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涛 刘跃华 +5 位作者 尹佳 连石 李明 郑志忠 曾凡钦 张士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 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 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取得知情同意书并筛选合格的患者174例,随机进入奥洛他定组86例,西替利嗪组88例。入组时以及各次随访时,评估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奥洛他定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640±0.274,西替利嗪组为0.603±0.28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82)。奥洛他定组的总有效率为90.6%(n=85例,77/85)(95%CI:84.4%;96.8%),西替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80.0%(n=85例,68/85)(95%CI:71.5%;88.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率)奥洛他定组为38例(44.7%),与西替利嗪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洛他定治疗国人皮肤瘙痒症能够改善瘙痒症的症状,同时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症 皮肤 H1受体阻断剂 奥洛他定 西替利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临床、组织病理与皮肤镜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丽娟 朱威 郑玲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1-654,共4页
目的:研究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nodular-ulcerative basal cell carcinoma, NUBCC)的临床、组织病理与皮肤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NUBCC和23例非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non-nodular-ulcerative basal cell carcinoma, NNUBCC)患者... 目的:研究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nodular-ulcerative basal cell carcinoma, NUBCC)的临床、组织病理与皮肤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NUBCC和23例非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non-nodular-ulcerative basal cell carcinoma, NNUB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皮肤镜图像资料。结果:71.2%的NUBCC皮损位于面部中1/3区域,较同部位发病的NNUBCC皮损(39.1%)更为多见(P<0.05);而26.1%的NNUBCC皮损位于躯干,较同部位发病的NUBCC皮损(6.8%)更多见(P<0.05)。组织病理上,NUBCC以结节型为主,NNUBCC以浅表型为主。在皮肤镜下,NUBCC较NNUBCC更容易出现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蓝灰色卵圆形巢和大蓝灰色无结构区(P值均<0.05)。所有研究对象中,有23.2%可见到褐色结构性区。结论:NUBCC的发病部位及病理分型的分布与NNUBCC相比有差别。皮肤镜有助于鉴别NUBCC与NNUBCC,尤其是大蓝灰色无结构区有助于NUBCC的皮肤镜诊断,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结节溃疡型 皮肤镜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痒浴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焕琴 周培卿 连石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66-68,共3页
止痒浴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赵焕琴,周培卿,连石老年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但治疗方法不多,效果也不够理想。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为了避免皂类的碱性刺激常嘱病人... 止痒浴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赵焕琴,周培卿,连石老年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但治疗方法不多,效果也不够理想。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为了避免皂类的碱性刺激常嘱病人少洗澡,其结果是皮肤污垢的堆积更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止痒浴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 被引量:46
4
作者 朱威 赵威 +3 位作者 赵琛 宋承田 田秋华 连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4,共2页
报告了2000年3月~2001年3月对128例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与4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128例患者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97例,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24例,对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73例。阳性率较高的... 报告了2000年3月~2001年3月对128例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与4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128例患者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97例,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24例,对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73例。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是屋尘、尘螨、多价霉菌、牛羊肉。40名正常人血清过敏原反应全部阴性。血清总IgE值:128例患者有94例>50IU/mL,对照组均<20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慢性湿疹 过敏原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例健康体检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基因亚型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伍星蓉 朱威 +1 位作者 张海萍 连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亚型检测并分析其感染率及年龄分布。结果400例女性中共检出HP...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亚型检测并分析其感染率及年龄分布。结果400例女性中共检出HPV阳性68例,占总检测人数17.0%。68例中高危型HPV感染者42例,占61.8%;低危型HPV感染者15例,占22.1%;高低危混合HPV感染者11例,占16.1%。阳性患者中高危型以16型为主,占23.5%;其次为66型,占8.8%;低危型以43和11型为主,分别占13.2%和8.8%。在各年龄组中,20~34岁妇女HPV感染率最高,为18.2%,≤19岁、≥35岁患者的HPV感染率依次为15.4%和12.7%,受检者各年龄组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女性中有相当的比例感染HPV,尤其是高危型。对体检女性进行HPVDNA检测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人乳头瘤状病毒 基因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慧 朱威 连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种起源于施万细胞(曾称雪旺细胞)的良性周围神经鞘瘤,为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皮损和神经系统表现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现总结我院16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种起源于施万细胞(曾称雪旺细胞)的良性周围神经鞘瘤,为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皮损和神经系统表现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现总结我院16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8月,我院诊治NF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患者就诊年龄17~4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I型 神经纤维瘤病 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外用与外用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轻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潘然 陈周 +4 位作者 马李智 林雪霏 赵俊英 朱威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7-690,共4页
