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艳玲 赵景民 +1 位作者 孟欣 李文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7例临床资料完整、行肝穿刺检查的AIH-PBCOS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生化检查和血清自身抗体指标分析,并与11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85例原发性胆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7例临床资料完整、行肝穿刺检查的AIH-PBCOS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生化检查和血清自身抗体指标分析,并与11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8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作比较,采用HE染色、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染色,结合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其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组织内CD3、CD4、CD8、CD20、CD25、CD57和CD68阳性细胞数量、比例和分布状况。结果该组AIH-PBCOS病例占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8·4%,男女比例为1∶8·5,平均发病年龄39·3岁,其中血清ANA与抗M2抗体双阳性病例占52·9%(9/17),所有病例血清ALT、AST、TBIL、ALP、γ-Glo、IgG和IgM均较明显升高。病理学观察见汇管区与肝腺泡内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较多炎细胞浸润,其中易见浆细胞的聚积性浸润。可见不同时期小胆管损伤或细胆管反应性增生并侵蚀肝界板。肝组织内CD3+、CD4+、CD8+、CD20+、CD25+、CD57+及CD68+细胞数增加,其中CD3+、CD8+及CD68+细胞比例偏高,尤以损伤小胆管及肝细胞周围为著。结论中国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群中存在少数(本组病例8·4%)AIH-PBCOS,该重叠综合征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双重病理特征性改变,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性损伤可能是其主要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sAg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立洁 王泰龄 +7 位作者 王欣欣 孟忻 赵景民 宋晨朝 孙琳 张世杰 李俊强 金荣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慢性HBsAg携带者及病理诊断为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肝穿刺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为慢性HBsAg携带者及病理诊断为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肝穿刺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结果慢性HBsAg携带者41例无明显异常的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但肝穿组织病理检查仅有10例无明显病变,30例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例为静止性肝硬化。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65例中,少数患者有较轻的肝功能异常改变;病理检查无明显炎症和纤维化。结论慢性HBsAg携带者主要是一组以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为主的患者,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患者也仅有轻度的肝功能异常;慢性HBsAg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是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同一类病变的不同诊断用词,对其诊断应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HBSAG携带者 非活动性HBV感染状态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理诊断的50例非病毒性肝炎老年患者肝功能异常病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克菲 于红卫 +4 位作者 胡中杰 侯维 卜大宇 刘晖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46-2750,共5页
目的从病理、临床、人群特点、病因等多角度分析老年人群非病毒性肝炎相关肝功能异常。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首次以肝功能异常起病的老年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定义为肝穿刺前AL... 目的从病理、临床、人群特点、病因等多角度分析老年人群非病毒性肝炎相关肝功能异常。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首次以肝功能异常起病的老年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定义为肝穿刺前ALT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伴/不伴血清AST、TBil、ALP、GGT水平升高,肝功能异常时间不限。根据病理学标本获取方式不同分为经皮肝穿刺组、经颈静脉肝穿刺组,分析肝功能异常的病因,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特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平均(64.7±3.7)岁,男性19例、女性31例。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21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29例。病理检查确诊药物性肝损伤20例(40.0%),其中3例合并自身免疫现象,1例为肝衰竭,4例为肝小静脉闭塞症/肝窦阻塞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5例(10.0%),其中3例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2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其中1例已是肝硬化状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例(8.0%);病因不明16例(32.0%),其中8例为肝硬化,6例为肝炎,2例为胆管病变;另有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2例(4.0%)、淀粉样变1例(2.0%)、肝衰竭2例(4.0%)。结论老年人群非病毒性肝炎相关肝功能异常以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最高,其中多与慢性病用药、中成药物使用相关。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有助于重症肝病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老年人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肝脏病理学变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珏 戴洁 +5 位作者 王大业 吕福东 胡子净 金荣华 齐晶 段雪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从组织、细胞、蛋白水平,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特征,分析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CD68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在肝脏中的表达分布特... 