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洁 卢洁 +3 位作者 许英路 翟勇 张人玲 刘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1-283,共3页
目的比较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6例单侧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比较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6例单侧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用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97.44%、94.87%和82.05%,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与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2、0.002)。26例单侧血管病变患者用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96.15%、92.31%、92.31%,三者无显著性差异(P=0.552)。结论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较敏感,在诊断单侧血管病变中三种检查方法均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符合线路 磁共振成像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fMRI观察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特定频段低频振幅改变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琼阁 单艺 +5 位作者 赵澄 张苗 马青峰 戎冬冬 曹燕翔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讨左侧基底核区梗死患者在特定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027 Hz)下低频振幅(ALFF)改变,追踪其大脑自发活动纵向变化。方法对25例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26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 目的探讨左侧基底核区梗死患者在特定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027 Hz)下低频振幅(ALFF)改变,追踪其大脑自发活动纵向变化。方法对25例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26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混合效应分析,针对梗死组慢性期与梗死组急性期、梗死组慢性期与对照组,分别计算其ALFF值频率间、组间主效应脑区差异;于2个频段下进行事后检验,获得组间有差异脑区。结果 ALFF结果显示,两个频段间存在差异性脑区,slow-4频段激活脑区位于皮层下脑区,slow-5频段激活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在slow-4频段上,梗死组慢性期与急性期对比,慢性期患者双侧顶上小叶、楔前叶、枕叶及健侧颞叶ALFF值升高,扣带回和辅助运动区ALFF值降低;梗死组慢性期与对照组对比,慢性期患者健侧后扣带回和患侧中央前回ALFF值降低,健侧侧部额叶脑回和额极ALFF值升高。在slow-5频段未见差异脑区。结论 slow-4频段显示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患者脑自发活动更为敏感;患者恢复过程中存在脑皮质功能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神经节 脑梗死 低频振幅 纵向研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20
3
作者 何洁 许英路 +3 位作者 翟勇 张人玲 张顺英 孙素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例正常人的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 F 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 锝m 双半胱氨酸乙酯(99Tcm ECD)脑血... 目的 通过比较脑血流灌注显像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观察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例正常人的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 F 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 锝m 双半胱氨酸乙酯(99Tcm 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81%、95.71%,脑血流灌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45%(P<0.01)、92.86%(P>0.05)。结论 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葡萄糖代谢显像较脑血流灌注显像更灵敏,故可用于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 被引量:10
4
作者 尚琨 乔洪文 +4 位作者 卢洁 崔碧霄 苏玉盛 李则 梁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15-1620,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对28例PD患者(PD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18)F-FDG脑代谢和^(18)F-FP-DTBZ PET/CT显像。对PD患者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和Hoehn... 目的探讨^(18)F-FDG及^(18)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诊断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对28例PD患者(PD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18)F-FDG脑代谢和^(18)F-FP-DTBZ PET/CT显像。对PD患者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H-Y)进行临床评分。在^(18) F-FDG PET图像上观察代谢减低脑区;在^(18) F-FPDTBZ PET图像上测得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壳核后部标准摄取值(SUV)。比较PD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与临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中23例(23/28,82.14%)大脑皮层代谢减低,8例(8/28,28.57%)基底核代谢减低。PD组尾状核^(18)F-FP-DTBZ SU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壳核前部及后部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PD组早期PD患者尾状核^(18) F-FP-DTBZ SU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壳核前部及后部^(18) F-FPDTBZ 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中晚期PD患者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18) F-FP-DTBZ SU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壳核前部及后部^(18)F-FP-DTBZ SUV均与UPDRSⅢ运动评分、H-Y分期均呈负相关(壳核前部:r=-0.463、-0.564,P=0.002、0.001;壳核后部:r=-0.412、-0.585,P=0.005、0.001)。单侧肢体症状PD患者症状对侧壳核前部及后部^(18)F-FP-DTBZ SUV较症状侧减低(P均<0.05)。结论 ^(18) F-FDG及^(18) F-FP-DTBZ双示踪PET/CT显像可为诊断PD和评估病情提供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氟脱氧葡萄糖F18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SPECT/CT与^(99)Tc^m-MDP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洁 韩丽君 +1 位作者 屈婉莹 李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54-756,共3页
