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评价与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涛 左萍萍 +2 位作者 刘雁勇 杨楠 纪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01-304,I0001,共5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指标。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5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右侧黑质神经元形态,Hoechst3325...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指标。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5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右侧黑质神经元形态,Hoechst33258染色了解其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黑质内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成功筛选的15只PD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寻台速度下降,时间延长(P<0.05);在平衡杆实验中,其潜伏期和过杆时间增加(P<0.05);模型组右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该区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6-OHDA诱导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凋亡与其胞内caspase-3表达增高相关,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和平衡杆实验中行为学改变与TH免疫组化染色及Hoechst33258染色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 黑质 行为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对大脑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予东 杨巍巍 +1 位作者 李昕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正常培养10~12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和经α-Syn处理1 h的海...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正常培养10~12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和经α-Syn处理1 h的海马神经元NMDA诱发电流。结果与正常培养10~12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相比,经α-Syn处理的海马神经元NMDA诱发电流明显减小。结论α-Syn可减少海马神经元膜上NMDARs数量,并抑制NMDAR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NMDA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帕金森病猴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宏伟 于兰 +5 位作者 陈敏 李旭冉 李昕 杨巍巍 王鹏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索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雌性食蟹猴年龄10~12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茶多酚对照... 目的探索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雌性食蟹猴年龄10~12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茶多酚对照组(TP组)、帕金森病模型组(MPTP组)和茶多酚治疗组(MPTP+TP组),每组4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茶多酚对照组灌胃给予茶多酚80 d;PD模型组静脉注射MPTP诱导PD模型,茶多酚治疗组在PD模型建立后给予茶多酚治疗80 d,每周2次用帕金森病临床行为评价量表评价各组动物运动损伤。实验动物经安乐死后,分离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体视学分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 TP能减少MPTP诱导的食蟹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并缓解其运动障碍。结果首次在灵长类动物体内实验证实茶多酚能有效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并改善其运动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运动障碍 多巴胺能神经元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与嗅觉相关脑区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丁晖 吴晓莉 +4 位作者 张开元 范丰梅 朱朝喆 李坤成 陈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研究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结构改变及其与嗅觉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对26例诊断明确的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研究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结构改变及其与嗅觉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对26例诊断明确的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并与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进行相关分析。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获取三维结构图像,SPM5软件后处理,通过配准、分割获得白质密度图像,经调试获得白质体积图像。结果帕金森病组患者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分别为0.66±0.84和2.41±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4±0.83和1.08±0.54(Z=4.455,P=0.000;t=4.898,P=0.000)。帕金森病组患者嗅觉功能与年龄(察觉阈值:r_s=0.199,P=0.330;识别阈值:r_s=0.256,P=0.207)、病程(察觉阈值:r_s=0.123,P=0.550;识别阈值:r_s=0.055,P=0.789)及UPDRSⅢ评分(察觉阈值:r_s=0.229,P=0.260;识别阈值:r_s=0.379,P=0.056)无明显相关性;UPDRS总评分与嗅觉察觉阈值无相关性(r_s=0.314,P=0.118),但与嗅觉识别阈值呈正相关(r_s=0.397,P=0.045)。