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下调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有效降低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钠:多中心、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寅 周亦伦 +9 位作者 赵海丹 申玉兰 马云伶 郭增玉 周培一 李红 李建军 丁霞 龚勇 刘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585-4589,共5页
背景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水钠负荷并降低其血压,但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的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目的通... 背景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改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水钠负荷并降低其血压,但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的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扩大样本量而进一步证实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对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的影响,并验证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自身对照研究,共选取2018年9—11月在北京市7家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154例,2018年12月开始将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调整至138 mmol/L并维持1个月(干预前),2019年1月开始下调其血液透析液钠浓度至136 mmol/L并维持4个月(干预后)。比较所有患者干预前1个月最后1周、干预后1周血液透析前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液透析前后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记录所有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种数及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54例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平均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血液透析前后平均血钠、血液透析间期干体重增长数、血液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使用降压药物种数较干预前降低(P<0.05)。154例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下调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有效降低处于干体重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钠,且安全性较高,宜于在基层血液透析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液 血压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寅 周亦伦 +5 位作者 封怡多 丁霞 王冬雪 张常勤 吴昱 龚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3582-3585,共4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住院的非糖尿病CKD患者68例,按照eGFR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eGFR&l...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住院的非糖尿病CKD患者68例,按照eGFR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eGFR<60 ml·min^(-1)·(1.73 m^2)^(-1)为A组(21例),60ml·min^(-1)·(1.73 m^2)^(-1)≤eGFR<90 ml·min^(-1)·(1.73 m^2)^(-1)为B组(20例),eGFR≥90 ml·min^(-1)·(1.73 m^2)^(-1)为C组(27例)。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和服糖后2 h血糖(G0和G120)及胰岛素(I0和I120)水平,计算糖负荷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3组患者G0和G1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ISI较A组和B组升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A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GFR与ISI呈正相关(r=0.501,P<0.001);eGFR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呈负相关(r=-0.288,P=0.017)。eGFR与G0和G120无直线相关关系(r=0.006,P=0.962;r=-0.131,P=0.287)。结论非糖尿病CKD患者随着eGFR下降,胰岛素抵抗加剧,同时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强,最终维持OGTT G0和G120水平并未随e GFR下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损伤的不同时期尿中特殊蛋白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耿培宏 刘惠芝 +1 位作者 刘玉春 施曼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糖尿病肾损伤是一个慢性的、早期不易被发现的过程。尿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如β2MG、α1MG、TammHorsfal蛋白(THP)及白蛋白等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伤,了解其发展过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了此类病人不同时... 糖尿病肾损伤是一个慢性的、早期不易被发现的过程。尿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如β2MG、α1MG、TammHorsfal蛋白(THP)及白蛋白等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伤,了解其发展过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了此类病人不同时期尿中的4种蛋白质的变化。现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损伤 尿蛋白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建立神经系统症状与肾脏疾病关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洋 甘红兵 +2 位作者 耿培宏 龚勇 张常勤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4期349-351,共3页
本文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在肾脏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 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实践经验。按教学大纲要求,从临床选择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肾脏疾病病例并精心... 本文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在肾脏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 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实践经验。按教学大纲要求,从临床选择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肾脏疾病病例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教学效果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PBL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树立临床工作的全局意识,而且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症状 神经系统 肾脏 疾病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神经重症监护室急性肾损伤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洋 张寅 +2 位作者 龚勇 张常勤 王冬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室中急性肾损伤教学过程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实践经验。方法选择神经重症监护室中急性肾损伤患者,在该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过程中强化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并以问卷调查方法对...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室中急性肾损伤教学过程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实践经验。方法选择神经重症监护室中急性肾损伤患者,在该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过程中强化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并以问卷调查方法对该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自学、知识关联、表达能力及课堂气氛等方面均明显提升。