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民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于2005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主要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脑老化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再生及修复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神经变性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 "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于2005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主要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脑老化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再生及修复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神经变性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神经变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遗传学研究、发病机理研究、早期诊断研究和治疗学研究。特点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搭建神经变性病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本文综述了该重点实验室成立5年来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人才队伍成长和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神经变性病 老年性痴呆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α-synuclein为靶点的抗帕金森病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琮 张兰 李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对PD的药物治疗仅限于改善症状,尚缺乏能够延缓疾病进程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是一种位于神经元突触前末端、由140个氨基酸组成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对PD的药物治疗仅限于改善症状,尚缺乏能够延缓疾病进程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是一种位于神经元突触前末端、由14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的突变、聚集和过度积累与包括PD在内的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开发针对α-syn及其相关靶点的药物,可能是控制PD等突触核蛋白病进程的有效途径。该文主要从抑制α-syn表达和聚集、促进其解聚和降解、调节其修饰状态等方面,对以α-syn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帕金森病 药物发现 神经退行性疾病 突触核蛋白病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翠翠 李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2006-2008,共3页
随着中药临床疗效的肯定和中药药效学的发展,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中药药动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药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药药物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其动力学研究相对而言有较大的困... 随着中药临床疗效的肯定和中药药效学的发展,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中药药动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药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药药物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其动力学研究相对而言有较大的困难。近年来,药动学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使中药药动学尤其是中药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综述近几年中药有效成分药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微管相关蛋白Tau为靶点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郐学先 于建春 张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微管相关蛋白tau的改变与AD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以tau蛋白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已成为近年AD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主要包括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聚集,加速tau蛋白解聚。本文对以t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微管相关蛋白tau的改变与AD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以tau蛋白为靶标进行AD防治药物研究已成为近年AD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主要包括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聚集,加速tau蛋白解聚。本文对以tau蛋白为靶标的AD防治药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纤维缠结 药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童颗粒治疗拟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药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如意 张丽 +3 位作者 艾厚喜 叶翠飞 孙雪静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0期910-912,共3页
目的建立拟抽动秽语综合征(TS)大鼠模型,观察临床验方金童颗粒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IDPN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拟TS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童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氟哌啶醇组。观察动物一般... 目的建立拟抽动秽语综合征(TS)大鼠模型,观察临床验方金童颗粒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IDPN腹腔注射建立大鼠拟TS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童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氟哌啶醇组。观察动物一般行为,旷场分析实验检测动物空间认知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金童颗粒(4.5g/kg,9g/kg,18g/kg)可明显减少模型动物的异常旋转圈数和仰头次数(P<0.05),金童颗粒(9g/kg)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P<0.05),金童颗粒(18g/kg)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比例(P<0.05)。结论金童颗粒可以明显改善TS模型大鼠行为学,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影响模型动物的多巴胺系统。