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对肩袖损伤的影响机制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许兰舟(综述) 孙泽航 张博(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脂血症发病率逐年增高,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肩袖损伤是一种以肌腱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常见疾病。高脂血症患者肩袖损伤发病率高,预后较差,因而展开对上述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脂血症发病率逐年增高,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肩袖损伤是一种以肌腱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常见疾病。高脂血症患者肩袖损伤发病率高,预后较差,因而展开对上述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十分重要。高脂血症主要通过脂蛋白水平对肩袖损伤产生影响。高脂血症促进LDL转入细胞外基质,通过核因子κB途径启动炎症反应发生,通过JAK2/STAT3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通路维持炎症状态,介导肩袖内持续的低度炎症反应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最终破坏肩袖的稳定性并影响肩袖损伤及修复。肩袖修复术后,高脂血症对于炎症反应、脂肪浸润、肌肉萎缩的促进作用导致肩袖损伤创面愈合不良。文章从高脂血症对肩袖损伤发病率的影响与机制及术后预后影响两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高脂血症 炎症反应 预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预测肩袖损伤患者伴骨质疏松预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立乾 孙泽航(综述) 张博(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肩袖损伤伴骨质疏松患者较普通患者术后出现再撕裂的风险明显提高,临床上通常选用磁共振成像作为监测患者预后的首选方法,而关于血清标志物监测预后的研究较少。骨质疏松是肩袖损伤术后再撕裂的危险因素,并且与肩袖损伤存在共同的发病... 肩袖损伤伴骨质疏松患者较普通患者术后出现再撕裂的风险明显提高,临床上通常选用磁共振成像作为监测患者预后的首选方法,而关于血清标志物监测预后的研究较少。骨质疏松是肩袖损伤术后再撕裂的危险因素,并且与肩袖损伤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在此过程中,相关的血清标志物进入血液,影响两者的发生与发展。提示血清标志物可作为监测肩袖损伤预后的指标。文章主要就骨代谢标志物、炎症标志物、氧化应激标志物和维生素D在预测肩袖损伤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肩袖损伤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秋云 廖春丽 +2 位作者 孙继红 王艳军 刘莉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健康呼吸门诊20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2个问卷分别是:①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健康呼吸门诊20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2个问卷分别是:①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②经翻译并检验过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结果: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平均得分为(6.1±2.5)分,患者自我监测管理率低。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付费方式对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有影响(P<0.05);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对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结论: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下,并受付费方式的影响;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尤其是自我监测管理意识的增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苏峻 翟仁友 +3 位作者 潘振宇 王丽 付光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24-1025,共2页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的磁共振(MRI)特征,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神经性原膀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MRI检查的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MRI可明确判断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粘连部位,明确脊髓...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的磁共振(MRI)特征,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神经性原膀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MRI检查的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MRI可明确判断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粘连部位,明确脊髓栓系的原因,并可准确显示伴发的脊髓畸形,对脊柱和椎体畸形也能较好显示。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MRI主要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膀胱壁一处或多处局限性增厚并结节状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 神经原性膀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DNMT3A R882H细胞系用于质控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宁 魏亚丽 +2 位作者 安旭 曹沁梅 周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8-1123,共6页
对于不同基因位点的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各不相同,因此精准的分子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进行分子检测时,缺乏高度模拟病人样本的室内质控品,同时也无完善的外部质量... 对于不同基因位点的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各不相同,因此精准的分子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进行分子检测时,缺乏高度模拟病人样本的室内质控品,同时也无完善的外部质量评估系统来评估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为了提高临床实验室分子检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我们使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DNMT3A(R882H,2645G>A)HEK293T细胞系,以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检测的质量控制。同时将单链供体模板中cas9蛋白识别位点AGG更换为AGA,以阻止同源重组的细胞系再次被cas9蛋白切割,从而提高同源重组细胞系制作的成功几率。经验证构建成功的DNMT3A(R882H,2645G>A)细胞系能够稳定遗传,同时使用该细胞系DNA提取产物制作的室间质评样本中目的基因的突变频率,在2种Sanger测序仪器和3种高通量测序仪器上得到较好的验证。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DNMT3A(R882H,2645G>A)HEK293T细胞系的DNA提取产物不仅可用作室内质量控制,同时也能作为监控不同厂家、多种平台的室间质评样本,从而提高临床实验室分子检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RISPR/Cas9 高通量测序 Sanger法测序 质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与泰州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危险因素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文斌 李淑元 +5 位作者 刘颖 钟光珍 李淑娟 袁子宇 王笑峰 杨新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比较北京地区(大城市)、泰州地区(中小城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2007-05至2009-08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674例病例;泰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01至2011-07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 目的:比较北京地区(大城市)、泰州地区(中小城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2007-05至2009-08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674例病例;泰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01至2011-07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846例病例。