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与挑战
1
作者 王雷明 朴月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57,共3页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诊断迎来了新的时代。虽然其整合组织学和分子信息的诊断方法为患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也给日常病理诊断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运用WHO(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诊断迎来了新的时代。虽然其整合组织学和分子信息的诊断方法为患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也给日常病理诊断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运用WHO(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的实践中,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遇到了诸多难题。其中,分子信息对肿瘤分型和分级的直接影响尤为显著:例如,组织学表现为2级的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若伴随CDKN2A/B的纯合性缺失,其整合诊断将升级为WHO 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检测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病理 整合诊断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CB1/INI1缺失的低分化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2
作者 韩璐 赵莉红 +2 位作者 隗立峰 滕梁红 王雷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SMARCB1/INI1缺失的低分化脊索瘤(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P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PD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INI1和Brachyury等表达,分析PDC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结果10... 目的探讨SMARCB1/INI1缺失的低分化脊索瘤(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P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PDC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vimentin、INI1和Brachyury等表达,分析PDC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结果10例中男性5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1~7岁(平均发病年龄及中位发病年龄均为4岁);10例发生在斜坡并均有骨质侵犯,其中3例累及颈椎(30%)。肿瘤组织形态上均表现为片状或巢团状生长,肿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明显,可见核仁,有丝分裂活跃,间质内可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10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K、vimentin、EMA和Brachyury,SMARCB1/INI1均表达缺失。随访及预后:5例肿瘤复发(中位无进展时间为4个月);7例死亡(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SMARCB1/INI1缺失的PDC相对罕见,预后较差,诊断具有挑战性,认识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低分化 INI1 SMARC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阴性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俱京涛 陈昕 +3 位作者 刘佳宾 胡永生 王雷明 陈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MRI阳性与MRI阴性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临床特征、病理学类型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致痫灶切除术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共96例。根据术前FLAIR成像有无异常表现分... 目的 对比分析MRI阳性与MRI阴性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临床特征、病理学类型及预后。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致痫灶切除术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共96例。根据术前FLAIR成像有无异常表现分为MRI阳性组(39例)和MRI阴性组(57例)。MRI阴性组FCDⅡA型比例高于MRI阳性组(χ^(2)=8.370,P=0.004)。两组癫痫发作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7),其中MRI阴性组完全性失神发作(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6)和多种类型发作(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6)比例高于MRI阳性组局灶性知觉性发作患者比例,MRI阴性组完全性失神发作(校正χ^(2)=4.728,P=0.030)和多种类型发作(校正χ^(2)=4.728,P=0.030)比例高于MRI阳性组局灶性知觉障碍性发作患者比例。MRI阴性组术后癫痫发作比例高于MRI阳性组(χ^(2)=9.013,P=0.003)。结论 MRI阴性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术后2年癫痫发作比例高于MRI阳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FCDⅡA型在MRI阴性患者中比例高于MRI阳性患者,MRI阴性患者多以完全性失神发作和多种类型发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发育畸形 癫痫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见前列腺癌类型4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滕梁红 张冬梅 +3 位作者 卢德宏 赵兰 许建军 赵莉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少见的前列腺癌类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45例少见前列腺癌类型标本进行染色,回顾性分析其穿刺活检标本的临床资料。结果 302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标本中发现45例(14.9%)少见类型,患者年龄56~86岁... 目的探讨少见的前列腺癌类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45例少见前列腺癌类型标本进行染色,回顾性分析其穿刺活检标本的临床资料。结果 302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标本中发现45例(14.9%)少见类型,患者年龄56~86岁,血清PSA值2.8~100 ng/ml。对45例标本进一步观察组织学特征检出导管腺癌4例;尿路上皮癌1例;基底细胞癌1例。在39例前列腺腺泡癌组织学变异型中发现萎缩型3例、假增生型11例、泡沫样腺体型13例、印戒细胞型12例。这些少见的前列腺癌类型通常和经典的前列腺腺泡癌共存,其中仅有5例为单一形态。结论少见前列腺癌类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经典的前列腺腺泡癌有所不同,提高对其病理形态学的认识水平并正确理解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病理学 变异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松果体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5
作者 王玫茜 杨延辉 +2 位作者 朴月善 赵志莲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84,共2页
