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种营养/炎症指标对手术后肿瘤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比较
1
作者 刘晓倩 孙凯 +11 位作者 王晓琳 赵倩倩 武笑笑 沈方琪 陈曦 田晨旭 吴迪 宋春花 许红霞 丛明华 石汉平 贾平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目的探索术后肿瘤患者中,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能力最强的营养/炎症相关指标,为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方法收集3191例手术患者的15种营养/炎症相关指标,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法计算连续性指标的最佳截断值。Kaplan-... 目的探索术后肿瘤患者中,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能力最强的营养/炎症相关指标,为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方法收集3191例手术患者的15种营养/炎症相关指标,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法计算连续性指标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方法用于评估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上述15种指标与生存的关联及通过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C指数评估15种指标的预测能力。结果多变量分析表明,15种指标均与接受手术患者的较差OS显著相关(P均<0.05)。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C指数分析显示,术后肿瘤患者的OS预测能力最强的3个指数是营养风险指数(nutritional risk index,NRI)(C指数:0.597),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C指数:0.587)和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lymphocyte ratio,CLR)(C指数:0.587)。最大选择秩统计法求出NRI的最佳截断值为104.31(即NRI<104.31时提示患者出现营养不良),CAR的最佳截断值为0.05(即CAR≥0.05时提示患者出现较强的炎症反应,且通常伴随营养不良),CLR最佳截断值为1.18(即CLR≥1.18时提示患者出现较强的炎症反应)。亚组分析结果表明,NRI、CAR和CLR与肿瘤分期的交互作用较好,患者在出现较强炎症反应或出现营养不良时,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Ⅲ/Ⅳ期的患者与TNMⅠ/Ⅱ期的患者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在术后的肿瘤患者中,NRI、CLR和CAR预后预测价值较高,且结合患者临床分期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指标 营养指标 肿瘤 术后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老年人群健康综合评估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的检验
2
作者 赵文芝 彭璐 +3 位作者 张骁玮 王欣 杨柳青 石汉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就医的老年人群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讨论会、德尔斐专家咨询法拟定初始量表。选取60例老年患者进行预调查完善初始量表,选取461例老年患者进行量表信度... 目的编制适用于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就医的老年人群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讨论会、德尔斐专家咨询法拟定初始量表。选取60例老年患者进行预调查完善初始量表,选取461例老年患者进行量表信度、效度检验的初步验证,采用项目区分度、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等进行条目的筛选。选取347例老年患者进行量表信度、效度的再次验证,采用重测信度、评定者信度和效标信度(预测效度)等进行量表的评价。结果正式量表包括5个维度(患病情况、用药情况、饮食营养与生活方式、症状与体征和身体功能)、26个条目。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631,Cronbach'sα系数为0.665,重测信度为0.739,评定者信度为0.747,量表得分与常见血液检查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体格检查指标(提质量指数、握力、小腿围)、营养筛查量表,及住院时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的信度、效度尚可,可用于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就医的老年人的健康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 老年人 综合评估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肿瘤营养事业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23
3
作者 石汉平 贾平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而且治疗率低,导致治疗效果差,合并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生存时间缩短。对营养不良的认知误区和不规范治疗,严重制约着我国肿瘤营养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肿瘤营养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并取得瞩目成绩:①探讨了... 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而且治疗率低,导致治疗效果差,合并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生存时间缩短。对营养不良的认知误区和不规范治疗,严重制约着我国肿瘤营养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肿瘤营养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并取得瞩目成绩:①探讨了基于肿瘤代谢特点的营养代谢分子机制及个体差异,为个体化营养治疗提供了研究依据;②摸清了我国肿瘤营养现状,发现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医务人员及患者肿瘤营养知识匮乏、认识不足、行为失范,为国家决策的制定、学科发展、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③创立我国肿瘤营养学科、建立肿瘤营养诊疗体系。创新性提出营养不良三级诊断、营养不良四维度分析、营养五阶梯治疗;④宣传肿瘤营养,提高了认知、规范了诊疗行为,促进了肿瘤营养应用和推广。但是,我国肿瘤营养的发展仍需提高认知水平,改进管理模式,最终还营养治疗为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营养不良 肿瘤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营养治疗的发展与进步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恺英 王晓琳 石汉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9-502,共4页
