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血管异种移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武欣 谷涌泉 +8 位作者 张建 陈兵 齐立行 郭连瑞 李建新 李学锋 罗涛 崔世军 汪忠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建立异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以观察异种移植物的安全性、可靠性、通畅性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共采用17只杂种雌性犬,实验组10只,植入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血管移植物;对照组7只,植入人造血管。手术...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建立异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以观察异种移植物的安全性、可靠性、通畅性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共采用17只杂种雌性犬,实验组10只,植入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血管移植物;对照组7只,植入人造血管。手术方法为右侧股动静脉瘘。术后通过超声和血管造影方法来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性,并在术后3月将移植物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前后移植物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术后第一周、二周行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两组动静脉瘘均通畅,2周内血管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动脉造影检查后,生物血管组(PG)通畅5只,通畅率62.5%,e-PTFE组通畅4只,通畅率66.7%。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对移植物取材,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病理学检查,通畅的生物血管吻合口无狭窄,吻合部位有新的内膜覆盖,周围组织无钙化,有新生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的血管移植物(PG)生物血管作为异种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生物血管材料 小口径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微创外科及其在大血管病变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17-819,共3页
关键词 大血管病 微创外科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球囊扩张导管 血管内介入治疗 变方 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血管基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3
作者 董建德 张建 +3 位作者 谷涌泉 黄金洪 高峰 李春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9-652,共4页
目的评估Triton X-100和胰蛋白酶方法制备的猪脱细胞血管基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直接接触法和MTT法)检测脱细胞血管基质的细胞毒性,采用皮下植入试验来评估经脱细胞血管基质的免疫排斥反应。结果L929细胞在预... 目的评估Triton X-100和胰蛋白酶方法制备的猪脱细胞血管基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直接接触法和MTT法)检测脱细胞血管基质的细胞毒性,采用皮下植入试验来评估经脱细胞血管基质的免疫排斥反应。结果L929细胞在预铺脱细胞血管基质的培养板内及不同浓度脱细胞基质浸提液内均生长良好,皮下植入试验显示2周后脱细胞血管基质的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结论经Triton X-100和胰蛋白酶方法制备的猪脱细胞血管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细胞相容性 组织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辅助普通球囊扩张治疗膝下动脉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杨 谷涌泉 +6 位作者 郭连瑞 齐立行 崔世军 佟铸 郭建明 齐一侠 高喜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旋切消蚀术(ELA)辅助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ELA治疗的21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旋切消蚀术(ELA)辅助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ELA治疗的21例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57~88(76.1±9.5)岁。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血栓形成、穿刺点血肿和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改善,跛行患者跛行距离较术前增加50~200 m,6例静息痛患者静息痛均消失,溃疡愈合率为7/8。术后裸-肱指数(ABI)较术前明显改善。21例患者均获平均8.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6.7%、80.0%。结论ELA联合PO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症安全,近中期疗效尚可,但仍需大样本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膝下动脉 准分子激光旋切消蚀术 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主动脉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谷涌泉 齐立行 +7 位作者 张建 郭连瑞 崔世军 吴英锋 佟铸 武欣 郭建明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5头家猪,全麻下建立CO2气腹,腹壁放置7个穿刺套管,腹腔镜下向右侧分离降结肠及其系膜,游离并阻断腹主动脉,行人工血管-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为手术成功标志。结果6头猪完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5头家猪,全麻下建立CO2气腹,腹壁放置7个穿刺套管,腹腔镜下向右侧分离降结肠及其系膜,游离并阻断腹主动脉,行人工血管-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为手术成功标志。结果6头猪完全手术成功,5头猪主动脉游离成功(未行血管吻合),4头猪死于术中出血。手术成功的猪的主动脉搏动正常,后肢动脉搏动正常。