结论 PBL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神经重症监护室中急性肾损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急性肾损伤 神经重症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冬雪 罗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14-3517,共4页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AKI与非AKI患者临床特征差异,采...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AKI与非AKI患者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KI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69例SAH患者纳入研究,AKI发病率为14.5%。AKI组平均年龄(60.8±11.9)岁,非AKI组平均年龄(55.4±11.6)岁(P<0.05),AKI组入院NIHSS评分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AKI组,入院GCS评分低于非AKI组(均P<0.05)。AKI组尿蛋白阳性比例、合并感染比例及利尿剂使用率均高于非AKI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K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入院GCS评分及合并感染[OR值(95%CI)分别为1.037(1.006,1.068),0.873(0.802,0.951),3.624(1.543,8.514);均P<0.05]。AKI组患者病死率28.2%,非AKI组为0.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NICU住院SAH患者AKI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增加。高龄、原发病严重程度、合并感染可能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肾损伤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肾功能分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封怡多 龚勇 +5 位作者 张寅 王冬雪 丁霞 吴昱 张常勤 周亦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319-23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KD定义及经我国人群校正的EPI公式计算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KD定义及经我国人群校正的EPI公式计算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将患者分为无CKD组、CKD 1~3期组、CKD 4~5期和透析组。对患者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和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行睡眠呼吸监测,数据由云端服务器经Morpheus Ox软件自动分析,可得参数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等。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行睡眠情况的评估。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度SDB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性别、吸烟情况、过度饮酒情况、糖尿病病史、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收缩压(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e GFR、血红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HI、AHI≥15次/h者所占比例、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CKD 4~5期和透析组ODI≥5者所占比例高于无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KD 4~5期和透析组PSQI评分高于无CKD、CKD 1~3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BMI、e GFR水平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e GFR水平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肾功能分期CKD患者,ODI、PSQI评分不同;低e GFR水平和高BMI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内皮素水平与肾性高血压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石蕾 赵轶文 +1 位作者 张小平 单若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为探讨血、尿内皮素水平在肾性高血压及肾脏疾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对正常人和慢性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 (PET 1 )、2 4h尿内皮素排泄量 (UET 1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和尿 β2 微球蛋白 ( β m)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PET 1和... 为探讨血、尿内皮素水平在肾性高血压及肾脏疾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对正常人和慢性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 (PET 1 )、2 4h尿内皮素排泄量 (UET 1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和尿 β2 微球蛋白 ( β m)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PET 1和UET 1水平均升高 ,且PET 1或UET 1与平均动脉压 (MAP)和β m呈正相关 ,与Ccr呈负相关。提示 :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内皮素 内生肌酐清除率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封怡多 黄琪 周亦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8-794,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患者132例,根据CKD临床实践指南,计算得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患者132例,根据CKD临床实践指南,计算得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据此分为健康组[eGFR≥90 mL·min^(-1)·(1.73 m^(2))^(-1),25例],轻度CKD组[eGFR≥60 mL·min^(-1)·(1.73 m^(2))^(-1),51例],中/重度CKD组[eGFR<60 mL·min^(-1)·(1.73 m^(2))^(-1),34例]和CKD血液透析组(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3±14.0)岁,中位eGFR为94.0 mL·min^(-1)·(1.73 m^(2))^(-1)。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此外,对入组患者行睡眠呼吸监测,包含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和氧减指数(oxygen reduction index,ODI),使用Morpheus Ox软件进行统计。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认知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肾功能正常人群相比,随着肾脏受损及肾功能恶化,MoCA评分降低,且其中执行功能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血红蛋白(OR=0.97,95%CI:0.95~0.99)和高龄(OR=1.10,95%CI:1.05~1.15)可能是引起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eGFR水平的下降,CKD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较为严重,低血红蛋白和高龄可能是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慢性肾脏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炎患者水钠潴留与PET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石蕾 赵轶文 +1 位作者 张小平 单若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为研究慢性肾炎患者水钠潴留与血浆内皮素 (PET)的相关性 ,检测了伴或不伴水钠潴留慢性肾炎患者PET和 2 4h尿蛋白排泄量。发现伴水钠潴留组P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无水钠潴留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 .0 5)。还发现... 为研究慢性肾炎患者水钠潴留与血浆内皮素 (PET)的相关性 ,检测了伴或不伴水钠潴留慢性肾炎患者PET和 2 4h尿蛋白排泄量。发现伴水钠潴留组P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无水钠潴留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 .0 5)。还发现水钠潴留组尿蛋白排泄量亦显著高于无水钠潴留组 (P <0 .0 1 ) ,但PET和尿蛋白排泄量无直接相关性 (r=0 .35,t=1 .2 3) ,推测PET可能在慢性肾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与尿蛋白排泄量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血浆内皮素 尿蛋白排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外周循环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黄琪 周亦伦 孙雪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4-679,共6页
