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田耕
王焕玲
王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该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因FUO入院、诊断困难且最终确诊为肺外结核的35例患者(肺外结核组)和25例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感染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该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因FUO入院、诊断困难且最终确诊为肺外结核的35例患者(肺外结核组)和25例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感染组)。对患者的一般状况(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测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水平(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补体C3(C3)及降钙素原(PCT)〕进行比较,同时对肺外结核患者与病毒感染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及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外结核组患者与病毒感染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毒感染组病程小于8周的构成比高于肺外结核组〔88.6%(22/25)比60.0%(21/35),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检测结果发现常规炎性指标如ESR、CRP、PCT及补体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9±4)×109/L比(6±3)×109/L,P=0.014〕、ADA〔(22±13)U/L比(38±24)U/L,P=0.005〕、LDH〔(210±103)U/L比(347±180)U/L,P=0.002〕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外结核组阳性率为75.0%(21/28),病毒感染组阳性率为14.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发现两组患者B细胞、NK细胞、CD4+和CD8+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毒感染组CD4+/CD8+倒置率为63.2%(12/19),肺外结核组患者为28.6%(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FUO患者中,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可通过病程、外周血WBC、ADA和LDH水平、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CD4+和CD8+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原因不明
肺外结核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明原因发热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田耕
王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该疾病的诊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2—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因FUO入院的30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且排除污染,结合临床其他检查和治疗,提示血培养对疾病诊断和...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该疾病的诊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2—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因FUO入院的30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且排除污染,结合临床其他检查和治疗,提示血培养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作用的血流感染患者2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性心内膜炎(IE)组10例,非IE组12例。比较患者的一般状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同时分析致病菌的类型、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患者的影像学如CT、超声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E组与非IE组患者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患者年龄小于非IE组(P<0.05)。IE组与非IE组患者WBC、PLT、ESR、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培养的结果分析,IE组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属,未发现耐药菌,而非IE组患者则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布鲁杆菌、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及念珠菌。IE组患者心脏超声均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非IE组患者通过CT等检查,大部分能够发现感染灶。结论 FUO血流感染患者致病菌为链球菌属时,应考虑IE可能,炎性指标ESR和CRP水平明显升高,但PCT水平未见升高,非IE血流感染患者,结合影像学检查多可明确感染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血流感染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年龄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田耕
王晶
+2 位作者
康利红
张华平
李桂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对不同年龄组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为临床该疾病的社区诊治提供帮助。方法从2009-09-01—11-01连续监测以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诉就诊的病例,体温≥37.5℃。抽取满足上述定义的病例。对检测...
目的对不同年龄组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为临床该疾病的社区诊治提供帮助。方法从2009-09-01—11-01连续监测以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诉就诊的病例,体温≥37.5℃。抽取满足上述定义的病例。对检测患者行咽拭子H1N1的RT-PCR检测,将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年龄<18岁)和成人组(年龄≥18岁),并对他们的临床症状、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平片及用药情况、预后等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 104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青少年组患者29例,成人组患者75例,临床症状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两组患者发热程度,咳嗽、咳痰,恶心、呕吐或腹泻,头痛,全身酸痛,全身乏力,关节痛等症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各项目、C反应蛋白水平及胸部X线平片表现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咳嗽、咳痰持续时间较青少年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青少年组的住院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随访10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均痊愈。使用达菲为成人患者11例(11/104,10.58%),104例患者均使用清热解毒中药如清开灵等。结论 H1H1感染青少年与成人后,临床症状、血常规、CRP及胸部X线平片无差异,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咳嗽、咳痰持续时间在成人较长。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白细胞以正常为主,淋巴细胞表现为正常或降低,未见增高,中药可能在抗甲型H1N1流感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青少年
成人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田耕
靳淼
+2 位作者
王晶
王侠
康利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22-3224,共3页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为该疾病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宣武医院肠道门诊拟诊感染性腹泻的患者519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月份及临床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及呕吐的次...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为该疾病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宣武医院肠道门诊拟诊感染性腹泻的患者519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月份及临床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及呕吐的次数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检测血常规及便常规,对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的核酸检测,并对基因序列测序分型。结果:腹泻病例519例,诺如病毒阳性患者136例(26.20%)。共分离诺如病毒140株,16个基因型为6个GⅠ型和10个GⅡ型,其中GⅡ-4 2006b 71例。老年患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21),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易出现呕吐症状[60.29%(82/136)vs.43.08%(165/383),P=0.001],诺如病毒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63.97%(87/136)vs.54.56%(209/383),P=0.034],大便常规的镜检存在红、白细胞在诺如病毒感染患者低[16.18%(22/136)vs.27.42%(105/383),P=0.009]。GⅡ型在老年患者的发病明显高于GⅠ型(P=0.025)。结论 :GⅡ-4 2006b型诺如病毒是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临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老年患者GⅡ型诺如病毒患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田耕
王焕玲