患者女,59岁,体检发现松果体区占位1年,头晕、恶心伴双下肢乏力2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松果体区2.7cm×2.1cm类圆形稍高密度占位,内见点状钙化(图1A)。颅脑MRI:松果体区2.7cm×2.1cm×... 患者女,59岁,体检发现松果体区占位1年,头晕、恶心伴双下肢乏力2个月;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松果体区2.7cm×2.1cm类圆形稍高密度占位,内见点状钙化(图1A)。颅脑MRI:松果体区2.7cm×2.1cm×2.2cm类圆形占位呈T1WI等信号(图1B)、T2WI低信号(图1C)、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FLAIR)等-低信号(图1D)、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稍低信号;包绕大脑大静脉及双侧大脑内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腺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的神经病理学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玮 朴月善 +1 位作者 陈莉 卢德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相关脑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淋巴瘤病临床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雅杰 朴月善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94-596,共3页
大脑淋巴瘤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特殊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展迅速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弥漫性脑白质病变,组织病理学呈现脑白质内恶性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大脑淋巴瘤病已经成为脑白质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 大脑淋巴瘤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特殊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展迅速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弥漫性脑白质病变,组织病理学呈现脑白质内恶性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大脑淋巴瘤病已经成为脑白质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尽早进行病理检查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大脑淋巴瘤病的认识仅基于一些病例报道,系统分析较少。在本文中,我们对国外相关病例进行回顾,共收集17例大脑淋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以期对该病能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O新分类的垂体腺瘤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巍 赵莉红 +4 位作者 王玮 王雷明 许素素 隗立峰 滕梁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371,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新分类的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现状,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4例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134例垂体腺瘤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60例,中位年龄51岁。其中24.... 目的探讨基于新分类的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现状,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4例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134例垂体腺瘤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60例,中位年龄51岁。其中24.6%(33例)的病例为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表现出肢端肥大、泌乳或激素水平异常等功能性表现。75.4%(101例)的静止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压迫症状。影像学提示微腺瘤7例,大腺瘤120例,巨大腺瘤7例。依据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垂体腺瘤分类,其中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68例(50.7%),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5例(18.7%),生长激素细胞腺瘤17例(12.7%),泌乳激素细胞腺瘤11例(8.2%),静止性Pit-1阳性垂体腺瘤4例(3.1%),双激素细胞腺瘤3例(2.2%),多激素细胞腺瘤3例(2.2%),零细胞腺瘤2例(1.5%),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1例(0.7%)。本研究中共有13例高风险垂体腺瘤,其中稀疏颗粒型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例、男性泌乳激素细胞大腺瘤6例、静止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例及多激素Pit-1阳性腺瘤3例。结论新的分类系统根据转录因子的不同将垂体腺瘤进行了更为科学的分类,能够更好地反映肿瘤特征及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神经病理学:迎接现代影像学技术挑战的有力武器 被引量:5
9
作者 卢德宏 朴月善 +3 位作者 陈莉 李存江 徐庚 杨小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09-512,共4页
自20世纪70年代初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问世后的30余年来,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诸如高分辨力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及PET—CT等新型检查技术和手... 自20世纪70年代初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问世后的30余年来,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诸如高分辨力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及PET—CT等新型检查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一方面,这些高分辨力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使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白质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和多发性病变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永娟 卢德宏 +3 位作者 魏宇魁 樊晓彤 矫黎东 朴月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2-271,共10页
