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微创外科及其在大血管病变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17-819,共3页
关键词 大血管病 微创外科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球囊扩张导管 血管内介入治疗 变方 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缺血4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2 位作者 李建新 廖传军 汪忠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315-316,共2页
手术搭桥作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手段,目前已为外科医生所接受.然而对于年老体弱、伴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患而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常常会失去外科治疗的机会,最终不得不截肢,甚至会失去生命.我们最近采用血管内超声消融... 手术搭桥作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手段,目前已为外科医生所接受.然而对于年老体弱、伴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患而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常常会失去外科治疗的机会,最终不得不截肢,甚至会失去生命.我们最近采用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了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治疗 血管内 下肢缺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髂动脉闭塞 被引量:5
3
作者 谷涌泉 齐立行 +8 位作者 郭连瑞 崔昕 郭建明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77-279,共3页
本文报道2011年11月腹腔镜协助下成功治疗1例腹主动脉-股动脉闭塞,完全腹腔镜下使用涤纶Y形人工血管行近端腹主动脉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与双侧股动脉吻合,再使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吻合涤纶血管至膝下腘动脉。吻合口无漏血,... 本文报道2011年11月腹腔镜协助下成功治疗1例腹主动脉-股动脉闭塞,完全腹腔镜下使用涤纶Y形人工血管行近端腹主动脉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与双侧股动脉吻合,再使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吻合涤纶血管至膝下腘动脉。吻合口无漏血,远端血运恢复。术后20天复查CTA,移植血管通畅。术后1个月复查,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踝肱指数明显升高,分别由0.61升至0.81(左),0.41升至1.07(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腹腔镜 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血管介入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武欣 徐军 +9 位作者 郭连瑞 李学峰 李建新 陈兵 俞恒锡 齐立行 佟铸 郭建明 张建 谷涌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27例TA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明确诊断,并对因大动脉炎引起的锁骨下动脉、颈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1年6月对27例TA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明确诊断,并对因大动脉炎引起的锁骨下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腹主动脉病变进行了选择性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手术。结果 27例施行血管腔内扩张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其中颈总动脉扩张10例,支架2例;锁骨下动脉扩张6例;腹主动脉扩张4例;肾动脉扩张10例,支架4例;无名动脉扩张1例,支架1例;共置入支架7枚。2例颈动脉扩张时因并发症而终止治疗,其余病例病变血管均获得满意的治疗。27例随访5个月~7年,平均4年,其中<12个月6例,1~3年12例,3~5年6例,>5年3例:11例头晕、视觉异常等脑缺血症状改善;12例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经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后血压控制正常;2例肾动脉狭窄在球囊扩张后14、18个月再次发生血压增高,造影显示扩张后肾动脉再次狭窄,再次行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扩张后高血压恢复正常。结论介入性血管内成形术治疗TA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血管成形术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导致的严重缺血 被引量:2
5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5 位作者 郭建明 佟铸 李学峰 武欣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9月6例因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出现严重缺血而接受下肢动脉腔内成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技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或严重心...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2年9月6例因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出现严重缺血而接受下肢动脉腔内成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技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或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随访时间1~79个月,平均23.5月。术后溃疡愈合,踝肱比值(ABI)0.90~1.07,患肢保存。结论初步观察,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后血管闭塞严重缺血,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成形 下肢动脉 旁路移植 缺血 血管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主动脉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谷涌泉 齐立行 +7 位作者 张建 郭连瑞 崔世军 吴英锋 佟铸 武欣 郭建明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5头家猪,全麻下建立CO2气腹,腹壁放置7个穿刺套管,腹腔镜下向右侧分离降结肠及其系膜,游离并阻断腹主动脉,行人工血管-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为手术成功标志。结果6头猪完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5头家猪,全麻下建立CO2气腹,腹壁放置7个穿刺套管,腹腔镜下向右侧分离降结肠及其系膜,游离并阻断腹主动脉,行人工血管-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为手术成功标志。结果6头猪完全手术成功,5头猪主动脉游离成功(未行血管吻合),4头猪死于术中出血。手术成功的猪的主动脉搏动正常,后肢动脉搏动正常。结论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手术可行,腹腔镜技术基本功的训练和术中仔细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主动脉重建 主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腔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杨 郭建明 谷涌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73-875,共3页
