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彪 郑晓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大量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其他研究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大量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其他研究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当今生命与生物技术中最活跃、最前沿、应用最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03年正式启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以来.我国政府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并将“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纳入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成为生物和医药领域4项重大研究项目之一.这必将推动我国蛋白质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现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标志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目前在诊断方面尚无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而主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因此,应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尽快开发出具有早期预警、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将是今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前沿课题。我们将本期专题定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使临床医师更为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也希望使大家知道这项实验室中的前沿技术已距临床很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们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技术 神经变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学标志物 早期诊断价值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科学技术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公布的最新帕金森病循证医学指南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晓立 陈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2006年4月,Neurology杂志发表了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关于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系列文章,其内容包括:(1)新发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预后。(2)合并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3)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保护治疗和其他辅助... 2006年4月,Neurology杂志发表了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关于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系列文章,其内容包括:(1)新发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预后。(2)合并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3)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保护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4)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精神障碍和痴呆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诊断 神经病学 医学指南 学会 美国 循证 神经保护治疗 治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晓立 陈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于4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主办,博扬通(北京)... 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于4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主办,博扬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布鲁克·道尔顿公司承办。来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台湾长庚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等多所国内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蛋白质组学 高峰论坛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 基因组信息学 分子生物 医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在α-突触核蛋白抑制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梅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参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过表达抑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HDA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和稳定转染-...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参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过表达抑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HDA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和稳定转染-αSyn的细胞中HDAC的活性差异,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转染-αSyn细胞系中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TH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转染-αSyn的细胞系中HDAC的活性显著高于未转染组;TSA增加了转染细胞内TH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结论HDAC参与了多巴胺能神经元中-αSyn抑制TH表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酪氨酸羟化酶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