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帕金森病组患者右侧枕叶(BA17~19区)、左侧扣带回后部(BA23,30,31区)、左侧枕叶(BA18,19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BA3~5区)白质密度,以及双侧枕叶(BA17~19区)、左侧扣带回后部(BA23,30,31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BA3~5区)白质体积均增加,且左侧扣带回后部白质密度增加与嗅觉识别阈值呈负相关(r_s=0.496,P=0.010)。结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明显减退,但与年龄及病程均无相关性。有嗅觉减退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其嗅觉相关脑区,尤其是神经纤维通过的白质脑区存在明显的病理变化,可能提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是中枢神经变性的结果。与此同时,VBM法作为一种客观分析方法,弥补了兴趣区分析法的缺点,可以广泛用于帕金森病或神经变性疾病的诊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抑制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早期生长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鹏 李昕 +3 位作者 陈予东 杨巍巍 李旭冉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形成的寡聚体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探讨其寡聚化对神经元的毒性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α-Syn的寡聚体,向分组培养的大鼠脑...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形成的寡聚体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探讨其寡聚化对神经元的毒性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α-Syn的寡聚体,向分组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培养基中添加,培养1、2和4 h后固定,观察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神经元的突起以成像显微镜观察测量,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实验进行鉴定。结果添加α-Syn寡聚体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2和4 h时,其突起的平均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和添加α-Syn单体组(P<0.05)。增加α-Syn寡聚体浓度,随浓度增高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与对照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明确了外源性α-Syn寡聚体可以从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结论α-Syn寡聚体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这一现象可能与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寡聚体 原代神经元培养 突起生长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乌胶囊及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蓉 蔡彦宁 +2 位作者 赵志炜 唐玉 李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6-19,23,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本室自行研制的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四羟基二苯乙烯苷(TSG)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SD大鼠从21月龄始,分别灌胃给予SW低、高剂量(0.8 g/kg、1.6 g/kg)和TSG低、高... 目的观察本室自行研制的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SW)及其有效成分何首乌四羟基二苯乙烯苷(TSG)对老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SD大鼠从21月龄始,分别灌胃给予SW低、高剂量(0.8 g/kg、1.6 g/kg)和TSG低、高剂量(0.03 g/kg、0.06 g/kg)至24月龄。以6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未给药的24月龄大鼠为老年对照。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TrkA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区NGF及TrkA表达水平。结果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观察到,老年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TrkA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老年大鼠灌胃给予SW能够上调其海马区NGF mRNA和TrkA mRNA水平;SW和TSG对NGF蛋白表达有明显的增高作用,高剂量SW和TSG对TrkA表达的上调作用显著。结论 SW和TSG能够增高老年大鼠海马区NGF及其受体水平,提示它们可作用在神经元信号转导通路的起始端,有利于提高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胶囊 二苯乙烯苷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海马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纹状体中神经递质相关基因表达的节律性波动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晖 蔡彦宁 +3 位作者 王玲玲 柴玉鑫 张燕莉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纹状体神经肽强啡肽(dynorphin,DYN)、脑啡肽1(enkephalin1,ENK1)、P物质(substance P,S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多巴胺受体1和2(dopamine receptor1and2,D1r和D2r)是否受分子时钟机制的调控,它们的节律变化是否... 目的探讨纹状体神经肽强啡肽(dynorphin,DYN)、脑啡肽1(enkephalin1,ENK1)、P物质(substance P,S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多巴胺受体1和2(dopamine receptor1and2,D1r和D2r)是否受分子时钟机制的调控,它们的节律变化是否与时钟基因有关。方法分别对刚出生(产后3d)、断奶前(产后14d)和成年(产后60d)小鼠纹状体中上述基因24小时的mRNA用实时定量RT-PCR的检测方法观察其节律变化。结果产后3d小鼠纹状体内没有观察到相关基因的节律性变化;产后14d时,纹状体内D2r、DYN和ENK1基因随时间呈现节律变化,出生后60d时,纹状体内除D1r外,所有基因表达均随时间昼夜波动。