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听力康复汉语计算机化训练及评价系统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雪清 王树峰 +4 位作者 武文芳 王齐琳 孔颖 吴燕君 周婉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成人 听力康复治语计算机化训练 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成像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春燕 李政 +1 位作者 康克军 高文焕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6-498,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探讨了 X射线成像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成因。这对于提高 X射线影像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X射线成像系统 非线性特性 物理模型 辐射特征 X光机 辐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VRML显示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果宏 陈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VRML 生物大分子 三维结构 蛋白质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美容多媒体查询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菁 魏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将中医美容知识的查询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使用FoxProforWindows完成查询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设计思想包括数据库设计、查询设计、图像处理和菜单设计4个方面。
关键词 多媒体 中医学 美容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扫视眼动系统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邵颉 刘卫芳 +3 位作者 刘亚芹 欧阳楷 李忠诚 李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
简要介绍了扫视眼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基本能准确地估计出各参数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的取值,初步验证 了其是进行扫视眼动系统参数估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参数估计 遗传算法 数学模型 扫视眼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CS—51系列单片机实现QRS波检测
6
作者 邵颉 王娟 +2 位作者 林琼 贾文艳 欧阳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共1页
近几年由于PC机平台发展迅速,由微机+软件组成的仪器,其生命期易受外界计算机部件市场的影响,又由于高级编程器具有解密功能,很难保护知识产权。在这种背景下,OEM产品和产业出现并成为今后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OEM(Original Equipm... 近几年由于PC机平台发展迅速,由微机+软件组成的仪器,其生命期易受外界计算机部件市场的影响,又由于高级编程器具有解密功能,很难保护知识产权。在这种背景下,OEM产品和产业出现并成为今后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原意是基础设备生产,可以理解为一种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并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模块。它能够保证大规模生产时技术指标的一致性,并可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且因无法解密而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当前市场上大多数中、低档的监护仪都是在OEM生理检测部件的基础上,用单片机技术将各模块的技术集成所组成的。......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心血管双弹性腔模型参数估计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冬梅 罗志昌 +1 位作者 张松 杨益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2-70,共9页
提出了一种人体心血管系统双弹性腔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应用该方法辨识出不同运动负荷下的模型多数变化,并从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心血管系统的储备与调节中,对运动负荷下心血管功能状态作出评价。
关键词 双弹性腔模型 参数估计 心血管功能 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世华 李海云 罗述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FMRI 功能磁共振成像 数据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计算中坐标变换的网络模型(CMAC)的泛化特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欧阳楷 陈卉 +1 位作者 周萍 周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5-481,共7页
在神经计算中神经网络的泛化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该文简述了小脑模型(CMAC——CerebelarModelAreiculationControler)的原理和学习算法,并用仿真方法讨论了在机器人使用的坐标变换关... 在神经计算中神经网络的泛化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该文简述了小脑模型(CMAC——CerebelarModelAreiculationControler)的原理和学习算法,并用仿真方法讨论了在机器人使用的坐标变换关系(输入直角坐标值,输出机器手的关节角度)下CMAC的泛化性能:当泛化率为1∶100时CMAC仍能正常工作.系统的精度虽能满足需要,但是进一步提高却受到限制.本文还讨论了影响精度的各种因素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化性能 小脑模型 CMAC 坐标变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中国人数据集的鼻部及颞骨解剖结构三维重建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希平 夏寅 +3 位作者 韩德民 魏永祥 赵媛媛 周果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7-379,383,共4页