结论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手术可行,腹腔镜技术基本功的训练和术中仔细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主动脉重建 主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基质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建德 张建 谷涌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组织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为最终解决人类器官或组织缺损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用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在体外构建具有生命力的活体并植人体内,从而达到修复缺损、重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之目的。胸... 组织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为最终解决人类器官或组织缺损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用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在体外构建具有生命力的活体并植人体内,从而达到修复缺损、重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之目的。胸心血管外科领域集中了心脏、血管、食管、气管等诸多重要器官和组织,开展组织工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验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工程 脱细胞基质 人类器官 组织工程学 组织缺损 体外构建 修复缺损 重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髂动脉闭塞 被引量:5
7
作者 谷涌泉 齐立行 +8 位作者 郭连瑞 崔昕 郭建明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77-279,共3页
本文报道2011年11月腹腔镜协助下成功治疗1例腹主动脉-股动脉闭塞,完全腹腔镜下使用涤纶Y形人工血管行近端腹主动脉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与双侧股动脉吻合,再使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吻合涤纶血管至膝下腘动脉。吻合口无漏血,... 本文报道2011年11月腹腔镜协助下成功治疗1例腹主动脉-股动脉闭塞,完全腹腔镜下使用涤纶Y形人工血管行近端腹主动脉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与双侧股动脉吻合,再使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吻合涤纶血管至膝下腘动脉。吻合口无漏血,远端血运恢复。术后20天复查CTA,移植血管通畅。术后1个月复查,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踝肱指数明显升高,分别由0.61升至0.81(左),0.41升至1.07(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腹腔镜 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腔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杨 郭建明 谷涌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73-875,共3页
股腘动脉(FPA)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针对FP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液供应,缓解患者因下肢缺血引发的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等症状。然而在支架置入术后可导致FPA支架内再狭窄(FPA-ISR)。有文... 股腘动脉(FPA)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针对FP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液供应,缓解患者因下肢缺血引发的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等症状。然而在支架置入术后可导致FPA支架内再狭窄(FPA-ISR)。有文献报道,支架后再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高达2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腘动脉 支架 下肢 血管成形术 间歇性跛行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结合超声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头颈血管畸形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震 汪忠镐 +3 位作者 卞策 陈秀 郭巍 邓剑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100-1101,共2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畸形 凝血酶 头颈部 再注射 手术 超声 治疗 经皮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杨 佟铸 谷涌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4-558,共5页
股浅动脉(SFA)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是针对SF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常用治疗方法,但支架植入术后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in-stent restenosis,SFA-ISR)的发生率很高,由于大多数的患者直到出现严重临床症状才... 股浅动脉(SFA)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是针对SF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常用治疗方法,但支架植入术后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in-stent restenosis,SFA-ISR)的发生率很高,由于大多数的患者直到出现严重临床症状才会再次寻求诊治,所以对于控制支架内再狭窄(ISR)相关危险因素至关重要。近年对SFA-ISR的危险因素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其解剖学特点、病理生理学基础、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介入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欣 徐军 +9 位作者 郭连瑞 李学峰 李建新 陈兵 俞恒锡 齐立行 佟铸 郭建明 张建 谷涌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27例TA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明确诊断,并对因大动脉炎引起的锁骨下动脉、颈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27例TA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明确诊断,并对因大动脉炎引起的锁骨下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腹主动脉病变进行了选择性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手术。结果 27例施行血管腔内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其中颈总动脉扩张10例,支架2例;锁骨下动脉扩张6例;腹主动脉扩张4例;肾动脉扩张10例,支架4例;无名动脉扩张1例,支架1例;共置入支架7枚。2例颈动脉扩张时因并发症而终止治疗,其余病例病变血管均获得满意的治疗。27例随访5个月~7年,平均4年,其中<12个月6例,1~3年12例,3~5年6例,>5年3例:11例头晕、视觉异常等脑缺血症状改善;12例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经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后血压控制正常;2例肾动脉狭窄在球囊扩张后14、18个月再次发生血压增高,造影显示扩张后肾动脉再次狭窄,再次行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扩张后高血压恢复正常。结论介入性血管内成形术治疗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血管成形术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导致的严重缺血 被引量:2
