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彪 郑晓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大量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其他研究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大量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其他研究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当今生命与生物技术中最活跃、最前沿、应用最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03年正式启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以来.我国政府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并将“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纳入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成为生物和医药领域4项重大研究项目之一.这必将推动我国蛋白质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现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标志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目前在诊断方面尚无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而主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因此,应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尽快开发出具有早期预警、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将是今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前沿课题。我们将本期专题定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使临床医师更为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也希望使大家知道这项实验室中的前沿技术已距临床很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们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技术 神经变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学标志物 早期诊断价值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科学技术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公布的最新帕金森病循证医学指南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晓立 陈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2006年4月,Neurology杂志发表了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关于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系列文章,其内容包括:(1)新发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预后。(2)合并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3)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保护治疗和其他辅助... 2006年4月,Neurology杂志发表了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关于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系列文章,其内容包括:(1)新发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预后。(2)合并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3)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保护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4)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精神障碍和痴呆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神经病学 医学指南 学会 美国 循证 神经保护治疗 治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宏军 丁晖 +1 位作者 赵利杰 陈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状态(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pression,PD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2例帕金森病(PD)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帕金森病患者划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状态(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pression,PD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2例帕金森病(PD)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帕金森病患者划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各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有无照料人、Hoehn-Yahr分期、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Webster评分等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无照料人、Webster评分、Hoehn-Yahr分期及UPDRSⅡ在抑郁组与非抑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有无照料人与UP-DRSⅡ综合评分,尤其是床上翻身是PD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要注意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转基因拟痴呆小鼠模型脑内α-synuclein的增龄改变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兰 于顺 +3 位作者 邢颖 叶翠飞 陈彪 李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89-229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APP转基因拟痴呆小鼠脑内α-synuclein的改变,以探讨α-synuclein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拟AD动物模型为4月龄、10月龄和16月龄APP695V717I转基因小鼠;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表达谱基因芯片、RT-...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APP转基因拟痴呆小鼠脑内α-synuclein的改变,以探讨α-synuclein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拟AD动物模型为4月龄、10月龄和16月龄APP695V717I转基因小鼠;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表达谱基因芯片、RT-PCR方法检测皮层、海马mRNA表达改变;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α-synuclein mRNA表达在不同时程APP转基因小鼠脑内均明显增多。α-sy-nuclein蛋白表达在早期4月龄APP转基因小鼠即显著上调,10月龄继续增多,16月龄继续上调并形成蛋白的异常聚集。结论:APP转基因小鼠脑内AD老年斑非Aβ主要成分α-synuclein表达明显增多,并随增龄不断加重,可能是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AD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PP转基因小鼠 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但小娟 陈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9-891,共3页
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突出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及社会负担,因此,帕金森病抑郁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帕金森病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发病率 抗抑郁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丽娟 尹春琳 +6 位作者 张燕莉 王红霞 刘雪 李国楠 夏经钢 刘马超 徐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8-961,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及动态变化与冠状动脉(冠脉)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03至2013-08在我院心脏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35例。健康对照者48例。测定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UⅡ...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及动态变化与冠状动脉(冠脉)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03至2013-08在我院心脏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35例。健康对照者48例。测定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U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随访的58例ACS患者3个月门诊随访时测定UⅡ水平。结果: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UⅡ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39.82±22.28)pg/ml vs(26.88±6.09)pg/ml,P<0.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即刻血浆UⅡ水平显著低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37.41±22.74)pg/ml vs(48.07±15.82)pg/ml,t=2.092,P<0.05]。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UⅡ水平与hs-CRP(r=0.041,P=0.639)、NT-proBNP(r=0.112,P=0.261)无相关关系。3个月时门诊随访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UⅡ水平为(56.52±20.70)pg/ml,较入院时(51.58±18.70)pg/m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6,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UⅡ水平存在差别,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到NSTEMI再到STEMI呈递减趋势,STEMI显著低于NSTEMI,随病情的稳定,ACS患者的血浆UⅡ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入院即刻血浆UⅡ水平与炎性标记物hs-CRP和心室负荷标记物NT-proBNP不相关,冠心病患者血浆UⅡ水平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同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性质或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提取物对MPP^+诱导的Neuro-2a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晖 蔡彦宁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601,共6页
