于低级别PMP患者(PET-PCI:23.08±7.47 vs 15.81±10.59,P=0.047;SUV_(max):7.91±4.67 vs 6.73±3.99,P=0.470;SUV_(max)/SUV_(mean)_(liver):3.63±1.89 vs 3.17±2.70,P=0.614)。高级别伴印戒细胞PMP患者的PET-PCI、SUV_(max)及SUV_(max)/SUV_(mean)_(liver)值均高于高级别PMP患者(PET-PCI:25.20±8.84 vs 23.08±7.47,P=0.614;SUV_(max):9.29±8.46 vs 7.91±4.67,P=0.660;SUV_(max)/SUV_(mean)_(liver):3.73±1.83 vs 3.63±1.89,P=0.917)。PET-PCI、SUV_(max)及SUV_(max)/SUV_(mean)_(liver)值的高低与PMP分级一致,但只有高级别PMP患者的PET-PCI与低级别PMP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SUV_(max)及SUV_(max)/SUV_(mean)_(liver)相比,PET-PCI能更好地反映PMP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腹膜假黏液瘤 组织病理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郝昆 孙宇光 +5 位作者 李滨 信建峰 张丽 余春开 王仁贵 沈文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7-1073,共7页
目的探讨首发症状为淋巴水肿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12例以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 目的探讨首发症状为淋巴水肿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12例以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20例妇科肿瘤术后的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以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2例由淋巴瘤引起或加重的淋巴水肿,其中上肢水肿1例、下肢水肿10例、全身性水肿1例。这些患者常伴有虚弱、消瘦、疼痛、肿块、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异常患者比例为6/8,贫血患病率为6/12,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的阳性率分别为8/8、8/8和3/3,行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2组患者的病程、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既往史、肿瘤标志物、贫血、影像学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瘤相关的恶性淋巴水肿少见,发病隐匿。为了避免延误淋巴瘤诊断和治疗,应在随访期间积极寻找淋巴水肿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恶性淋巴水肿 淋巴瘤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合并左胫前黏液性水肿一例
16
作者 郝昆 孙宇光 +5 位作者 李滨 信建峰 张丽 余春开 王仁贵 沈文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855-858,共4页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双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合并左胫前黏液性水肿患者,通过完善淋巴系统全面检查诊断为双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对该患者左小腿肿物行部分切除活检术,初步诊断为纤维黏液性肿瘤(中间型),倾向浅表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伴黏...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双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合并左胫前黏液性水肿患者,通过完善淋巴系统全面检查诊断为双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对该患者左小腿肿物行部分切除活检术,初步诊断为纤维黏液性肿瘤(中间型),倾向浅表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伴黏液变性,因肿物病变罕见,诊断过程中产生分歧,病理结果经国内多家医院会诊,结合病史以及激素治疗效果,最终确诊为左胫前黏液性水肿。外用卤米松软膏治疗10月余,结节全部变平,留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本文就该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黏液性水肿 胫前黏液性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型无菌驱血止血套环在上肢淋巴水肿抽吸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郝昆 孙宇光 +5 位作者 信建峰 刘璇 张丽 李滨 王仁贵 沈文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0-1505,1511,共7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窄型无菌驱血止血套环对上肢淋巴水肿抽吸术中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不同抽吸术治疗的150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组采用驱血止血套环和自体输血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第2组未采用驱血止血套环和未采用自体输血...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窄型无菌驱血止血套环对上肢淋巴水肿抽吸术中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不同抽吸术治疗的150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组采用驱血止血套环和自体输血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第2组未采用驱血止血套环和未采用自体输血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第3组采用驱血止血套环和未采用自体输血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第4组未采用驱血止血套环和采用自体输血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比较不同组患者的失血量,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止血套环抽吸组(第1组和第3组)血红蛋白下降值(16.90±8.45)g/L,失血量(328.43±171.54)mL,常规抽吸组(第2组和第4组)血红蛋白下降值(20.95±9.55)g/L,失血量(442.42±172.08)mL,止血套环抽吸组和常规抽吸组中的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失血量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窄型无菌驱血止血套环可明显减少失血量。自体血组(第1组和第4组)血红蛋白下降值(18.42±8.75)g/L,失血量(381.00±194.02)mL,非自体血组(第2组和第3组)血红蛋白下降值(20.15±9.64)g/L,失血量(415.00±171.96)mL,两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失血量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自体输血对患者失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无明显影响。第1组的手术时间(97.82±24.90)min,第2组的手术时间(97.74±22.48)min,第3组的手术时间(88.83±21.06)min,第4组的手术时间(104.82+16.2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窄型无菌驱血止血套环和自体输血未增加手术时间。第1组的吸出脂肪量(1380.77±482.81)mL,第2组的吸出脂肪量(1122.95±382.43)mL,第3组的吸出脂肪量(1275.00±478.87)mL,第4组的吸出脂肪量(1272.73±610.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窄型无菌驱血止血套环和自体输血可以明显增加脂肪组织抽吸量。不同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异常和运动幅度受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窄型无菌驱血止血套环在上肢淋巴水肿抽吸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以有效减少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失血 止血带 肿胀技术吸脂术 自体输血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