12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5 位作者 郭建明 佟铸 李学峰 武欣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9月6例因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出现严重缺血而接受下肢动脉腔内成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技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或严重心...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9月6例因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出现严重缺血而接受下肢动脉腔内成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技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或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随访时间1~79个月,平均23.5月。术后溃疡愈合,踝肱比值(ABI)0.90~1.07,患肢保存。结论初步观察,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严重缺血,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成形 下肢动脉 旁路移植 缺血 血管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辉 苏志向 谷涌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随着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变日益复杂,支架植入适应证变得更加宽泛,而股腘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风险高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洗脱支架、普通球囊扩张、单纯药物涂层球囊(DCB)等术式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FP-ISR)... 随着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变日益复杂,支架植入适应证变得更加宽泛,而股腘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风险高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洗脱支架、普通球囊扩张、单纯药物涂层球囊(DCB)等术式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FP-ISR)均未能取得良好的中远期预后。相比而言,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ELA)可机械性消蚀斑块,DCB不仅能扩张管径支架,还可利用药物抑制内膜增生,在治疗FP-ISR方面均有独特优势。该文就ELA联合DCB治疗FP-ISR在靶病变血运重建、手术成功率、术后再闭塞率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突出此联合术式治疗FP-ISR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股腘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促进糖尿病鼠创面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喜翔 高明杰 +1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0-887,共8页
目的研究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hiPSC-SMC)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方法将hiPSC-SMC、阳性对照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和阴性对照... 目的研究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hiPSC-SMC)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方法将hiPSC-SMC、阳性对照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和阴性对照不含细胞的磷酸盐缓冲盐水(PBS)分别加入I型鼠尾胶原蛋白中制成干细胞胶原蛋白膜片或无细胞胶原蛋白膜片。在糖尿病裸鼠背部制作皮肤全层缺损的夹板创面模型。将制备的胶原蛋白膜片固定于创面上,在不同时间点对创面进行拍照、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hiPSC-SMC具有和ADSC一致的促进糖尿病裸鼠创面愈合的能力,创面在术后第2天即可表现出明显的缩小。hiPSC-SMC和ADSC组的创面与无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增多,α-SMA阳性细胞、CD31阳性细胞和VEGF-A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VEGF-A和PDGF表达明显升高。结论hiPSC-SMC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和再生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和细胞增殖,从而促进糖尿病裸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夹板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多能干细胞 脂肪来源干细胞 平滑肌细胞 糖尿病足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胶原蛋白-几丁聚糖三维骨架构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 陈兵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 研究以胶原蛋白几丁聚糖构建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可降解三维支架。方法 以不同配比Ⅰ型胶原蛋白和几丁聚糖为生物材料,体外预构具有三维结构的支架,观察各自的空间立体结构;通过动物皮下埋植降解和体外胰蛋白酶、溶菌酶... 目的 研究以胶原蛋白几丁聚糖构建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可降解三维支架。方法 以不同配比Ⅰ型胶原蛋白和几丁聚糖为生物材料,体外预构具有三维结构的支架,观察各自的空间立体结构;通过动物皮下埋植降解和体外胰蛋白酶、溶菌酶和胶原酶溶液直接酶解,观察不同配比材料的降解特性及生物相容性。结果 构建的三维支架孔径均匀,生物相容性好。不同材料配比直接影响支架形态,几丁聚糖可以影响胶原酶对支架的降解,同时几丁聚糖掺入增加后也可减少体内降解。结论 构建的胶原蛋白几丁聚糖三维支架具有结构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聚糖 可降解 实验研究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学研究 骨架 三维支架 Ⅰ型胶原蛋白 组织工程研究 不同配比 生物材料 三维结构 立体结构 胰蛋白酶 皮下埋植 降解特性 体内降解 胶原酶 溶菌酶 血管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血管疾病治疗新机遇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谷涌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1-842,共2页
