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肺组织制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
作者 尚宏伟 李宝红 +2 位作者 王兴翠 曾晓蓓 郭崇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肺为含气器官,固定液难以渗透。目前采用的气管灌注固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浸泡固定法、血管全身灌注固定法导致的肺泡萎陷、肺组织结构不清等缺点,但仍存在肺淤血和肺泡腔红细胞污染的弊端[1,2]。作者经过反复实验... 肺为含气器官,固定液难以渗透。目前采用的气管灌注固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浸泡固定法、血管全身灌注固定法导致的肺泡萎陷、肺组织结构不清等缺点,但仍存在肺淤血和肺泡腔红细胞污染的弊端[1,2]。作者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先结扎气管后迅速断头放血,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切片 气管灌注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单钠致大鼠肾上腺组织化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秀琴 曾晓蓓 +2 位作者 米娜娃 杨荪 王蓬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观察谷氨酸单钠(MSG)对大鼠肾上腺酶和脂类的影响。动物分为新生期(11d)、青春期(52d)、成年期(100d)3组。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3β羟甾脱氢酶(3βH... 观察谷氨酸单钠(MSG)对大鼠肾上腺酶和脂类的影响。动物分为新生期(11d)、青春期(52d)、成年期(100d)3组。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3β羟甾脱氢酶(3βH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非特异性酯酶(NsE)、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用油红O法显示脂类。用半定量和显微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测定。结果:11d,MSG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而52d和100d,MSG组的LDH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单钠 组织化学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与甲苯达唑对体外培养的猪囊虫作用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佩惠 杨进 +2 位作者 王秀琴 刘绍杰 王风芸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比较了在含100mg/L浓度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猪囊虫某些组织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药物分别作用于猪囊虫后,囊虫组织中的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其中阿苯达唑组的糖... 比较了在含100mg/L浓度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猪囊虫某些组织化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药物分别作用于猪囊虫后,囊虫组织中的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其中阿苯达唑组的糖原反应及2种酶活性均较甲苯达唑组弱。2个用药组酸性磷酸酶活性略减弱,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甲苯达唑 猪囊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英 瓦龙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699-701,共3页
人类胚胎干细胞(ES细胞)系自1998年建立以来,在细胞定向分化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对ES细胞与妇产科的关系及其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及定向分化、应用前景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人类胚胎干细胞 细胞定向分化 ES细胞 生物学特性 体外培养 妇产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注射实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大鼠胸腺转移
5
作者 许晴 张文谦 +2 位作者 李彤 路欣 张进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36-2439,共4页
目的探索高频超声引导注射技术实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基因大鼠胸腺转移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供体Balb/c小鼠异种MHC-I类抗原(H-2Kd)基因,并构建pCI-neo-H-2Kd质粒。对20只成年SD大鼠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影... 目的探索高频超声引导注射技术实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基因大鼠胸腺转移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供体Balb/c小鼠异种MHC-I类抗原(H-2Kd)基因,并构建pCI-neo-H-2Kd质粒。对20只成年SD大鼠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影像系统获得胸腺标准切面超声声像图,同时使用Vevo轨道系统和超声引导注射针装置,在超声引导下将质粒注入大鼠胸腺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2Kd基因在转染大鼠胸腺细胞上的表达。结果超声引导下注射质粒后全部大鼠存活。H-2Kd基因成功转入受体大鼠胸腺,流式细胞仪检测H-2Kd在大鼠胸腺内的表达阳性率为60.73%(56.04%~62.49%)。结论高频超声引导注射技术定位准确,方法简便,对组织损伤轻微,注射成功率较高,可代替手术胸腺内注射法诱导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胸腺内注射 基因转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空肠酶组织化学的变化
6
作者 杜鹃 周小娜 +6 位作者 马涛 王秀琴 谷俊朝 张立新 曾晓蓓 孙海梅 李宝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空肠组织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开腹后牵拉十二指肠、胰腺)、SAP组(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复制SAP模型)、谷氨酰胺(Gln)治疗组(SAP+Gln组,制作SAP模型后用Gln治疗),于术后...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空肠组织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开腹后牵拉十二指肠、胰腺)、SAP组(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复制SAP模型)、谷氨酰胺(Gln)治疗组(SAP+Gln组,制作SAP模型后用Gln治疗),于术后24h、48h、72h分批处死动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空肠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ATPase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进行染色,观察比较酶活性变化及其规律。结果SAP组ALP、ATPase、CCO、SDH活性明显降低,且随病程发展呈进行性下降,经过Gln治疗后酶的活性显著恢复。结论SAP时肠道功能随病情进展而下降,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肠道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酶组织化学 空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SP、VIP、CGRP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素梅 曲瑞瑶 +5 位作者 王伟 曾文红 曲柏林 王秀琴 曾晓蓓 尚宏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观察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组胃窦部SP、VIP、CGRP免疫活性肽(irSP、irVIP、...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观察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组胃窦部SP、VIP、CGRP免疫活性肽(irSP、irVIP、irCG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下降百分率为irSP>irVIP>irCGRP。自然恢复组irSP含量无明显恢复,irVIP、irCGRP含量均恢复正常。加味四君子汤治疗组irSP含量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irVIP、irCGRP含量均恢复正常。结果提示:脾虚大鼠胃窦部irSP、irVIP、irCGRP含量的改变可能与脾虚证胃动力失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胃窦部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CG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caspase-3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季凤清 李宝红 +2 位作者 孙海梅 曾晓蓓 唐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35-437,共3页