结论小鼠纹状体中神经递质相关基因的昼夜表达变化规律是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神经肽 昼夜节律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突触核蛋白及其寡聚体形成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予东 尹娜 +3 位作者 李昕 杨巍巍 李旭冉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浆对α-Syn寡聚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50例,另收集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浆对α-Syn寡聚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50例,另收集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人群血浆中的α-Syn总量及寡聚体形成量。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α-Syn总含量及寡聚体形成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Syn含量增高增强其寡聚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脑卒中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pitx3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庆玲 蔡彦宁 +3 位作者 丁晖 顾朱勤 马敬红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66,共3页
目的分析pitx3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关联。方法使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分析509例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494例正常对照者中pitx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2281983、rs4919621... 目的分析pitx3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关联。方法使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分析509例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494例正常对照者中pitx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2281983、rs4919621和rs3758549。随机选取10%样品直接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pitx3基因SNP位点rs2281983、rs4919621和rs3758549的基因频率在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SNP位点与晚发散发性PD无关联。结论中国人群中,pitx3不是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 pitx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烷醇对6-羟基多巴胺致帕金森病大鼠的行为学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涛 乔洪文 +4 位作者 刘雁勇 杨楠 纪超 陈彪 左萍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观察28烷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善作用与中脑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及其各自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以28烷醇17.5 mg/kg(低剂量组)、35 ... 目的观察28烷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善作用与中脑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及其各自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以28烷醇17.5 mg/kg(低剂量组)、35 mg/kg(中剂量组)、70 mg/kg(高剂量组)进行干预。给药2周后行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测试和平衡杆测试;TUNEL染色检测纹状体内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caspase-3、NGF及其受体、proN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旋转试验和平衡杆实验成绩改善(P<0.05);高剂量组纹状体内凋亡小体减少(P<0.05),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增高(P<0.05),proNGF及其受体sortilin和p75NTR表达降低(P<0.05),caspase-3表达减少(P<0.05)。结论 28烷醇可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病理行为。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是调节NGF介导的细胞存活通路和proNGF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前体 神经保护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葡糖脑苷脂酶对多巴胺神经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形成及细胞自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光伟 尹娜 +3 位作者 弥娜 李昕 李尧华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20-825,共6页
目的研究抑制葡糖脑苷脂酶(glucocerebrosidase,GBA)活性对多巴胺神经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寡聚体形成及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培养MES23.5细胞外添加不同浓度的GBA活性抑制剂(conduritol-β-epoxide,CβE),观察GB... 目的研究抑制葡糖脑苷脂酶(glucocerebrosidase,GBA)活性对多巴胺神经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寡聚体形成及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培养MES23.5细胞外添加不同浓度的GBA活性抑制剂(conduritol-β-epoxide,CβE),观察GBA活性的变化,同时在细胞外添加α-Syn单体使其进入细胞内并孵育48 h。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细胞内α-Syn寡聚体含量,观察细胞自噬活性、氧化应激和凋亡。结果随着CβE质量浓度的增加,GBA活性呈质量浓度依赖性的下降,而细胞内α-Syn寡聚体的含量则呈质量浓度依赖性的增加;在CβE处理细胞,随着细胞外添加的α-Syn单体的质量浓度加大,自噬活性和氧化应激液增强,同时细胞凋亡数量增加。结论抑制GBA活性导致细胞内α-Syn寡聚体增多以及依赖于α-Syn浓度的自噬活性和氧化应激增强和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脑苷脂酶 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 MES 23 5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促进原代神经元及转基因小鼠神经细胞表面NMDA受体的内在化
12