目的观察灵芝提取物(Ganoderma lucidum extract,GLE)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Neuro-2a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检测自噬标志物LC3的转换(LC3-Ⅱ/LC3-Ⅰ)以及荧光显微镜检测LC... 目的观察灵芝提取物(Ganoderma lucidum extract,GLE)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Neuro-2a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检测自噬标志物LC3的转换(LC3-Ⅱ/LC3-Ⅰ)以及荧光显微镜检测LC3点状聚集物的形成。同时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MPK/mTOR/ULK1、PINK1/Parkin、NIX/L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激光共聚焦采集图像结果显示,MPP^+处理组细胞LC3-Ⅱ聚集于自噬体膜上,观察到呈点状聚集状态,而GLE干预组细胞点状聚集状态不明显。以LC3的点状聚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评价自噬水平的高低。MPP^+组呈绿色点状分布的LC3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GLE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GLE组LC3-Ⅱ/LC3-Ⅰ比值降低。同时,经GLE处理后,可以改善MPP^+损伤引起的AMPKα/mTOR/ULK1、PINK1/Parkin通路各蛋白异常表达。结论 GLE能抑制MPP^+诱导的Neuro-2a细胞的自噬反应,调节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MPK/mTOR/ULK1以及PINK1/Parkin的异常表达,表明GLE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自噬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帕金森病 自噬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渡钉板测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孙亮 陈彪 +2 位作者 顾朱勤 张慧 李大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普渡钉板测验(PPT)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47例为PD组,社区健康者5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又分为55~69岁组28例和≥70岁组30例。入选者均行PPT并分析其与PD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和诊断PD的准确性。结果与对照... 目的探讨普渡钉板测验(PPT)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47例为PD组,社区健康者5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又分为55~69岁组28例和≥70岁组30例。入选者均行PPT并分析其与PD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和诊断PD的准确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PPT得分显著下降(P<0.01);≥70岁组较55~69岁组PPT得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PPT得分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55~69岁组女性单手PPT成绩优于男性(P<0.05)。PD组PPT得分与年龄无相关性,与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评分呈负相关(P<0.01);55~69岁组PPT诊断PD敏感性82%~89%,特异性75%~100%,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PPT指标可反映PD运动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对<70岁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年龄因素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晓立 陈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于4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主办,博扬通(北京)... 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于4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主办,博扬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布鲁克·道尔顿公司承办。来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台湾长庚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等多所国内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蛋白质组学 高峰论坛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 基因组信息学 分子生物 医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在α-突触核蛋白抑制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雪梅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参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过表达抑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HDA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和稳定转染-...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参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过表达抑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HDA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和稳定转染-αSyn的细胞中HDAC的活性差异,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转染-αSyn细胞系中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TH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转染-αSyn的细胞系中HDAC的活性显著高于未转染组;TSA增加了转染细胞内TH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结论HDAC参与了多巴胺能神经元中-αSyn抑制TH表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酪氨酸羟化酶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钟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随增龄的组织特异性改变
11
作者 祝艳秋 陆璐 +2 位作者 李林 蔡彦宁 张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索时钟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增龄性改变及其在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4月龄(青年组,n=9)、20月龄(老年组,n=10)C57BL小鼠,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小鼠胃、脾、血管、肾、纹状体中时钟基因Per1/2、Bmal1/2、Cry1/2、Cl... 目的探索时钟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增龄性改变及其在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4月龄(青年组,n=9)、20月龄(老年组,n=10)C57BL小鼠,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小鼠胃、脾、血管、肾、纹状体中时钟基因Per1/2、Bmal1/2、Cry1/2、Clock、Npas2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老年组脾组织Cry1、Bmal2和NPas2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高于青年组(P<0.05),胃组织Pe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低于青年组(P<0.05),血管组织Bmal1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多种时钟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参与衰老进程,并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昼夜节律 时钟基因 启动子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蟹猴纹状体18F-AV-133 PET/CT的最佳显像时间和影像学特征
12
作者 黄盛才 秦朝军 +4 位作者 朱琳 乔洪文 岳峰 唐忠平 杞玉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0-642,共3页
诊断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方法较多,其中PET/CT功能显像方法在PD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及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1]。本研究对正常食蟹猴、单侧及双侧纹状体损毁的PD模型食蟹猴进行18 F-AV-1... 诊断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方法较多,其中PET/CT功能显像方法在PD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及治疗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1]。本研究对正常食蟹猴、单侧及双侧纹状体损毁的PD模型食蟹猴进行18 F-AV-133PET/CT显像,研究大脑纹状体、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头皮、颅骨对18F-AV-133显像剂摄取的特征及摄取最大值出现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纹状体 帕金森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