目的 比较18F FDGSPECT/CT显像与99Tcm 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 FDG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 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 8例有骨转移 ,共发现 47个转移灶。18F FDGSPECT... 目的 比较18F FDGSPECT/CT显像与99Tcm 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 FDG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 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 8例有骨转移 ,共发现 47个转移灶。18F FDGSPECT/CT发现 8例骨转移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7例骨转移 (P >0 .0 5 ) ;18F FDGSPECT/CT发现 45个转移灶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2 6个转移灶 (P <0 .0 1)。18F FDGSPECT/CT探测骨转移的灵敏度 95 .74% ,特异度 89.47% ,准确度93 .94% ;99Tcm MDP探测骨转移灵敏度 5 5 .3 2 % (P <0 .0 1) ,特异度为 94.74% (P >0 .0 5 ) ,准确度 66.67% (P <0 .0 1)。结论 在探测肺癌骨转移方面 ,18F FDGSPECT/CT显像较常规99Tcm MDP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99Tcm 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脊椎转移患者 ,应进一步行18F FDGSPECT/CT显像 ,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骨显像 MDP CT 肺癌骨转移 诊断 转移灶 灵敏度 探测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PET/MR和TOF-PET/CT在体部恶性肿瘤SUV_(max)值的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天彬 卢洁 +4 位作者 崔碧霄 马杰 杨宏伟 马蕾 梁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探讨时间飞行(TOF)技术PET/CT和PET/MR检查体部恶性病变SUV_(max)值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OF-PET/CT和TOF-PET/MR检查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20例,分为先PET/CT后PET/MR组和先PET/MR后PET/CT组,每组10例。采用Bland-Altman图评... 目的探讨时间飞行(TOF)技术PET/CT和PET/MR检查体部恶性病变SUV_(max)值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OF-PET/CT和TOF-PET/MR检查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20例,分为先PET/CT后PET/MR组和先PET/MR后PET/CT组,每组10例。采用Bland-Altman图评价两次检查病灶SUV_(max)值的一致性,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扫描顺序和机器类型对病灶的SUV_(max)测量值的影响。结果 TOF-PET/CT与TOF-PET/MR检查病灶的SUV_(max)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先PET/CT后PET/MR组:均值差为3.06,95%CI(-7.5,13.6),先PET/MR后PET/CT组:均值差3.0,95%CI(-2.4,8.3)]。扫描顺序对于恶性病灶的SUV_(max)有影响(F=46.00,P<0.001),而机器类型对恶性病灶的SUV_(max)值无影响(F=0.005,P=0.95)。结论 TOF-PET/MR和TOF-PET/CT在体部恶性病变SUV_(max)值测量方面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且延迟显像SUV_(max)的增加与采集时间有关,而与检查机器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飞行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18F-FDG PET/MR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 被引量:6
7
作者 崔碧霄 张苗 +5 位作者 马杰 杨宏伟 马妍 焦力群 赵国光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18 F-FDG PET/MR显像对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及17例慢性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行一体化18 F-FDG PET/MR检查。由2名医师分析图像,定量分析和比较健康志愿者左... 目的探讨一体化18 F-FDG PET/MR显像对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及17例慢性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行一体化18 F-FDG PET/MR检查。由2名医师分析图像,定量分析和比较健康志愿者左侧与右侧不同脑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梗死患侧与对侧相应区域及脑梗死周围区与对侧相应区域间平均ADC值(ADC mean)、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 mean)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的差异。结果10名健康志愿者MRI均未见异常,18 F-FDG脑代谢图像清晰,各脑区代谢分布对称;左侧与右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ADC mean、SUV mean、SUV 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7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MRI均可见脑梗死灶,18 F-FDG脑代谢图显示患侧均较对侧相应区域ADC mean、SUV mean、SUV max明显减低(P均<0.01);脑梗死周围区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ADC mean、SUV mean、SUV max亦明显减低(P均<0.01)。结论利用一体化18 F-FDG PET/MR检查可同时获得脑结构和脑代谢综合信息,全面评价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循环 放射性核素显像 氟脱氧葡萄糖18F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与脑缺血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洁 吉训明 +3 位作者 张人玲 翟勇 关乐 许英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代偿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将27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根据有无侧支代偿分为2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4例有...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代偿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将27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根据有无侧支代偿分为2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7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4例有侧支代偿,13例无侧支代偿。10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中7例有侧支代偿,3例无侧支代偿。当大脑中动脉受阻时,侧支代偿多见于血管闭塞患者,而无侧支代偿多见于动脉狭窄患者(χ2=5.632,P=0.018)。2组患者额、颞、顶、枕叶及基底节的血流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丘脑的血流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3,P=0.025)。结论当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脑灌注损伤与血管狭窄程度表现不一致,联合应用2种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灌注方法可对MCA受阻有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患者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洁 翟勇 +3 位作者 李则 马杰 许英路 张人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单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对侧小脑血流及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了解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与原发脑缺血组织的关系。方法对33例单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显像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当小... 目的通过观察单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对侧小脑血流及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了解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与原发脑缺血组织的关系。方法对33例单侧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显像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当小脑不对称指数(AI)大于0.1时诊断为CCD。结果脑血流灌注显像CCD的发生率为42%,脑葡萄糖代谢显像CCD的发生率为73%(χ2=6.203,P=0.013)。两种检查方法中CCD患者的原发缺血部位的分布无显著差异(χ2=2.600,P=0.761)。发生CCD的对侧小脑的低血流灌注或低葡萄糖代谢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无显著差异(ECD:t=-0.522,P=0.608;FDG:t=1.751,P=0.093)。