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6年以上牙改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弓煦 赵颖 +1 位作者 高雪梅 曾祥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长期口腔矫治器治疗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牙变化情况。方法:对7例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牙模型资料的三维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 目的:观察长期口腔矫治器治疗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牙变化情况。方法:对7例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牙模型资料的三维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弓宽度及各牙位的三维变化。结果:7例长期使用口腔矫治器的患者,经平均使用8.5年后,上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处增宽(2.11±2.14)mm,P=0.040;上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处增宽(0.56±0.61)mm,P=0.049;下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处增宽(1.25±0.93)mm,P=0.040。在三维方向上,除上、下磨牙个别牙尖点出现向压低外,其余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后,牙有微小的改变趋势,医生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型 正畸矫正器 牙[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戴用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2
作者 弓煦 赵颖 +1 位作者 李巍然 高雪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戴用不同疗程的口腔矫治器后,治疗效果的持续情况。方法:55例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的患者,使用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治疗,下颌前...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戴用不同疗程的口腔矫治器后,治疗效果的持续情况。方法:55例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的患者,使用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治疗,下颌前伸量为患者下颌最大前伸量的60%~70%,下颌张口量为前牙切端间距4~5mm,患者每周戴用5~7 d,每天戴用6~8 h。对疗效进行回顾,根据戴用时间长短,分为4个时间组(1年以下组、1~2年组、2~6年组和6~9年组)进行比较,观察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 O_2)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AHI(次/h)在1年以下组[24.50(14.65,54.05)vs.7.40(2.12,10.00),P<0.001]、1~2年组[19.50(12.15,39.23)vs.1.80(0.70,6.58),P=0.001]、2~6年组[25.00(11.41,42.60)vs.4.50(1.35,7.90),P=0.001]和6~9年组[26.2(16.95,47.45)vs.4.00(1.90,26.70),P=0.043]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在6年以下的3个组均有降低,1年以下组由57.00(37.70,61.50)s降至25.00(15.90,33.50)s(P<0.001),1~2年组由41.00(25.50,62.26)s降至13.10(0.00,22.10)s(P=0.001),2~6年组由42.50(30.35,58.15)s降至15.60(0.00,28.10)s(P=0.003);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在1年以下组及2~6年组有所升高,1年以下组由初始的74.18%±7.96%升至84.06%±7.67%(P=0.001),2~6年组由76.71%±10.98%升至84.06%±4.64%(P=0.006),而在1~2年组及6~9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组间比较中,Kruskal-Wallis检验示4组患者经矫治器治疗后,各项睡眠呼吸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矫治器是一种长期治疗OSAHS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疗效追踪,督促患者复诊检查,以确保疗效的持续性,并及时根据需要更换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焦虑影响因素及相关口腔专科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董岩 邵东升 王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14-917,共4页
目的:调查影响口腔焦虑的相关因素,并深入分析口腔专科因素。方法:运用DAS量表及特质焦虑问卷对口腔不同专科共929例患者(女性591位,男性338位;20~59岁)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法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和口腔专... 目的:调查影响口腔焦虑的相关因素,并深入分析口腔专科因素。方法:运用DAS量表及特质焦虑问卷对口腔不同专科共929例患者(女性591位,男性338位;20~59岁)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法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和口腔专科对口腔焦虑分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口腔焦虑明显高于男性,二者有统计学差异。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其口腔焦虑分值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为中学、小学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口外专科患者口腔焦虑分值最高,与口腔修复专科、口内专科有显著性差异,与口腔正畸专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口腔正畸专科、口腔修复专科和口内专科,三者之间口腔焦虑分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和口腔专科。口腔各专科患者焦虑状况的不同源于治疗方法的不同。针对口腔焦虑的原因可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焦虑 口腔专科 文化程度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村育龄妇女口腔卫生保健情况的调查
4
作者 唐卫峰 李晓红 +1 位作者 梁俊 梁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青海 农村工作 育龄妇女 口腔卫生 保健方法 保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6/Runx2信号轴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调控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唐路 杨文文 +4 位作者 张献丽 张欣然 薛栋 冷丽君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信号轴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信号轴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调控作用。方法:用热灭活的P.gingivalis和VSMC共培养,在21 d时检测VSMC的钙化沉积和钙含量;并检测VSMC收缩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平滑肌22α(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以及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Ⅰ型胶原A1(type I collagen A1,ColⅠA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此外,检测P.gingivalis诱导VSMC后TRAF6和Runx2的表达,进一步通过抑制TRAF6,检测其对Runx2表达以及VSMC和主动脉的钙化情况的作用。结果:P.gingivalis可促进VSMC发生钙化沉积以及钙含量增加(P<0.05);并且P.gingivalis能显著促进成骨标志物的表达,抑制VSMC收缩标志物表达(P<0.05);当抑制TRAF6表达时,能降低P.gingivalis诱导VMSC中Runx2的表达,并抑制VSMC和主动脉壁的钙化沉积,显著降低VSMC中钙含量(P<0.05)。结论:P.gingivalis促进VSMC成骨标志物表达,抑制收缩标志物表达,最终诱导VSMC发生钙化;并进一步证实P.gingivalis可通过TRAF6/Runx2信号轴调控VSMC和主动脉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在提高颞下颌关节MRI图像质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杰 单艺 +6 位作者 张越 武春雪 刘灿 王静娟 吴涛 葛献鹏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21,共6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技术在提高颞下颌关节MRI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成像(fast-spin echo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FSE-PD)图像质量及缩短扫描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招募40名...