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伟 李少武 +1 位作者 王晶 张在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7期573-579,共7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方...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其临床表现、MRI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9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55.56%),女性4例(44.44%),年龄范围10~47岁,中位年龄30岁。痫性发作4例(44.44%),行为认知异常3例(33.33%),局灶性感觉运动异常5例(55.56%),头晕2例(22.22%),钝性头痛2例(22.22%),面部疼痛1例(11.11%),视物模糊1例(11.11%),行走不稳1例(11.11%)。腰穿异常4例(44.44%)。MRI表现为双侧病灶6例(66.67%),单侧病灶3例(33.33%),其中受累部位分别为额叶9例(100%),顶叶5例(55.56%),颞枕叶4例(44.44%),合并皮层下白质受累6例(66.67%),合并脑膜/脊膜受累3例(33.33%),合并基底节受累1例(11.11%),合并脊髓受累1例(11.11%);病变边界不清8例(88.89%),边界清1例(11.11%);皮层萎缩伴脑室扩大3例(33.33%);病灶及脑脊膜强化6例(66.67%);7例患者行磁共振T*2或磁敏感加权序列(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其中病灶表现低信号4例(57.14%)。2例行脑病理学检查,表现为脑实质水肿,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坏死和胶质增生。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样,病灶合并脑膜和(或)脊膜强化,以及磁共振T*2或SWI序列低信号是其重要影像学特征,脑活检仍是目前重要的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原发性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埃克替尼诱导NF2神经鞘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
2
作者 汪颖 赵赋 +4 位作者 张晶 王博 张琪 孙异临 刘丕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61,共5页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对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神经鞘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运用0~80μmol·L^-1盐酸埃克替尼处理NF2听神经鞘瘤原代细胞及大鼠神经鞘瘤细胞系RT4,孵育48 h后通过CCK8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对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神经鞘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运用0~80μmol·L^-1盐酸埃克替尼处理NF2听神经鞘瘤原代细胞及大鼠神经鞘瘤细胞系RT4,孵育48 h后通过CCK8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显微结构变化;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及实时定量PCR观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盐酸埃克替尼作用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10、20、40、80μmol·L^-1盐酸埃克替尼作用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6.10±0.35)%、(10.52±0.87)%、(11.78±0.63)%、(16.05±1.02)%。免疫印迹检测发现,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剪切体增多,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bcl-2基因表达降低,bax基因表达增加。结果表明,盐酸埃克替尼能通过活化Caspase-3及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神经鞘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埃克替尼 2型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鞘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ASIL的磁共振影像学、临床表现及Notch3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伟 李少武 +3 位作者 李玉香 牛松涛 王拥军 张在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非家系CADASIL患者...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非家系CADASIL患者,对其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录11例患者,其中患有头痛者5例(45.45%)、记忆力下降者5例(45.45%)。11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有脑干损害的患者7例(63.63%),其中脑干损害患者全部存在脑桥病变。进行心理评测的7例患者中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的患者有4例(57.14%)。5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其中4例(80%)为Notch3基因外显子4位点突变,1例(20%)为Notch3基因外显子3位点突变。结论头痛是CADASIL患者的重要临床特点;脑桥是CADASIL患者常见的脑干受累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易感基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 胡波 +2 位作者 李桂林 张在强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9期743-750,共8页
目的探讨与脑小血管病有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预测模型。 方法对共792例4组研究对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样本应用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分型技术进行19个候选基因55个... 目的探讨与脑小血管病有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预测模型。 方法对共792例4组研究对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样本应用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分型技术进行19个候选基因55个SNP位点分型,在5种遗传模型下对脑小血管病与非卒中对照组个体之间分析,并进行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危险因素分析。应用了SAS软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脑小血管病与非卒中对照组个体差异性检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基因(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YLK)SNP位点rs2222823杂合子(A/T)的优势比(odds ratio,OR)为0.5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5~0.79),P=0.002,校正P=0.03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2A(inhibitor of cdk 4/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INK4/ARF)SNP位点rs2811712杂合子(C/T)的OR值为1.75[95%CI 1.13~2.71,P=0.004,校正P=0.050]。脑小血管病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差异性检验, rs2222823位点的P值为0.035。脑小血管病与大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差异性检验,非糖尿病患者及饮酒患者在rs2222823位点P值分别为0.012和0.018;高脂血症及饮酒患者在rs2811712位点P值分别为0.029和0.04。构建预测模型的基尼指数为0.442。 结论 MYLK和INK4/ARF基因与中国人群中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有相关性,rs2222823杂合子(A/T)有减缓脑小血管病患病率作用,而rs2811712杂合子(C/T)对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易感基因 杂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损伤脊髓内的迁移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超群 孙天胜 +1 位作者 高尔镜 刘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目的:观察经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8只75±1d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利用NYU打击器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打击高度25mm,打击杆重量10g。造模后2周,一组采用联... 目的:观察经不同方法共移植的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特点和对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8只75±1d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利用NYU打击器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打击高度25mm,打击杆重量10g。