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梁潇 郝素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4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对加强抢救患者管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抢救患者安全的可行性。方法从2009年12月开始实施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急诊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特点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各区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各...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对加强抢救患者管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抢救患者安全的可行性。方法从2009年12月开始实施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急诊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特点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各区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各班设置带班组长,进行过程控制。结果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期间共收治急诊患者73 632例,留入观察室1 330例,住院1 683例,死亡342例。通过施行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后,患者在不同区域得到充分且有效的管理,期间无护理差错发生。结论实行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能够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抢救和观察病情质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使患者需求得到满足,医患关系得到改善,有助于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是实行急诊患者区域管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分区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段建钢 宋宝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9-463,共5页
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严重,预后较差,现有治疗方案无法明显改善预后,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手段。炎症反应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抗炎症治疗可能是颇具前景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 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严重,预后较差,现有治疗方案无法明显改善预后,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手段。炎症反应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抗炎症治疗可能是颇具前景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一直存有争议,新近研究提示,糖皮质激素短期冲击治疗联合抗凝治疗可能是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其疗效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因此,梳理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成果、分析以炎症为靶点的抗炎症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潜力,可以为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行的、有效且安全的抗炎症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危重病 糖皮质激素类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小宇 秦俭 +1 位作者 梁潇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5 408例急诊患者中,急性心衰患者1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衰患者占所有急诊抢救患者的7.8%。≥80岁高龄...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急诊抢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的15 408例急诊患者中,急性心衰患者1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衰患者占所有急诊抢救患者的7.8%。≥80岁高龄患者比例29.1%。急诊病死率12月份最高。急诊抢救好转出院或自动离院212例(17.7%),急诊住院580例(48.4%),继续急诊留院227例(18.9%),转院64例(5.3%),死亡115例(9.6%);每年急性心衰病死率无明显下降趋势;13.9%在入抢救室2 h内死亡,63.5%在24 h内死亡。2010、2011年24 h内死亡比例较2008年以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逐年延长。结论急性心衰占急诊抢救患者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急诊病死率,并减少急诊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诊处理 急诊室 医院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检测成人脑脊液IL-10水平参考区间探索
4
作者 邹东梅 刘艳 +3 位作者 段建钢 刘峥 郭轶先 孙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2-1185,119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MBFFI)检测成人脑脊液IL-10水平的医学参考区间。方法:纳入743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根据罹患疾病分为8组。采用MBFFI同时检测CSF及血浆IL-10水平。结果:(1)颅内感染组CSFIL-10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 目的:探讨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MBFFI)检测成人脑脊液IL-10水平的医学参考区间。方法:纳入743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根据罹患疾病分为8组。采用MBFFI同时检测CSF及血浆IL-10水平。结果:(1)颅内感染组CSFIL-10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2)选择不合并肿瘤性疾病、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静脉窦血栓(CVST)组作为近似正常人群的医学参考区间。250例CVST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呈偏态分布,取95%界值作为上限,即CSF IL-10<3.50 pg/ml为医学参考区间。(3)CVST组患者,CSF IL-10水平与血浆IL-10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MBFFI检测成人CSF IL-10的医学参考值区间,即<3.50 pg/ml,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脑脊液 IL-10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基于TCD和默读刺激的评估
5
