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科研论文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苏洁 李林 +2 位作者 吉训明 陈凌 何士大 《中国医院》 2011年第2期71-72,共2页
为增加医院科研实力及文章产出能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通过规划人才引进培养、设立护理及管理课题、建立投稿方向引导、制定学科发表文章指标、给予发表文章奖励等多项措施,使得医院的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关键词 医院科研 论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医院新型科研实验技术平台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士大 吴燕川 +4 位作者 郭秒 苏结 张新胜 丁秀娟 陈凌 《中国医院》 2009年第2期38-39,共2页
科学研究是医院创新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先进的实验技术平台对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实验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保证了医院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实验技术平台为例,阐述了我院近7年来实... 科学研究是医院创新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先进的实验技术平台对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实验技术平台的不断升级和更新保证了医院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实验技术平台为例,阐述了我院近7年来实验技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取得的初步成绩,从而说明21世纪激烈竞争环境下,建设新型实验技术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科研 实验技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问题新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尹妍 吉训明 《中国医院》 2014年第11期39-40,共2页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一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无法让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双方都满意。本文结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目前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现状,试图就绩效考核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并探索建立新的科研人员...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一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无法让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双方都满意。本文结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目前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现状,试图就绩效考核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并探索建立新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动态考核跟踪评价法以期能够对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并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科研先锋——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教授
4
作者 顾超雄 李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吉训明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为神经病学。在动脉和静脉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脑血流重建和神经保护等方面取得较为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并推进其临床转化与应用。①提出“低氧组织适应”学说,发现并证实低氧适应脑保护作用,阐明其抗... 吉训明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为神经病学。在动脉和静脉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脑血流重建和神经保护等方面取得较为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并推进其临床转化与应用。①提出“低氧组织适应”学说,发现并证实低氧适应脑保护作用,阐明其抗缺血缺氧损伤机制;②建立“肢体远隔缺血适应”新方法,证实其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揭示多靶点协同调控的“干预外周、保护中枢”机制,奠定临床转化基础;③研究开发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专用设备,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实现临床转化;④创建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新策略,制定国际指南。这些科研突破对认识动静脉性卒中的损伤机制、系统救治及其神经保护策略均有重要意义,多项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学术专著、国际指南和国际经典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组织适应 远隔缺血适应 神经保护 缺血性脑卒中 动静脉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延迟干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洋 高丹丹 +2 位作者 赵文博 段建钢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延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院内延迟产生的环节,并通过干预缩短院内延迟时间。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前瞻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血管内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延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院内延迟产生的环节,并通过干预缩短院内延迟时间。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前瞻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血管内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按照干预前后将患者分为干预前(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44例和干预后(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54例两个时期,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特征以及院内救治流程的关键时间点,通过价值流程图分析存在延误的环节,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缩短院内延迟时间。结果 (1)院内延迟存在的主要环节为医师评估、病情告知和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及术前准备等。(2)干预效果显著,干预前后院内总流程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38.0(118.5,188.8)min和93.5(80.0,11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29,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评估检查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以及股动脉穿刺时间更短[16.5(10.0,27.2)min比35.0(18.2,51.8)min;10.0(9.0,11.0)min比12.5(10.0,23.8)min;48.0(30.0,67.5)min比60.5(45.5,90.8)min;15.0(12.0,18.2)min比21.0(13.0,33.0)min,Z值分别为4.150、3.685、2.801、2.852,均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流程存在严重延迟,通过不断改进院内流程,建立平行诊疗模式,加强卒中团队人员的培训,完善信息系统平台对接等措施,可以明显缩短院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院内延迟 干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科研评估指标体系 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凌 肖晖 +1 位作者 苏洁 李林 《中国医院》 2009年第5期66-68,共3页
近年来,我院探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建设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了"学科建设量化评分标准",包括医疗、教学、科研、学术队伍及技术支撑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科研评价指标的建立,以其特有的科研量化指标内容和应完成的目... 近年来,我院探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建设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了"学科建设量化评分标准",包括医疗、教学、科研、学术队伍及技术支撑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科研评价指标的建立,以其特有的科研量化指标内容和应完成的目标为基础,以其重要的学术竞争指标和引导性,达到对学科评价的目的,结合对医院各学科的综合实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及科学、有效的衡量,对医院各学科的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实行动态的规范化管理[1]。通过以上体系评估,使各学科带头人做到知已知彼,寻找差距,及时整改,最终促进本学科持续、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估指标 学科建设 医疗救护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沉默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差异表达蛋白及调控网络分析