股腘动脉(FPA)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针对FP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液供应,缓解患者因下肢缺血引发的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等症状。然而在支架置入术后可导致FPA支架内再狭窄(FPA-ISR)。有文... 股腘动脉(FPA)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针对FPA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液供应,缓解患者因下肢缺血引发的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等症状。然而在支架置入术后可导致FPA支架内再狭窄(FPA-ISR)。有文献报道,支架后再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高达2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腘动脉 支架 下肢 血管成形术 间歇性跛行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verHawk斑块切除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缺血 被引量:19
8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7 位作者 郭建明 齐立行 佟铸 崔世军 高喜翔 吴英锋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本文报道2016年7月3例SilverHawk斑块切除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慢性动脉硬化闭塞性缺血,无手术并发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1个月,血流恢复通畅,下肢跛行症状均消失,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较术前增加0.3、0.4和0.5。
关键词 斑块切除 药物球囊 下肢 动脉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65例经验 被引量:23
9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6 位作者 齐立行 俞恒锡 佟铸 郭建明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4-227,232,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 目的探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65例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颈过短(〈2 cm)15例(23.1%),参照肾动脉将支架向腹主动脉近侧释放;瘤颈严重成角(≥60°)28例(43.1%),将腹主动脉拉直再释放支架;同时具有短瘤颈和严重成角10例(15.4%);涉及双髂总动脉瘤的保留髂内动脉的处理5例(7.7%),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以防盆腔脏器缺血,2例分期行髂内动脉覆盖;入路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腔内覆膜支架的输送器到达预定位置困难5例(7.7%);合并其他特殊病变2例(3.1%)。均采用腔内覆膜支架修复,其中进口血管支架29例(44.6%),国产血管支架36例(55.4%)。结果手术均成功。23例(35.4%)即时内漏,其中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15 d,平均8.2 d。随访60例(92.3%),随访时间1~8年,平均3.5年。死亡5例(8.3%),死亡原因均与该病无关。1例半年后支架移位,内漏,再次行腔内修复,置延长段支架后内漏消失,继续随访22个月,支架形态和位置良好,无支架移位和内漏发生。其他内漏均消失。左下肢缺血3例,原因为1例左侧髂分支支架移位导致闭塞,行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后下肢缺血症状缓解,2例髂动脉打折,再次腔内治疗放置裸支架后缺血症状缓解。结论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和腔内治疗器材的不断完善,过去认为不能采用腔内治疗的复杂腹主动脉瘤也可以采用腔内治疗,对于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支架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 被引量:30
10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7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建新 俞恒锡 李学锋 郭连瑞 崔世军 罗涛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各个部位动脉腔内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3月支架治疗65例71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52.3%(38/71)肢体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47、7%(33/71)肢体为非糖尿病... 目的探讨下肢各个部位动脉腔内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3月支架治疗65例71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52.3%(38/71)肢体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47、7%(33/71)肢体为非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支架部位包括腹主动脉支架2例2条患肢2枚支架,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闭塞行腹主动脉和单侧髂动脉支架置入1例3枚支架,髂动脉支架33例35条患肢38枚支架,髂动脉和股浅动脉同时支架置入6例6条息肢12枚支架,股浅动脉支架置入16例19条肢体23枚支架,股浅动脉和近端胭动脉病变同时支架置入5例6条患肢10枚支架,远端胭动脉支架2例2条患肢。结果65例随访2—50个月,平均16.1月,2例腹主动脉支架、1例腹主动脉与髂动脉支架同时置入全部通畅;髂动脉支架闭塞4例4条患肢,通畅率88.6%(31/35);股浅动脉支架闭塞4例4条患肢,通畅率为78.9%(15/19);股浅动脉与近端胭动脉支架闭塞1例,通畅率83.3%(5/6);远端胭动脉支架2例全部闭塞;3例小腿动脉流出道主干动脉全部闭塞的支架术后平均5.6月仍然保持通畅。结论下肢动脉腔内支架置入可作为治疗主髂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对于股动脉和近段胭动脉病变也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尤其是年老体弱,无法耐受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也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对于膝下小动脉病变应慎重使用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式支架 下肢缺血 动脉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结合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治疗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1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世军 郭连瑞 +3 位作者 齐一侠 齐立行 李杨 谷涌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4,共2页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动脉腔内成形术近年已成功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性病变,但少见肾动脉狭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报道。2016年11月,我中心成功施行药物涂层球囊结合支架治疗右肾动脉狭窄1例...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动脉腔内成形术近年已成功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性病变,但少见肾动脉狭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报道。2016年11月,我中心成功施行药物涂层球囊结合支架治疗右肾动脉狭窄1例,随访24个月,血管彩超检查右肾动脉血流通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 药物涂层 球囊治疗 紫杉醇 动脉硬化性 支架成形 动脉腔内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verHawk斑块切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缺血14例报告 被引量:26