作者 陈松伟 陈虹秀 +3 位作者 段建钢 崔柳平 刘然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dCA及神经血管耦联(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共纳入60例CVST患者(CVST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TCD检测无创连续逐波血压、脑血流速度以及MCA和默读期间PCA的其他相关指标数据。根据MRI分期将CVST分为慢性期和非慢性期;根据CVST在MRI上的分布情况将CVST患者分为大范围组和小范围组。受试者根据语音提示睁、闭眼进行NVC评估,通过默读中国旅游材料实现睁眼视觉刺激。睁眼默读时,视觉刺激信号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枕叶的布罗德曼区17、18和19,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并扩张PCA。通过传递函数分析确定dCA参数。结果在默读期间PCA的dCA中,CVST组的超低频相位差低于对照组[52.91(29.56~75.12)°vs.66.43(48.68~79.55)°,P=0.047]。在NVC中,CVST组的脑血管电导指数(index of the cerebrovascular conductance,CVCi)差值(?CVCi)[0.09(0.08~0.12)cm·s^(-1)·mmHg^(-1)vs.0.12(0.09~0.15)cm·s^(-1)·mmHg^(-1),P=0.017](1 mmHg=0.133 kPa)和视觉诱发血流反应(visuallye voked flow response,VEFR)[25.36(18.28~32.43)%vs.30.73(23.67~38.18)%,P=0.019]低于对照组。慢性期CVST患者与非慢性期CVST患者PCA的超低频相位差、?CVCi和VE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VST的分布范围方面,大范围组的VEFR低于小范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VST患者默读时PCA的dCA和NVC受损。此外,NVC反应性与CVST累及范围相关,累及范围较大的患者对视觉刺激的NVC反应性低于累及范围较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血管耦联 默读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传递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智能沟通微信小程序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李淑杰 高文慧 +2 位作者 孙雪莲 肖倩 梁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智能沟通微信小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在急诊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0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方法;选取2024年3-9月在急诊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0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智能沟通微信小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在急诊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0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方法;选取2024年3-9月在急诊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0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为干预组,采用智能沟通微信小程序进行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护患沟通效果、沟通障碍、焦虑、抑郁得分及谵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沟通障碍程度、焦虑抑郁得分、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护患沟通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能沟通能提升护患沟通效果,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谵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室 智能沟通 微信小程序 焦虑 抑郁 谵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3例在急诊室就诊的自杀患者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长远 姜凤英 +2 位作者 秦俭 孙长怡 王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患者,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183例自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患者20~29岁81例(占44.3%),女性(147例)明显多于男性(36例),男女比例为1∶4.1;...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患者,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183例自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患者20~29岁81例(占44.3%),女性(147例)明显多于男性(36例),男女比例为1∶4.1;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170例,92.8%),其中口服安眠药和农药119例,占口服药物70%,总死亡率3.3%;男性自杀死亡率(3/36)高于女性(3/147);自杀发生于18~24时71例(38.8%),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急诊自杀病例以年轻人、女性居多,采用安眠药、农药为主要手段。经抢救大部分生命得以挽救,但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自杀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褥期精神行为异常发病的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8
作者 赖厚霖 李京凯 +1 位作者 唐娜 段建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9-516,共8页
目的 报道1例以产褥期精神行为异常发病的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变化,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与结果 女性患者,34岁,分娩后1个月以精神行为异常发病,被家属误以为“产后抑郁”,外院诊断为“精神... 目的 报道1例以产褥期精神行为异常发病的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变化,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与结果 女性患者,34岁,分娩后1个月以精神行为异常发病,被家属误以为“产后抑郁”,外院诊断为“精神障碍原因待查”,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精神行为异常仍进一步加重,直至出现右侧肢体力弱后,结合影像学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重症脑静脉血栓形成,经补液、抗凝、降低纤维蛋白原、激素抗炎症、抗精神病药物等治疗后,精神行为异常和右侧肢体力弱症状缓解,预后良好。结论 以精神行为异常发病的脑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多种精神疾病存在重叠,尤其对于产褥期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常误诊为“产后抑郁”,故此类患者出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警惕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尽早完善多模态影像学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磁共振成像 产后期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患者成功留置尿管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娜 梁潇 +2 位作者 何婧瑜 邢绣荣 李思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4109-4113,共5页