7
作者 康彦红 顾爱琴 +1 位作者 张莹 黄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目的分析沉默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subunit B,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预测CHAF1B基因调控网络,为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染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沉默CHAF1B... 目的分析沉默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subunit B,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预测CHAF1B基因调控网络,为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转染和蛋白质印迹法筛选沉默CHAF1B基因的有效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应用有效siRNA沉默人源心肌AC16细胞CHAF1B基因后,采用细胞活力检测方法检测细胞活力;提取总蛋白质进行定量、还原、烷基化和胰蛋白酶裂解成肽段,利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鉴定肽段;搜索UniProt蛋白库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和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分析。结果siRNA有效沉默CHAF1B基因后,心肌细胞存活明显受到抑制;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结果显示,共有6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50个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倍数≥2,P<0.05),19个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倍数≤0.5,P<0.05)。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大分子复合亚基体、细胞组分生物合成和组装等生物学过程,分布在细胞质和囊泡等区域,发挥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参与的信号通路包括蛋白酶体、氨酰tRNA生物合成、胞吞、嘧啶代谢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10条信号途径;表达显著上调的蛋白质如蛋白酶体亚单位A2和B7、26 S蛋白酶体调节亚单位6B和10B参与蛋白酶体途径,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和赖氨酸tRNA合成酶介导氨酰tRNA生物合成;表达显著下调的蛋白质包括骨架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3和热休克70蛋白1样参与胞吞作用,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大亚基介导嘧啶代谢等通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证实,转染CHAF1B siRNA后心肌细胞中合成骨架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3的基因ARPC3和氨酰tRNA生物合成关键基因QARS1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CHAF1B为心肌细胞存活的关键蛋白质,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胞吞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参考其调控网络可帮助寻找促进心肌细胞修复的干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el-free定量蛋白质谱 染色质装配因子1亚基B 基因敲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博 李思颉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早期静脉溶栓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有助于恢复缺血半... 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早期静脉溶栓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有助于恢复缺血半暗带区供血、挽救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急性 静脉溶栓治疗 院前延迟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流程再造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9
作者 杨莘 常红 +7 位作者 吉训明 吴英锋 宋海庆 李小宇 孙长怡 马青峰 苏林霞 朱丛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我院自2015年7月以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流程进行再造的实践经验。通过成立溶栓卒中小组,医院多部门协作,建立组织化体系、院前急救体系等措施,使得患者到达急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护士抽血时间、家... 本文介绍了我院自2015年7月以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流程进行再造的实践经验。通过成立溶栓卒中小组,医院多部门协作,建立组织化体系、院前急救体系等措施,使得患者到达急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护士抽血时间、家属决策时间、血液检查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常红 杨莘 +7 位作者 梁潇 孙雪莲 郭蕊 吉训明 郭秀海 宋海庆 马青峰 孙长怡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优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救治流程,缩短患者到院至用药的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提高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的溶栓率。方法:建立"并联诊疗"模式的静脉溶栓院内流程;比较流程优化前后患者DNT及... 目的:优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救治流程,缩短患者到院至用药的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提高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的溶栓率。方法:建立"并联诊疗"模式的静脉溶栓院内流程;比较流程优化前后患者DNT及各关键环节用时、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患者预后。结果:流程优化后比优化前DNT中位数缩短62 min(P<0.01);优化后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提高了76.3%;护士接诊至急诊医生开始接诊的时间中位数缩短3 min(P<0.01);护士接诊至溶栓医生开始接诊的时间中位数缩短9 min(P<0.01);护士抽血结束至检验回报的时间中位数缩短23 min(P<0.01);护士接诊至完成CT的时间中位数缩短13 min(P<0.05);家属决策时间中位数缩短12 min(P<0.01);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缩短2 d(P<0.01)。结论:静脉溶栓院内流程优化效果显著,DNT及各关键环节用时显著缩短,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院内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科学家人才的阶梯式培养途径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洁 吉训明 +2 位作者 何士大 丁秀娟 张新胜 《中国医院》 2007年第10期53-54,共2页
在分析医院目前临床科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三个阶梯:科研意识和临床能力是科学家人才培养的第一阶梯;发表高水平文章是向科学家发展的第二阶梯;取得科研成果是向科学家迈进的第三阶梯。指出三个阶梯的攀登是... 在分析医院目前临床科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三个阶梯:科研意识和临床能力是科学家人才培养的第一阶梯;发表高水平文章是向科学家发展的第二阶梯;取得科研成果是向科学家迈进的第三阶梯。指出三个阶梯的攀登是入选突出贡献专家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学家 阶梯式培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院内延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2
作者 赵艺皓 吉训明 杨莘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但受到时间窗限制。院内延迟会使部分到院时仍在时间窗内的患者失去溶栓治疗的时机。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院内延迟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缩短院内延迟时间提... 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但受到时间窗限制。院内延迟会使部分到院时仍在时间窗内的患者失去溶栓治疗的时机。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院内延迟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缩短院内延迟时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院内延迟 现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