12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7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学锋 崔世军 佟铸 吴英锋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探讨SilverHawk斑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对14例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缺血施行SilverHawk斑块切除,支架后再闭塞或狭窄内膜切除9例,单纯下肢动脉斑块切除5例。采用同侧顺行股动脉穿刺6例,对侧股动... 目的探讨SilverHawk斑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对14例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缺血施行SilverHawk斑块切除,支架后再闭塞或狭窄内膜切除9例,单纯下肢动脉斑块切除5例。采用同侧顺行股动脉穿刺6例,对侧股动脉逆行穿刺6例,左侧腋动脉穿刺1例,左侧腋动脉和左股动脉逆行穿刺1例。结果 14例手术均成功,出院时所有患者的再通血管保持通畅。7例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均增加到500 m以上,静息痛5例全部缓解,1例足趾溃疡面积由术前的3 cm×4 cm缩小为2 cm×2 cm,坏疽1例保持干燥出院。术后ABI 4例0.7~0.8,4例0.81~0.9,6例0.91以上。14例随访1~5个月,平均3.5月,1例间歇性跛行4个月后症状复发,1例坏疽因足部骨髓炎而膝下截肢,1例溃疡面愈合,静息痛无复发。结论 SilverHawk斑块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疗效尚需要远期的随访结果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切除 下肢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阻塞支架置入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俞恒锡 张建 +7 位作者 汪忠镐 李建新 谷涌泉 李慎茂 朱风水 缪中荣 陈兵 郭连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50例53支病变。45例经股动脉顺行,5例经腋动脉逆行支架置入。7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同期行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腔内支架置入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50例53支病变。45例经股动脉顺行,5例经腋动脉逆行支架置入。7例伴有颈动脉或椎动脉严重狭窄同期行支架置入。结果术后患肢血压测定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患/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0.69±0.12提高至术后0.98±0.11(t=9.731,P=0.000)。43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4.5月,锁骨下动脉再狭窄率(〉50%)11.6%(5/43)。结论腔内介入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支架 锁骨下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主动脉夹层98例报告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9 位作者 齐立行 俞恒锡 李学锋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675-677,686,共4页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急、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措施。方法 2001年7月~2011年6月98例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96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89例,慢性9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 目的探讨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急、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措施。方法 2001年7月~2011年6月98例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96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89例,慢性9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83例,外科手术修复1例,保守治疗10例,术前夹层动脉瘤突然破裂死亡4例。采用直型带膜支架修复80例,分支带膜支架修复3例。杂交手术7例,先行右腋动脉-左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5例,行左颈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2例。保守治疗的10例中,4例经1周治疗痊愈。9例慢性主动脉夹层发现夹层不断扩大,采取腔内修复治疗。结果 83例腔内修复手术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2.4%(2/83),死亡原因:1例术后1周因心包填塞(尸检结果),1例为不明原因于术后第2天死亡,考虑为其他位置再次破裂所致;余81例术后恢复良好,无脑卒中发生。腔内手术发生Ⅰ型内漏14例(16.9%);81例出院时夹层内血栓形成69例,12例夹层中仍可见部分血流。保守治疗的10例,6例显示夹层内血栓形成,其余变化不大。84例随访2~121个月,平均36.5月,随访率91.3%(84/92),其中TEVAR随访75例,保守治疗随访8例,外科手术随访1例:1例腔内修复术后3个月胸降主动脉再次破裂死亡,2例Ⅰ型内漏存在,夹层不断扩大,再次放置带膜支架后消失,其余病例情况良好。结论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要积极,TEVAR为首选,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应注意随访,必要时采用TEVAR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带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动脉入路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及穿刺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佟铸 谷涌泉 +9 位作者 郭连瑞 李学锋 崔世军 齐立行 郭建明 武欣 刘梦霞 李建新 汪忠镐 张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47-549,55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入路行动脉造影和动脉成形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腔内治疗的成功率,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Seldinger技术通过肱动脉穿刺行动脉造影及动脉成形86例106例次...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入路行动脉造影和动脉成形的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腔内治疗的成功率,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Seldinger技术通过肱动脉穿刺行动脉造影及动脉成形86例106例次的临床资料。分析肱动脉入路的适应证、穿刺并发症及其形成原因、预防措施。结果通过肱动脉入路行动脉造影的成功率为100%(56/56),动脉成形的成功率为84.0%(42/50)。并发症发生率2.8%(3/106),为局部血肿(2例)和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肱动脉入路的适应证包括:股动脉无法穿刺,股动脉入路影响力量的传导,股动脉入路无法提供靶血管的受力点,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定位。本组肱动脉穿刺的并发症为血肿和假性动脉瘤。规范的穿刺及压迫止血技术、充分认识肱动脉解剖学特点可以减少肱动脉穿刺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入路 适应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成形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和双髂动脉闭塞的中长期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7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学峰 佟铸 武欣 郭建明 高喜翔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57-959,共3页