目的构建野生小鼠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小鼠的连体动物模型,使得DKD小鼠与野生小鼠共享外周循环,探讨外周循环改变对DKD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与同品系、同性别、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 目的构建野生小鼠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小鼠的连体动物模型,使得DKD小鼠与野生小鼠共享外周循环,探讨外周循环改变对DKD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与同品系、同性别、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不同DKD时期的小鼠(8周龄时STZ造模,分别取造模后12、20、28周)构建连体模型。连体8周后处死动物,分别采集各组小鼠的血液、尿液和肾脏组织标本。结果共获得24对连体小鼠,DKD 12周、20周及28周各8对,以无外周循环支持的同时期DKD小鼠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同龄野生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接受共享外周循环的DKD小鼠无论是DKD 12周、20周还是28周,其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浓度均明显减低。自DKD 20周开始,接受共享外周循环的DKD小鼠,其尿蛋白/肌酐浓度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该优势在DKD 28周时更为显著。此外,DKD 28周时,阳性对照组的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及纤维化标志物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接受共享外周循环的DKD小鼠。结论共享外周循环可降低DKD小鼠的血糖浓度、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质代谢,进而减轻肾脏组织损害,改善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外周循环 连体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疾患术后肾缺血引起尿中表皮生长因子变化的研究
12
作者 齐慧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42-245,共4页
观察了垂体瘤和小脑幕下肿瘤及脑外伤术后病人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尿中糖、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酸(Ua)、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变化,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和Ⅱ(... 观察了垂体瘤和小脑幕下肿瘤及脑外伤术后病人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尿中糖、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酸(Ua)、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变化,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和Ⅱ(ANGⅠ和Ⅱ)的变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渗透溶质分子清除率(Cosm)的变化。结果脑疾患术后尿EGF排出量及尿U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C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RA、ANGⅠ、ANGⅡ、Cosm及尿中糖、NAG、γGT的排出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001)。尿EGF与尿NAG、γGT呈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后 肾缺血 尿 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及血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轶雯 王莹 +1 位作者 赵松涛 杨兴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1-783,共3页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我国人群调查资料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群超重与肥胖趋势加速。据资料估算,目前超重者有(2~3)亿,肥胖者(3~4)千万。国内外研究显示,肥胖症与许多疾病相关,早在1997年,世界卫...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我国人群调查资料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群超重与肥胖趋势加速。据资料估算,目前超重者有(2~3)亿,肥胖者(3~4)千万。国内外研究显示,肥胖症与许多疾病相关,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症列为仅次于吸烟和艾滋病的第三大慢性杀手,是引起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高血压 血脂异常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调节性树突细胞的免疫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轶雯 史振伟 刘庆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T)对分泌IL-10的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lowCD45RBhigh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C57BL/6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CD11clowCD45RBhighDC分别加入1、10、20ng/ml TPT后进行培养...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T)对分泌IL-10的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lowCD45RBhigh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C57BL/6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CD11clowCD45RBhighDC分别加入1、10、20ng/ml TPT后进行培养,以不加TPT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与未经TPT处理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组(与经20ng/ml TPT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抗IL-10抗体)组、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组,采用MTT法测定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T能显著降低CD11clowCD45RBhighDC表面分子CD40和I-a/e的表达,增强CD86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的分泌水平随TPT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TPT刺激组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结论 TPT可促进CD11clowCD45RBhighDC 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分化,并可通过激活CD11clowCD45RBhighDC介导机体的免疫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树突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评估与治疗: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节选第二部分)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佳 沈东超 +2 位作者 石玉芝 侯小芳 罗洋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124-132,共9页