王晶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科
北京协和
医院
感染
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65-1867,共3页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该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因FUO入院、诊断困难且最终确诊为肺外结核的35例患者(肺外结核组)和25例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感染组)。对患者的一般状况(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测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水平(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补体C3(C3)及降钙素原(PCT)〕进行比较,同时对肺外结核患者与病毒感染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及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外结核组患者与病毒感染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毒感染组病程小于8周的构成比高于肺外结核组〔88.6%(22/25)比60.0%(21/35),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检测结果发现常规炎性指标如ESR、CRP、PCT及补体C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WBC〔(9±4)×109/L比(6±3)×109/L,P=0.014〕、ADA〔(22±13)U/L比(38±24)U/L,P=0.005〕、LDH〔(210±103)U/L比(347±180)U/L,P=0.002〕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外结核组阳性率为75.0%(21/28),病毒感染组阳性率为14.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发现两组患者B细胞、NK细胞、CD4+和CD8+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毒感染组CD4+/CD8+倒置率为63.2%(12/19),肺外结核组患者为28.6%(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FUO患者中,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可通过病程、外周血WBC、ADA和LDH水平、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CD4+和CD8+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
发热
原因不明
肺外结核
病毒感染
Keywords
Fever of unkown origin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Virus infection
分类号
R441.3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明原因发热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田耕
王晶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该疾病的诊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2—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因FUO入院的30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且排除污染,结合临床其他检查和治疗,提示血培养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作用的血流感染患者2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性心内膜炎(IE)组10例,非IE组12例。比较患者的一般状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同时分析致病菌的类型、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患者的影像学如CT、超声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E组与非IE组患者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E组患者年龄小于非IE组(P<0.05)。IE组与非IE组患者WBC、PLT、ESR、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培养的结果分析,IE组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属,未发现耐药菌,而非IE组患者则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布鲁杆菌、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及念珠菌。IE组患者心脏超声均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非IE组患者通过CT等检查,大部分能够发现感染灶。结论 FUO血流感染患者致病菌为链球菌属时,应考虑IE可能,炎性指标ESR和CRP水平明显升高,但PCT水平未见升高,非IE血流感染患者,结合影像学检查多可明确感染灶。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血流感染
生物学标记
Keywords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Bloodstream infection
Biological markers
分类号
R441.3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年龄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田耕
王晶
康利红
张华平
李桂芬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13-2116,共4页
文摘
目的对不同年龄组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为临床该疾病的社区诊治提供帮助。方法从2009-09-01—11-01连续监测以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诉就诊的病例,体温≥37.5℃。抽取满足上述定义的病例。对检测患者行咽拭子H1N1的RT-PCR检测,将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年龄<18岁)和成人组(年龄≥18岁),并对他们的临床症状、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平片及用药情况、预后等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 104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青少年组患者29例,成人组患者75例,临床症状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两组患者发热程度,咳嗽、咳痰,恶心、呕吐或腹泻,头痛,全身酸痛,全身乏力,关节痛等症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各项目、C反应蛋白水平及胸部X线平片表现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咳嗽、咳痰持续时间较青少年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青少年组的住院率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随访10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均痊愈。使用达菲为成人患者11例(11/104,10.58%),104例患者均使用清热解毒中药如清开灵等。结论 H1H1感染青少年与成人后,临床症状、血常规、CRP及胸部X线平片无差异,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咳嗽、咳痰持续时间在成人较长。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白细胞以正常为主,淋巴细胞表现为正常或降低,未见增高,中药可能在抗甲型H1N1流感中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青少年
成人
临床特征
Keywords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Teenager
Adult
Clinical feature
分类号
R373.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田耕
靳淼
王晶
王侠
康利红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22-3224,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为该疾病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宣武医院肠道门诊拟诊感染性腹泻的患者519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月份及临床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及呕吐的次数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检测血常规及便常规,对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的核酸检测,并对基因序列测序分型。结果:腹泻病例519例,诺如病毒阳性患者136例(26.20%)。共分离诺如病毒140株,16个基因型为6个GⅠ型和10个GⅡ型,其中GⅡ-4 2006b 71例。老年患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21),诺如病毒感染患者易出现呕吐症状[60.29%(82/136)vs.43.08%(165/383),P=0.001],诺如病毒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63.97%(87/136)vs.54.56%(209/383),P=0.034],大便常规的镜检存在红、白细胞在诺如病毒感染患者低[16.18%(22/136)vs.27.42%(105/383),P=0.009]。GⅡ型在老年患者的发病明显高于GⅠ型(P=0.025)。结论 :GⅡ-4 2006b型诺如病毒是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临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老年患者GⅡ型诺如病毒患病率较高。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临床特征
分类号
R512.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肺外结核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田耕
王焕玲
王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明原因发热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田耕
王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年龄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田耕
王晶
康利红
张华平
李桂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社区获得性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田耕
靳淼
王晶
王侠
康利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