目的总结以脑白质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和多发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7例以脑白质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和多发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 目的总结以脑白质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和多发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7例以脑白质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和多发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结果本研究27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睡眠障碍、视觉障碍和癫发作;影像学均表现为以脑白质受累为主的弥漫性和多发性病变,病变累及≥3个脑叶。24例(88.89%)行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3例(11.11%)行开颅病变切除术。病理证实肿瘤性病变11例(40.74%),包括弥漫性胶质瘤(均呈大脑胶质瘤病改变)8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3例(大脑淋巴瘤病2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非肿瘤性病变16例(59.26%),包括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疾病1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3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例、伴钙化与囊变的脑白质病1例、成人发病的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和色素性胶质细胞1例。结论以脑白质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和多发性病变的病理学疾病谱系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立体定向穿刺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此类疾病的确诊率。对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明确临床病理诊断,是确保精准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白质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特殊染色在神经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永娟 朴月善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特殊染色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某些特殊染色方法可以标记神经元特有的结构,如Nissl染色标记尼氏体,用于观察神经元并判断其损伤程度;或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在原发性脱髓鞘疾病的诊断中,Luxol Fast Blue... 特殊染色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某些特殊染色方法可以标记神经元特有的结构,如Nissl染色标记尼氏体,用于观察神经元并判断其损伤程度;或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在原发性脱髓鞘疾病的诊断中,Luxol Fast Blue染色所显示的髓鞘脱失、Bodian染色所显示的相对保留的轴索、Holzer染色所显示的反应性增生的星形细胞等。病理科医师在日常神经病理诊断工作中如果能够正确、巧妙地应用特殊染色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染色与标记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2
作者 连芳 刘丽娜 +3 位作者 赵莉红 隗立峰 卢德宏 朴月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2例AG,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均有难治性癫痫病... 目的探讨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 glioma,A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2例AG,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患者均有难治性癫痫病史,平均发病年龄9岁(2.8~24岁)。头颅核磁共振(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未见明显强化。组织学特点为均一的双极细胞,沿血管轴排列形成血管周围假菊形团。AG中GFAP、vimentin均阳性,肿瘤细胞中EMA、D2-40呈胞质弥漫阳性或核旁点灶阳性,EMA和D2-40的阳性率分别为91.7%(11/12)和100%(12/12);NeuN、IDH1 R132H、L1CAM、BRAF V600E和H3K27M均阴性。Ki-67的增殖指数为1%~5%。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随访14~110个月,患者均无癫痫发作及肿瘤复发。结论AG是以癫痫发病、生长缓慢的肿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EMA 室管膜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手术辅助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庚 许亮 +3 位作者 朴月善 赵瑞林 徐建堃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切除肿瘤辅以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效果。其中男13例,女4例...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切除肿瘤辅以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效果。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为28~54岁,平均49岁。肿瘤全切除的15例,术后实施全脑放疗,放射剂量为50~60Gy。肿瘤次全切除的2例,采用伽玛刀治疗,放射剂量为30Gy。术后放疗前、术后2周和8周,采用尼莫司汀化疗3次,150mg/次。结果颅前窝底(6例)及矢状窦前1/3处(3例)肿瘤于手术显微镜下全部予以切除,术后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复视的症状消失。8例小脑幕肿瘤患者中,6例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2例手术显微镜下次全切除肿瘤。术后头痛症状消失,3例视野缺损症状好转,5例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无死亡病例。病理学检查示:肿瘤内有丰富的血管网,状似"鹿角",这些血管扩张明显,近似血窦,肿瘤细胞围绕着血管排列,有分化和未分化两种细胞。未分化肿瘤细胞内有大量的胞质,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核分裂。9例患者的肿瘤有囊变,未见钙化征象。免疫组化提示血管外皮细胞瘤对Vimentine及CD34染色呈阳性反应。术后对所有患者MRI随访6~4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可防治其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伟 赵伟秦 卢德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病理学分型 演变 病理学特点 动脉管壁 心肌梗死 致死原因 生命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部磨玻璃影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术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雷 张毅 +5 位作者 高艳 魏兵 李元博 王腾腾 钱坤 王雷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57,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1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GGO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GGO最... 目的分析老年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1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GGO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GGO最大径均值为(13.3±7.5)mm。Ⅰ型GGO病例97例(34.5%),Ⅱ型GGO病例119例(42.3%),Ⅲ型和Ⅳ型病例分别为51例(18.1%)和14例(5.0%)。术后病理报告:30例(10.7%)为良性病变,75例(26.7%)浸润前期病变,65例(23.1%)微浸润腺癌,111例(39.5%)浸润期肺癌。