作者 陈予东 杨巍巍 +3 位作者 李昕 王鹏 李旭冉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在原代培养神经元及转基因动物水平上,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神经细胞表面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NMDA受体(NMDA recept... 目的在原代培养神经元及转基因动物水平上,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神经细胞表面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NMDA受体(NMDA receptor,NMDAR)和Rab5B质量分数。Rab5B反义寡核苷酸抑制Rab5B基因表达。以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及转基因小鼠为模型,观察α-Syn蛋白增多对细胞膜NMDAR质量分数的影响以及Rab5B的作用。结果在细胞及动物水平,α-Syn明显上调Rab5B表达,促进NMDAR的内在化。而抑制Rab5B表达可消除α-Syn致NMDAR的内在化。结论α-Syn通过上调Rab5B的表达促进NMDAR的内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转基因小鼠 原代神经元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内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表面NMDA受体的内在化
13
作者 程芙蓉 李昕 +3 位作者 李尧华 王玉兰 张燕莉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741,共5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表面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法测定NMDA受体(NMDAR)和Rab5b含量。低钾休克抑制...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表面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法测定NMDA受体(NMDAR)和Rab5b含量。低钾休克抑制内吞,Rab5b反义寡核苷酸抑制Rab5b基因表达。以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为模型,观察细胞外添加α-Syn蛋白对细胞膜NMDAR含量的影响以及内吞和Rab5b的作用。结果α-Syn(10μmol/L)明显上调Rab5b表达,下调细胞表面NMDAR;低钾休克及抑制Rab5b表达可消除α-Syn的这一作用。结论α-Syn通过上调Rab5b的表达促进NMDAR的内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MES23.5细胞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内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MPTP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王涛 岳峰 +2 位作者 刘佳 左萍萍 陈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0期913-915,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4次MPTP(16mg/kg,间...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4次MPTP(16mg/kg,间隔2h),EGCG治疗组为MPTP+EGCG(5mg/kg)组,EGCG正常给药组不做任何处理,每日给予5mg/kgEGCG。连续给药3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结果模型组5min内的自发运动次数(71.4±14.0)下降,而EGCG治疗组自发运动次数(87.9±10.7)提高(P<0.05)。与模型组转杆停留时间(73.5±24.9)s相比,EGCG治疗组转杆停留时间(118.6±31.2)s延长(P<0.05)。形态学结果显示,EGCG治疗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与模型组相比,数量明显增多。模型组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浓度显著降低,而EGCG治疗组DA、DOPAC和HVA浓度虽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GCG改善MPTP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运动能力下降,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神经保护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蟹猴上肢取食执行时间的随龄变化及其与^(99m)Tc-TRODAT-1摄取率的相关关系研究
15
作者 岳峰 吴迪 +3 位作者 曾思恩 易德桥 张愚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7-792,共6页
目的研究食蟹猴随年龄增长伴随的用上肢取食执行时间的变化及其与纹状体99mTc-TRODAT-1〔锝99-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摄取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4、10和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食蟹猴共30只... 目的研究食蟹猴随年龄增长伴随的用上肢取食执行时间的变化及其与纹状体99mTc-TRODAT-1〔锝99-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摄取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4、10和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食蟹猴共30只,利用改良的运动活动平板定量测定上肢取食执行时间,各年龄组分别选取4只动物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配体99mTc-TRODAT-1结合的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像观察脑内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放射性摄取率(99mTc-TRODAT-1摄取率)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食蟹猴用上肢取食执行时间逐渐延长,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蟹猴上肢取食执行时间与年龄呈统计学相关关系,且与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亦呈统计学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独立于年龄的部分相关分析表明年龄增长驱动2者的相关。结论正常食蟹猴随年龄增长脑内99mTc-TRODAT-1摄取率的减少是造成食蟹猴上肢取食执行时间延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 多巴胺 脑内纹状体多巴胺转逆体放射性摄取率 老化 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灵长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通过上调内吞蛋白Rab5B促进海马神经元膜表面NMDA受体内在化
16