同时,金童颗粒具有改善模型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刻板行为 多巴胺 动物模型 金童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蓉 赵志炜 +2 位作者 张丽 张兰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自行研制的抗老年性痴呆中药新药参乌胶囊(Shen-wu capsule,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于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和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阐... 目的观察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自行研制的抗老年性痴呆中药新药参乌胶囊(Shen-wu capsule,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于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结构和突触体素表达的影响,阐明其防治神经元退行性变的机制。方法选用老年SD大鼠,从21月龄始,分别灌胃给予SW(0.8 g/kg、1.6 g/kg)和TSG(0.03 g/kg、0.06 g/kg)至24月龄。以6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未给药24月龄大鼠为老年对照。应用通道式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脑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SYP)的表达。结果与6月龄青年对照组大鼠相比,24月龄老年大鼠通道式水迷宫试验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1);给予SW和TSG的老年大鼠在高剂量组可见水迷宫错误反应次数显著减少,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24月龄老年大鼠神经元突触数量明显减少;而给予TSG大剂量灌胃组突触数量增多,并可见类似于突触球的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24月龄大鼠SYP染色明显变浅,累积光密度值低(P<0.01);而灌胃给予SW和大剂量TSG组大鼠SYP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于老年大鼠的神经元突触靶位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结果为其在临床用于延缓衰老、改善认知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胶囊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 老年 突触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羟甲基糠醛对叠氮钠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如意 朴景华 +3 位作者 张兰 楚晋 徐艳玲 李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64-1469,共6页
目的观察从山茱萸中提取的山茱萸羟甲基糠醛(HMF)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抑制剂叠氮钠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的HMF分别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预孵育24h,洗去培养液,加入50mmolL-1叠氮钠... 目的观察从山茱萸中提取的山茱萸羟甲基糠醛(HMF)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抑制剂叠氮钠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的HMF分别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预孵育24h,洗去培养液,加入50mmolL-1叠氮钠作用4h,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骨架(微管、微丝)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β-淀粉样肽(Aβ)的表达。结果12.5~200mg·mL-1的HMF与SH-SY5Y细胞共孵育能明显拮抗叠氮钠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增高,线粒体跨膜电位升高,并使损伤的微管、微丝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减少Aβ含量。结论HMF能明显拮抗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缺陷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其机制与保护细胞骨架和降低Aβ含量有关,对于防治阿尔采末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糠醛 山茱萸 线粒体 叠氮钠 SH-SY5Y细胞 膜电位 细胞骨架 Β-淀粉样肽 阿尔采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林丽莉 宋秋洁 +2 位作者 叶翠飞 张丽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23-125,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酮(EF)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月龄ICR雄性小鼠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肽1-40(Aβ),建立AD小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法和避暗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内白细胞介素1β(...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酮(EF)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神经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月龄ICR雄性小鼠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肽1-40(Aβ),建立AD小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法和避暗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内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P<0.01),脑内IL-1β和TNF-α含量增加(P<0.01),星形胶质细胞增生(P<0.05)。与模型组比较,EF给药组(100mg/kg、300mg/kg)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IL-1β和TNF-α含量及GFAP阳性细胞表达数均降低(P<0.05,P<0.01)。结论EF可降低Aβ诱导的小鼠脑内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黄酮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蛋白高度磷酸化致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翠翠 李林 张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1-74,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过度磷酸化tau蛋白为核心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为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近年来对tau蛋白磷酸化的研究备受关注。在AD的实验研究中,探索理想的AD动物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过度磷酸化tau蛋白为核心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为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近年来对tau蛋白磷酸化的研究备受关注。在AD的实验研究中,探索理想的AD动物模型对于明确A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药物的研发等方面起关键作用。本文对Tau蛋白磷酸化致AD主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Tau转基因动物模型、激酶和磷酸化酶系统失衡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损伤模型、降低Tau蛋白糖基化致Tau过度磷酸化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α-synuclein基因内含子1甲基化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不同脑区甲基化水平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陆璐 张兰 +1 位作者 王丹慧 蔡彦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小鼠α-突触核蛋白基因(α-syn)内含子1甲基化水平的方法,分析不同脑区该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方法使用MSPPrimer确定小鼠α-syn内含子1的CpG岛区域。