造模后2周,一组采用联合移植,雪旺氏细胞移植于损伤部位中心,嗅鞘细胞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另一组采用混合移植,将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混合后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每个部位注射4个点,深度为1.75mm、1.25mm、1mm、0.5mm,注射速度为0.1μl/min。联合移植组嗅鞘细胞量每点0.5μl含5×104个,雪旺氏细胞量为每点1μl含105个雪旺氏细胞;混合移植组为每点1μl含嗅鞘细胞和雪旺氏细胞各5×104个。细胞移植后1周和8周时各组分别取2只大鼠,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包含细胞移植部位的脊髓,荧光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利用神经丝(neurofilment,N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两组中均可见嗅鞘细胞迁移,主要在灰质和白质内沿脊髓纵轴向损伤部位迁移,还分别有一小部分沿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迁移;但雪旺氏细胞仅在与嗅鞘细胞混合移植于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脊髓时才可见有限距离的迁移。联合移植时,NF阳性(NF+)和GAP-43阳性(GAP-43+)纤维伴随嗅鞘细胞迁移而沿脊髓纵轴延伸,雪旺氏细胞移植处可见NF+纤维从各个方向长入损伤部位(移植部位)并互相缠绕;混合移植时,大量NF+纤维伴随移植细胞迁移而延伸,损伤部位虽然NF+纤维较少,但没有互相缠绕现象。结论:雪旺氏细胞在损伤脊髓内迁移能力差;嗅鞘细胞不仅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而且可促进雪旺氏细胞迁移。无论是联合移植还是混合移植,移植细胞均能促进轴突再生,但联合移植时雪旺氏细胞移植处再生纤维互相缠绕、无法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 雪旺氏细胞 共移植 细胞迁移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建国 马羽 刘焕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为汉语的正常人运动性语言功能区定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玉梅 乔惠 +2 位作者 孙波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采用脑磁图(MEG)的等价偶极子定位法(ECD)和合成孔径磁场定位法(SAM)定位母语为汉语的健康自愿者的运动性语言中枢。方法:对10例母语为汉语的健康受试者给予默读真字、假字的语言任务刺激,采用MEG记录刺激后产生的诱发磁场,将采集... 目的:采用脑磁图(MEG)的等价偶极子定位法(ECD)和合成孔径磁场定位法(SAM)定位母语为汉语的健康自愿者的运动性语言中枢。方法:对10例母语为汉语的健康受试者给予默读真字、假字的语言任务刺激,采用MEG记录刺激后产生的诱发磁场,将采集的数据与MRI叠加获得语言功能区定位。结果:所有受试者真字、假字均在双侧大脑半球诱发出明显的晚发磁反应波,左侧大脑半球磁反应波分化较右侧大脑半球好,所有受试者运动性语言中枢均位于额下回后部。结论:母语为汉语的正常人的运动性与经典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基本相符,即母语为汉语的正常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定位于额下回后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 汉语 运动性语言中枢 脑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为汉语的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玉梅 王拥军 +4 位作者 王伊龙 赵性泉 王春雪 周筠 孙学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揭示母语为汉语的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2002年2月2005年2月入院的1198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失语症初步筛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应用波士顿诊... 目的揭示母语为汉语的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2002年2月2005年2月入院的1198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失语症初步筛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并进行CT、MRI检查。结果119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5例患者Broca区受累,4例患者Wernicke区受累,却没有引起失语症候群。在325例入选病例中,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结果为Broca失语83例,Wernicke失语48例,完全性失语58例,传导性失语1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36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7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9例,命名性失语52例。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的240例,非语言中枢受累85例;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结果:0级84例,1级79例,2级77例,3级63例,4级22例,其中失语严重程度为0级、1级的患者多为经典的语言中枢受累。结论多数失语症的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引起失语,病变部位位于语言中枢的失语症患者失语程度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 汉语 失语症类型 病变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与脑小血管病 被引量:50
9
作者 李伟 李桂林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脑小血管病是指主要累及直径400μm以下的脑微小动脉血管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各种腔隙综合征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灶,脑白质缺血性损害,微出血及血管间隙扩大的多种病因性疾病。血脑屏障渗透性的改... 脑小血管病是指主要累及直径400μm以下的脑微小动脉血管病,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各种腔隙综合征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灶,脑白质缺血性损害,微出血及血管间隙扩大的多种病因性疾病。血脑屏障渗透性的改变与脑小血管病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即血管内皮及相关结构功能障碍导致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造成血液成分漏出到血管周围组织和脑实质内,继发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脑小血管病相关的影像学和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血脑屏障 渗透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方法及其在放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钧 马大庆 高培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ROC 放射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棘波灶及海马突触损伤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颖 孙异临 +2 位作者 乔慧 曲宝清 张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颞叶癫痫皮层棘波灶及海马突触的病理变化。方法原发性难治性颞叶癫痫行手术治疗患者9例,手术中在皮层脑电监测下取棘波灶的颞叶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结果颞叶皮质和海马突触数量及突触结构改变。结论颞叶皮层和海... 目的研究颞叶癫痫皮层棘波灶及海马突触的病理变化。方法原发性难治性颞叶癫痫行手术治疗患者9例,手术中在皮层脑电监测下取棘波灶的颞叶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结果颞叶皮质和海马突触数量及突触结构改变。结论颞叶皮层和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特别是突触重组,可能是癫痫反复自发性发作的形态学基础,该病理变化与痫样活动的产生及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超微病理 突触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伟 张在强 +2 位作者 李少武 李玉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6期486-490,共5页
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是一种临床以脑小血管病表现为共同特征,累及多系统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其中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的致病基因、突变形式、基因表型和临床表现是临床诊断的关键,同时对它的了解是进一步研究此类疾病的前提。