为观察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采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caspase 3基因蛋白的表达 ,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为观察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采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caspase 3基因蛋白的表达 ,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caspase 3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槲皮素预保护可降低caspase 3基因蛋白的表达。提示 :槲皮素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caspase 3基因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槲皮素 CASPASE-3基因 大鼠 基因蛋白表达 心肌细胞 caspase—3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发现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肠系膜淋巴结表达IL-2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天娥 王秀琴 +2 位作者 孙海梅 曾晓蓓 李宝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为了探讨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了肠系膜淋巴结免疫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2 (IL 2 )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与盐水组比较 ,溃疡组 4d和 1 4dIL 2分泌增多 ;与溃疡组比... 为了探讨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了肠系膜淋巴结免疫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2 (IL 2 )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与盐水组比较 ,溃疡组 4d和 1 4dIL 2分泌增多 ;与溃疡组比较 ,脾虚组、脾虚胃溃疡组IL 2分泌减少。提示 :脾气虚合并胃溃疡发展到一定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胃溃疡 脾气虚 肠系膜淋巴结 分泌 脾虚 大鼠 初步研究 表达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致神经细胞凋亡中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季凤清 孙海梅 +2 位作者 郭燕茹 郭崇洁 赵天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9-402,共4页
为探讨缺氧 /复氧致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中 Bcl-2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的调节作用 ,本实验使用胎龄 16~ 17d Wistar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采用 TUNEL染色方法、透射电镜技术确立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 为探讨缺氧 /复氧致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中 Bcl-2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的调节作用 ,本实验使用胎龄 16~ 17d Wistar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采用 TUNEL染色方法、透射电镜技术确立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病理模型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缺氧复氧不同时间 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缺氧复氧可使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凋亡 ,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渐多 ,至缺氧 8h,复氧 18h达高峰 ,银杏叶提取物预保护可使凋亡细胞数减少 ;随缺氧时间延长 ,Bcl-2表达逐渐下降 ,银杏叶提取物可逆转缺氧复氧时 Bcl-2的表达。结果提示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时Bcl-2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银杏叶提取物对抗缺氧复氧时胎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缺氧 原代培养 神经元 BCL-2 表达 神经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伟娟 高婉丽 +2 位作者 冯力民 张华 刘小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方法选择20例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组,18例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者作为对照组。内膜息肉组均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2... 目的探讨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方法选择20例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组,18例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者作为对照组。内膜息肉组均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2组均检测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样本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雌、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含量,用LeicaQ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腺上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光密度分别为(0.56±0.07)和(0.43±0.06);孕激素受体OD值分别为(0.51±0.04)和(0.35±0.06);Ki-67OD值分别为(17.1±7.7)和(9.0±5.5)。上述各指标2组间比较,实验组均呈高表达。结论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与甾体类化合物受体及Ki-67有关,与外周血性激素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乳腺癌妇女服用他莫昔芬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变化及Ki-67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婉丽 冯力民 +2 位作者 张铭 张华 孙海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目的评估他莫昔芬(TAM)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的雌激素样作用与性激素受体的改变是否相关,以及细胞增生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方法选择46例绝经后因乳腺癌服用TAM超过6个月妇女的子宫内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8例绝经后妇女的萎... 目的评估他莫昔芬(TAM)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的雌激素样作用与性激素受体的改变是否相关,以及细胞增生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方法选择46例绝经后因乳腺癌服用TAM超过6个月妇女的子宫内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8例绝经后妇女的萎缩型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Ki-67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R及Ki-67在TAM组内膜腺上皮细胞呈明显高表达(0.46±0.05比0.35±0.06,P=0.028;15.41±4.83比9.05±5.52,P=0.009);ER在TAM组内膜腺上皮细胞虽然呈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7±0.06比0.43±0.06,P=0.063)。结论绝经后乳腺癌妇女服用TAM后能够引起子宫内膜增生,TAM雌激素样作用与病理诊断和服用时间无关,这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及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子宫内膜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胚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海梅 季凤清 +2 位作者 赵天德 岳旭 郭崇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鼠胚脑皮质 海马神经元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缺氧复氧所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季凤清 孙海梅 +4 位作者 岳旭 郭艳茹 杜晓宇 郭崇洁 赵天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93-198,共6页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中一氧化氮 (NO)动态表达的作用 ,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分离培养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亚硝酸根含量的变化。结...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中一氧化氮 (NO)动态表达的作用 ,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分离培养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亚硝酸根含量的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致胎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中NO含量呈双时相增高 (单纯缺氧 2h及缺氧 18h复氧 18h) ,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此双时相的NO升高有抑制作用 ,氨基胍 (AG)可抑制缺氧 8h复氧 18h组的NO升高 ,对缺氧 2h组的NO升高无抑制作用。提示 :NO参与了缺氧复氧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O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缺氧复氧 神经细胞凋亡 银杏叶提取物 保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致神经细胞凋亡中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季凤清 孙海梅 +2 位作者 郭燕茹 郭崇洁 赵天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为探讨缺氧复氧致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中 ,Bax基因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其的调节作用 ,用胎龄 1 6~ 1 7dWistar大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透射电镜技术确立缺氧复氧... 