使用PyroMark assay design 2.0针对该CpG岛设计焦磷酸扩增及...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小鼠α-突触核蛋白基因(α-syn)内含子1甲基化水平的方法,分析不同脑区该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方法使用MSPPrimer确定小鼠α-syn内含子1的CpG岛区域。使用PyroMark assay design 2.0针对该CpG岛设计焦磷酸扩增及测序引物。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成年小鼠海马、皮质、纹状体及中脑四个脑区该区域甲基化水平。结果小鼠α-syn内含子1存在CpG岛。成功优化定量该CpG岛甲基化水平的焦磷酸测序方法。焦磷酸测序表明各脑区该区域甲基化均低于2%。结论建立了定量检测小鼠α-syn基因内含子1CpG岛甲基化水平的方法。该CpG岛甲基化对于成年小鼠各脑区中α-syn的表达不起主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DNA甲基化 焦磷酸测序 小鼠 中脑 海马 纹状体 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对APP695基因转染神经细胞β-淀粉样肽及β-分泌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潘 宋秋洁 +3 位作者 王月华 李雅莉 杜冠华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酮(EF)对APP695基因转染SH-SY5Y细胞中β-淀粉样肽(Aβ)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Aβ水平。通过测定β-分泌酶(BACE1)切割荧光底物所得的荧光值...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酮(EF)对APP695基因转染SH-SY5Y细胞中β-淀粉样肽(Aβ)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Aβ水平。通过测定β-分泌酶(BACE1)切割荧光底物所得的荧光值检测BACE1活性。结果EF2.5~25g/ml与APP695基因转染SH-SY5Y细胞模型共孵育24h能明显降低模型细胞培养液中的Aβ含量(P<0.05,P<0.01)。体外试验中EF50g/ml对BACE1活性的抑制率为95.0%。结论EF能降低APP695基因转染细胞生成和分泌A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黄酮 Β-淀粉样肽 Β-分泌酶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动物模型认知障碍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登磊 张兰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8,共4页
认知障碍是脑外伤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脑外伤动物模型目前广泛应用于基础和药物研究中,也出现了多种评价该模型的认知障碍评价的方法。本文综述近年来不同研究者对脑外伤动物模型认知障碍的行为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 脑外伤 动物模型 认知障碍 行为学评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姚瑞芹 张丽 +3 位作者 张兰 王文 艾厚喜 李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35-1536,共2页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RKB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蛋白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瑞芹 张如意 +2 位作者 张丽 王文 李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IG治疗组。治疗组又分为20、60和180mg/kg剂量组,每...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IG治疗组。治疗组又分为20、60和180mg/kg剂量组,每组23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3h开始灌胃给药。造模后7、14和28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K-1的mRNA表达。结果①造模后7、14和28d,与模型组相比,CIG 60和180mg/kg组大鼠mNSS均显著降低(F=2.832,F=4.970,F=2.661,均P〈0.05);②造模后7d,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VEGF蛋白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变化,14和28d时,VEGF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7、14和28d时,CIG 60和180mg/kg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F=1.202,F=1.705,F=2.189,均P〈0.05);③造模后28d,CIG 60和180mg/kg组大鼠VEGF阳性细胞染色面积显著增加(F=13.249,均P〈0.05);④造模后7d,与模型组相比,CIG 60和180mg/kg组大鼠大脑皮质VEGF-mRNA表达亦显著增加(F=2.389,均P〈0.05);CIG 60和180mg/kg组FLK-1 mRNA的表达也显著增加(F=3.657,均P〈0.05)。结论CIG能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CIG促进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属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抽动秽语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再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如意 艾厚喜 +3 位作者 张丽 叶翠飞 左萍萍 李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2-554,共3页
目的复制拟抽动秽语综合征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以建立治疗此征的新型实验平台。方法将45只SD大鼠,用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拟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观察动物刻板行为,应用旷场分析测定动物空间认知力和中枢兴奋性... 目的复制拟抽动秽语综合征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以建立治疗此征的新型实验平台。方法将45只SD大鼠,用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拟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观察动物刻板行为,应用旷场分析测定动物空间认知力和中枢兴奋性,应用攀网实验测定大鼠肌力和运动协调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用放射性配基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内Ⅱ型多巴胺受体亲和力。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刻板行为;中央格时间延长,跨格次数增多;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无明显改变,但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含量显著增加(P<0.01),Ⅱ型多巴胺受体亲和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此大鼠模型能够较好模拟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行为学和神经生化改变,可以作为新型实验动物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刻板行为 多巴胺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家兔、大鼠血小板聚集及出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白颖 王世全 +5 位作者 张兰 张如意 尹琳琳 张丽 李雅莉 李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家兔(体外实验)及血瘀模型大鼠(体内实验)的血小板聚集率;断尾法观察大鼠出血时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结果:在体外实验中,C...