对GGO影像学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依据GGO影像学特征所进行的GGO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r=0.365,P<0.01);GGO分型与肺癌病理亚型存在可能的关联(P<0.05,r=0.276),且与肺癌发生STAS(P<0.05,r=0.175)和胸膜浸润(P<0.01,r=0.236)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患者的GGO影像学分型与术后肿瘤性质、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磨玻璃影 单孔胸腔镜 术后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脑膜弥漫性病变的神经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德宏 朴月善 阮清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91-494,共4页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诸如高分辨力CT、MRI、PE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及PET-CT等新型检查技术层出不穷。一方面,这些高分辨力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使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诸如高分辨力CT、MRI、PE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及PET-CT等新型检查技术层出不穷。一方面,这些高分辨力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使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将以往肉眼看不到的病变清晰地展现在临床医师面前,而使得放射科和临床医师在得到某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后无所适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脑膜肿瘤 组织细胞增生症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和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18
17
作者 卢德宏 付永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87-91,共5页
脑卒中系脑血管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是一种突发性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动-静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致急性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的一组疾病。脑卒中为全球三大致死性... 脑卒中系脑血管病的主要临床类型,是一种突发性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动-静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致急性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的一组疾病。脑卒中为全球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其高发病率、高病残率和高病死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和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相关病理学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朴月善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35-1040,共6页
外科手术切除致灶的大力开展,为难治性癫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病例资源。近年来,国际上关于皮质发育畸形和海马硬化的分类均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探索为我们认识癫相关病变的疾病谱系... 外科手术切除致灶的大力开展,为难治性癫的神经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病例资源。近年来,国际上关于皮质发育畸形和海马硬化的分类均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共识,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探索为我们认识癫相关病变的疾病谱系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未来几年,关于致灶的分子病理学及其致性的研究将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皮质发育畸形 海马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学及病理学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磊 卢德宏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9期749-754,共6页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既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滞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近20年来,CT、MRI和DSA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临床医师能在疾病的早期获得典型的影像学...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既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滞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近20年来,CT、MRI和DSA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临床医师能在疾病的早期获得典型的影像学证据;流行病学和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在病因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临床治疗所采用的抗凝、局部溶栓和介入治疗,使临床症状迅速得到控制,大部分病人得以治愈。以至于有人乐观地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疾病。因此,本刊邀请几位专家分别在病理病因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述,期望能够反映出国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给神经科同行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窦血栓形成 病因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对医学继续教育的贡献 被引量:4
20
作者 朴月善 卢德宏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6期535-536,共2页
  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o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及神经病理学家黄克维教授于六十年代初亲自倡导创办.自1978年重新恢复,至今已延续29年.几十年来,该讨论会经久不息,影响愈加广泛,成为我国神经...   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o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及神经病理学家黄克维教授于六十年代初亲自倡导创办.自1978年重新恢复,至今已延续29年.几十年来,该讨论会经久不息,影响愈加广泛,成为我国神经科学界颇具知名度的学术活动.CPC最明显的特点是强调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密切结合,这一多学科联合的继续教育形式,使参加者深感受益.CPC可为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和医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诊断思路,提高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而且这种体会和感受是直观且非常深刻的,不是从一般教科书上能够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继续教育 临床病理讨论会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