关键词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基因表型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语症患者磁共振灌注成像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玉梅 王丽敏 +1 位作者 曹京波 陈红燕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7期470-473,共4页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揭示运动性、感觉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且符合病例入选标...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揭示运动性、感觉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且符合病例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对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患者病变可能波及的Broca区、Wernicke区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分析,主要测量Broca区或Wernicke区的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并与对侧镜像区进行对比。结果在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脑梗死患者中,经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12例为运动性失语、21例为感觉性失语,其他失语症类型25例。对12例运动性失语、21例感觉性失语患者的PWI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患者受累语言功能区处于低灌注状态。结论失语症患者急性期语言功能区均呈低灌注表现,这可能为失语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中枢 失语症 低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鞍区肿瘤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其中以垂体瘤最常见,占鞍区肿瘤的77.08%,其次为颅咽管瘤,占15.20%。此二类肿瘤在发病部位及手术方法上均类似,但二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不同(见表1)。为了提高... 鞍区肿瘤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其中以垂体瘤最常见,占鞍区肿瘤的77.08%,其次为颅咽管瘤,占15.20%。此二类肿瘤在发病部位及手术方法上均类似,但二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不同(见表1)。为了提高对垂体瘤与颅咽管瘤鉴别诊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颅咽管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失语症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辉 方瑞乐 +1 位作者 陈红燕 董可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揭示脑梗死后运动性、感觉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区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揭示脑梗死后运动性、感觉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区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对评定结果为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的患者的病变波及的Broca区、Wernicke区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乳酸(Lactate,Lac),并与对侧镜像区进行对比。结果在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脑梗死患者中,男3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02±3.87)岁。经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12例为运动性失语、21例为感觉性失语,其他失语症类型25例。对12例运动性失语和21例感觉性失语患者的MRS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受累语言功能区即Broca或Wernicke区的NAA、Cho的代谢较对侧镜像区降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受累语言功能区的Cr与对侧镜像区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受累的Broca区或Wernicke区出现Lac峰,而对侧镜像区没有Lac峰出现,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语症患者急性期语言功能区呈低代谢表现,这可能是失语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分析 失语症 语言中枢 低代谢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脑动静脉畸形KRAS突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16
作者 李昊 许宏远 +1 位作者 押小龙 曹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究散发性脑动静脉畸形组织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散发性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术后病变... 目的探究散发性脑动静脉畸形组织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散发性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术后病变组织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 n-fixation and paraffin-embedding,FFPE)样本和对应患者的临床信息,从FFPE样本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KRAS的指定区域(以chr12:25398284为靶点)并进行超深扩增子测序。根据是否存在KRAS突变分为突变组和无突变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5例BAVM患者的FFPE样本。其中63例(43.4%)存在KRAS体细胞突变。其中41例(28.3%)中检测到c.35G→A(G12D)突变,14例(9.7%)中检测到c.35G→T(G12V)突变。此外,还发现了几种罕见报道的KRAS突变,包括c.34G→T(G12C)突变8例(5.5%)、c.34G→A(G12S)突变7例(4.8%)、c.35G→C(G12A)突变2例(1.4%)、c.34G→C(G12R)突变1例(0.7%)。KRAS基因突变组与无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43.4%的BAVM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其中G12D是最常见的KRAS突变类型。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罕见报道的突变类型,包括G12C和G12A等。未发现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作锋 艾林 +2 位作者 戴建平 董可辉 邢德莉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10期735-741,共7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单侧放射冠梗死患者大脑半球的激活部位及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dex,LI)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2例单侧放射冠梗死的患者为卒中组,5例正常志...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分析单侧放射冠梗死患者大脑半球的激活部位及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dex,LI)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2例单侧放射冠梗死的患者为卒中组,5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检查,扫描设备为德国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系统。试验采用Block设计,采取患手顺序对指任务。扫描结果采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2)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激活体素数目及LI。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F-M评分),分析LI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卒中组脑部激活范围较广泛,表现为双侧运动传导通路的激活;双侧大脑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ensory motor cortex,SMC)、第一躯体运动区(M1区)LI明显减少(P=0.004,0.008,0.027)。卒中组L(I半球、SMC、M1)与F-M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33,P=0.618;r=0.558,P=0.059;r=0.297,P=0.348);卒中组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PRE)患者F-M评分较高(52±22),最强激活点位于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POS)患者F-M评分较低(36±27),以上两组F-M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RI可以显示卒中患者运动康复过程中功能区的变化;单侧放射冠脑梗死后,与运动任务相关的脑区激活范围存在明显偏侧化现象;偏侧化程度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之间可能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放射冠 功能磁共振 康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