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应用比浊法测定家兔(体外实验)及血瘀模型大鼠(体内实验)的血小板聚集率;断尾法观察大鼠出血时间。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结果:在体外实验中,CIG(0.75~3 mg/mL)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或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0.01),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影响,但更大剂量(6~12 mg/mL)能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在体内实验中,CIG大剂量(180 mg/kg)灌胃给药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P<0.01),延长正常大鼠的出血时间(P<0.05)。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剂量能够延长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血小板聚集 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娜 李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usiridoid glycosides,CIG)治疗后脑组织中炎症反应尤其是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CIG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CIG(30、60、120mg.kg-1.d-1),连续...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ornusiridoid glycosides,CIG)治疗后脑组织中炎症反应尤其是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CIG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CIG(30、60、120mg.kg-1.d-1),连续7d;用自由落体打击(Feeney法)造成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继续给药,分别于伤后24、72h取脑;用HE染色法观察大脑皮层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并对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和面积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脑皮层病理形态改变严重,CIG治疗组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TNF-α、IL-1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挫伤灶的周围,模型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伤后24、72h都持续高表达。CIG治疗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明显降低,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尤其以伤后72h CIG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结论:CIG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莱萸环烯醚萜苷 创伤性脑损伤 炎症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髓鞘染色方法在Cuprizone诱导脱髓鞘小鼠模型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丽 尹琳琳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比较2种神经髓鞘染色方法在Cuprizone小鼠模型脑组织中脱髓鞘的形态学变化,为实验诊断提供病理依据。方法将Cuprizone掺入饲料中喂食小鼠4周,造成神经脱髓鞘模型。取脑后切片,分别用牢固蓝(Luxol Fast Blue)和油红O两种染色方法观... 目的比较2种神经髓鞘染色方法在Cuprizone小鼠模型脑组织中脱髓鞘的形态学变化,为实验诊断提供病理依据。方法将Cuprizone掺入饲料中喂食小鼠4周,造成神经脱髓鞘模型。取脑后切片,分别用牢固蓝(Luxol Fast Blue)和油红O两种染色方法观察脑纹状体和海马两个切面胼胝体髓鞘脱失变化。结果牢固蓝和油红O两种染色方法均可显示Cuprizone模型小鼠脑内胼胝体部位有脱髓鞘发生,但在纹状体切面油红O染色法能清晰显示髓鞘脱失和炎性细胞浸润,而牢固蓝染色法显示髓鞘脱失与周围组织结构界限不明显。结论与牢固蓝染色法相比,油红O染色法能更清晰显示脱髓鞘,颜色对比明显,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神经髓鞘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RIZONE 脱髓鞘 油红O染色 牢固蓝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过度表达α-synuclein蛋白的转基因COS-7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莹 李林 +2 位作者 杨慧 李雅莉 张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在体外试验中对COS-7细胞株过度表达α-synuclein蛋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SG与转染α-synuclein基因的COS-7细胞共孵育24h,应用二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在体外试验中对COS-7细胞株过度表达α-synuclein蛋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SG与转染α-synuclein基因的COS-7细胞共孵育24h,应用二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α-synuclein蛋白的表达,观察TSG对其的影响。结果TSG在12.5~200.0μmol/L浓度范围内与COS-7细胞孵育24h不影响细胞存活率,而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中均显示TSG剂量依赖性地抑制α-synuclein蛋白表达和聚集。结论TSG在体外对COS-7细胞过度表达α-synuclein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何首乌 Α-SYNUCLEIN COS-7细胞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及p-CREB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 赵宁 +1 位作者 王蓉 李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组(6月龄)、老年组(24月龄)、老年+参乌胶囊小剂量(0.8 g/kg)、参乌胶囊大剂量(1.6 g/kg)、二苯... 目的观察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青年组(6月龄)、老年组(24月龄)、老年+参乌胶囊小剂量(0.8 g/kg)、参乌胶囊大剂量(1.6 g/kg)、二苯乙烯苷小剂量(0.03 g/kg)、二苯乙烯苷大剂量(0.06 g/kg)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腰节段Bax、Bcl-2及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变化及药物的干预作用。结果与6月龄青年大鼠相比,24月龄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凋亡促进因子Bax的表达增加,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中p-CREB的表达降低。参乌胶囊和二苯乙烯苷分别灌胃给药3个月能够抑制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内BAX的表达,增强Bcl-2表达。参乌胶囊还能够上调p-CREB表达。结论乌胶囊及二苯乙烯苷能够改善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Bax、Bcl-2和p-CREB的变化,提示该药可能具有延缓脊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胶囊 二苯乙烯苷 脊髓 老化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