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技术在提高颞下颌关节MRI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成像(fast-spin echo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FSE-PD)图像质量及缩短扫描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招募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颞下颌关节MRI扫描,对每名健康志愿者行颞下颌关节MRI常规FSE-PD扫描和DLR加速FSE-PD扫描,并保存未施加DLR的加速FSE-PD原始图像。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3组FSE-PD图像质量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使用Likert量表(5分法)对图像解剖结构清晰度及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定量评价采用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组图像主观评分和客观指标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两名放射科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与常规FSE-PD组相比,DLR快速FSE-PD组扫描时间缩短了67%。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解剖结构清晰度及整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ICC分别为0.80、0.78),常规FSE-PD组、快速FSE-PD组和DLR快速FSE-PD组的图像解剖结构清晰度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SE-PD图像间的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R快速FSE-PD组的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FSE-PD组。结论DLR技术可以缩短颞下颌关节MRI常规FSE-PD序列检查的扫描时间,提高图像质量,有助于患者更快地完成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淑月 王晓宇 +5 位作者 赵颖 何明伟 武百山 杨立强 岳剑宁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于术前和术后3d、3个月、12个月,运用T-ScanⅢ咬合检测仪和Bio-pak肌电图仪...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于术前和术后3d、3个月、12个月,运用T-ScanⅢ咬合检测仪和Bio-pak肌电图仪检测患者双侧颞肌前束、咬肌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的咬合及肌电活动,评价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双侧咬合平衡性、术侧颞肌前束、咬肌肌电峰值及双侧同名肌电对称率在术后3d、3个月显著减小(P<0.05),但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d、3个月和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术后3d、3个月相比,12个月麻木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高于术前(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咀嚼肌瘫痪。结论: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术后3d、3个月患者咀嚼肌功能降低,但术后12个月均可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咀嚼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体束CT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岩 裴涛 +1 位作者 曾红燕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56-958,共3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second mesiobuccal,MB2)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95名进行CBCT扫描的患者,共计180颗上颌第一磨牙,观察近颊根根管形态、MB2根...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second mesiobuccal,MB2)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95名进行CBCT扫描的患者,共计180颗上颌第一磨牙,观察近颊根根管形态、MB2根管的发生率、左右侧发生比率及男女发生比率差异。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形态以III型为主,MB2根管发生率为79.4%,左右侧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846),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43)。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MB2根管的发生率较高,可通过CBCT有效的发现MB2根管,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牙周病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邵奕奕 刘郁 白玉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556,共2页
目的:通过测量矫治前后牙槽骨的高度,比较其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2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上下颌中切牙至第一... 目的:通过测量矫治前后牙槽骨的高度,比较其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2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上下颌中切牙至第一磨牙远中各个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各牙间牙槽骨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除上下前牙间牙槽骨高度增高之外,矫治后较矫治前各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在矫治中定期做牙周检查及牙周治疗,严格控制菌斑。同时严格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在统一正确的刷牙方法下进行矫治。正畸矫治中遵循细丝轻力的原则,使有垂直骨吸收的牙槽骨高度有所恢复,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矫治采用TOMY0.018固定矫正器,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遵循细丝轻力的原则,在同一正畸医师指导下操作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拔牙矫治 牙槽骨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路 薛栋 +6 位作者 白雨豪 王鹏程 周维 李文婷 董岩 曾红燕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ingivalis)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取主动脉体外培养VSMC,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用α-smooth muscle actin(α...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ingivalis)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取主动脉体外培养VSMC,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用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特异性抗体对VSMC鉴定。热灭活P.gingivalis以不同的感染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干预VSMC,分别在12、24、48、72h检查VSMC的细胞活性,在21天时检测VSMC钙化表现及钙含量。并且将P.gingivalis与小鼠主动脉共培养,观察P.gingivalis对小鼠主动脉的钙化作用。结果:特异性抗体α-SMA在细胞中荧光染色阳性,证明体外培养为VSMC。P.gingivalis(MOI:10,100)刺激VSMC在24和48h,细胞活性明显增强,在72h,所有感染倍数下(MOI:1,10,100)细胞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5)。培养至21d时,P.gingivalis诱导VSMC出现明显钙化,钙含量与MOI成正相关(P<0.05)。P.gingivalis与小鼠主动脉培养14d,见主动脉壁出现明显钙化沉积。结论:P.gingivalis可诱导VSMC细胞活性增强及钙化,并且可直接引起主动脉壁钙化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平滑肌细胞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牙机助拔和传统方法拔下颌阻生智齿干槽症发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凤元 郝宗印 +4 位作者 邵奕奕 袁真 李瑞刚 丁芳 王久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51-352,共2页