背景 床旁超声已广泛应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对急性期不同导尿方式并发症的比较,缺乏对于导尿后并发症的追踪及客观的检查结果的支持。目的 探讨应用急诊床旁超声协助留置尿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 背景 床旁超声已广泛应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对急性期不同导尿方式并发症的比较,缺乏对于导尿后并发症的追踪及客观的检查结果的支持。目的 探讨应用急诊床旁超声协助留置尿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的172例要求留置尿管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89例)和对照组(83例),试验组经过床旁超声评估后选择合适导尿管进行导尿,对照组由护士根据经验进行导尿。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并发症,测量其血压,记录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及留置尿管后尿量、导尿后24 h和7 d的尿常规及尿镜检情况,检测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水平,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试验组患者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尿后24 h尿常规及尿镜检相关指标、导尿后24 h泌尿系出血发生率、导尿后7 d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rs=-0.166,P=0.029)、NT-pro BNP(rs=-0.204,P=0.04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s=-0.224,P=0.004)、肌酐(rs=-0.404,P<0.001)、导尿后24 h泌尿道出血(rs=-0.195,P=0.010)、超声引导下留置尿管(rs=-0.318,P<0.001)呈负相关,与合并高血压(rs=0.164,P=0.03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高血压[OR=6.768,95%CI(1.620,28.277)]、肌酐水平[OR=0.985,95%CI(0.975,0.995)]、超声引导下留置尿管[OR=0.160,95%CI(0.041,0.615)]是患者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留置尿管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留置尿管的成功率,降低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 床旁超声 急危重症 留置尿管 尿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流程图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现状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邵鹏 王军 +7 位作者 孙雪莲 关欣 梁潇 鲍月红 覃勤朴 李桂林 胡鹏 张鸿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4018-4021,402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的调查,分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流程现状,为流程优化提供直接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急诊入院治疗的aSAH 32例患... 目的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的调查,分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流程现状,为流程优化提供直接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急诊入院治疗的aSAH 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患者到达急诊分诊台开始计时,直至进入手术室或介入中心终止,小组成员跟踪全过程,记录各环节时间。依据价值流程图的通用图标及记录的时间数据绘制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的价值流程图。结果 aSAH患者急诊术前院内工作时间为9~104 min,等待时间为6~3 658 min,总流程时间为15~3 762 min,入手术室或介入中心、家属参与决策、术前准备、办理入院、抽血送检的等待时间较长。结论 aSAH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加强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启动绿色通道等是优化aSAH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价值流程图 院内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室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风险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薇 曹涛 王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317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839例和非老年组(14~64岁)1335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诊断、转归以及死因等资料,比较2组患...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317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839例和非老年组(14~64岁)1335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诊断、转归以及死因等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死亡风险。结果3174例急诊危重患者中老年人占57.94%。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女性比例、年龄、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老年组前3位病因为心血管疾病(48.2%)、神经疾病(19.7%)及呼吸系统疾病(15.7%)。3174例患者中死亡305例,其中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204例和101例,老年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66.89%vs 33.11%,P=0.001)。老年组危重症死因前3位的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组呼吸危重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1.1%vs 3.0%,P=0.000)。结论心血管病、神经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是急诊老年危重患者最常见病因,病死率高,其中呼吸危重症的死亡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危重病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培训对急诊住院医师胜任力影响的探讨和思考 被引量:8
12
作者 汉业旭 孙雪莲 +2 位作者 胡悦 宋灏哲 李力卓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以急诊外科住院医师为调研对象,应用360度自评表评价急诊外科住院医师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胜任力情况,以展现通过职业道德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对住院医师临床医疗胜任力提高的影响,并提出提高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建议,为今后住院医... 目的:以急诊外科住院医师为调研对象,应用360度自评表评价急诊外科住院医师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胜任力情况,以展现通过职业道德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对住院医师临床医疗胜任力提高的影响,并提出提高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建议,为今后住院医师的培养提供思路与依据。方法:针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外科住院医师22人进行职业道德及人际沟通能力培训,分别由指导教师、同行、住院医师自身、护士、患者及管理人员以360度评价法对其培训前后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前后比较,同时分析不同评价主体对住院医师评价的相关性。