目的从组织、细胞、蛋白水平,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特征,分析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CD68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在肝脏中的表达分布特点,以探讨重症死亡病例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北京甲型H1N1流感重症死亡系统解剖病例2例,床旁肝脏穿刺标本6例,通过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变化特征。结果肝脏存在不同程度充血及带状坏死,妊娠女性肝细胞伴有微泡型脂肪变。病毒抗原HA及NP在肝坏死区巨噬细胞中有少量表达;CD68主要表达在肝窦库普弗细胞及坏死区巨噬细胞;TGF-β_1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坏死区明显增多。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病理变化不仅局限于呼吸道,肝脏同样受累,其机制可能与CD68和TGF-β的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甲型H1N1流感 肝脏 病理特征 CD68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115例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姣 邵晨 +3 位作者 雷金艳 王秀红 任媛媛 马安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324-2330,共7页
目的总结与分析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INCPH)患者临床与肝脏病理的特征,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的115例INCPH患者,对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化验及影像表... 目的总结与分析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INCPH)患者临床与肝脏病理的特征,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的115例INCPH患者,对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化验及影像表现、病理表现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115例INCPH患者中,男51例(44.35%),女64例(55.65%),男:女约为1∶1.25,年龄12~79岁,平均(47.89±21.14)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A多见(88.89%)。临床首发症状以脾大(34/38,89.47%)、血细胞减少(38/45,84.44%)、上消化道出血(25/41,60.97%)多见。WBC、NEUT、PLT、蛋白C活性等中位数均低于正常下限,且异常率超过50%;而ALT、AST、GGT、ALP、Alb、TBil、CHE、TG、TC等中位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异常率较低。胃镜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高达77.42%,影像学中脾大、门脉高压检出率高于50%,TE⁃LSM≥7.3 kPa占19.0%。肝脏病理除主要病变外,可见肝窦CD34(+)(25/27,92.59%)、肝窦扩张(33/91,36.26%)、不规则纤维细隔(23/91,25.27%)等表现,全部标本均未见肝硬化。结论INCPH患者门脉高压重,肝功能损伤程度轻,肝脏储备功能好,确诊本病需临床与病理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闭塞性门静脉病 肝门静脉窦性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SARS患者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立洁 宋晨朝 +4 位作者 郎振为 孟忻 张世杰 孙琳 李俊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32-334,共3页
为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肺损伤的病理学特点及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急性肺损伤时NF κB的活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 ,对 3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尸体解剖 ,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采用免疫组织化... 为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肺损伤的病理学特点及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急性肺损伤时NF κB的活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 ,对 3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尸体解剖 ,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组织NF κBp65活性。结果 :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散性肺间质炎症及肺泡损伤 ,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脱落及肺透明膜形成 ,肺间隔明显增宽 ,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3例肺组织NF κBp65检测均为阳性 ,阳性信号表达于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的胞质及胞核内。结果提示 :SARS患者的肺组织表现为急性肺损伤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SARS患者 核转录因子-ΚB 表达 NF-ΚBP65 肺泡上皮细胞 急性肺损伤 间隔 胞质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Bellini集合管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常静 王文营 时淑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629-632,共4页
肾集合管癌( 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CDC ) 是来源于Bellini集合管的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上皮性肿瘤,占肾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1%,该肿瘤侵袭性强,早期即发生转移。本文报道2例肾集合管癌,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理学特点及诊断... 肾集合管癌( 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CDC ) 是来源于Bellini集合管的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上皮性肿瘤,占肾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1%,该肿瘤侵袭性强,早期即发生转移。本文报道2例肾集合管癌,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集合管癌 病理分析 carcinoma 恶性上皮性肿瘤 临床 鉴别诊断 肾恶性肿瘤 肿瘤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理学新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郎振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26-331,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体肝组织引起的肝组织损伤和肝功能异常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包括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通常情况下这三种肝脏疾病独立存在,约有6%...