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综合科老年共病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闫巍 李瑞 +7 位作者 王杰萍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张洁 张新焕 朱钟慧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48-1656,共9页
目的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04-01至2017-03-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 目的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04-01至2017-03-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累及系统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率。统计患者入院原因、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各种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住院日均费用。结果共纳入年龄≥60岁的非重复住院共病患者761例;男465例,女296例;<80岁患者125例,≥80岁患者636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慢性病数量为2~16个,其中31.4%(239/761)的患者患9种慢性病,19.3%(147/761)的患者患11种慢性病,18.0%(137/761)的患者患8种慢性病。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慢性病累及系统数量为2~9个,其中27.9%(212/761)的患者累及5个系统,25.9%(197/761)的患者累及6个系统,12.2%(93/761)的患者累及4个系统。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74.9%(562/761)患高血压,73.9%(561/761)患高脂血症,66.8%(505/761)患脑梗死,48.1%(366/761)患冠心病,38.1%(290/761)患糖尿病。不同性别患者神经系统疾病中脑梗死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前列腺增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其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于<80岁患者(P<0.05)。18.7%(142/76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有系统肿瘤,其中以消化系统肿瘤为主。41.3%(314/761)的患者由于急性感染入院。46.5%(354/761)的患者发生感染(40例为院内获得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占82.8%(293/354)。≥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80岁患者(P=0.001)。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贫血加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压疮、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日均费用高于未发生感染患者(P<0.05)。结论老年共病患者多数患9种慢性病,累及4~6个系统,以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发,且将近半数老年共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疾病负担较大。因此,临床医师针对老年共病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现象 老年人 住院病人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慢性PM_(2.5)和O_(3)共同暴露对大鼠鼻黏膜ATP总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阎腾龙 胥嘉钰 +6 位作者 陈田 杨鑫 王伟伟 周淑佩 牛丕业 贾光 夏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matter,PM_(2.5))和臭氧(ozone,O_(3))亚慢性共同暴露对大鼠鼻黏膜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总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matter,PM_(2.5))和臭氧(ozone,O_(3))亚慢性共同暴露对大鼠鼻黏膜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总量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暴露组,每组各10只,分别饲养于常规清洁级环境和本团队既往所搭建的大气污染物暴露系统中,连续暴露208 d。暴露期间,监测暴露系统内PM_(2.5)和O_(3)浓度,采用自测和站点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暴露系统内PM_(2.5)和O_(3)进行综合评估。在暴露第208天处死大鼠取心、肝、脾、肾、睾丸等主要器官和鼻黏膜组织,称量各脏器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利用所收集鼻黏膜组织,使用生物发光法测定ATP总量,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结果:自第3周开始至暴露结束,暴露组大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日均PM_(2.5)浓度为(30.68±19.23)μg/m3,O_(3)最大8 h浓度(O_(3)-8 h)为(82.45±35.81)μg/m3。暴露组大鼠鼻黏膜组织ATP化学发光值(792.4±274.1)IU/L低于对照组(1126.8±218.1)IU/L,鼻黏膜组织Na^(+)-K^(+)-ATP酶活性(1.53±0.85)U/mg低于对照组(4.31±1.60)U/mg(P<0.05)。对照组和暴露组鼻黏膜组织的蛋白含量分别为(302.14±52.51)mg/L和(234.58±53.49)mg/L,Ca^(2+)-ATP酶活性分别为(0.81±0.27)U/mg和(0.99±0.73)U/m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慢性PM_(2.5)和O_(3)共同暴露可能影响大鼠鼻黏膜组织供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臭氧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共病患者在诊疗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5
3
作者 闫巍 王杰萍 +5 位作者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张洁 张新焕 朱钟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多病共存现状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出挑战。老年共病患者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多合并衰弱、营养不良、失能等,需要多重用药。当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时,病情出现恶化,预后不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多病共存现状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出挑战。老年共病患者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多合并衰弱、营养不良、失能等,需要多重用药。当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时,病情出现恶化,预后不佳。本文总结了老年共病现状、临床特点以及老年共病患者就诊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理念,对患者加强宣教,鼓励自我管理,为老年共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健康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病现象 老年人 策略 实验性 全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与婴儿暴露评估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潇 仝彤 +2 位作者 李健 王继 施致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75-3480,共6页