结果:职业道德评分及人际沟通能力评分在培训后均有一定的提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评价主体相关性分析显示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与护士评价、护士评价与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与自我评价相关系数较高,患者评价与管理者评价、同行评价与管理者评价、教师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关系数较低,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外科住院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其临床诊疗胜任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培养急诊住院医师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培训 360度评价 职业道德 沟通能力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自杀病人的就诊特点及抢救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春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急诊 自杀病人 就诊特点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我院急诊患者转运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兰兰 吴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调查应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在我院急诊患者进行院内转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2016年57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内转运的780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医护人员一般经验进行转运;以2016年8—10... 目的:调查应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在我院急诊患者进行院内转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2016年57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内转运的780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医护人员一般经验进行转运;以2016年8—10月我院转运的8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NEWS评分法,按得分进行分组转运。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频率、转运后医护合作情况的变化以及患者及家属对转运前后的满意度,评价NEWS用于我国急诊患者转运的可行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护合作情况明显改善,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可用于我国急诊患者转运前的风险评估,采用NEWS评分法指导患者转运,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强医护合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患者 风险评估 不良事件 医护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对比增强电影序列对合并微血管阻塞STEMI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莹莹 郭勇 +4 位作者 孙峥 赵丽 刘志 陈楠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contrast enhancement-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CE-SSFP)电影序列对老年合并微循环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contrast enhancement-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CE-SSFP)电影序列对老年合并微循环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合序列参数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对MVO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3年3月50例STEMI患者(STEMI组)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E-SSFP电影序列的短轴位、四腔心位、两腔心位扫描。收集与患者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由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在CE-SSFP序列上对两组心肌、血池进行定性、定量图像质量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STEMI组和对照组间的一般资料和影像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E-SSFP序列对MVO的诊断效能。结果STEMI组48例患者(96%)和健康对照组49例(98%)的CE-SSFP图像均可满足诊断条件;STEMI组的血池与心肌对比噪声比显著优于健康对照组(222.9±15.6vs.170.1±14.9,t=4.631,P<0.05);CE-SSFP人工识别MVO的敏感度为91.38%,特异度为91.88%,约登指数为0.833;以2倍标准差评价MVO的敏感度为90.23%,特异度为89.94%,约登指数为0.802。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和0.909。结论CE-SSFP序列可定量评估STEMI合并MVO患者的图像质量,能提供有效量化识别MVO的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心脏磁共振 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伴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小萱 唐娜 +4 位作者 陈健 李京凯 胡鹏 吉训明 段建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25,共10页
以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作者报道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逐渐出现双侧丘脑病变,曾先后被误诊为“丘脑胶质瘤”“脑炎”“直窦血栓形... 以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作者报道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逐渐出现双侧丘脑病变,曾先后被误诊为“丘脑胶质瘤”“脑炎”“直窦血栓形成”,但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性加重,由外院转至我院,最终通过多模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大脑大静脉区DAVF。作者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大脑大静脉区DAVF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硬脑膜动静脉瘘 丘脑疾病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涵文 刘昕玥 +6 位作者 赵海燕 王佳音 罗福龙 范蓓 Alberto Carlos Pires Dias 王凤忠 王琼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912,共12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酸枣仁复方(Ziziphi spinosae semen formula, ZSSF)对于抑郁症的关键作用靶点,并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斑马鱼模型验证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酸枣仁复方的药物作用靶点...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酸枣仁复方(Ziziphi spinosae semen formula, ZSSF)对于抑郁症的关键作用靶点,并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斑马鱼模型验证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酸枣仁复方的药物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名称进行校正。采用GeneCards、OMIM、NCBI数据库检索抑郁症相关靶点,并对3个数据库的靶点结果进行汇总去比重。利用STRING数据库预测了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信息,利用Metascape数据库构建进行富集研究,并利用微生信对KEGG和GO的富集结果实现了可视化。