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参乌胶囊对亨廷顿病大鼠模型运动功能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如意 张兰 +2 位作者 李林 王辉 叶翠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缺陷在亨廷顿病 (HD)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复方参乌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 6组 ,每组 10只。模型组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抑制剂 3 硝基丙酸 ( 3 NPA) 2 0mg/kg隔日腹腔注射 1次 ,共 2 0天 ;参乌胶囊用... 目的探讨线粒体缺陷在亨廷顿病 (HD)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复方参乌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 6组 ,每组 10只。模型组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 /Ⅲ抑制剂 3 硝基丙酸 ( 3 NPA) 2 0mg/kg隔日腹腔注射 1次 ,共 2 0天 ;参乌胶囊用药组根据剂量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 :从造模前 5天开始给予参乌胶囊 0 45 g/kg、0 9g/kg、1 8g/kg ,每日 1次 ,共 2 5天 ;氟哌啶醇组 :造模的同时给予氟哌啶醇 ,起始剂量为 10 μg/ 10 0g体重 ,以后隔日递增 10 μg/ 10 0 g体重 ,至 10 0 μg/ 10 0 g体重 ;正常对照组 ( 9只 ) ,隔日腹腔注射与模型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蒸馏水灌胃。旷场分析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模型的中枢兴奋状态及空间认知能力 ,攀网实验检测动物肌力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分别测定各组动物纹状体中多巴胺 (DA)、其代谢产物二羟基苯乙酸 (DOPAC)及 5 羟色胺 ( 5 HT)的含量。结果旷场分析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理毛次数、站立次数、跨格次数分别减少 74 6 9% ,6 4 46 % ,5 3 0 6 %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参乌胶囊用药组较模型组理毛次数增加了 6 8% (P <0 0 1) ;攀网实验中 ,各组动物攀附时间无差异 ;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DA、DOPAC和 5 HT的含量明显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乌胶囊 大鼠 运动功能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 亨廷顿病 中知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缺陷与阿尔采末病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兰 李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3-366,共4页
阿尔采末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存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异常与线粒体DNA( mtDNA) 缺陷,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 氧化酶,COX)活性在AD 患者血小板、培养的皮肤... 阿尔采末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存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异常与线粒体DNA( mtDNA) 缺陷,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 氧化酶,COX)活性在AD 患者血小板、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及脑中显著下降。其可能机制是遗传性mtDNA 突变与自由基介导的体细胞mtDNA 突变的共同作用,也可能继发于其它改变。氧化磷酸化缺陷可能与β淀粉样蛋白(βa myloid) 沉积、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线粒体缺陷 生物能力学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行为学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斌 刘汇波 +3 位作者 郭德玉 叶翠飞 楚晋 李林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一个月及四个月的学习记忆、旷场行为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变。方法模型组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一个月及四个月进行大鼠通道式水迷宫、旷场分析和攀绳肌力实验。结果 在水迷宫实验中 ,模型... 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一个月及四个月的学习记忆、旷场行为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变。方法模型组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一个月及四个月进行大鼠通道式水迷宫、旷场分析和攀绳肌力实验。结果 在水迷宫实验中 ,模型组大鼠在术后 1个月及 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 ,学习记忆功能显著下降。旷场分析空间认知能力下降 ,兴奋性增高。术后 4月大鼠攀绳能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永久性的损伤作用 ,同时动物兴奋性增高 ,而运动功能无显著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学习记忆功能 水迷宫 对照组 术后 增高 行为学观察 动物 兴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