为探索北京市产妇母乳中典型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婴儿经母乳的外暴露水平及风险.于2011~2012年通过征集母乳捐献志愿者方式采集95份母乳样本,并填写调查表,记录母乳捐献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居住环境等信息.采用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 为探索北京市产妇母乳中典型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婴儿经母乳的外暴露水平及风险.于2011~2012年通过征集母乳捐献志愿者方式采集95份母乳样本,并填写调查表,记录母乳捐献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居住环境等信息.采用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母乳中全氟辛酸及全氟辛烷磺酸的含量,估算婴儿经母乳的每日摄入量并与参考剂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北京市产妇母乳中全氟辛酸含量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2和37.4pg/m L,范围在13.4~181.3pg/m L之间.全氟辛烷磺酸含量高于全氟辛酸,均值、中位数和范围分别为66.6、54.5和14~390.3pg/m L,统计分析发现全氟辛酸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但与母乳产出时间呈负相关,而全氟辛烷磺酸则与产妇年龄呈正相关.婴儿经母乳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每日摄入量中值分别为4.67和6.81ng/(kg bw·d),最高值分别为22.66和48.79ng/(kg bw·d),显示部分婴儿经母乳摄入的全氟辛烷磺酸水平超过了参考剂量,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全氟辛酸 全氟辛烷磺酸 婴儿 暴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健康管理对提高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闫巍 王杰萍 +6 位作者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张洁 张新焕 朱钟慧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302-3306,共5页
老年共病患者较老年单一慢性病患者存在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跌倒等诸多问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当前老年人的医疗以患者为中心,以减少失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目标。因此,本文特别关注了老年共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提出对老年共... 老年共病患者较老年单一慢性病患者存在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跌倒等诸多问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当前老年人的医疗以患者为中心,以减少失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目标。因此,本文特别关注了老年共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提出对老年共病患者实行分级诊疗,关注老年综合征,运用多学科团队制定综合诊疗方案,重视急性病恢复期的老年中期照护,实行连续性健康管理,预防并减少各种急性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次数,延缓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共病现象 生活质量 连续性健康管理 患者分级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及其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艳博 周维 +3 位作者 于永波 段军超 郭彩霞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6-481,共6页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粒径约60 nm的纳米 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粒径约60 nm的纳米 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当作用时间为12 h 时,仅100.0 mg· L-1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当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25.0~100.0 mg·L-1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同一浓度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呈时间效应关系。LDH 和 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除12.5 mg·L-1组外,其余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和细胞内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0.0 mg·L-1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内 Nrf2、HO-1、SOD2和 GCLC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纳米 SiO2颗粒具有降低细胞活力、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诱导 ROS生成和转录调控氧化还原因子等血管内皮细胞毒性,氧化损伤是纳米 SiO2颗粒发挥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细胞毒性 氧化损伤 活性氧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小鼠十二指肠DMT1和FP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倩 李蔓 +1 位作者 张万山 魏守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肥胖对小鼠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mRNA、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1,FPN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肥胖影响铁吸收的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模型组,每组6... 目的观察肥胖对小鼠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mRNA、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1,FPN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肥胖影响铁吸收的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模型组,每组6只,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肥胖模型,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饲养,实验干预期14周。建模完成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DMT1、FPN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十二指肠FPN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肥胖模型组小鼠十二指肠DMT1、FPN1mRNA表达以及FP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会下调机体十二指肠DMT1、FPN1的表达,导致铁吸收不良,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引起铁缺乏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铁代谢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 膜铁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体内气管滴注纳米二氧化硅对体内主要脏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曼 孙小铃 +4 位作者 王继 梁宝璐 李艳博 荆黎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0-235,I0001,I0002,共8页