目的:为可视化虚拟人体模型鼻部及颞骨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探索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利用3D-Slicer软件进行鼻部及颞骨部分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对单层图片进行图象分割及提取,处理后的体数据导入3D-Slicer,选择阈值进行进一步的图像分... 目的:为可视化虚拟人体模型鼻部及颞骨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探索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利用3D-Slicer软件进行鼻部及颞骨部分解剖结构的三维重建。对单层图片进行图象分割及提取,处理后的体数据导入3D-Slicer,选择阈值进行进一步的图像分割,产生感兴趣区的标志图,进而重建出组织结构的三维表面模型。结果:成功重建了四组鼻窦,鼻中隔,中下鼻甲,颞骨,鼓室,乳突气房,乙状窦,颈内动脉的三维表面模型,并可显示不同结构间的毗邻关系与空间定位。结论:基于中国第一号虚拟人数据集,用3-D软件可以实现鼻部颞骨部分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便于对该部解剖结构的观察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鼻部 颞骨 虚拟人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减重步行装置在康复治疗中的实用性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建宇 纪树荣 +3 位作者 范晓华 张缨 刘志成 曹海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减重步行训练装置提高偏瘫、截瘫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实用性。方法38例偏瘫、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正规减重组(n=14)、简易减重组(n=14)。正规减重组患者应用标准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仪进行步行训练,简易减重组...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减重步行训练装置提高偏瘫、截瘫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实用性。方法38例偏瘫、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正规减重组(n=14)、简易减重组(n=14)。正规减重组患者应用标准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仪进行步行训练,简易减重组患者应用自制的简易减重步行装置进行步行训练。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步行功能评定、10 m步行速度、Fugl-M 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减重组患者训练6个月后,步行功能评分、10 m步行速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正规减重组与简易减重组患者训练后步行功能评分与步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简易减重步行训练装置进行步行训练,能够取得与标准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仪相似的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简易减重步行训练装置 偏瘫 截瘫 步行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对鼠脑MDA、NOS含量和LDH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瑞 侯燕芝 +3 位作者 陈安宇 于培兰 史小苓 孙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1-233,共3页
为研究手机微波对小鼠脑是否有损害 ,选用 4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发射功率的微波照射小鼠 ,用TBA比色法、二硝基苯肼显色法 (DNPH显色法 )和吩嗪二甲脂比色法 (PMS显色法 )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 (LDH)和... 为研究手机微波对小鼠脑是否有损害 ,选用 4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发射功率的微波照射小鼠 ,用TBA比色法、二硝基苯肼显色法 (DNPH显色法 )和吩嗪二甲脂比色法 (PMS显色法 )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 (LDH)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统计学分析显示 :2 45 0MHz微波辐射后MDA含量升高 (P <0 .0 0 1 ) ,LDH活性降低 (P <0 .0 5 ) ,NOS不变 (P >0 .0 5 ) ;870、45 0和 45MHz微波分别辐照后 ,MDA含量和LDH活性均变化不大 (P >0 .0 5 )。提示 :在强辐照条件下 (2 45 0MHz) ,微波通过使脑中自由基产生过量参与脑损伤 ;而在手机弱辐照条件下 (870、45 0、45MHz) ,微波辐照对脑基本无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照 鼠脑 MDA NOS LDH 丙二醛 乳酸脱氢酶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翔 童隆正 +1 位作者 杜光伟 戴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 评价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9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 ,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专家挑选出未增强的图像以及强化最明显的图像。经CT操作台上的简易叠加软件减影处理得到... 目的 评价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9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 ,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专家挑选出未增强的图像以及强化最明显的图像。经CT操作台上的简易叠加软件减影处理得到轴位CT减影图像 ,同时使用计算机通过配准、减影及增强技术处理得到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图像。 2例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复查。结果  9例患者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均可显示梗塞灶的血管缺如状态 ,2例患者治疗后复查可以观察到病灶区血管影增加 ,P <0 .0 5。图像质量优于CT扫描机操作台的简易减影图像 ,P <0 .0 5。减影系数为 1的对比度增强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可以完全消除背景 ;而减影系数为 0 .8伪彩色增强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可以保留脑室等解剖背景。结论 结合CT灌注成像与CT减影血管成像 ,临床医生可以方便、迅速地更加全面、直观地观察急性脑梗塞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塞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脑缺血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照射对大鼠皮肤烫伤愈合后期再创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筑闻 王春燕 +2 位作者 马宗廉 周康 戚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56,共3页
