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浩 江瑛 +4 位作者 余豪 吴静 许晴 王萍 张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PV)及脾静脉(SPV)血流动力学...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PV)及脾静脉(SPV)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8周时对照组与模型组脂变积分有明显差异(P<0.05),12、16、22周模型组均有明显的脂肪变,12周模型组开始出现PV内径增宽,流速减慢。PV内径与脂变积分呈正相关,PV流速、SPV流速与之呈负相关。门静脉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高频多普勒超声可以较敏感地检测NAFLD大鼠不同时期PV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门静脉 血液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建设的初步探索
2
作者 谢燕 虞芬 +2 位作者 魏华 焦晓慧 张进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4期136-137,152,共3页
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是建立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的目的。该文从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建设的目标出发,就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有益... 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价值,是建立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的目的。该文从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建设的目标出发,就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与测试平台 实验室建设 管理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皮肤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动作电位 被引量:3
3
作者 冯逵 张淑华 张英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研究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电刺激皮肤并结合M细胞多点胞内穿刺技术记录胞体及腹侧树突的电反应。结果刺激躯干部皮肤在国产鲫鱼M细胞上记录到3组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a组EPSP幅度最... 目的研究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电刺激皮肤并结合M细胞多点胞内穿刺技术记录胞体及腹侧树突的电反应。结果刺激躯干部皮肤在国产鲫鱼M细胞上记录到3组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a组EPSP幅度最低潜伏期和时程也最短,分布在胞体及胞体附近的腹侧树突上,耐受≥1Hz的刺激。b组EPSP幅度最高,时程最长,潜伏期介于a、c两组之间不耐受≥1Hz的刺激从胞体到腹侧树突末梢端幅度逐渐增大;在b组EPSP基础上可爆发动作电位。c组EPSP的特点是需要较强(伤害性)刺激≥100V才可出现,潜伏期最长幅度介于a、b两组之间,不耐受≥1Hz的刺激。上述3组EPSP上均叠加有代表电突触活动的尖峰样瞬变电位。结论(1)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可使M细胞爆发动作电位,这与以往观点不同;(2)皮肤伤害性刺激可使M细胞产生一个迟发性EPSP(3)从皮肤投射到M细胞的神经通路可能是由含有不同突触接替次数和不同突触种类的神经链群组成,它们在M细胞上的投射部位各异;4在上述通路上有可能皆存在电和化学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腹侧树突 皮肤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鲫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