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私奉献的病理学先驱黄陵
1
作者 郑国芬 陈瑞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7-428,F0003,共3页
黄陵,女,汉族,1916年3月出生,广东省番禺人。194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留校任助教。1946年10月至1948年9月,在沈阳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任讲师。1948年10月至1960年5月,在北京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 黄陵,女,汉族,1916年3月出生,广东省番禺人。194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留校任助教。1946年10月至1948年9月,在沈阳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任讲师。1948年10月至1960年5月,在北京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副主任。1960年由北京医学院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着手组建了病理解剖教研组并任教授、主任,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病理学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全国病理学会常任委员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医学院 解剖学教研室 首都医科大学 沈阳医学院 中国共产党 病理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祁晓莉 戴洁 +2 位作者 任平 刘洪波 王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384,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 bel-2蛋白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异常与其融合蛋白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时云飞 刘翠苓 +5 位作者 周春菊 宫丽平 董丽娜 李敏 黄欣 高子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6,共7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S-ALCL)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蛋白表达及ALK基因异常情况,探讨两者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 目的:回顾性研究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S-ALCL)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蛋白表达及ALK基因异常情况,探讨两者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淋巴瘤研究室及北京儿童医院28例确诊S-ALCL的病例,重新进行常规形态观察,复习及补充必要免疫组化标记以核实诊断。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ing,IHC)。应用ALK-1单克隆抗体检测ALK融合蛋白表达,应用位点特异性间期荧光原位杂交(locus specific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LSI-FISH)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肿瘤细胞ALK基因断裂及其他异常情况。收集临床资料,随访。结果:28例S-ALCL病例IHC检测ALK-1蛋白阳性19例,阴性9例。用LSI-FISH法检测到ALK基因断裂14例,其余14例无ALK基因断裂的病例中,5例呈2个拷贝,9例呈多个拷贝。全部病例中有完整随访的共22例,随访截止时16例生存,6例死亡,生存期0.5 -36.0个月,平均生存期12.8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73.9%。ALK基因多个完整拷贝者1年累计生存率仅47.6%,预后相对较差。结论:S-ALCL病例肿瘤细胞有ALK-1融合蛋白表达,在S-ALCL诊断中高度特异。S-ALCL病例ALK基因的异常改变很复杂,ALK-1融合蛋白表达与ALK基因断裂不完全吻合。S-ALCL中ALK基因异常的不同类型间预后可能有差异。ALK基因呈多个完整拷贝病例的预后可能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基因 原位杂交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