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重症肌无力:从诊断到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姚舒洋 李小雪 +1 位作者 农靖颖 张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5-688,共4页
已经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使多种肿瘤的治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治疗的有效性让人欣慰,但是这些治疗也造成了多样化的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重症肌无力... 已经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使多种肿瘤的治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治疗的有效性让人欣慰,但是这些治疗也造成了多样化的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就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irAE,通常在ICI治疗后急性发病并迅速进展。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在此,我们对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和整理,针对ICI-MG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常见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重症肌无力 外周神经病变 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克替尼联合抗血管药物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舒洋 李小雪 +1 位作者 王淳秀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联合抗血管药物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科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37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联合抗血管药物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科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37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患者。采用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联合贝伐单抗(7.5 mg/kg,1次/3周);或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联合安罗替尼(10~12 mg 1次/d,第1~14天),均21 d为1个周期,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后终止。中位随访时间14.5(9.2~30.8)个月。结果本组患者中,62.2%(23/37)达到部分缓解,37.8%(14/37)达到疾病稳定。客观有效率为62.2%(23/37),疾病控制率为100%(37/37)。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17.9个月(95%CI:10.292~25.508)个月。1年生存率为83.8%,18个月生存率为81.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和脑转移对患者的PFS有明显影响(P<0.05)。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43.2%,16/37)和腹泻(21.6%,8/37)。结论埃克替尼联合抗血管药物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抗血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希望:新辅助免疫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姚舒洋 张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ICI在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使用还非常有限。然而在肿瘤免疫治疗的这个大背景下,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能有更突出的优势。在这篇综述中,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ICI在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使用还非常有限。然而在肿瘤免疫治疗的这个大背景下,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能有更突出的优势。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会讨论一部分临床前研究以及免疫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结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我们还会特别指出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潜在危险和一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局部晚期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超进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姚舒洋 史可鉴 张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1-278,共8页
超进展(hyperprogressive disease,HPD)是一种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导致的进展模式。它表现为肿瘤爆发式生长和极差的患者预后。目前各研究中HPD的定义不尽相同。虽然已经发现HPD与多种临床病理... 超进展(hyperprogressive disease,HPD)是一种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导致的进展模式。它表现为肿瘤爆发式生长和极差的患者预后。目前各研究中HPD的定义不尽相同。虽然已经发现HPD与多种临床病理特点和基因类型有关,但目前仍没有可以准确预测它的肿瘤标志物,而且潜在的机制也尚在研究中。本文着眼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HPD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给采用ICIs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超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舍瑞林联合来曲唑治疗晚期绝经前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姚舒洋 徐兵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来曲唑治疗晚期绝经前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4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来曲唑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52例,戈舍瑞林3.6 mg,皮下注射,1次/4周;来曲唑2...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来曲唑治疗晚期绝经前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4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来曲唑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52例,戈舍瑞林3.6 mg,皮下注射,1次/4周;来曲唑2.5 mg,口服,1次/d。其中,一线治疗者为36例,二线治疗者为16例。中位治疗时间为11(2~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3~66)个月。结果完全缓解(CR)2例(3.8%),部分缓解(PR)9例(17.3%),稳定(SD)29例(55.8%),进展(PD)12例(23.1%)。客观缓解率为21.1%,临床获益率为71.1%,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PFS)为10(2~6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40(3~66)个月。无内脏转移患者PFS长于有内脏转移者(P=0.034)。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4.6%,均为Ⅰ~Ⅱ度的反应。结论戈舍瑞林联合来曲唑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地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绝经前期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戈舍瑞林 来曲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索拉非尼协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姚舒洋 樊英 徐兵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探讨顺铂(DDP)联合索拉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单独及联合给药后采用MTT法测定多种TNBC细胞的增殖,采用Western blot观察MAPK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发现DDP单药和索拉非... 目的探讨顺铂(DDP)联合索拉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单独及联合给药后采用MTT法测定多种TNBC细胞的增殖,采用Western blot观察MAPK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发现DDP单药和索拉非尼单药在体外对TNBC细胞株MDA-MB-231、MDA-MB-468、CAL-51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MDA-MB-468和CAL-51细胞对DDP更为敏感。通过中效原理,证实DDP和索拉非尼联合应用时,在各个细胞株中均为协同效应。DDP联合索拉非尼对各细胞株协同抑制的分子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MAPK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实现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细胞株均表现为p-ERK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及p-JNK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DDP联合索拉非尼在体外能协同抑制多种TNBC细胞株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顺铂 索拉非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