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西城区区属医院入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快速筛查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钱芳 姜利 +12 位作者 刘永东 黄晶 任燕明 刘玉东 李峨嵋 原景 裴爽 赵延 孙文秀 禹利燕 张晓萍 张新梅 王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6-942,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各区属医院入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筛查情况。方法将北京市西城区十家区属医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入院患者,依患者来源,分为社区入院组(来自医院周边社区)和医院转入...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各区属医院入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筛查情况。方法将北京市西城区十家区属医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的入院患者,依患者来源,分为社区入院组(来自医院周边社区)和医院转入组(由区域内三甲医院出院后转入)。入院后48 h内采集鼻拭子和肛拭子,利用产色鉴定培养基技术,进行几种常见MDROs快速筛查,了解入院患者MDROs的筛查阳性比例、菌种分布,以及比较不同来源患者间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644例患者,其中医院转入组304例,占47.2%。医院转入组中至少一个部位一种细菌筛查阳性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社区入院组(72.4%vs 51.5%,P<0.001)。鼻拭子筛查的阳性率,医院转入组同样高于社区入院组(11.8%vs 3.2%,P<0.001),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阳性率最高。两组患者肛拭子的阳性率均高于鼻拭子,而肛拭子2种及以上细菌筛查阳性的患者,医院转入组也高于社区入院组(18.9%vs 12.8%,P=0.046),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菌-柠檬酸杆菌(Klebsiella-Enterobacter-Serratia-Citrobacter,KESC)阳性率最高。既往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入院前4周内手术或介入治疗史、抗菌药物暴露史及入院时存在SIRS,是入院患者MDROs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西城区各区属医院入院患者MDROs筛查阳性率高,以区域内医院转入患者为著。应引起院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快速筛查 产色鉴定培养基 社区转诊 医院转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变异与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维雪 姜利 +7 位作者 席修明 王楠 刘宇雁 王婷婷 司权 朱波 姜琦 王美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变异与脓毒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完成的“中国危重症患者脓毒症调查”。纳入年龄≥18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24 h... 目的探讨收缩压变异与脓毒症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完成的“中国危重症患者脓毒症调查”。纳入年龄≥18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24 h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诊断脓毒症后首个24 h收缩压情况并计算患者收缩压变异系数(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BP_(cv)),按SBP_(cv)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Q_(1)、Q_(2)、Q_(3)、Q_(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收缩压变异与住院死亡的关系。结果1356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929(68.5%)例,女性427(31.5%)例,年龄67.0(52.0,78.0)岁,483(35.6%)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脓毒症患者SBP_(cv)与住院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校正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SBP_(cv)每增加10%,住院死亡发生风险增加43%(OR=1.43,95%CI:1.11~1.98)。且与Q 1组患者相比,Q 4组患者住院死亡发生风险增加69%(OR=1.69,95%CI:1.31~2.25),28 d死亡发生风险增加23%(OR=1.23,95%CI:1.07~1.84)。结论较大的SBP_(cv)与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风险、28 d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压变异 收缩压变异系数 住院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的应用与并发症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3
作者 陈婷 李秋萍 姜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5-18,共4页
介绍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研究进展,重点对俯卧位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颜面部水肿、压力性损伤、气道相关并发症、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进行综述,并对以上并发症的预防管理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及优... 介绍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研究进展,重点对俯卧位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颜面部水肿、压力性损伤、气道相关并发症、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进行综述,并对以上并发症的预防管理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颜面部水肿 压力性损伤 气道相关并发症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单纯鼾症患者的睡眠效率与糖尿病患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宁 聂秀红 +3 位作者 王美平 冯志红 穆志静 樊晓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7-493,共7页
目的分析睡眠效率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和单纯鼾症患者中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以2002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睡眠监测的... 目的分析睡眠效率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和单纯鼾症患者中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以2002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睡眠监测的3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睡眠效率比例不同分为≥85%、80%~84.9%和<80%三个等级,并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5次/h将纳入患者分为OSA组及单纯鼾症组,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睡眠效率与DM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OSA组患者中,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与睡眠效率≥85%相比,睡眠效率<80%者发生DM的概率明显升高(OR=1.563,95%CI:1.005~2.431,P=0.047),而在单纯鼾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57,95%CI:0.509~1.799,P=0.891)。结论在OSA患者中,睡眠效率低的患者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而在单纯鼾症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效率 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姿势步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萌萌 张文杰 +2 位作者 陈婷 孙潇 张宇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帕金森病患者姿势步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8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帕金森病患者姿势步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8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个体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双侧丘脑底核DB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姿势控制系统功能、步态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并分析DBS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股四头肌肌力、伯格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步速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静态跌倒风险指数(static fall index,SFI)量表评分、冻结步态问卷(freezing of gait questionnaire,FOGQ)评分、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arkinson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39,PDQ-39)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步长均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股四头肌肌力、BBS评分、ADL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步速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SFI量表评分、FOGQ评分、PDQ-39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步长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共1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包括精神症状6例,切口延迟愈合3例,构音障碍2例,肺炎2例。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睁眼困难、认知障碍、自杀行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DBS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姿势控制功能与步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姿势 步态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肾脏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榕 姜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5-2230,共6页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最主要特征是肾脏血管过度收缩导致的肾脏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目前,尽管在临床上常使用血管收缩药物联合人血白蛋白作为治疗HRS的一线治疗选择,但肝移植是治愈HRS的唯一方法,...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最主要特征是肾脏血管过度收缩导致的肾脏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目前,尽管在临床上常使用血管收缩药物联合人血白蛋白作为治疗HRS的一线治疗选择,但肝移植是治愈HRS的唯一方法,在没有进行肝移植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早期识别肝硬化患者HRS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在HRS的早期预警价值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标志物在HR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