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速手机配合种植机与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蔺世晨 段少宇 +2 位作者 杨炼 高立君 张栋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62-963,966,共3页
目的:比较增速手机配合种植机与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平均分为两组,各78例,分别使用增速手机配合种植机法(实验组)和高速涡轮机法(对照组)拔除,比较干槽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满... 目的:比较增速手机配合种植机与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平均分为两组,各78例,分别使用增速手机配合种植机法(实验组)和高速涡轮机法(对照组)拔除,比较干槽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满意度、面部水肿和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增速手机配合种植机拔牙组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速涡轮机拔牙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满意度、面部水肿和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速手机配合种植机法与高速涡轮机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相比,能显著降低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同时手术创伤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速手机 种植机 高速涡轮机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干槽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不同牙弓形态腭侧微种植支抗位点皮质骨厚度的CBCT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段少宇 张栋梁 +1 位作者 杨炼 包双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目的研究性别、种植部位及牙弓型对腭侧微螺钉种植支抗位点处骨皮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牙弓患者各40例,每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共120例。利用Kavo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 目的研究性别、种植部位及牙弓型对腭侧微螺钉种植支抗位点处骨皮质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牙弓患者各40例,每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共120例。利用Kavo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其口腔颌面部进行扫描,在所得的CBCT图像中定位9个腭侧微螺钉种植支抗位点,并测量该处的皮质骨厚度。结果不同性别患者的相同种植位点处的骨皮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腭中缝及腭中旁3 mm处皮质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腭中缝自切牙孔向后3 nm、6 mm、9 mi以及腭中缝旁3 mm处,自切牙孔向后3 mm、6 mm、9 mm皮质骨厚度依次减少;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根间中点处对应的腭侧皮质骨厚度较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中点处者小,但比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根间中点处者大;不同牙弓型在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根间中点处的3个微种植位点处皮质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圆型、卵圆型、尖圆型在相同位点处皮质骨厚度依次减小,在不同牙弓形的其他6个种植支抗位点皮质骨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手术操作植入种植支抗时,应考虑不同种植位点及牙弓型态皮质骨厚度对手术操作和支抗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支抗 支抗位点 牙弓型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侧矫治不同牵引位置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雪 张春芝 张栋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目的:分析当牵引钩位于不同位置时,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时牙列中牙齿的位移情况。方法:在全牙列、牙周膜、牙槽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当牵引钩分别位于尖牙近中与尖牙远中,微种植... 目的:分析当牵引钩位于不同位置时,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时牙列中牙齿的位移情况。方法:在全牙列、牙周膜、牙槽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当牵引钩分别位于尖牙近中与尖牙远中,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关闭间隙过程中前牙及后牙三维方向上的变化。结果:两组实验结果显示,当将牵引钩放置于尖牙远中时,前牙区矢状方向的回收更均匀,牙弓的缩窄出现在尖牙、第二前磨牙区域,但垂直向上的"拱形效应"更明显。结论:利用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滑动法回收间隙时,宜将牵引钩放置于尖牙远中,尖牙、第二前磨牙区域牙弓的缩窄有效抵抗了水平向"拱形效应"。对于垂直向上明显的"拱形效应",应当配合在弓丝上打10°的摇椅抵抗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滑动法 牵引位置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排龈法与排龈线排龈法排龈效果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炼 蒲高成 +3 位作者 段少宇 赵运流 徐达 刘淑萍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7,60,共3页
比较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30例患有轻度牙龈炎且需全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全冠预备后用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进行排龈,对两组患者在排龈时间,排龈中使用止血药物的情况,排龈后制取印模的清晰... 比较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30例患有轻度牙龈炎且需全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全冠预备后用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进行排龈,对两组患者在排龈时间,排龈中使用止血药物的情况,排龈后制取印模的清晰程度以及排龈对牙龈健康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比较,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排龈方法在排龈时间,止血药物使用及牙龈健康影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在模型清晰程度上没有统计学差异。激光排龈法对牙龈损伤小、效率高、排龈效果肯定,适用于轻度牙龈炎患者全冠修复时的排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排龈线 排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法在舌侧正畸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雪 张栋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2-344,共3页