结论在脑血流灌注显像中出现CCD时最常受累的部位为顶叶和基底节,而在脑葡萄糖代谢显像中最常受累部位为顶叶,当发生CCD时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符合线路 神经机能联系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统计参数图观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玉盛 马云川 +1 位作者 王曼 张琳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统计参数图(SPM)观察烟雾病患者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前后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门诊缺血型烟雾病患者62例,随机纳入肢体缺血预适应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PET成像检查。采... 目的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统计参数图(SPM)观察烟雾病患者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前后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门诊缺血型烟雾病患者62例,随机纳入肢体缺血预适应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PET成像检查。采用比值法和SPM法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进展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01)。设治疗后代谢增加,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得到7个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总KE=1121;对照组得到5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和顶叶,总KE=292。设治疗后代谢减低,肢体缺血预适应组得到1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位于额叶;对照组得到8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激活区,包括额叶、顶叶、枕叶,总KE=629。结论 PET和SPM能观察到肢体缺血预适应治疗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肢体缺血预适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脑葡萄糖代谢 统计参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尚琨 卢洁 +2 位作者 李则 帅冬梅 苏玉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AD 20例和FTD 10例的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AD 20例和FTD 10例的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脑代谢影像进行视觉分析,测量相应部位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 take value,SUV),以小脑为参考脑区,以放射性摄取减低脑区的SUV与小脑SUV的比值(SUVr)表示。采用NeuroQ脑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其代谢模式特点。结果20例A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16例(8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8例(40.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5例(2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2例(10.0%)伴有单侧颞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全部患者(100.0%)均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18例(9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17例(85.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7例(3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10例FT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8例(80.0%)患者伴有颞叶代谢减低,6例(60.0%)患者伴有额叶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10例患者(100.0%)均伴有额叶代谢减低,8例(80.0%)伴有颞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基底节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AD患者和FTD患者额叶、顶叶和颞叶SU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13 vs 0.75±0.09,0.78±0.14 vs 1.06±0.05,0.81±0.14 vs 0.95±0.12,P<0.01)。结论18F-FDG PET/CT脑显像显示的AD和FTD患者不同的代谢减低模式,有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评价综合治疗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吉训明 罗玉敏 +3 位作者 党莎 魏岗之 刘丹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综合治疗 计算机断层显像 颈内动脉闭塞 单光子发射 首都医科大学 腰椎穿刺检查 北京儿童医院 神经系统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人玲 王荣福 +1 位作者 张海琴 关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2-633,共2页
目的 探讨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6 例临床上怀疑肺部肿瘤患者术前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结果判断为肿瘤和非肿瘤比值(T/N)≥2.5 时考虑为恶性,而T/N<2.5 考虑为良性。病理组织结果证实了这76... 目的 探讨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6 例临床上怀疑肺部肿瘤患者术前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结果判断为肿瘤和非肿瘤比值(T/N)≥2.5 时考虑为恶性,而T/N<2.5 考虑为良性。病理组织结果证实了这76例病例,其中T/N≥2.5为59例,T/N<2.5为17例,由病理组织结果证实为各种肺癌的55例。结果 18F FDG符合线路SPE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92.73%,特异度61.90%,准确性84.21%。结论 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在肺癌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符合线路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对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的评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玉盛 王红艳 +3 位作者 梁志刚 卢洁 李萌 王曼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4-1309,共6页
目的探讨^(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储备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10名正常人和5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在基态和醋甲唑胺负荷后分别行^(13)N-a... 目的探讨^(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储备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10名正常人和5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在基态和醋甲唑胺负荷后分别行^(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成像。在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节和丘脑勾画相应的感兴趣区,计算两侧的平均放射性计数和血流变化率。结果正常人基态和负荷后,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节和丘脑放射性分布均大致对称。基底节、丘脑放射性分布高于皮质,白质放射性分布最低。负荷后双侧放射性计数均较基态时增高,双侧增高幅度基本一致(t=1.552,P=0.132)。基态显像时,39例患者呈现126个血流灌注减低区。负荷后,49例患者呈现183个血流灌注减低区。基态时已有血流灌注减低区的39例患者中,16例负荷后出现新的血流灌注减低区,13例29个病灶血流灌注较基态时改善。血流灌注减低区的负荷血流变化率与基态血流变化率有显著性差异(t=2.466,P<0.05)。结论^(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能够很好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的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评估和早期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储备 氮放射性同位素造影 醋甲唑胺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玉盛 王红艳 +3 位作者 吉训明 梁志刚 卢洁 崔春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CVR)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56例,在基态和醋甲唑胺负荷后分别行13N-ammonia P... 