目的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实践指南。参与者工作小组包括由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小组委员会(Clinical Guidelines Subcommittee,CGS)选定的主席、及另外五位此领域的专家和一位方法学家。作者没有接受任何企业的资助或报酬。证据指南... 目的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实践指南。参与者工作小组包括由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小组委员会(Clinical Guidelines Subcommittee,CGS)选定的主席、及另外五位此领域的专家和一位方法学家。作者没有接受任何企业的资助或报酬。证据指南采用的推荐、评估、制订与评价的分级(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来描述推荐的强度和证据质量。共识过程其识是通过对证据的系统回顾、电子邮件讨论、电话会议和面对面的会议为指导。本指南依次由内分泌学会CGS,临床事务核心委员会和内分泌学会理事会审议并批准。在每个阶段,工作小组根据书面意见做出修订。结论工作小组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诊断主要基于空腹水平,轻度和中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为150~999 mg/dl)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评估,且重度和极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000 mg/dl)被认为是胰腺是的危险因素之一。工作小组同时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评估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评估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工作小组建议,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国宋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小组指南一致。初始治疗应是生活方式治疗,也可考虑饮食改变和药物联合治疗。重度或极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贝特类药物应作为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治疗 评估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评估与治疗: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节选第一部分)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佳 沈东超 +2 位作者 石玉芝 侯小芳 罗洋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期50-58,共9页
目的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实践指南。参与者工作小组包括由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小组委员会(Clinical Guidelines Subcommittee,CGS)选定的主席,及另外五位此领域的专家和一位方法学家。作者没有接受任何企业的资助或报酬。证据指南... 目的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实践指南。参与者工作小组包括由内分泌学会临床指南小组委员会(Clinical Guidelines Subcommittee,CGS)选定的主席,及另外五位此领域的专家和一位方法学家。作者没有接受任何企业的资助或报酬。证据指南采用的推荐、评估、制订与评价的分级(the Grading of Ru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来描述推荐的强度和证据质量。共识过程共识是通过对证据的系统回顾、电子邮件讨论、电话会议和面对面的会议为指导。本指南依次由内分泌学会CGS,临床事务核心委员会和内分泌学会理事会审议并批准。在每个阶段,工作小组根据书面意见做出修订。结论工作小组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诊断主要基于空腹水平,轻度和中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为150~999 mg/dl)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评估,且重度和极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 000 mg/L)被认为是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工作小组同时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评估继发性高脂血症,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评估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工作小组建议,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惠者的治疗目标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小组指南一致。初始治疗应是生活方式治疗,也可考虑饮食改变和药物联合治疗。重度或极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贝特类药物应作为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治疗 评估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丽军 张桂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A期30-32,共3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终末环节,也是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并发症较多,目前尚缺乏治愈手段,治疗上宜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其中护理干预在改进心力衰竭患者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终末环节,也是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并发症较多,目前尚缺乏治愈手段,治疗上宜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其中护理干预在改进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合理准确的整体护理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以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病情稳定、减少复发率和病死率。本文对整体护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整体护理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培宏 罗洋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uplex sonography,TCD)对30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uplex sonography,TCD)对30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以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评估,检测双侧动脉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MV)、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及搏动指数(pulsatile index,PI);以肾功能正常、年龄、性别匹配的28例门诊TCD检查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血液透析组ACA、MCA、PCA、BA的MV分别为(67.3±12.7)cm/s(P=0.03)、(76.5±13.4)cm/s(P=0.04)、(66.7±12.5)cm/s(P=0.04)及(51.3±10.7)cm/s(P=0.03),与对照组比较均增加;血液透析组RI、PI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患者ACA、MCA、PCA、BA的MV增加与贫血相关,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2(1.1-2.9)、2.2(1.8-3.6)、1.9(1.7-3.2)和1.6(1.5-3.1);上述颅内动脉MV亦与高血压相关,OR值及95%CI分别为:2.4(1.9-3.9)、2.9(1.7-4.2)、2.1(1.7-3.9)和2.6(1.8-3.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此改变与贫血及高血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颅内动脉 血流动力学 超声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尿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霜霜 周亦伦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6期625-630,共6页
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病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颈部或颅底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首要病因。既往研究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全身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重要标志,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标志。近年来研究发现,白蛋白尿与... 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病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颈部或颅底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首要病因。既往研究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全身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重要标志,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标志。近年来研究发现,白蛋白尿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旨在对白蛋白尿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尿 缺血性卒中 发病机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