舌侧矫治较唇侧矫治有诸多治疗优势,然而其生物力学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与临床状态比较符合的舌侧矫治仿真模型,对舌侧正畸过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本文对三维有限元法在舌侧正畸领域的应用... 舌侧矫治较唇侧矫治有诸多治疗优势,然而其生物力学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与临床状态比较符合的舌侧矫治仿真模型,对舌侧正畸过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本文对三维有限元法在舌侧正畸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矫治 三维有限元 仿真模型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代用品在上颌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蔺世晨 段少宇 +3 位作者 朱静 宋万红 杨炼 孙丹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1-456,共6页
目的评价使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联合Bio-oss骨粉在上颌前牙区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上颌前牙的病人26例共32颗牙,根据性别分层,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CGF组,16颗)拔牙窝... 目的评价使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联合Bio-oss骨粉在上颌前牙区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上颌前牙的病人26例共32颗牙,根据性别分层,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CGF组,16颗)拔牙窝内植入CGF和Bio-oss骨粉混合物,CGF膜关闭拔牙窝;对照组(自然愈合组,16颗)拔牙窝搔刮后放置止血海绵,待其自然愈合。病人于术后6个月时复诊,拍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别与术前CBCT比较,观察并测量拔牙位点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在CGF组,唇、腭侧骨板高度术后6个月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嵴宽度术后6个月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唇、腭侧骨板高度和牙槽嵴宽度术后6个月和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唇、腭侧骨板高度和牙槽嵴宽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F联合Bio-oss骨粉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可以有效地维持牙槽嵴的宽度和高度,为种植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 浓缩生长因子 BIO-OSS骨粉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种植唇侧骨间隙移植自体碎骨的CBCT观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蔺世晨 段少宇 +3 位作者 杨炼 孙丹丹 李鑫 刘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2人,共32颗患牙,按分层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2人,共32颗患牙,按分层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颗。试验组拔牙后使用中空钻取种植位点处的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后将自体骨碾碎植入到骨间隙中,放置愈合帽或即刻修复后缝合;对照组行常规即刻种植术,唇侧骨间隙植入Bio-Oss Collagen,放置愈合帽或即刻修复后缝合。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复诊时拍摄CBCT,进行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影像学比较。结果两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两组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牙槽嵴宽度和唇、腭侧骨板高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组内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牙槽嵴宽度和唇、腭侧骨板高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中空钻 自体骨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增宽种植体颊侧角化龈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蔺世晨 刘航 +3 位作者 吴雪 李鑫 季一鸣 段少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目的 探讨和评价3种角化龈增宽方法在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接受下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治疗且存在颊侧角化龈宽度不足的患者36例,在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上,按... 目的 探讨和评价3种角化龈增宽方法在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接受下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治疗且存在颊侧角化龈宽度不足的患者36例,在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上,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分别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s)、游离龈移植(free gingival graft,FGG)来增加种植体颊侧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tissue width,KTW),术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测量3组患者KTW及美观满意度。结果 术后6个月,3组患者的KTW分别为:ADM组(3.72±1.18)mm、CGFs组(2.92±0.72)mm、FGG组(4.65±0.91)mm,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FGG组增加幅度[(3.49±0.79)mm]最大,高于ADM组[(2.75±0.96)mm]和CGFs组[(1.84±0.65)mm],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FGG组(3.50±1.17)明显高于ADM组(2.25±1.06)和CGFs组(2.00±0.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美观满意度VAS评分,ADM组(8.67±0.89)和CGFs组(8.17±0.94)均显著高于FGG组(6.00±1.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M、CGFs、FGG 3种方法各有特点,均能够有效增加种植体颊侧KTW,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疗机构的条件,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浓缩生长因子 游离龈移植 角化龈增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