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晓冬 西英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9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及干预效果,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及干预效果,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因子得分差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SCL-90因子得分差值及总分差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值及总分差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于提高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心理疗法 中年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学知识的情况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红 梁伍今 刘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914-915,共2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学知识的情况。方法采用填写无记名调查表的方式,对200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有75.4%的医护人员经常或偶尔应用心理学知识,有25.6%的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基本不用心理学知识。结论医学...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学知识的情况。方法采用填写无记名调查表的方式,对200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有75.4%的医护人员经常或偶尔应用心理学知识,有25.6%的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基本不用心理学知识。结论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整体应用处于较低水平,有1/4的医护人员在观念上仍受旧的医学模式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更新观念,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临床心理工作的考评体系和标准,有的放矢地改进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心理学 临床工作能力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师与咨客之间的精神互动现象
3
作者 傅文青 杨风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9-410,共2页
关键词 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师 咨客 精神互动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社区居民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婉奇 杨凤池 +4 位作者 朱梅芳 石扩 张曼华 张巧玲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人口学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在调查员的现场指导下采用集中填写和入户调查的形式对随机抽取的1 996名农村社区居民...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人口学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在调查员的现场指导下采用集中填写和入户调查的形式对随机抽取的1 996名农村社区居民进行测查。结果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组,农村社区居民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得分及量表总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自测生理健康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收入及有无宗教信仰组,自测社会健康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所从事职业是影响北京市农村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民族、收入、宗教信仰对社会支持功能有重要作用,在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农村人口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人口学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克拉玛依区社区居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瀚宇 杨凤池 +5 位作者 陈鹤元 张辉 赵崇偲 高新义 王荣平 陈培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探讨克拉玛依区社区居民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2 000名15~65岁社区居民,应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状况评估分量表(PHQ-9)和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社区居民的抑郁... 目的探讨克拉玛依区社区居民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2 000名15~65岁社区居民,应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状况评估分量表(PHQ-9)和自编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资料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社区居民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3.9%,其影响因素包括居民婚姻状况、目前工作状况和家庭人均收入,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状况、目前工作状况和家庭类型。结论在社区中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心理疾患预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人均月收入低于1 500元者、非在职者、离婚/丧偶者应成为社区心理健康干预工作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状态 流行病学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的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崇偲 杨凤池 +3 位作者 陈鹤元 朱梅芳 张婉奇 张瀚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34-1837,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150名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应用病人健康问卷中的抑郁分量表(PHQ-9)、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职业倦怠问卷(CMB I)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150名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应用病人健康问卷中的抑郁分量表(PHQ-9)、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职业倦怠问卷(CMB 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社区工作者的抑郁检出率为62.2%。抑郁症状呈阳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问卷中的去个性化因子。结论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工作应侧重于提高此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及改善应对方式两方面,同时也可通过提高其收入水平降低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去个性化行为应作为预测此群体抑郁症状出现的重要指标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影响因素 社区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因素及行为类型与应激——恢复期间皮电反应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常青 岩松 周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3-335,共3页
对12名大学生被试的人格因素及行为类型与应激——恢复期间皮肤电反应(GSR)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应激后GSR恢复至基值所需时间以及30分钟内GSR最大值与A型行为量表得分、EPQ的N维度得分及16PF的Q4因子得分... 对12名大学生被试的人格因素及行为类型与应激——恢复期间皮肤电反应(GSR)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应激后GSR恢复至基值所需时间以及30分钟内GSR最大值与A型行为量表得分、EPQ的N维度得分及16PF的Q4因子得分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α0.05或r>α0.01),与16PF的C因子有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α0.05或-r>α0.01);而GSR的基值水平、应激时GSR的最高值等参数与上述人格/行为因素无明显相关。经过GSR生物反馈训练后,上述相关系一般有所减弱。这一结果揭示,所谓“高生物反应者”,主要表现为应激后兴奋难以消退,而不是交感神经的基础兴奋性或应激时的绝对紧张度高于常人。经过GSR生物反馈训练,这类被试虽仍具有上述特征,但程度有所减弱,提示他们对交感神经的自控能力的提高可能比一般人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电反应 生物反馈 人格因素 行为类型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民酒滥用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鹤元 张瀚宇 +2 位作者 赵崇偲 高新义 杨凤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调查新疆社区居民酒滥用的发生率,结合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酒滥用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使用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和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对1 992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 目的调查新疆社区居民酒滥用的发生率,结合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酒滥用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使用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和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对1 992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计算各因素与酒滥用的关联强度。结果社区居民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目前的工作状况、职业类型、家中常住人口数、家庭人均月收入的酒滥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是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家中常住人口数和文化程度。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滥用的危险因素逐渐发生了变化,城市职场人群成为高危人群,应考虑对其进行筛查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滥用 流行病学调查 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 危险因素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因素对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张曼华 杨凤池 +1 位作者 张炳熙 范雪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 研究人格中情绪因素对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病人分为情绪稳定组和情绪不稳定组 ,用异丙酚作为镇痛麻醉药物 ,测量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和VAS变化情况 ,并于术后让病人回忆 ,了... 目的 研究人格中情绪因素对眼底手术中异丙酚抗焦虑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将病人分为情绪稳定组和情绪不稳定组 ,用异丙酚作为镇痛麻醉药物 ,测量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和VAS变化情况 ,并于术后让病人回忆 ,了解病人对术中镇静、镇痛和遗忘的评价。结果 人格情绪因素对病人的手术焦虑状态、麻醉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 可根据病人不同的人格特征 ,调整镇静药物的用量 ,以达到最好的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因素 眼底手术 异丙酚 抗焦虑作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医疗机构更加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
10
作者 孙红 任霞 《中国医院》 2004年第7期52-53,共2页
分析了目前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的实际状况,指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评价指标中缺乏对领导者柔性管理质量的考核指标,二是评价指标缺乏预见性。提出应该建立一个医疗单位组织激励状态的心理评价指标,把它加到当前使用的卫生组织... 分析了目前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的实际状况,指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评价指标中缺乏对领导者柔性管理质量的考核指标,二是评价指标缺乏预见性。提出应该建立一个医疗单位组织激励状态的心理评价指标,把它加到当前使用的卫生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用它来衡量单位管理者柔性管理的质量,掌握职工的被激励状态,了解医疗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绩效考核 评价标准 工作满意度 服务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