目的:比较单一外用与外用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治疗轻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安全性、复发情况及治疗经济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23例轻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单一外用治疗组和外用联合光疗组,患者银屑... 目的:比较单一外用与外用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治疗轻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安全性、复发情况及治疗经济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23例轻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单一外用治疗组和外用联合光疗组,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下降达90%(PASI 90)时即进入维持治疗,分别于第6、12、24周评价疗效,并于第24周评价治疗经济学。结果:共86例患者完成24周治疗。在第6周时,单一外用治疗组22.50%患者达到PASI 75,外用联合光疗组为23.91%(P>0.05)。单一外用治疗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分值较基线下降57.89%,外用联合光疗组下降52.39%(P>0.05)。在第12周时,单一外用治疗组40.00%的患者达到PASI 75,外用联合光疗组为45.70%(P>0.05)。第24周时,单一外用治疗组50%的患者达到PASI 75,外用联合光疗组为63.04%(P>0.05)。单一外用治疗组DLQI分值较基线下降64.60%,外用联合光疗组下降65.31%(P>0.05)。在24周的研究中,单一外用治疗组2例复发,外用联合光疗组3例复发。单一外用治疗组24周总费用平均为835.4元,外用联合光疗组为1894.23元。结论:单一外用疗法与外用药联合NB-UVB光疗均安全、有效、复发率低,且疗效相当。单一外用疗法更经济,适用于轻度斑块状银屑病的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紫外线 窄谱 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68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慧 邹祖鹏 +1 位作者 周田田 朱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接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68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关节损害和甲损伤情况以及银屑病共病... 目的研究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接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68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关节损害和甲损伤情况以及银屑病共病情况。结果经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后,100%患者达到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75改善,87%患者达到PASI 90改善,54.4%患者达到PASI 100改善。司库奇尤单抗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性关节炎和甲损害。常见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红肿和结膜炎。结论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库奇尤单抗 银屑病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相关性瘙痒性丘疹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洁 朱威 +1 位作者 伦文辉 连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6-478,共3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相关性瘙痒性丘疹(pruritic papular eruption,PPE)是HIV感染者中常见的皮肤表现。HIV-PPE在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慢性、瘙痒性、对称性丘疹为特征。但HIV-PPE的病因及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相关性瘙痒性丘疹(pruritic papular eruption,PPE)是HIV感染者中常见的皮肤表现。HIV-PPE在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慢性、瘙痒性、对称性丘疹为特征。但HIV-PP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理特征尚未明确。HIV-PPE与CD4细胞计数下降有一定相关性。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皮肤 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梅雪岭 连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9-833,共5页
目的分离人表皮干细胞群并鉴定其相关的分子标记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方法分离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群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整合素α6,p63蛋白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结... 目的分离人表皮干细胞群并鉴定其相关的分子标记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传统方法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方法分离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群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整合素α6,p63蛋白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了人正常角质细胞群和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高表达α6整合素和p63蛋白,与人正常角质细胞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分离的快速黏附Ⅳ型胶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群是富集了人表皮干细胞的细胞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Ⅳ型胶原 α6整合素 P6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图诊断
11
作者 赵威 朱威 连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89-589,556,共2页
关键词 扁平湿疣 鉴别诊断 二期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弹力纤维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12
作者 邹祖鹏 赵琪 朱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60岁男性患者,头面部、双手背环形淡红色丘疹4个月。前额、双侧颞部、双侧耳后、双手背侧散在分布数个绿豆至蚕豆大小淡红色环形斑丘疹,边界清晰,触之有浸润感,无触痛。病理组织表现为组织细胞肉芽肿性浸润伴多核巨细胞,但无坏死的胶原... 60岁男性患者,头面部、双手背环形淡红色丘疹4个月。前额、双侧颞部、双侧耳后、双手背侧散在分布数个绿豆至蚕豆大小淡红色环形斑丘疹,边界清晰,触之有浸润感,无触痛。病理组织表现为组织细胞肉芽肿性浸润伴多核巨细胞,但无坏死的胶原束。Verhoeff-Van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弹力纤维破碎。诊断为环状弹力纤维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肉芽肿 弹力纤维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