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年龄:北京地区患者(均数61.4岁)较泰州地区患者(均数70.9岁)年轻。危险因素暴露比例:肥胖,北京地区患者(21.4%)较泰州地区患者(9.2%)高;吸烟,北京地区患者(58.8%)较泰州地区患者(50.5%)高;高血压,北京地区患者(78.2%)较泰州地区患者(72.2%)高;糖尿病,北京地区患者(35.3%)较泰州地区患者(28.3%)高;高脂血症,北京地区患者(46.0%)较泰州地区患者(34.3%)高;饮酒,泰州地区患者(35.5%)较北京地区患者(25.1%)高。结论:分别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常见脑卒中危险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北京地区(大城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暴露比例较高,更应注意防寒,限盐,减压,少吸烟,少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等。泰州地区(中小城市)在预防高血压的同时,应注意控制饮酒,降低饮酒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北京地区 泰州地区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不同桥血管的血流波形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彦雄 高杰 苏丕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0-1257,共8页
目的:基于血流频谱特征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左侧乳内动脉(LIMA)、大隐静脉(SVG)、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复合桥(LIMA+SVG)和桡动脉(RA)术后通畅率上存在差异的原因,阐明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2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基于血流频谱特征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左侧乳内动脉(LIMA)、大隐静脉(SVG)、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复合桥(LIMA+SVG)和桡动脉(RA)术后通畅率上存在差异的原因,阐明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2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术后随访中未病变桥血管的血流波形,按照桥血管类型分为LIMA组、SVG组、LIMA+SVG组和RA组,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桥血管频谱中各波峰(按频率由低至高命名为H1~Hn)的频率和幅度值的差异,分析不同种类桥血管远期通畅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LIMA组与SVG组患者第一谐波H1频率相等,LIMA组其他谐波频率小于SVG组。LIMA+SVG组H1和H2频率高于LIMA组,H3频率小于LIMA组,且LIMA+SVG组可见第四谐波差异(H4)。与SVG组比较,LIMA+SVG组H1频率更高,H2和H3频率更低。RA组H1和H2频率较LIMA组及SVG组均更高。4组血管幅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1,P=0.043),SVG组血管幅度值高于LIMA组(P=0.006),LIMA+SVG组和RA组血管幅度值与LIM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2,P=0.977)。结论:LIMA和RA桥血管内血液流动更平稳,不易形成湍流,是CABG术中的优先选择;LIMA+SVG具有一定的动脉特征,在结构上较SVG有一定优势;SVG内血流最容易形成湍流,应尽可能减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通畅率 术中瞬时流量测定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纳米颗粒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雨清(综述) 张博 赵潇雄(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2-896,共5页
硒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拥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硒纳米颗粒得到广泛关注。硒纳米颗粒直径更小,与细菌细胞膜接触面积更大,可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对其造成伤害。生物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定植,成为术后感染的一大... 硒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拥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硒纳米颗粒得到广泛关注。硒纳米颗粒直径更小,与细菌细胞膜接触面积更大,可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对其造成伤害。生物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定植,成为术后感染的一大重要原因,而硒纳米颗粒可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使其变为浮游形式,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此外,硒纳米颗粒可以激活细菌产生活性氧,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菌膜孔隙率增加,细菌变形塌陷而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硒纳米颗粒可以下调细菌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弱细胞膜功能。另外,硒作为非金属的微量元素,与金属纳米颗粒相比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等优势,应用前景更加广阔。进一步加强对硒纳米颗粒抗菌作用的研究和认识,能为临床的新药开发提供证据,对降低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制备方法及抗菌作用、抗菌机制、生物相容性和临床应用4个方面对硒纳米颗粒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纳米颗粒 抗菌作用 抗菌机制 生物膜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基层社区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应急协同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成琪 梁晖 门伟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1期1244-1252,共9页
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针对目前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基层社区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治理体系建设举措,具体包括:完善基层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夯实基层社区应急协同管理规范化基础,提高基层社... 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针对目前基层社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基层社区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同治理体系建设举措,具体包括:完善基层社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夯实基层社区应急协同管理规范化基础,提高基层社区应急协同管理意识,加强基层社区信息联通体系交互性。希望为推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区 协同治理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
10
作者 杨胡琴 郝咏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脑血管意外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肾脏衰竭、心力衰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紧急冠状动脉... 脑血管意外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肾脏衰竭、心力衰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紧急冠状动脉造影等是PCI后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PCI后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致死致残率高,多数患者在出院后有持久的神经系统缺陷。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优化药物治疗,减小导管口径,避免低血压等措施来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脑血管意外 发生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