目的:探讨气管滴注纳米二氧化硅(SiO_2)在体内对小鼠各脏器的影响,为纳米SiO_2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40只6~8周龄BALB/c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SiO_2组(7mg·kg^(-1))、中剂量SiO_2组(21mg·kg^(-1))... 目的:探讨气管滴注纳米二氧化硅(SiO_2)在体内对小鼠各脏器的影响,为纳米SiO_2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40只6~8周龄BALB/c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SiO_2组(7mg·kg^(-1))、中剂量SiO_2组(21mg·kg^(-1))和高剂量SiO_2组(35mg·kg^(-1))(n=10),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染毒5次,每3d1次,最后一次染毒1和15d后取小鼠左肺、右肾、肝脏、心脏和脾脏制成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摘眼球取血,检测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尤其是中和高剂量SiO_2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肺泡间隔增厚、炎性细胞浸润的炎症实变表现以及少量的小动脉血栓;肝脏出现肉芽肿样炎性细胞浸润及少量的局灶性肝细胞坏死;脾脏红髓增大充血,巨噬细胞增生并可见散在的巨核细胞;上述表现存在剂量依赖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15d后这些损伤表现均有减轻的趋势;肾组织则表现为轻微的炎性细胞浸润。血生化指标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在实验组中有一定的波动,提示肝细胞有不同程度损伤;实验组小鼠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变化提示有肾功能损害,但无明显剂量及时间效应。结论:气管滴注纳米SiO_2对不同脏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炎症及损伤方面,受影响的脏器主要有肺脏、肝脏、脾脏和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气管滴注 组织病理学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小鼠肝脏铁代谢调控分子hepcidin、lipocalin-2和ferroport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万山 李蔓 +2 位作者 高倩 王辰 魏守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动物模型,观察肥胖对小鼠肝脏中铁代谢相关调控分子铁调素(hepcidin)、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和膜铁输出蛋白-1(ferroportin-1,FPN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肥胖影响肝脏铁代谢... 目的通过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动物模型,观察肥胖对小鼠肝脏中铁代谢相关调控分子铁调素(hepcidin)、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和膜铁输出蛋白-1(ferroportin-1,FPN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肥胖影响肝脏铁代谢相关分子表达调控的机制。方法将4-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膳食诱导的肥胖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肥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实验饲喂周期为15周。建模成功后取小鼠肝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脏中铁代谢相关调控分子hepcidin、LCN2和FPN1 mRNA的表达,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LCN2和FPN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肥胖模型组小鼠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CN2和FPN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可以显著上调小鼠肝脏hepcidin的表达,而对肝脏铁代谢相关调控分子LCN2和FPN1的表达并无显著影响。故还不能够认为肥胖可以影响肝脏铁代谢调控分子lipocalin-2和ferroportin-1的表达,进而导致细胞摄取及释放铁的能力发生障碍,使得机体对铁的需求不能满足要求,出现铁代谢功能紊乱,导致肥胖性铁缺乏的发生,而是通过上调肝脏hepcidin表达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铁代谢相关调控分子或者存在更为复杂的调控机制,这仍需我们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探索。这也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对肝脏铁代谢相关调控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引起铁缺乏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铁代谢 铁调素 脂质运载蛋白-2 膜铁输出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及其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银叶 李艳博 +6 位作者 牛丕业 王晖 王翼飞 梁宝璐 赵峰 郭彩霞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59,I0002,I0003,共8页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探讨纳米SiO2颗粒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分别为1...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探讨纳米SiO2颗粒毒性效应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及100.0 mg·L-1。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SiO2颗粒粒径、形貌及分散性。细胞处理24h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细胞中硅水平;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AnnexinⅤ/PI双染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线粒体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TEM观察,纳米SiO2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好,未发生聚集。用Image J软件计算得到颗粒平均粒径为(57.66±7.30)nm。与对照组比较,纳米SiO2颗粒作用于HUVECs后,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中硅水平和培养液中LDH活性增加(P<0.05),细胞中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甚至发生细胞凋亡。