为探讨缺氧复氧致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中 ,Bax基因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其的调节作用 ,用胎龄 1 6~ 1 7dWistar大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透射电镜技术确立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病理模型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缺氧复氧不同时间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缺氧复氧可以使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凋亡 ,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 ,至缺氧 8h ,复氧 1 8h达高峰 ,银杏叶提取物预保护可使凋亡细胞数减少 ;同时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 ,Bax基因表达逐渐增高 ,EGB可逆转缺氧复氧时Bax的表达。提示 :EGB对缺氧复氧时Bax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EGB对抗缺氧复氧时胎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神经元 凋亡 银杏叶提取物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莉 贾继东 +6 位作者 张华 李宝红 孙海梅 曾晓蓓 张立新 王丹 安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继续高脂饲养,治疗组予以PTX16mg/(kg·d)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普通饲...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继续高脂饲养,治疗组予以PTX16mg/(kg·d)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实验16周时处死3组大鼠,分别检测体质量、肝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并进行HE、油红O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进行炎症活动度计分。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TX治疗后体质量及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血清AS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G、TC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显示治疗组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减轻,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PTX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酶学及组织损伤,对实验性NASH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 己酮可可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育时超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华 孙海梅 +3 位作者 郭崇洁 高福云 赵天德 魏育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采用定位培养技术 ,将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序地接种在同一容器内培养 ,电镜下观察 2种细胞接触时细胞切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肝癌细胞伪足接触的成纤维细胞膜下出现多个吞饮泡 ,使骨架纤维下移 ,局部断裂。 2种细胞的线粒体... 采用定位培养技术 ,将人肝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序地接种在同一容器内培养 ,电镜下观察 2种细胞接触时细胞切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肝癌细胞伪足接触的成纤维细胞膜下出现多个吞饮泡 ,使骨架纤维下移 ,局部断裂。 2种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溶酶体增多 ,胞质中出现许多泡状结构。提示 ,在肝癌细胞侵袭成纤维细胞早期、成纤维细胞膜尚未受到破坏时 ,细胞内的结构已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成纤维细胞 定位培养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血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凤清 孙海梅 +6 位作者 曾晓蓓 李宝红 张华 王秀琴 杨慧 鲁玲玲 赵春礼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探讨人脐带血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 5 0~ 10 0mL置于加有抗凝剂的采血袋中 ,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 ,并加入细胞因子加以诱导分化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脐血单个核细... 为探讨人脐带血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可行性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 5 0~ 10 0mL置于加有抗凝剂的采血袋中 ,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 ,并加入细胞因子加以诱导分化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在体外培养中增生分化和表达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 (nestin) ,并最终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胶质原性纤维酸性蛋白 (GFAP)抗原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协同作用对脐血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提示 :脐血单个核细胞具有增生和分化潜能 ,可分化为神经元样及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 ,可以作为神经细胞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潜能 脐血单个核细胞 神经样细胞 人脐带血 血细胞 增生 实验研究 神经元样 神经巢蛋白 神经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切手术前后子宫VEGF、KDR表达及MVD的变化
19
作者 杨保军 冯力民 +2 位作者 张华 孙海梅 景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为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分子学机制 ,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检测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TCRE)前后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值的变化 ,并以正常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 :单纯增... 为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分子学机制 ,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检测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TCRE)前后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值的变化 ,并以正常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 :单纯增生电切术前子宫内膜VEGF、KDR的表达和MVD与手术后子宫内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手术后子宫内膜的VEGF、KDR表达和MV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 :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子宫内膜VEGF及KDR的表达起降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切手术 子宫 VEGF KDR 表达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胆囊SP及CGR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20
作者 苏红星 猪口哲夫 浜崎正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方法 ,对豚鼠胆囊P物质 (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及突触小泡的超微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豚鼠胆囊含有SP和CGRP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 ,以及SP免疫反...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方法 ,对豚鼠胆囊P物质 (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及突触小泡的超微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豚鼠胆囊含有SP和CGRP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 ,以及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这些神经纤维束是被神经膜细胞完全或不完全包裹的无髓神经纤维 ,其神经纤维内含有的突触小泡形态和大小不一 ,电镜下将其分为 3种类型 :①以小型无芯小泡为主 ,并有少量大型有芯小泡。②以小型有芯小泡为主 ,并有少量无芯小泡和大型有芯小泡。③以大型有芯小泡为主 ,并有少量小型无芯小泡。豚鼠胆囊的神经纤维内 ,散在分布的突触小泡多为第 3种。但在血管、淋巴管周围的SP和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内的突触小泡多为小型有芯小泡。提示豚鼠胆囊可接受SP和CGRP等肽能神经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胆囊 P物质 神经纤维 突触 神经调节剂机制 超微结构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