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李颖 赵守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298,共4页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深入了解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收集了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存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联系...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为深入了解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收集了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之间存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联系,抗过敏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短期疗效并可有效防止分泌性中耳炎复发。采用鼻内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其治愈率明显增加。这些发现为人们深入研究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分泌性中耳炎形成机制间的联系、抗过敏治疗对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以及针对该病更广泛的药物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变应性鼻炎 鼻内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致耳鸣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伟 彭哲 龚树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前,用于诱导耳鸣的实验动物模型所采用的药物和方法主要包括:声刺激、应用水杨酸钠和奎宁;水杨酸是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服用小剂量水杨酸对神经和听觉系统可起到保护作用,服用高剂量的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耳鸣;可逆性听力下... 目前,用于诱导耳鸣的实验动物模型所采用的药物和方法主要包括:声刺激、应用水杨酸钠和奎宁;水杨酸是阿司匹林的代谢产物,服用小剂量水杨酸对神经和听觉系统可起到保护作用,服用高剂量的水杨酸钠或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耳鸣;可逆性听力下降、耳鸣、听觉敏感度下降、言语识别率下降是水杨酸钠对听觉系统毒副作用较明显的几大症状。耳鸣往往是首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耳鸣 实验动物模型 听觉系统 阿司匹林 首发症状 言语识别率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听力植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魏臣义 赵守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3-836,共4页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临床表现多样。除了面部缺陷,患者通常伴有中重度的传导性听力损失。这类患者需要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减少对言语发育和社会适应的不良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人工听觉植入设备的出现,先天...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临床表现多样。除了面部缺陷,患者通常伴有中重度的传导性听力损失。这类患者需要早期干预和治疗以减少对言语发育和社会适应的不良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人工听觉植入设备的出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听力重建有了更多选择和听力获益。本文对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听力植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 听力重建 骨锚助听装置 振动声桥 骨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相关疾病成人患者的年龄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海红 张华 +5 位作者 莫玲燕 陈静 刘辉 孙玉兰 陈雪静 吕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对因听力相关疾病就诊的成人患者年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听力损失年龄分布特征,为听力损失的预防及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2009年6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因听力相关疾病就诊的3 01... 目的对因听力相关疾病就诊的成人患者年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听力损失年龄分布特征,为听力损失的预防及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2009年6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因听力相关疾病就诊的3 018例成人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曲线类型的年龄分布特征。结果①患者年龄分布集中于41~60岁,占全体就诊患者的44.70%;②除正常听力外,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③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分布在低年龄范围,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④陡降型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为51~60岁,平坦型和"U"型听力损失在60岁以下呈均衡分布。结论成人听力损失在程度、类型及听力曲线类型上均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感音神经性及混合性听力损失及听阈曲线为陡降型者以51~60岁年龄段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压力控制式圆窗激振压电作动器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后广 寇寅欣 +2 位作者 王杰 饶柱石 曹国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166,共11页
针对临床上所用的圆窗激振人工中耳不是针对该激振方式设计,存在术后补偿性能个体差异大、性能不稳定、增益值达不到理论值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作动端与圆窗膜尺寸匹配、初始压力可控的圆窗激振压电作动器。首先,结合人耳解剖结构,设计了... 针对临床上所用的圆窗激振人工中耳不是针对该激振方式设计,存在术后补偿性能个体差异大、性能不稳定、增益值达不到理论值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作动端与圆窗膜尺寸匹配、初始压力可控的圆窗激振压电作动器。首先,结合人耳解剖结构,设计了作动器的机械组成结构及宏观尺寸;其次,对弯张放大器进行受力分析,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弯张放大器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最优输出位移放大倍数;再次,构建了压电作动器-人耳耦合力学模型,分析了支撑弹簧横截面积与压电叠堆层数对作动器听损补偿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该设计参数;最后,根据确定的设计尺寸制造了压电作动器样机,搭建了激光测振试验台,对压电作动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圆窗激振式压电作动器作用在圆窗膜上的初始压力可控,且具有工作频带宽(100~10000 Hz)、谐波失真低(THD≤0.29%)的优点。该压电作动器适用于圆窗激振的听力损伤补偿,为混合性听力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中耳 圆窗激振 压电作动器 优化设计 听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听器瞬态噪声抑制策略(AntiShock^(TM))对聆听舒适度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刘海红 张华 +4 位作者 陈雪清 吴燕君 孔颖 王硕 李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对比评估助听器瞬态噪声抑制策略(AntiShockTM)关闭与开启状态下的聆听舒适度,分析AntiShockTM对聆听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4名无助听器佩带经验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在AntiShockTM关闭和开启状态下评估其聆... 目的对比评估助听器瞬态噪声抑制策略(AntiShockTM)关闭与开启状态下的聆听舒适度,分析AntiShockTM对聆听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4名无助听器佩带经验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在AntiShockTM关闭和开启状态下评估其聆听舒适度。结果①在言语输出强度为55 dB SPL时,受试者将AntiShockTM对聆听舒适度的帮助作用选择为"有部分帮助"或更佳级别的概率与机会值(50%)无显著区别,在言语输出强度为70 dBSPL条件下,受试者将AntiShockTM对聆听舒适度的帮助作用选择为"有部分帮助"或更佳级别的概率显著高于机会值。②在全部聆听条件下,认为AntiShockTM开启对聆听舒适度没有帮助、有部分帮助、有帮助以及非常有帮助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35.91%1、9.83%、31.47%以及12.78%。③在言语混合瞬态噪声条件下,认为AntiShockTM开启对聆听舒适度没有帮助、有部分帮助、有帮助以及非常有帮助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34.42%、19.33%、33.29%以及13.02%。④在言语、环境噪声混合瞬态噪声条件下,认为AntiShockTM开启对聆听舒适度没有帮助、有部分帮助、有帮助以及非常有帮助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37.67%、20.42%、29.30%以及12.56%。结论在本实验室评估环境下,AntiShockTM有助于改善聆听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听力损失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