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通过微信院前激活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国忠 华琦 +5 位作者 柳子静 郝明辉 徐荣 张利彬 陈文明 郭金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通过智能手机微信院前激活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手机微信群,潞河医院与120急救中心及周边20余家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通过智能手机微信院前激活导管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手机微信群,潞河医院与120急救中心及周边20余家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基层医院建立STEMI病人区域协同救治系统。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微信群建立后基层医院转诊的STEMI病人分为2组:导管室组(n=48)通过微信群激活、急救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ystem,EMS)120将病人直接送入导管室。对照组(n=52),通过微信群激活、EMS将病人送至急诊后再送导管室。比较2组病人首次医疗接触至器械(first medical contact-to-device,FMC2D)时间、FMC2D时间指南达标率和门器械(door to device,D2D)时间。结果 2组病人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导管室组的FMC2D中位数时间明显缩短(98.0 min vs 151.4 min,P<0.001),FMC2D时间指南达标率明显提高(60.4%vs 25.0%,P<0.001),D2D中位数时间明显缩短(21.7 min vs 54.0 min,P<0.001)。住院期间2组各死亡2例(4.17%vs 3.85%,P>0.05)。结论基层医院通过微信激活导管室将STEMI病人直接转运至导管室可明显缩短FMC2D和D2D时间,提高FMC2D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转运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龙 钱海燕 +3 位作者 武德巍 郑磊 张丽 俞梦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5-878,共4页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方法:随机抽取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2-01至2013-06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支架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60例,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109)和非糖尿病组(n=251),两...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方法:随机抽取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2-01至2013-06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支架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60例,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109)和非糖尿病组(n=251),两组患者经常规术前检查、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血栓弹力图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年龄、男性占比例、高血压病史占比例、高脂血症占比例和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与二磷酸腺苷抑制率显著相关(r=0.977,P=0.0001),与花生四烯酸抑制率相关性不显著(r=0.245,P=0.06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上述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各因素之后,糖尿病与二磷酸腺苷抑制率仍显著相关(r=0.862,P=0.0001)。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主要参数,包括R值、K值、α角和Ma值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而二磷酸腺苷抑制率在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且糖尿病组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34.7%vs 16.2%,P=0.001)。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呈现高凝状态,且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高,提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需要加强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 糖尿病 血栓弹力图 花生四烯酸抑制率 二磷酸腺苷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正海 郭金成 +3 位作者 张立新 孙雨华 甘舜进 王国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急诊同期行PCI的179例老年AMI患者(老年组)和115例非老年AMI患者(非老年组),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特征,即刻手术成功...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急诊同期行PCI的179例老年AMI患者(老年组)和115例非老年AMI患者(非老年组),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特征,即刻手术成功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以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为主,但梗死部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老年组多支病变(88.3%)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3.5%,P=0.000),老年组PCI成功率、术后TIMI 3级血流、病死率、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等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老年组心力衰竭、再发性心绞痛比例(14.8%、12.5%)显著高于非老年组(4.4%、5.3%,P=0.021、0.012)。结论老年AMI患者急诊PCI手术成功率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不增加死亡率,且患者近期预后良好,该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抽吸物成分与再灌注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怀东 曾惠 +2 位作者 骆丽 张立新 郭金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抽吸物成分进行病理分析,研究不同抽吸物成分与心肌水平再灌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术者根...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抽吸物成分进行病理分析,研究不同抽吸物成分与心肌水平再灌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50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54例。术者根据术中情况进行血栓抽吸。抽吸物用福尔马林固定后24 h内送病理科,行光学显微镜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血栓组、斑块组、混合组。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因病变迂曲钙化抽吸导管不能通过病变处致抽吸失败的4例,抽吸后未见固态物质未送病理检查的15例。资料完整者131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44例。抽吸成功率87.33%。3组患者TMP分级0~2级的发生率:血栓组:43.86%(25/57),斑块组:14.81%(4/27),混合组:17.02%(8/4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抽吸物病理结果为斑块成分是与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关系密切的因素(OR:3.412,P=0.011)。结论 STEMI患者通过抽吸清除斑块成分对改善心肌灌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无复流 导管 斑块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