目的探讨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储备(CVR)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单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56例,在基态和醋甲唑胺负荷后分别行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估CVR情况;治疗后6个月再次行基态脑血流灌注显像。根据CVR将患者分为CVR正常组(n=29)和CVR下降组(n=27),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基态脑血流(CBF)的变化。结果CVR下降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高于CVR正常组(χ2=4.389,P<0.05),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略高于CVR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VR正常组治疗后基态CBF改善(t=2.409,P<0.05);CVR下降组治疗后基态CBF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t=0.648,P>0.05)。结论13N-ammonia PE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能很好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VR变化,并估计预后,对早期干预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储备 氮放射性同位素 醋甲唑胺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缺血预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在小儿癫痫定位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樊洁 马云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 评价PET在小儿癫痫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小儿癫痫分别进行 18F FDGPET、EEG和MRI检查 ,并对其定位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PET显像阳性率 90 % ,其中低代谢灶 7例 ,高代谢灶 10例 ,低代谢灶和高代谢灶共存 1例... 目的 评价PET在小儿癫痫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小儿癫痫分别进行 18F FDGPET、EEG和MRI检查 ,并对其定位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PET显像阳性率 90 % ,其中低代谢灶 7例 ,高代谢灶 10例 ,低代谢灶和高代谢灶共存 1例。EEG检查阳性率 80 % ,在病灶诊断上与PET检查完全一致和部分一致占 70 % ,完全不一致 3 0 %。MRI检查阳性率 3 8.89% ,与PET检查完全一致占 16.67% ,完全不一致占 83 .3 3 %。PET、EEG与MRI比较完全一致和部分一致占 16.67% ,完全不一致占 83 .3 3 %。结论 PET显像对小儿癫痫病灶的探测敏感性高于EEG、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PET EEG MRI 定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PET/MR颅脑成像检查规范(2017版)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卢洁 张苗 +6 位作者 方继良 艾林 兰晓莉 李彪 左长京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1-794,共4页
一体化PET/MR已经逐渐在临床应用,其检查流程的规范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任务。一体化PET/MR颅脑检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扫描前准备、扫描规范(PET扫描、常规颅脑MR扫描、不同颅脑疾病的特殊MR扫描)、放射性示踪... 一体化PET/MR已经逐渐在临床应用,其检查流程的规范化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任务。一体化PET/MR颅脑检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扫描前准备、扫描规范(PET扫描、常规颅脑MR扫描、不同颅脑疾病的特殊MR扫描)、放射性示踪剂和MR对比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制定该操作规范的目的是为临床工作中处理不同颅脑疾病,提供针对性的PET/MRI检查操作规范。本规范在PET显像剂方面,仅限于^(18)F-F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疗效的SPECT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洁 吉训明 +1 位作者 李思颉 李如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远隔缺血预适应组与对照组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远隔缺血预适应中的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入选,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远隔缺血预适应组与对照组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远隔缺血预适应中的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入选,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远隔缺血预适应组33例,对照组17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患单侧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磁共振成像检查除外脑占位病变及脑出血性病变。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1)远隔缺血预适应组患者额、颞、顶、枕叶皮质,患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底节和丘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上述各部位,患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隔缺血预适应能改善缺血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通过SPECT检查发现经缺血预适应治疗的患者基底节和丘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SPECT可为临床判断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远隔缺血预适应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脑显像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功能PET脑显像研究帕金森病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宋天彬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84-1888,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PET对早期鉴别、诊断和评价PD具有特别优势,主要示踪剂为反映葡萄糖代谢的18 F-FDG和反映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功能的靶向示踪剂。本文就18 F-FDG PET脑显像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功能PET脑显像应...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PET对早期鉴别、诊断和评价PD具有特别优势,主要示踪剂为反映葡萄糖代谢的18 F-FDG和反映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功能的靶向示踪剂。本文就18 F-FDG PET脑显像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功能PET脑显像应用于PD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氟脱氧葡萄糖F18 多巴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承旭 卢洁 李坤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52-554,共3页
全球脑梗死发病人数、致死率和致残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1]。MRI技术对软组织结构显示好,无电离辐射、能多方位观察形态学变化,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与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全球脑梗死发病人数、致死率和致残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1]。MRI技术对软组织结构显示好,无电离辐射、能多方位观察形态学变化,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与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能够测量组织中水分子随机分布的扩散运动,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锥体束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