恶性肿瘤是人类主要的健康问题、头号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民身心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肿瘤患者独立的死亡风险因素,不仅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生存时间缩短、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 恶性肿瘤是人类主要的健康问题、头号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人民身心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肿瘤患者独立的死亡风险因素,不仅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生存时间缩短、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所以,治疗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意义重大。与日常饮食相比,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口服营养补充是最便捷、最便宜的营养治疗方法,具有促进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的显著作用。全面提高对肿瘤营养重要性的认识,并在临床工作中践行一线治疗原则,大力发展我国特医食品产业,尤其是肿瘤特医食品,必将整体大幅度提高我国肿瘤治疗水平,显著节约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营养治疗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羟基-β-甲基丁酸对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营养不良的改善效果评估
5
作者 杨柳青 于恺英 +6 位作者 王林 王昆华 刘明 余震 庄成乐 吕强 石汉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研究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Ⅰ~Ⅲ期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组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 目的研究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Ⅰ~Ⅲ期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HMB)组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Ⅰ~Ⅲ期老年结肠癌患者59例,分为HMB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通过肿瘤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得分情况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评价两组患者各指标在术前、术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d PG-SGA、MNASF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d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129.8±16.6)g/L vs.(119.3±12.0)g/L,P=0.019]。对于术前体重丢失大于2.5%的患者,术后30d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服营养补充的基础上添加HMB组件对术前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老年 结肠癌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营养改善肿瘤患者预后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欣 张俊璇 +1 位作者 高健 石汉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9-1024,共6页
营养支持已不再是肿瘤的辅助治疗手段,而是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寿命的一线治疗方式。许多研究显示营养物质不仅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基础,有些营养制剂更是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来抑制肿瘤细胞,预防癌症。本文将紧扣"肿瘤免... 营养支持已不再是肿瘤的辅助治疗手段,而是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寿命的一线治疗方式。许多研究显示营养物质不仅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能量基础,有些营养制剂更是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来抑制肿瘤细胞,预防癌症。本文将紧扣"肿瘤免疫"的主题,列举营养治疗成功的实例,如饮食模式、氨基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益生菌等,着重分析营养物质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来影响肿瘤的生长、分化、自噬、凋亡等。"免疫营养"术语的提出,让医生考虑更好地设计和优化膳食免疫调节剂的组合和效能,为新型膳食成分和饮食产生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饮食 肿瘤免疫 预后 癌症风险 膳食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饮食模式与慢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柳青 田红梅 石汉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世界各地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大多数医疗保健系统无法维持。尽管病因复杂,许多代谢性疾病仍然可以通过改变并长期实践适宜的饮食模式和参与体育活动来预防。大量证据表明,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以减少与饮食有关的慢性代谢性... 世界各地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大多数医疗保健系统无法维持。尽管病因复杂,许多代谢性疾病仍然可以通过改变并长期实践适宜的饮食模式和参与体育活动来预防。大量证据表明,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以减少与饮食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和癌症的发生风险。本文对目前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的三种膳食模式展开论述,解读其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饮食 得舒(DASH)饮食 健脑(MIND)饮食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肌肉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晓琳 宋世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肌肉数量及肌肉力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病例组,同期纳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非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对...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肌肉数量及肌肉力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病例组,同期纳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非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对两组受检者进行人体成分检测。