通过利血平诱导的斑马鱼抑郁模型进行行为学实验和RT-qPCR实验,验证酸枣仁复方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结果 筛选出抑郁症与酸枣仁复方的交集靶点188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酸枣仁复方抗抑郁主要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等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酸枣仁复方通过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利血平组相比,酸枣仁复方高、中、低剂量组斑马鱼在声光刺激下的运动距离显著延长(P<0.05),运动速度显著增快(P<0.01)。RT-qPCR结果显示,与利血平组相比,酸枣仁复方高、中、低剂量给药组斑马鱼脑组织中TNF-α、IL-2、IL-6、IL-1β、IL-10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01)。结论 酸枣仁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且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酸枣仁复方 抑郁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高颅压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分析
18
作者 田兵 段建钢 +3 位作者 陈虹秀 辜义鸿 潘希娟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5-901,共7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高颅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临床特点,以及归纳梳理相关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神经内科住院的IIH患者3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 目的分析特发性高颅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临床特点,以及归纳梳理相关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神经内科住院的IIH患者3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身高、BMI、颅内压)、临床表现、MRV或DSA及超声检查的各项参数(颈内静脉的内径及流量、视神经鞘直径、视盘高度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①本研究共入组32例患者,年龄(32.0±10.6)岁,男女比例9∶23,身高(162.0±8.3)cm,BMI 27.5(24.0~31.8)kg/m^(2),颅内压330.0(300.0~396.3)mmHg(1 mmHg=0.133 kPa)。②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16例(50.0%)、视物模糊16例(50.0%)、恶心/呕吐12例(37.5%)、头晕6例(18.8%)、耳鸣/脑鸣6例(18.8%)。③入组的32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6例(50.0%)、高脂血症13例(40.6%)、高血压7例(21.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例(12.5%)、自发性脑脊液漏2例(6.3%);入组的23例女性患者中,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21.7%)。④超声测量入组患者的视神经鞘直径4.92(4.90~5.09)mm,视盘高度0.83(0~1.28)mm。⑤MRV或DSA结果显示,颅内静脉窦狭窄共7例(21.9%),其中右侧颅内静脉窦狭窄5例(15.6%),左侧颅内静脉窦狭窄2例(6.3%)。⑥颅内静脉窦非狭窄组中,右侧颈内静脉J2、J3段内径大于左侧颈内静脉J2、J3段内径[(6.48±1.69)mm vs.(5.63±1.10)mm,P=0.006;(4.62±1.44)mm vs.(3.42±0.88)mm,P<0.001],右侧颈内静脉J2、J3段流量大于左侧颈内静脉J2、J3段流量[(376.8±172.8)mL/min vs.(229.6±93.3)mL/min,(214.4±104.0)mL/min vs.(115.2±62.9)mL/mi n,均P<0.001];颅内静脉窦狭窄组中,狭窄侧颈内静脉J3段内径小于健侧内径([3.23±1.05)mm vs.(3.99±1.25)mm,P=0.011],狭窄侧颈内静脉J3段流量小于健侧流量([91.4±68.7)mL/min vs.(192.9±87.9)mL/min,P=0.004]。结论结果显示,IIH与肥胖密切相关,且伴较高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自发性脑脊液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颅内静脉窦狭窄发病率。同时,颅内静脉窦狭窄侧J3段颈内静脉内径及流量均小于健侧。IIH引起视神经鞘直径的增宽和视盘高度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高颅压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视盘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19
作者 王金宝 谷亚钦 段建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患者男性,31岁,因反应迟钝、言语减少2天,意识不清1天,于2022年7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散步后出现反应迟钝、言语减少,表现为自发性言语减少,可简单回答“是”、“否”,精神萎靡,伴眼部疼痛,当地医院急诊头部MRI提示“脑梗死”,予以... 患者男性,31岁,因反应迟钝、言语减少2天,意识不清1天,于2022年7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散步后出现反应迟钝、言语减少,表现为自发性言语减少,可简单回答“是”、“否”,精神萎靡,伴眼部疼痛,当地医院急诊头部MRI提示“脑梗死”,予以对症治疗(具体方案不详);急诊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6 g/L(110~150 g/L),诊断为“贫血”,予以输血治疗(具体方案不详),病情仍逐渐加重;1天前出现意识丧失,急诊至我院就诊,头部CT显示双侧丘脑、基底节区斑片状低密度影,大脑大静脉、双侧大脑内静脉密度增高(图1),检查过程中出现双上肢抽搐,持续数秒钟后缓解。急诊以“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T);症状性癫痫”收入院,并予低分子量肝素0.80 ml/次(2次/d)皮下注射、甘露醇125 ml/次(3次/d)静脉滴注、苯巴比妥0.20 g/次(3次/d)和咪达唑仑10 mg/次(2次/d)肌肉注射等治疗。患者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4年余,未规律服药,发病前近1周频繁腹泻伴黏液(3~4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 结肠炎 溃疡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内皮保护作用 被引量:37
20
作者 王薇 张玉想 +1 位作者 李宏山 陈玉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内皮及细胞外基质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血必净组(XBJ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内皮及细胞外基质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血必净组(XBJ组),每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术后6h处死动物并取肾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经RT-PCR半定量检测肾组织中ET-1、i NOS、MMP-9和TIMP-1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肾组织HE染色显示XBJ组肾小球、肾小管组织形态改变较NS组轻;透射电镜下,XBJ组肾小球、近曲小管超微结构改变较NS组轻。与Sham组比,NS组肾组织中ET-1、i NOS、MMP-9和TIMP-1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XBJ组肾组织中ET-1、i NOS、MMP-9和TIMP-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5),但仍高于Sham组(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降低肾组织ET-1、i NOS、MMP-9和TIMP-1的m RNA表达水平,保护内皮及细胞外基质稳定性,从而减轻脓毒症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内皮素-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