动脉旁路移植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开腹手术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腔内技术无疑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我们2006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腔内技术治疗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中长期疗效报... 动脉旁路移植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闭塞的主要手段,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开腹手术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腔内技术无疑是可选择的方法之一。我们2006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腔内技术治疗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中长期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疗效 髂动脉闭塞 腹主动脉 治疗 支架成形 动脉旁路移植 腔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腓动脉穿刺双球囊技术开通股浅动脉全程闭塞导致的严重下肢缺血1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6 位作者 郭建明 佟铸 武欣 高喜翔 李学锋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84-85,共2页
股浅动脉全程闭塞的腔内治疗是一个挑战。如果从近端无法开通其闭塞段,不少医生采用穿刺足背动脉或者胫后动脉逆行穿刺技术,帮助开通闭塞的股浅动脉或膝下动脉闭塞病变,但通过腓动脉逆行穿刺很少使用。2013年4月我们成功穿刺腓动脉... 股浅动脉全程闭塞的腔内治疗是一个挑战。如果从近端无法开通其闭塞段,不少医生采用穿刺足背动脉或者胫后动脉逆行穿刺技术,帮助开通闭塞的股浅动脉或膝下动脉闭塞病变,但通过腓动脉逆行穿刺很少使用。2013年4月我们成功穿刺腓动脉开通股浅动脉全程闭塞,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病变 股浅动脉 动脉穿刺 下肢缺血 双球囊 腔内治疗 穿刺技术 胫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8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学锋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ford分级3级5例,4级I例,5级1例。主、髂病变TASC分级C级2例,D级5例。全麻,先用完全腹腔镜技术经左侧结肠后肾后入路游离肾下腹主动脉,再将“Y”形涤纶人工血管近端与之行端侧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引出至相应侧腹股沟,直视下分别与双侧股动脉吻合。结果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2例中转开腹(肠系膜下动脉断端的钛夹脱落出血1例,结肠损伤1例)。手术时间420~840rain(中位数585min),主动脉吻合时间40~150min(中位数65rain),术中出血量400—1500ml(中位数800m1)。未中转的5例均在术后12—40h恢复进食,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肠损伤患者术后结肠漏二次开腹手术,结肠漏治愈,术后46天死于呼吸衰竭。一过性左肾积水1例,治愈。吻合口近端腹主动脉残留重度狭窄1例行支架治疗治愈。无症状的部分左肾梗死1例。6例随访2—51个月,平均11.2月,均健在,超声随访移植物均通畅,静息痛和间歇跛行症状均消失。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安全、可行的。在学习曲线中及时中转保证手术安全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腹腔镜主动脉手术 主-双股动脉旁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6 位作者 张建 李建新 俞恒锡 齐立行 李学锋 崔世军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腔内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2月~2006年1月动脉腔内一期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的17例(21条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回顾性研究。FontaineⅡb期(中、重度间歇跛行... 目的 探讨动脉腔内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2月~2006年1月动脉腔内一期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治疗的17例(21条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回顾性研究。FontaineⅡb期(中、重度间歇跛行)4例,Ⅲ期(静息痛)6例,Ⅳ期(组织缺损)7例(其中足部溃疡4例,足趾坏疽3例)。股浅动脉病变的平均长度5.8 cm(0.5~16 cm)。病变TASC分型A型9条,B型4条,C型7条,D型1条。通过彩色血管超声和(或)动脉造影观察病变段动脉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改变分析支架通畅率,分析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临床改善率和保肢率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7例(21条下肢)共置入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28枚,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全部通畅,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周血流动力学成功率(指踝/肱指数增加超过0.15的肢体)为81%(17/21),临床改善率95%(20/21)。17例平均随访15.7(12~35)月。1例术后6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术后3个月支架闭塞,取栓后再通已达13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3和4个月支架闭塞,改行股-膝下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成功;2例分别于术后8和12个月支架闭塞行膝下截肢。本组1年一期通畅率为75%(15/20),二期通畅率80%(16/20),临床改善率为75%(15/20),严重缺血肢体(表现为静息痛和肢体坏疽者)的保肢率为88%(14/16)。结论 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一期植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满意的中期疗效,可作为治疗股浅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无法耐受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式支架 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谷涌泉 郭建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合并膝下动脉病变患者日益增多,其中很多患者发展成为严重缺血。本文介绍腔内技术在该领域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 动脉 腔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