用波长为6328nm的低强度氦氖激光以三种不同剂量对40只大鼠,40个皮肤烫伤创面照射,观测到:一、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均较未照射激光的创面缩短。二停止照射后即行切除全皮的新创面愈合时间则较未照射激光的新创面出现延长... 用波长为6328nm的低强度氦氖激光以三种不同剂量对40只大鼠,40个皮肤烫伤创面照射,观测到:一、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均较未照射激光的创面缩短。二停止照射后即行切除全皮的新创面愈合时间则较未照射激光的新创面出现延长。三、以上两项效果均与照射剂量有关,愈合过程中各阶段的愈合速率也有不同。初步认为低强度氦氖激光(6328nm)照射对大鼠皮肤烫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对停止照射后即受到之新的开放性创伤有延迟愈合的抑制作用趋势;以小剂量照射效果更为明显,且此效果主要显示在愈合后期。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须注意被照射之创面痊愈前不可再受新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 皮肤烫伤 氦氖激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切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继良 杨新健 +5 位作者 吴中学 吴耀晨 张晓龙 刘志成 戴建华 丁光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生长、破裂的机制。方法选取5只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模型,结合医学影像学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行数值模拟,并对瘤颈、瘤壁... 目的探讨颅内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生长、破裂的机制。方法选取5只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模型,结合医学影像学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行数值模拟,并对瘤颈、瘤壁等部位切应力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顶端动脉瘤在整个心动周期里切应力几乎都在迅速变化,变化时程与血流速度的变化时程一致,切应力主要存在于瘤颈,动脉瘤颈入口边界切应力0.21T达峰值,为0.83Pa;出口边界切应力0.32T达峰值,为0.38Pa;动脉瘤壁切应力接近于0。结论顶端动脉瘤瘤壁切应力是促进动脉瘤生长、扩大的可能原因之一。CFD数值模拟是一种反映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血液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纹理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海荣 童隆正 贺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纹理分析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种浏览器的数字化人脑图谱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述谦 阎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9期826-829,共4页
目的 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基于MR图像的数字化人脑解剖图谱。方法 首先对获取的MR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去除非脑组织等操作 ,再提取感兴趣区 ,分别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VRML)和移动立方体法 (marchingcubes)获得可视化显示 ,并对图谱加解... 目的 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基于MR图像的数字化人脑解剖图谱。方法 首先对获取的MR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去除非脑组织等操作 ,再提取感兴趣区 ,分别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VRML)和移动立方体法 (marchingcubes)获得可视化显示 ,并对图谱加解剖标识。用一种基于点约束的变形算法———薄板样条法 (thin platesplines)使基于MR图像的图谱与Talairach标准图谱对准 ,实现图谱到Talairach标准空间的映射。结果 基于中国人 (男、女各一 )头部MR体数据集 ,实现具有多种浏览功能的数字化人脑图谱。该图谱将各种功能集成于一个人机交互式界面中 ,可以任意选取感兴趣区放大、旋转观察 ,对人脑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其上下级层次结构深入了解 ,逼真的 3D显示图像对脑内部深层结构产生直观的印象。结论 具有多种浏览功能的数字化人脑图谱是人脑解剖教学、神经外科手术计划和引导及人脑组织分类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图谱 磁共振成像 可视化 3D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计算机技术研究大鼠胃电和胃运动信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梦燕 刘学宗 +5 位作者 孟晠 曲瑞瑶 金宗平 侯安存 张澍田 于中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利用体表电极、体内胃肠电极和压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分别同时记录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应激组 Wistar 大鼠体表胃电、体内平滑肌慢波和胃平滑肌运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应激组的体表胃... 利用体表电极、体内胃肠电极和压力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分别同时记录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应激组 Wistar 大鼠体表胃电、体内平滑肌慢波和胃平滑肌运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急性应激组的体表胃电、体内平滑肌慢波和胃平滑肌运动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提示:①体表胃电在一定程度能够反映胃的活动,揭示胃的生理和病理规律,有可能应用于临床,作为胃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客观标准;②体表胃电不仅反映体内胃平滑肌慢波的电活动,还与胃平滑肌运动有关,反映了有关胃平滑肌运动的一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胃电 胃平滑肌运动 胃运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广谱X线条件下的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富强 蒋大宗 +2 位作者 邓振生 曹新华 田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8-233,共6页
虽然双能量X线技术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的双光子骨密度测量方法,但由于实际X线源的广谱性,使这一方法的测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误差。本文从分析实际X线系统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不受任何前提假设条件限制的... 虽然双能量X线技术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的双光子骨密度测量方法,但由于实际X线源的广谱性,使这一方法的测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误差。本文从分析实际X线系统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不受任何前提假设条件限制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其测量结果要优于传统的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X线技术 骨密度 测量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动力学监测方法及计算机实时分析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曲瑞瑶 孟晹 +5 位作者 王伟 李利生 曾文红 曲柏林 刘学宗 李梦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胃肠动力学 监测方法 计算机实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