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中普及睡眠医学知识研究
1
作者 张轶 张佳丽 +3 位作者 余苹 关博元 张宁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睡眠专业知识的掌握现状,探讨在带教过程中的知识传播重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1年在读的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50人,开展轮转睡眠中心前后的睡眠医学知识问卷调查并比较轮转前后的差... 目的了解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睡眠专业知识的掌握现状,探讨在带教过程中的知识传播重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1年在读的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50人,开展轮转睡眠中心前后的睡眠医学知识问卷调查并比较轮转前后的差异。结果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在轮转睡眠中心前对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式、评估方法、指南等专业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其中对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失眠、睡眠时间与卒中风险的曲线关系这两方面知晓程度最低,分别为2%和10%。经过1个月的轮转学习后,研究生对睡眠障碍专业知识的知晓程度显著提升,与轮转前相比,除音乐和芳香疗法的知晓程度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知识点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睡眠专业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短期的临床教学即可弥补其睡眠医学知识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神经病学 睡眠 卒中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三甲医院6537例7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2
作者 李欣恬 张冬婕 +3 位作者 杨莉 赵志刚 梅升辉 霍记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6-2032,共7页
目的对7种新型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拉考沙胺(LCM)、唑尼沙胺(ZNS)、吡仑帕奈(PER)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2021年11月—2... 目的对7种新型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拉考沙胺(LCM)、唑尼沙胺(ZNS)、吡仑帕奈(PER)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3月7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共收集有效浓度数据6537例次。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并比较各组间的血药物浓度水平及达标率。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35∶1。OXC、LEV、LCM、TPM的血药浓度分布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LEV血药浓度在儿童组与老年组、青中年组与老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XC、ZNS、TPM的血药浓度分别在儿童组与青中年组、青中年组与老年组、儿童组与青中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总达标率最高和最低的药物分别为OXC、LCM;不同年龄段间达标率进行多组间比较,儿童组OXC和TPM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LEV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儿童组和青中年组(P<0.05)。合并用药共计2133例次,添加治疗时使用频次高且疗效好、相互作用弱的药物为LEV、OXC和LTG。结论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个体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癫痫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合并用药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齐冬 王春雪 +1 位作者 贾茜 郑华光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6例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根据颅脑磁共振的结果分为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组98例及非脑白质疏松(non—Leuko&raiosis,non—LA)对照组9... 目的初步探讨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6例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根据颅脑磁共振的结果分为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组98例及非脑白质疏松(non—Leuko&raiosis,non—LA)对照组98例,收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2h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PG)、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血脂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lasma homocysteine,pHCY)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W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等各指标。结果脑白质疏松组糖代谢异常患者比例及血糖水平(FPG和OGTT 2h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水平与脑白质疏松关系密切[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108、2.574、1.071]。结论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关系密切,糖代谢异常情况越重,LA程度越严重。此外,年龄、高血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是脑白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葡萄糖代谢障碍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脑白质疏松 被引量:3
4
作者 齐冬 郑华光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糖尿病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脑小血管病变(small vessel disease,SVD)有着密切的关系。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是SVD的主要类型之一,不仅在影像学上有着特征性改变,而且临床中常以认知障碍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严... 糖尿病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脑小血管病变(small vessel disease,SVD)有着密切的关系。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是SVD的主要类型之一,不仅在影像学上有着特征性改变,而且临床中常以认知障碍为突出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针对糖尿病与白质疏松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认知障碍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白质疏松症 脑小血管病变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节选)(一)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玮艺 余萍 +3 位作者 张潇潇 时彦莹 王子璇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55-363,共9页
9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卒中预防治疗口服抗凝药治疗(oral anticoagulant,OAC)可预防大部分AF患者的缺血性事件,并可延长患者寿命。对于不同卒中风险的患者,OAC治疗效果优于未治疗或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除卒... 9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卒中预防治疗口服抗凝药治疗(oral anticoagulant,OAC)可预防大部分AF患者的缺血性事件,并可延长患者寿命。对于不同卒中风险的患者,OAC治疗效果优于未治疗或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除卒中风险极低的患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心房颤动 抗凝药物 维生素K拮抗剂 左心耳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娜 冯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经颅磁刺激(TMS),自1985年Barker等首先创立并用于人脑皮质功能研究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安全、简便、副作用小以及适应证较广的神经调控治疗新方法。1994年Pascual-Leone等首次将其用于帕金森病(PD)治疗发现,给予初级运动皮质... 经颅磁刺激(TMS),自1985年Barker等首先创立并用于人脑皮质功能研究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安全、简便、副作用小以及适应证较广的神经调控治疗新方法。1994年Pascual-Leone等首次将其用于帕金森病(PD)治疗发现,给予初级运动皮质(M1)阈下高频TMS后,PD患者运动症状可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病 大脑皮质 治疗方案 刺激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风险评估方法预测晕厥短期不良事件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穆洪 刘杰昕 +3 位作者 石裕锋 唐鹤飞 刘立旻 徐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1-964,共4页
目的对预测晕厥患者短期内发生不良事件风险的4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192例晕厥患者分别使用ROSE方法、ROSE-65方法、Boston方法、CSRS方法对照评估,并进行1个月随访。分别计算各方法的... 目的对预测晕厥患者短期内发生不良事件风险的4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192例晕厥患者分别使用ROSE方法、ROSE-65方法、Boston方法、CSRS方法对照评估,并进行1个月随访。分别计算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并对4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1个月发现,对79例晕厥患者发生不良事件,ROSE、ROSE-65、Boston、CSRS 4种预测方法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4.07%、85.59%、0.241,79.65%、80.36%、0.350,85.84%、92.38%、0.118,79.65%、80.36%、0.350。ROSE、Boston方法的预测与发生不良事件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636、0.746,而2种方法间Kappa值为0.683。结论4种方法对非高风险晕厥患者的筛查具有不同的实践意义,应灵活使用以达到对患者危险分层快速评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对比研究 风险评估方法 短期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基因组学研究
8
作者 勾岚 许喆 +5 位作者 李兰欣 石延枫 刘阳 赵曼曼 李昊 程丝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266-272,共7页
目的分析2017—2022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预后的基因组学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领域。方法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SCI-EXPANDED)中检索2017年1月1日—2022年10月1日ICVD预后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 目的分析2017—2022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预后的基因组学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领域。方法在WebofScience核心合集(SCI-EXPANDED)中检索2017年1月1日—2022年10月1日ICVD预后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文献中发文国家、机构、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第一作者、期刊的共被引网络;参考文献的聚类结果;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及其聚类结果,并使用可视化图谱呈现结果。结果共纳入353篇文献。中国发文144篇,居全球首位,但仅与5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首都医科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共20篇。国际卒中遗传学联盟成员在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中占据6位,是发文的主力军并形成了主要的合作团簇。研究方法多使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探究卒中预后与其他复杂疾病的共同遗传通路、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的遗传变异,以及炎症机制在预后中的影响。结论ICVD预后的基因组学研究热度逐年上升,已形成多个研究热点,主要探索相关潜在机制来推动新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预后 基因组学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