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激迷叶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
作者 童学红 李效义 +3 位作者 张丽娟 侯晓莉 崔茜 郝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2期37-41,共5页
采用微电极胞内穿刺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迷叶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迷叶背面中央外侧区,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迷叶诱发性EPSP)。迷叶诱发性EPSP表现较短... 采用微电极胞内穿刺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迷叶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迷叶背面中央外侧区,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迷叶诱发性EPSP)。迷叶诱发性EPSP表现较短潜伏期(0.584±0.16 ms),较长持续时间(6.20±2.13 ms),幅度分级和刺激频率依从等特征,并可引起M-细胞顺向激活。多点胞内连续穿刺实验显示迷叶诱发性EPSP起源于腹侧树突远端。实验结果提示,迷叶—M-细胞通路可能包含一组长短不等的神经元链,它们依链的短或长,由近及远依次投射在腹侧树突的限定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 迷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腹侧树突 鲫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