本文阐述了复合手术的概念、产生历史、实施条件,在主动脉疾病、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为代表的血管外科疾病治疗领域的优势,以及该技术的不足。
关键词 复合手术 血管外科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郭连瑞 王国栋 +5 位作者 宋礼坡 谷涌泉 张淑文 李建新 汪忠镐 张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48-165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heNOS)基因转染犬内皮祖细胞(EPCs)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用5型腺病毒和pEGFP-N1质粒作为载体携带heNOS,对体外定向培养扩增的骨髓来源的犬EPCs进行体外转染,然后对转染heNOS基因后的EPCs进行鉴定及功能... 目的:探讨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heNOS)基因转染犬内皮祖细胞(EPCs)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用5型腺病毒和pEGFP-N1质粒作为载体携带heNOS,对体外定向培养扩增的骨髓来源的犬EPCs进行体外转染,然后对转染heNOS基因后的EPCs进行鉴定及功能检测,观察heNOS基因的功能表达情况。结果:heNOS转染犬EPCs48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到5型腺病毒转染组EPCs的eNOS表达量(2091.67±172.49pg/ml)较pEGFP-N1质粒转染组(173.67±36.76pg/ml)和未转染组(158.00±30.91pg/ml)均显著增多(P<0.01);硝酸还原酶法测定5型腺病毒转染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的NO含量(49.5±5.2μmol/L)较质粒转染组(38.5±7.1μmol/L)和未转染组(39.7±7.2μmol/L)均显著增多(P<0.01)。结论:5型腺病毒载体介导的heNOS基因能够成功地转染犬EPCs,并能在EPCs中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腺病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静脉血管种子细胞的培养
18
作者 卢光 张建 +6 位作者 谷涌泉 李建新 孙海晨 罗涛 郭连瑞 刘庆阳 汪忠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2,I0006,共4页
目的获取可应用于静脉血管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内皮细胞。方法选取北京地区雄性杂种犬,取其双侧颈外静脉,采用翻转后酶消法,获取原代内皮细胞,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获取犬的颈外... 目的获取可应用于静脉血管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内皮细胞。方法选取北京地区雄性杂种犬,取其双侧颈外静脉,采用翻转后酶消法,获取原代内皮细胞,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获取犬的颈外静脉后,实验采取了翻转后酶消法,所获得的内皮细胞纯度和数量得到了提高;经过鉴定确实为内皮细胞来源;活性好,增殖快,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后期实验所需数量。结论经体外培养的犬的颈外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作为组织工程血管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组织工程 内皮细胞 犬颈外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3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9 位作者 齐立行 崔世军 郭建明 高喜翔 佟铸 齐一侠 张成超 吴中俭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消蚀(ELA)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ELA联合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患者3例,均为股浅动脉段硬化闭塞病变,其中2例为原发闭塞性病变,1例为支架...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消蚀(ELA)联合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ELA联合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患者3例,均为股浅动脉段硬化闭塞病变,其中2例为原发闭塞性病变,1例为支架植入后再闭塞病变。结果 3例患者术后血流恢复通畅,下肢血运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缺血症状均无复发,股浅动脉血流通畅,恢复顺利。结论 ELA联合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患者原发病变和支架再狭窄病变安全可行,远期随访结果尚需观察更多治疗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斑块消蚀 药物球囊 下肢 动脉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20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11 位作者 齐立行 崔世军 郭建明 李杨 高喜翔 佟铸 齐一侠 张成超 吴中俭 杨盛家 张建 汪忠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接受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9例(95%),症状消失...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接受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19例(95%),症状消失,静息痛症状缓解;失败1例(伴发腹主动脉瘤、静息痛),瘤腔内大量血栓多次脱落至远端动脉,足部动脉完全闭塞,且取栓后效果不佳,终因剧烈疼痛予膝下截肢。1例前半足截肢患者于术后第7日左下肢动脉形成血栓,经溶栓后症状有所缓解。术后踝-肱指数(ABI)与术前比较,7例(36.8%)提升<0.3,8例(42.2%)提升0.3~0.5,4例(21.0%)提升>0.5。18例患者平均随访4(1~8)个月,症状均缓解,未再次干预;1例足趾溃疡患者溃疡愈合。结论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所致缺血安全、有效,但仍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随访时间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