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体肝组织引起的肝组织损伤和肝功能异常的一组免疫性疾病,包括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通常情况下这三种肝脏疾病独立存在,约有6%~9%的患者可以在同一时段或病程中出现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和组织学特征,称为重叠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胆管炎 硬化性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世杰 贾翠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效果。方法将11只实验小型猪分为治疗组(n=6)和对照组(n=5),均给予D-氨基半乳糖,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治疗组48 h后经人工肝血浆置换结合血液滤过联合治疗。观察2组的一般情况、生存时间、... 目的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效果。方法将11只实验小型猪分为治疗组(n=6)和对照组(n=5),均给予D-氨基半乳糖,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治疗组48 h后经人工肝血浆置换结合血液滤过联合治疗。观察2组的一般情况、生存时间、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经人工肝治疗72 h后,一般状况有所改善,生存时间为(128.7±11.3)h,与对照组〔(67.9±9.4)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E染色标本相比,肝脏坏死区域明显缩小,未发现明显淤胆。结论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坏死区,提高肝细胞再生率,延长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急性肝衰竭 增殖细胞核抗原 生化指标 肝脏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逆转的病理评估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冰琼 孙亚朦 +2 位作者 尤红 邵晨 王泰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35-437,共3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结局,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明确疾病诊断、治疗决策、监测疗效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经过有效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如何正确评价肝纤维化逆转成为...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结局,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明确疾病诊断、治疗决策、监测疗效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经过有效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如何正确评价肝纤维化逆转成为临床研究热点。肝活组织检查一直以来都是肝纤维化评价的金标准,因此其对纤维化逆转评价至关重要。从半定量、定量、定性评价3个方面回顾了现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标准在肝纤维化逆转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提出更好的病理评价体系评估肝纤维化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逆转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艳 张彦宁 +1 位作者 陈书媛 冯骥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6-790,共5页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是一种组织起源不确定的、好发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改变,由形态一致的上皮样细胞构成,瘤细胞黏附性差,以不同比例的实性、假乳头状结构伴出血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是一种组织起源不确定的、好发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改变,由形态一致的上皮样细胞构成,瘤细胞黏附性差,以不同比例的实性、假乳头状结构伴出血坏死及囊性变为特征。由于SPN较为少见,组织学形态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腺泡细胞癌有重叠,但其治疗及预后与后两者存在很大差异,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08至2018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并治疗的22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随访信息。结合病理及相关文献,分析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提高对SPN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友谊医院 低度恶性肿瘤 组织学形态 上皮样细胞 临床病理学特征 出血坏死 北京佑安医院 囊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病理学分期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欣航 于涓翰 +2 位作者 程肇平 邵晨 邓宝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3-655,共3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其组织学特征为非化脓性胆管炎。本文简述了传统的PBC病理分期系统如Rubin分期、Scheuer分期以及Ludwig分期和最新的Nakanuma分期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其中Nakanuma...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其组织学特征为非化脓性胆管炎。本文简述了传统的PBC病理分期系统如Rubin分期、Scheuer分期以及Ludwig分期和最新的Nakanuma分期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其中Nakanuma分期细化了组织学分级分期标准,减少因采样误差而漏诊的机会,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充分的诊断及预后信息。新旧分期系统结合应用更有利于指导PBC的诊治和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病理学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病毒学特征的分层分析
13
作者 吕翎娜 李琦 +2 位作者 马文霞 丁惠国 刘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3-1348,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病毒学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接受治疗后停药6个月以上的CH... 目的分析不同分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病毒学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接受治疗后停药6个月以上的CHB合并MAFLD患者131例和单纯CHB患者1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根据肝脏病理的炎症活动度(G)及肝纤维化分期(S)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层,并依据肝脂肪变性程度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炎症活动度评分(NAS)对CHB合并MAFLD患者进一步分析,比较各组病毒学(血清HBV DNA和HBsAg水平)特征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CHB合并MAFLD患者中男性、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的比例,血生化指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ALT、GGT、尿酸和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单纯CHB患者(P值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HBV DNA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纯CHB患者(P值均<0.05)。