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贾建平 韩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57-59,共3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西方国家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位居痴呆病因的第二位。长期以来,VaD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痴呆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发现VaD的概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西方国家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位居痴呆病因的第二位。长期以来,VaD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痴呆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相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延误了对患者防治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变化特点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阅 贾建平 周爱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的认知变化特点。方法64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1周内〔(4.70±1.70)d〕、发病后1月〔(32.71±4.54)d〕、3月〔(94.53±6.65)d〕、...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的认知变化特点。方法64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1周内〔(4.70±1.70)d〕、发病后1月〔(32.71±4.54)d〕、3月〔(94.53±6.65)d〕、6月〔(177.30±9.21)d〕和12月〔(364.29±7.94)d〕进行了5次神经心理学测验,与7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时期认知的变化特点。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化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图片排列、数字符号和积木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简化的Rey复杂图形测验、Stroop测验、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和画钟测验,涵盖了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信息处理速度、视空间结构能力等认知域。结果腔隙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认知评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急性期(发病1周内)在记忆力、执行能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等认知域均差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变化,记忆力和大部分执行能力于发病后1~3月内好转并恢复至正常水平;执行能力中的数字广度倒背分测验和视空间结构能力中的大部分测验(图形临摹和画钟测验)在发病后12月内认知评分始终无好转;个别执行能力(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于发病后12月时再次加重;注意力和信息处理速度于发病后12月内始终处于正常水平。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认知损害广泛而严重;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大部分恢复较快,于1~3月内恢复至正常,执行能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出现了不可逆的损害或好转后再次加重。腔隙性脑梗死后的认知障碍值得重视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损害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急性基底核出血与梗死患者的认知改变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礼媛 石丹 +1 位作者 周爱红 贾建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的急性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变化的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卒中患者均在发病3周内,入组当日就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名,完成一次神经...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的急性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变化的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卒中患者均在发病3周内,入组当日就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名,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基底核出血组和梗死组在各个认知域的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除数字符号、Stroop测验A部分和积木测验外,基底核出血组的认知域评分均低于基底核梗死组(P<0.05)。左侧半球基底核出血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信息处理速度和视空间结构能力的认知域评分均低于同侧基底核梗死组(P<0.05)。右侧半球基底核出血组的MMSE、记忆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评分低于同侧基底核梗死组(P<0.05)。左侧基底核出血组的MMSE、记忆力、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均低于右侧出血组,左侧基底核梗死组记忆力和执行功能评分也低于右侧半球(P<0.05)。结论基底核卒中急性期可以出现多个认知领域的损害,基底核出血较梗死受损严重,左侧较右侧受损严重。应早期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以期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认知改变
4
作者 韩阅 贾建平 +1 位作者 周爱红 薛素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认知障碍特点。方法对91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1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并与7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观察不同认知域的变化特点。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目的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认知障碍特点。方法对91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1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并与7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观察不同认知域的变化特点。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化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图片排列、数字符号和积木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简化的Rey复杂图形测验、Stroop测验、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和画钟测验。结果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在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等认知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息处理速度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认知障碍广泛。腔隙性脑梗死后的认知障碍应作为临床特征,进行早期重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数量和部位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韩阅 贾建平 +1 位作者 周爱红 薛素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数量和部位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1例,其中单发病灶56例(位于左侧25例,右侧31例),多发病灶35例(左侧21例,右侧14例)。于发病1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 目的探讨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数量和部位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1例,其中单发病灶56例(位于左侧25例,右侧31例),多发病灶35例(左侧21例,右侧14例)。于发病1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化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图片排列、数字符号和积木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简化的Rey复杂图形测验、Stroop测验、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和画钟测验。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①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显示,病灶位于左侧大脑半球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是反映执行能力中的语义分类流畅性(动物)、WAIS-RC图片排列及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积分,单发病灶者分别为17±5、11±4、5.8±1.5,多发病灶者为13±4、7±5、4.7±2.0,均P<0.05。病灶位于右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亦是反映执行能力中的WAIS-RC图片排列的积分,单发病灶者为11±4、多发病灶者为8±4,P<0.05。②左、右侧单发病灶患者比较,右侧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左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MMSE和执行能力中的语义分类流畅性(动物)、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积分,均P<0.05;而左、右侧多发病灶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多发病灶的初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均较单发病灶更值得早期重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测验 腔隙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礼媛 贾建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3-97,共5页
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在VCI概念提出之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 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在VCI概念提出之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所以,需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对VaD概念加以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因此,VCI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核出血和梗死后认知功能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礼媛 贾建平 +1 位作者 周爱红 石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认知损害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在卒中后急性期(卒中后3周内)及卒中后恢复期(卒中后6~9个月)各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 目的探讨基底核出血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认知损害特点和差异。方法观察组共91例患者,其中基底核出血48例,基底核梗死43例。观察组在卒中后急性期(卒中后3周内)及卒中后恢复期(卒中后6~9个月)各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健康对照组77名,完成一次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基底核出血组和梗死组在急性期的各个认知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执行功能(语义分类流畅性)外,基底核出血组恢复期的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分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基底核出血组的记忆力、执行功能(语义分类流畅性)、信息处理速度(数字符号测验)、视空间结构能力(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注意力、执行功能(Stroop测验C)和信息处理速度(Stroop测验A)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注意力(数字广度顺背测验)、记忆力(再认)和执行功能(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外,基底核梗死组恢复期的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分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核梗死组恢复期记忆力、信息处理速度(数字符号测验)、视空间结构能力(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SE、执行功能(Stroop测验C)和信息处理速度(Stroop测验A)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核卒中急性期出现多个认知领域的损害,恢复期大部分认知域得到改善,其中部分认知域可基本达到健康对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基底神经节 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