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单中心9年不完全川崎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付培培
杜忠东
潘岳松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0973238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92032
+2 种基金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B类/北京教育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KZ20101002502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11_014226_07_000085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3-38
-
文摘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484例KD患儿进入分析,其中不完全KD262例(17.6%),典型KD1222例;<1岁患儿中不完全KD占24.9%。不完全KD和典型KD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7.8±5.0)和(6.7±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四肢改变、多形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KD;卡疤改变、扁桃体肿大、阴囊或外阴改变、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典型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ESR、Hb、WBC、PLT、ALT、AST、CK-MB和LDH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与典型KD患儿对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vs17.5%);不完全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4.1%和1.9%,典型KD患儿分别为31.5%、5.9%和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较典型KD发热时间长,且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但实验室指标差别不大。
-
关键词
不完全川崎病
诊断
冠状动脉损害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
Keywords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Diagnosis; Coronary artery impairment; Laboratory examination; Clinical feature
-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