肝纤维化分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单纯CHB组和CHB合并MAFLD组显著肝纤维化患者(S2~4)的HBV DNA水平均低于非显著肝纤维化患者(S0~1)(P值均<0.05);单纯CHB组显著肝纤维化患者(S2~4)的HBsAg水平明显低于非显著肝纤维化患者(S0~1)(P<0.05)。炎症活动度分层分析结果显示,CHB合并MAFLD组高炎症活动度患者(G3)的HBV DNA水平高于低炎症活动度患者(G1~2)(P<0.05);CHB合并MAFLD组低炎症活动度患者(G1~2)的HBsAg水平明显低于单纯CHB组低炎症活动度患者(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水平随脂肪变性程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脂肪变性重度组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而HBsAg水平在不同肝脂肪变性程度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NAS分层分析结果显示,NAS≥4分组的HBV DNA和HBsAg水平均明显高于NAS<4分组(P值均<0.05)。结论CHB合并MAFLD患者具有明显的代谢指标和转氨酶水平异常,而病毒学指标在不同分层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病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免疫组化检测在肝细胞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世杰 郎振为 +1 位作者 王欣欣 吕福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及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及肝细胞癌合并肝...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及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及肝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中的价值,以及对HCC的预后进行判断应用。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病理科142例患者的肝癌组织标本,其中肝细胞肝癌9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32例、肝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16例,采用GPC-3及CK-19免疫组化染色,比较GPC-3及CK-19在这3组病例的肝癌细胞及肝内胆管癌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免疫组化检测GPC-3,HCC中检测出79例阳性(84%),其中在中低分化组中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都明显高于高分化组,表达强度与HCC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01)。ICC组中阳性5例(15.6%),而CHC组中16例均为阳性(100%);CK-19免疫组化检测,HCC组中均为阴性,ICC组有31例阳性(96.6%),CHC组16例均为阳性。结论 GPC-3免疫组化检测对HCC和CHC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联合采用GPC-3和CK-19对HCC、ICC、CH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 免疫组化 GPC-3 CK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MA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欣欣 郎振为 +4 位作者 孟忻 孙琳 王泰龄 赵景民 张世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6-78,共3页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对肝脏炎性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病理诊断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12 7例CHB患者肝穿刺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与现行病理诊断标准慢性肝炎分级、分期及Knodell-HAI评分系统...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对肝脏炎性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病理诊断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12 7例CHB患者肝穿刺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与现行病理诊断标准慢性肝炎分级、分期及Knodell-HAI评分系统进行统计学比较。另有6例作为对照,其中急性肝炎3例,静止性肝硬化3例。α-SMA在CHB、急性肝炎及静止性硬化三组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在扩大的汇管区及其周围,以及小叶内点灶状坏死部位。且α-SMA表达与慢性肝炎病理分级(G)、分期(S)及Knodell-H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α-SMA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2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玉兰 孙琳 +1 位作者 于红卫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和肝胆外科肝组织标本40例,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源性糖...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和肝胆外科肝组织标本40例,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源性糖尿病组)肝组织中GLUT2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BMI以及肝组织脂肪变性比例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免疫组化显示GLUT2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膜,尤其是靠近窦腔部位的细胞膜上,在正常肝组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组织的表达均表现为从中央静脉向汇管区逐渐减少的趋势,有1例在肝硬化肝细胞再生结节部位表达增强。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有明显的脂肪变性(6/10),GLUT2在脂变部位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相对均匀,在脂变细胞周围肝细胞质中的表达也有所增加,与窦腔侧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肝源性糖尿病肝组织易合并脂肪变性,且GLUT2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是其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源性糖尿病 葡萄糖转运体2型 葡萄糖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大鼠TLR4 mRNA表达、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及肝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晨朝 刘旭华 +4 位作者 陈煜 张治国 张立洁 王泰龄 段钟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内毒素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TLR4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雌性Wistar大鼠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同时腹腔注射,计算动物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动态观察给药后4、8、12h肝功能、血... 