同时测量两组受检者的握力并进行5次坐立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及6m正常步速试验。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本研究病例组与对照组最终各纳入受检者8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相位角明显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比例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总质量与各部分骨骼肌质量以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均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握力、步速及6分钟步行试验所行走的距离均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而5次坐立试验所用时间长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5);恶性肿瘤患者相位角与去脂体重(r=0.948,P<0.05)、肌肉量(r=0.888,P<0.05)、骨骼肌总量(r=0.984,P<0.05)与各部分骨骼肌质量以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r=0.685,P<0.05)均呈正相关;恶性肿瘤患者的相位角与握力(r=0.438,P<0.05)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与低相位角(OR=0.247,95%CI=0.088~0.692,P<0.05)和增龄(OR=1.154,95%CI=1.045~1.275,P<0.05)有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相位角低于非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的低相位角与肌肉数量的减少及肌肉力量的降低有关,同时相位角可作为评价恶性肿瘤患者肌肉质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相位角 肌肉质量 骨骼肌质量指数 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过程中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及维生素D、ω-3脂肪酸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蔡丽雅 赵文芝 +4 位作者 杨振鹏 贺源 邓丽 张艳 石汉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3-19,共7页
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超过40%。肿瘤化疗患者罹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且肿瘤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后更容易出现化疗不良反应,导致生存质量低下和预后不良。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涉及激素变化、炎性反应等,其分子机制涉及调... 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超过40%。肿瘤化疗患者罹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且肿瘤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后更容易出现化疗不良反应,导致生存质量低下和预后不良。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涉及激素变化、炎性反应等,其分子机制涉及调控肌肉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分子通路。维生素D通过作用于Fox-O亚族和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改善肌肉减少症,而ω-3脂肪酸通过增强mTOR核糖体活性而增强肌肉合成代谢,二者均可对化疗产生正向影响。虽然目前关于维生素D和ω-3脂肪酸用于肿瘤化疗患者肌肉减少症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数据相对缺乏,但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化疗 维生素D Ω-3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糖转运蛋白1和葡糖转运蛋白2在槲皮苷和异槲皮苷跨膜吸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素云 李峥 +3 位作者 高薇娜 李敬来 张振清 郭长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200,共9页
目的比较槲皮素糖苷衍生物槲皮苷(Que)和异槲皮苷(IQue)在人小肠吸收模型单层Caco-2细胞上的吸收特征,以及葡糖转运蛋白1(GLUT1)和GLUT2在Que和IQue跨膜吸收中的作用,探讨槲皮素糖苷衍生物的跨膜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层Caco-2细胞,在腔... 目的比较槲皮素糖苷衍生物槲皮苷(Que)和异槲皮苷(IQue)在人小肠吸收模型单层Caco-2细胞上的吸收特征,以及葡糖转运蛋白1(GLUT1)和GLUT2在Que和IQue跨膜吸收中的作用,探讨槲皮素糖苷衍生物的跨膜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层Caco-2细胞,在腔侧或基底侧加入Que或IQue 9.0和18.0 mg·L-1(终浓度,PBS配制),分别于30,60,90,120和150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对侧PBS中Que或IQue的透过量及其代谢产物槲皮素、异鼠李亭和柽柳黄素生成量。为考察GLUT1和GLUT2在Que和IQue跨膜吸收中的作用,在Que或IQue 9.0 mg·L-1(终浓度)腔侧→基底侧转运过程中,在腔侧预先加入GLUT1和GLUT2特异性抑制剂根皮苷(PHL)和根皮素(Pt)2 mmol·L-1孵育15 min,再加入Que或IQue,分别于30,60,90,120和150 min,用HPLC-MS法测定基底侧Que或IQue的透过量。结果(1)在腔侧→基底侧和基底侧→腔侧双向跨膜转运中,Que和IQue 9.0和18.0 mg·L-1孵育30~150 min,均在对侧检测到二者原形,其透过量与孵育时间正相关,且18.0 mg·L-1组透过量>9.0 mg·L-1组(P<0.01)。(2)双向跨膜转运中不同方向之间比较,Que和IQue 9.0和18.0 mg·L-1组腔侧→基底侧的透过量均显著高于基底侧→腔侧(P<0.01)。(3)Que 18.0 mg·L-1从基底侧→腔侧转运孵育90 min时,在腔侧检测到微量的异鼠李亭和柽柳黄素(<2μg·L-1),在9.0和18.0 mg·L-1双向转运中,在孵育120和150 min时均在对侧检测到微量槲皮素,但低于定量检测限微量槲皮素。IQue 18.0 mg·L-1组在腔侧→基底侧和基底侧→腔侧转运孵育90 min时,均在对侧检测到微量的异鼠李亭和柽柳黄素(<2μg·L-1),IQue 9.0和18.0 mg·L-1组双向转运中槲皮素检测结果与Que相同。(4)Que和IQue 9.0 mg·L-1腔侧→基底侧转运,在30~150 min内,PHL和Pt对Que和IQue跨膜转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对Que转运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IQue的抑制率(P<0.01);另外,Pt对Que的抑制作用强于PHL(P<0.01),PHL对IQue的抑制作用强于Pt(P<0.01)。结论 Que和IQue均可以完整的分子形式透过单层Caco-2细胞,并在跨膜转运过程中伴有广泛的代谢转化;GLUT1和GLUT2可能同时参与Que和IQue的跨膜转运,且GLUT2在Que跨膜转运中的作用更大,而GLUT1则在IQue跨膜转运中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苷 异槲皮苷 葡糖转运蛋白 跨膜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