作者 陈敏 于文娇 +3 位作者 李昕 杨巍巍 李旭冉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s,NMDA)受体的调控及机制。方法在原代海马神经元,通过细胞外添加基因重组α-Syn和基因过表达α-Syn方法实现细胞内α-Syn含量增高,...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s,NMDA)受体的调控及机制。方法在原代海马神经元,通过细胞外添加基因重组α-Syn和基因过表达α-Syn方法实现细胞内α-Syn含量增高,基因敲减技术抑制Rab5B,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NMDA受体NR1亚单位和Rab5B表达。结果神经元内α-Syn含量增高可以使Rab5B表达上调,并降低膜表面NR1的水平;抑制Rab5B表达可有效反转α-Syn所致的膜表面NR1水平下降。结论α-Syn通过上调Rab5B促进NMDA受体的内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NMDA受体 内在化 Rab5B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促进过氧化氢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瑛 刘光伟 +3 位作者 李昕 李尧华 杨慧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1-776,共6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瞬时转染重组质粒pEGFP-α-syn和pcDNA-α-syn到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建立过表达α-syn细胞模型。细...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瞬时转染重组质粒pEGFP-α-syn和pcDNA-α-syn到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建立过表达α-syn细胞模型。细胞外添加H2O2(200μmol/L)处理细胞。Hoechst 33258荧光标记细胞核及AO/PI(吖啶橙/碘化丙啶)双染检测细胞凋亡。Mitotracker线粒体探针标记线粒体。结果 H2O2可增加α-syn向线粒体和细胞核的转运;H2O2可单独引起细胞凋亡,但过表达α-syn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空载质粒转染细胞(P<0.05)。结论α-Syn增强了H2O2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过氧化氢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通过Rab5B下调海马神经元膜表面NMDA受体含量及其介导的Ca^(2+)内流和内向电流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文娇 杨巍巍 +3 位作者 李昕 李旭冉 陈敏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8-873,共6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原代海马神经元膜表面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外添加基因重组α-Syn,使其进入原代培养神经元细胞内,观察敲减Rab5B基因...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原代海马神经元膜表面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外添加基因重组α-Syn,使其进入原代培养神经元细胞内,观察敲减Rab5B基因前后神经元膜表面NMDA受体(NMDAR)和Rab5B表达的变化;NMDA激活NMDAR,活细胞工作站测定神经元Ca^(2+)内流变化,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内向跨膜电流变化。结果α-Syn增加神经元Rab5B的表达,减少膜表面NMDAR含量,并因而抑制NMDA引起的Ca^(2+)内流及内向跨膜电流;敲减Rab5B可逆转α-Syn对NMDAR的下膜作用及功能的影响。结论α-Syn通过上调Rab5B而下调海马神经元膜表面NMDAR含量及其介导的Ca^(2+)内流及内向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NMDA受体 Rab5B 神经元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增强α-突触核蛋白细胞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杰 谢秀娟 +3 位作者 宋炜 潘维花 杨巍巍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重组人α-Syn加入PD和对照血浆中,采用免疫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细胞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重组人α-Syn加入PD和对照血浆中,采用免疫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鉴定α-Syn寡聚体和磷酸化形成情况。在原代神经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α-Syn单体及寡聚体,同时添加30%(体积分数) PD血浆、正常人血浆和胎牛血浆,孵育14 d后,MTT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死亡情况。酶活力试剂盒检测各组原代神经元中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酶活力。结果PD患者血浆较正常受试者(normal subject,NS)血浆可促使更多的α-Syn磷酸化和寡聚化。与NS血浆相比,添加到原代神经元培养物中的PD血浆导致更多细胞在细胞外α-Syn存在下死亡,同时伴有PP2A活力降低。结论PD患者血浆中可能通过降低PP2A酶活力使α-Syn发生磷酸化,导致其聚集并进一步使得原代培养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血浆 帕金森病 原代神经元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蟹猴脑缺血过程中皮层谷氨酸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晨 陶国现 +3 位作者 唐荣平 刘国龙 张志明 岳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28-1733,共6页
目的探讨食蟹猴脑缺血过程中皮层细胞外谷氨酸水平动态变化。方法取3只(7.3±1.5)岁的食蟹猴,将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近端夹闭1 h后放开,建立食蟹猴脑缺血性模型,并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MRI)、神经功能缺损评... 目的探讨食蟹猴脑缺血过程中皮层细胞外谷氨酸水平动态变化。方法取3只(7.3±1.5)岁的食蟹猴,将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近端夹闭1 h后放开,建立食蟹猴脑缺血性模型,并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MR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临床表现。在MCA M1夹闭前、夹闭过程中、夹闭放开后和术后第1、2周于手术同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同一部位,运用电化学微电极传感器技术检测该部位谷氨酸水平。结果短期夹闭MCA M1段的食蟹猴大脑皮层运动区谷氨酸水平在MCA M1夹闭过程中较夹闭前上升(P=0.003);夹闭放开后较夹闭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7);术后第1周较夹闭放开后下降(P=0.004);术后第2周较术后第1周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脑缺血时可能加速皮层细胞外谷氨酸的释放,再灌注后谷氨酸的释放可能有所减弱或处于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谷氨酸 大脑中动脉 食蟹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