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产生活性氧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双双 李伟阳 +1 位作者 刘欣 李丽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42,共6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BMSCs,将...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BMSCs,将对数生长期的P3∽P5代BMSCs作为实验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BMSCs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加入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其分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MSCs分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α1(Ⅰ),Colα1(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α1(Ⅲ),Colα1(Ⅲ)]的表达情况。使用2’,7’-dichloro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预孵育BMSCs 15 min,然后加入TGF-β1处理不同时间,检测TGF-β1刺激下BMSCs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并使用高内涵方法对BMSCs中产生的RO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GF-β1可以剂量依赖地诱导BMSCs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上调α-SMA、Colα1(Ⅰ)和Colα1(Ⅲ)的表达。TGF-β1诱导BMSCs分化的作用可以被NAC阻断。TGF-β1在BMSCs中能够引起ROS的产生,且该过程迅速而短暂,当TGF-β1作用30 min时,其在BMSCs中诱发的ROS达到峰值。结论:TGF-β1通过产生ROS介导BMSCs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间充质细胞 细胞分化 活性氧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琳 田蕾 +1 位作者 谢杰施 李丽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613,共4页
目的在L929条件培养基的作用下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用L929条件培养基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F4/80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吞噬作用,用流式细胞术进一... 目的在L929条件培养基的作用下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用L929条件培养基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F4/80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吞噬作用,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细胞吞噬率。结果用L929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7 d后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F4/80,加入细胞吞噬珠之后,在不同时间点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到红色荧光颗粒聚集在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核周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吞噬率为24.8%±0.79%。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分离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鞘胺醇受体在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表达
3
作者 杨琳 赵东旭 李丽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磷酸鞘胺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受体1、2、3(S1P1-3)mRNA和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制备小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小鼠肝组织S1P1-3mRNA...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磷酸鞘胺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受体1、2、3(S1P1-3)mRNA和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制备小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小鼠肝组织S1P1-3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小鼠肝组织S1P1-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2周或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肝组织的S1P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1P2、S1P3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之相对应,S1P1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1P2、S1P3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CCl4引起的小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S1P、S1P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表明S1P相关受体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纤维化 磷酸鞘胺醇 磷酸鞘胺醇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卫纯 安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5-1521,共7页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调节细胞脂质代谢、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稳态失衡乃至结构破坏都将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肝细胞脂质堆积为特征的慢性肝病。NAFLD是一个进展性疾病,...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调节细胞脂质代谢、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稳态失衡乃至结构破坏都将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肝细胞脂质堆积为特征的慢性肝病。NAFLD是一个进展性疾病,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这一轴向过程。目前认为线粒体在NAFLD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AFLD也被称为“线粒体病”。综述了脂质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线粒体稳态失衡等线粒体损伤与NAFL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1(Trx1)氧化还原状态的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卫 谷利 +1 位作者 杨荟敏 张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调节蛋白,其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细胞内发挥氧化还原调控作用的重要过程.本文建立了Trx1氧化还原状态的检测方法—氧化还原蛋白免疫印迹法(redox Western blot),... 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调节蛋白,其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细胞内发挥氧化还原调控作用的重要过程.本文建立了Trx1氧化还原状态的检测方法—氧化还原蛋白免疫印迹法(redox Western blot),即通过碘乙酸(IAA)标记Trx1,根据蛋白所带负电荷的不同,达到分离蛋白氧化与还原状态的目的,并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出相应的氧化还原电势.本方法是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实验中分别采用H2O2和DTT处理样本,利用此方法检测了细胞裂解液中、细胞内及过表达Trx1氧化还原电势的变化;并检测了HEK293细胞不同生长时期Trx1的氧化还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1 氧化还原 碘乙酸 氧化还原蛋白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通过TLR4参与小鼠脂肪性肝损伤模型炎症反应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纪晓方 李伟阳 +1 位作者 杨琳 李丽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研究在小鼠脂肪性肝损伤中脂多糖(LPS)参与肝脏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采用3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第3天组、造模第7天组、造模第14天组、造模第28天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4个造模组饲喂蛋氨酸胆... 目的:研究在小鼠脂肪性肝损伤中脂多糖(LPS)参与肝脏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采用3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第3天组、造模第7天组、造模第14天组、造模第28天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4个造模组饲喂蛋氨酸胆碱缺乏联合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脂肪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取肝脏采用ELISA法检测LPS含量; qRT-PCR法检测Toll样受体4 (TLR4)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LR4蛋白的分布。细胞实验采用从小鼠骨髓分离培养的单核/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分别用PBS或LPS刺激6 h后采用qRT-PCR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白细胞介素-6(IL-6) mRNA的表达; 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CP-1蛋白的含量。结果:5组小鼠肝组织中LPS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13);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第14、28天组肝组织中TLR4 mRNA表达增加(P <0. 05); TLR4蛋白在造模第14天小鼠肝脏的非实质细胞中表达。与对照组比较,LPS组MCP-1、TNF-α、IL-1β、iNOS、MIP-1β、IL-6 mRNA和MCP-1蛋白表达增加(P <0. 05)。结论:LPS在小鼠脂肪性肝损伤中通过上调单核/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脂肪性肝损伤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