目的观察急性内毒素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TLR4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雌性Wistar大鼠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同时腹腔注射,计算动物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动态观察给药后4、8、12h肝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L-10、肝组织TLR4mRNA表达及病理变化,et 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结果80%大鼠死于急性肝衰竭,平均生存时间为(15.6±1.8)h,病理表现为肝脏大面积或亚大面积坏死。给药后4、8、12h血清TNF-α含量及肝细胞凋亡指数均增加,肝组织TLR4m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增加并与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709,P=0.000),与IL-10无相关性。结论内毒素通过单核吞噬系统TLR4介导TNF-α大量产生,激活炎症级联反应并诱导肝细胞凋亡是内毒素性肝衰竭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阻断肝内外单核吞噬系统TLR4介导的生理学作用,可能对内毒素性肝衰竭起到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肝衰竭 脂多糖 D-氨基半乳糖 钟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丽 刘晖 宋文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83-1887,共5页
目的观察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特点,并对其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断为IgG4-SC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例系统采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诊疗经过、实验室检... 目的观察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临床特点,并对其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断为IgG4-SC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例系统采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诊疗经过、实验室检查、影像、病理资料。分析临床特征、确诊流程、误诊原因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最小值~P最大值)表示。结果25例IgG4-SC患者以男性为多见(21例,84%),平均年龄(57.61±9.73)岁,首发症状常见皮肤黄染和/或尿黄(18例,78.26%)、乏力(9例,39.13%)等。影像学分类:Ⅰ型16例(64%);Ⅱa型0例,Ⅱb型4例(16%);Ⅲ型1例(4%);Ⅳ型4例(16%),合并胰腺受累最多见(22例,88%)。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2周内TBil平均下降67.48%。确诊的22例患者中,门诊拟诊“胆胰系统占位”15例(68.18%),拟诊“梗阻性黄疸”5例(22.73%)。早期认识IgG4-SC疾病是通过术后病理,随后影像医师逐渐认识,最后通过多学科会诊方式使更多临床医生认识该病,患者得以更早确诊。结论对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临床医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尤其是影像学特点,对IgG4-SC进行鉴别。影像科、病理科、多学科会诊方式在帮助临床医师认识疾病、确定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胆管炎 硬化性 诊断 鉴别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B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延国 闫惠平 高祖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0-404,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肝内小胆管的损伤为特征,但其损伤机制尤其是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从B细胞和浆细胞在PBC肝组织中的分布、B细胞清除、PBC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gM产生机制及其组织器官来源、线粒体抗体的产生机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肝内小胆管的损伤为特征,但其损伤机制尤其是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从B细胞和浆细胞在PBC肝组织中的分布、B细胞清除、PBC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gM产生机制及其组织器官来源、线粒体抗体的产生机制以及在胆管损伤中的可能作用、PBC中特征性的自身抗体等方面,回顾了B细胞免疫在PBC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认为B细胞免疫的确在PB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很多关键的问题尚未得到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免疫 体液 B淋巴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在肝细胞癌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世杰 郎振为 +1 位作者 王欣欣 吕福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在高、中/低分化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中的表达强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挑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肝细胞癌病例70例,经过...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在高、中/低分化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中的表达强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挑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肝细胞癌病例70例,经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PC3在肝细胞癌内以及其周围非肝细胞癌的着色情况和GPC3在所有肝细胞癌病例中的检出率。将70个病例根据癌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两组。观察GPC3在两组中的着色强度与Ki67在两组中的表达强度是否有相关性。结果①所有肝细胞癌病例的GPC3染色只在肝细胞癌中,肝细胞癌周围非癌组织中均不着色;GPC3在高、中/低两组中总检出率为85%,高分化组中阳性率73.0%,中/低分化组阳性检出率90.2%。②GPC3中强着色度(++、+++)在高分化组中只有2例,占10.5%;在中/低分化组中38例,占74.8%。GPC3在高,中/低分化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Ki67在高分化组中(++、+++)中强度表达是0例,占0%;在中/低分化组中中强度表达是37例,占72.5%,Ki67在高、中/低分化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C3在这两组中的着色强度和Ki67在这2组中的的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GPC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对肝细胞癌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分化程度 特异性 敏感性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