上述细胞效应均表现为随颗粒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明显,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纳米SiO2颗粒具有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可诱导ROS生成和氧化应激,从而破坏细胞膜、损伤线粒体,最终引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细胞毒性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纳米二氧化硅所致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维佳 李阳 +5 位作者 于永波 于洋 段军超 杨玉梅 邹洋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6-490,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导致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的抑制作用,阐明纳米SiO2颗粒致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选用粒径为68nm的纳米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L-02)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导致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的抑制作用,阐明纳米SiO2颗粒致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选用粒径为68nm的纳米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L-02)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2、5、10mmol·L-1)NAC预处理组、不同浓度(10、20、50、100mg·L-1)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和NAC预处理的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NAC预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以及不同浓度NAC预处理后暴露于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NAC预处理后暴露于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形态;荧光酶标仪检测NAC预处理后暴露于不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中ROS水平。结果:NAC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在5mmol·L-1浓度时达到峰值,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NAC能使暴露于纳米SiO2颗粒的细胞存活率升高,以5mmol·L-1 NAC的作用最明显(P<0.05);与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比较,NAC预处理的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数目增多,细胞边界较明显;随纳米SiO2颗粒浓度的升高,细胞中ROS水平随之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在50和100mg·L-1浓度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比较,NAC预处理的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中ROS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纳米SiO2颗粒所致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和细胞中ROS水平升高,细胞中ROS水平升高是纳米SiO2颗粒导致人正常肝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细胞毒性 N-乙酰半胱氨酸 活性氧 肝细胞L-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空间积聚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美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对2013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情况进行分类并比较。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AIDS发病率和死亡率指标,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分类,比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A... 目的对2013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情况进行分类并比较。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AIDS发病率和死亡率指标,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分类,比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AIDS的流行情况与严重程度。结果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划分为3个病区。第一类病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AIDS发病率与死亡率最严重,广西壮族自治区AIDS发病率为15.036 3/10万,死亡率为5.916 3/10万;云南省AIDS发病率为12.4748/10万,死亡率为3.599 5/10万。结论全国AIDS疫情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为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控措施的有效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聚类分析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小丽 王炎 +1 位作者 朱钟慧 田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663-3666,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免疫调节、细胞保护及抗纤维化的作用。其中MSCs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可能是其旁分泌的各种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参与。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就MSCs的旁分...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免疫调节、细胞保护及抗纤维化的作用。其中MSCs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可能是其旁分泌的各种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参与。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就MSCs的旁分泌作用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 外泌体 组织修复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CT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拮抗矽肺大鼠肺纤维化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安国亮 李小丽 +5 位作者 王炎 连西濛 朱钟慧 郭彩霞 吴惠慧 田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 CT能否评价大鼠矽肺纤维化程度并反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拮抗肺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6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石英组和BMSCs处理组,每组20只。石英组和B... 目的探讨Micro CT能否评价大鼠矽肺纤维化程度并反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拮抗肺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6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石英组和BMSCs处理组,每组20只。石英组和BMSCs处理组气管内滴注石英混悬液(50 mg/mL)。染尘后,BMSCs处理组尾静脉注射BMSCs,其他组尾静脉注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染尘后不同时间点进行大鼠肺部Micro CT平扫,取肺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石英组与对照组相比,第7、15、30 d病理HE染色分别可见炎细胞浸润,散在的矽结节和矽结节的融合;Masson染色可见在每个时间点,石英组的胶原纤维量均高于对照组;CT分别可见肺门斑块状密度增高影,点状和片状高密度影。BMSCs处理组与石英组相比,第15、30 d病理和CT均显示矽肺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Micro CT能够评价15 d和30 d时矽肺纤维化程度并反映BMSCs对肺纤维化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CT 矽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