目的比较种植牙机助拔和传统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后干槽症的发生率。方法用自体对照法随机抽取种植牙机助拔下颌阻生智齿156例(翻瓣、去骨、挺出后缝合的方法)和传统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07例(去骨、劈牙、挺出的方法)手术病例。统计2组... 目的比较种植牙机助拔和传统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后干槽症的发生率。方法用自体对照法随机抽取种植牙机助拔下颌阻生智齿156例(翻瓣、去骨、挺出后缝合的方法)和传统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07例(去骨、劈牙、挺出的方法)手术病例。统计2组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种植牙机拔牙组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拔牙组干槽症的发病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种植牙机助拔下颌阻生智齿与传统凿劈法相比,手术安全、快捷、创伤小,在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传统方法 干槽症 植牙机 发生率 经统计学处理 手术病例 手术安全 对照法 发病率 拔除 去骨 拔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系统的锥体束CT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文婷 曾红燕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采用三维锥体束CT成像系统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38名门诊患者/476颗下颌第二恒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下颌第二恒磨牙,观察C形根管的发生率。结果:存在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共191颗,发生率40... 目的:采用三维锥体束CT成像系统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38名门诊患者/476颗下颌第二恒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下颌第二恒磨牙,观察C形根管的发生率。结果:存在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共191颗,发生率40.12%;左右两侧同时发生C形根管的概率为31.9%;左右侧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男女发生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形根管在下颌第二恒磨牙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CBCT影像技术能在诊疗过程中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三维锥体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曾红燕 杨圣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以及菌群变化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细菌学厌氧培养、PCR检测技术。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以厌氧菌为主。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数量与糖尿病患者空腹...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以及菌群变化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细菌学厌氧培养、PCR检测技术。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以厌氧菌为主。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数量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数量随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相关菌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翻瓣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岩 李凤元 曾红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对照研究牙周翻瓣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应用牙周翻瓣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翻瓣术治疗。2组于治疗前(基线)、翻瓣术后1月及3月分... 目的对照研究牙周翻瓣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应用牙周翻瓣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翻瓣术治疗。2组于治疗前(基线)、翻瓣术后1月及3月分别检测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时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瓣术后1、3月,2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比各自基线时有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的PD和CAL与对照组比较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LI和SB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翻瓣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翻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 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种植机与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对比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芳 李风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0-340,共1页
关键词 种植机 涡轮机 拔牙术 下颌 阻生智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诊断双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并多根管1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晓宇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6-176,179,共2页
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有准确认识,并对其进行完善的预备、消毒与充填。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双根双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单根单根管,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系统 CT诊断 上颌第一前磨牙 双侧 CB 解剖形态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用镍钛通畅锉在模拟根管中成形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怡 白雨豪 侯晓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比较Scout RaCe、Hyflex GPF、S3Superpass、PathFile和手动不锈钢K锉在树脂模拟根管制备通畅通道的成形能力。方法:40个模拟根管,随机分为5组(n=8),分别制备通畅通道,记录制备时间;使用Photoshop和ImageJ测量制备前后根管的重叠图... 目的:比较Scout RaCe、Hyflex GPF、S3Superpass、PathFile和手动不锈钢K锉在树脂模拟根管制备通畅通道的成形能力。方法:40个模拟根管,随机分为5组(n=8),分别制备通畅通道,记录制备时间;使用Photoshop和ImageJ测量制备前后根管的重叠图像,从根尖止点开始,每隔1 mm测量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计算中心定位能力。结果:Scout RaCe和S3Superpass制备时间最短。内侧壁弯曲段和外侧壁根尖段,均为Scout RaCe切削量最小,Hyflex GPF稍多,S3Superpass显著大于前两者。中心定位能力,Scout RaCe和Hyflex GPF最小,S3Superpass稍大。结论:Scout RaCe和Hyflex GPF在弯曲根管中的切削量最少,中心定位能力最优。S3Superpass切削量稍大,中心定位能力与PathFile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畅通道 成形能力 模拟根管 镍钛锉 CM-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用镍钛大锥度通畅锉成形能力的体外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怡 白雨豪 侯晓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3,共6页
目的:比较ProGlider、Hy FlexEDM Glidepath File、RaCe ISO 10、Path File和手动不锈钢K锉在树脂模拟根管制备通畅通道的成形能力。方法:60个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5组(n=12),使用5种器械分别制备通畅通道,记录制备时间;扫描仪获取制... 目的:比较ProGlider、Hy FlexEDM Glidepath File、RaCe ISO 10、Path File和手动不锈钢K锉在树脂模拟根管制备通畅通道的成形能力。方法:60个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5组(n=12),使用5种器械分别制备通畅通道,记录制备时间;扫描仪获取制备前后根管图像,使用Photoshop和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重叠,并从根尖止点开始,每隔1 mm测量根管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以外弯量减去内弯量,表示中心定位能力。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显著水平为0.05。结果:ProGlider制备时间最短(61.018±5.020)s,手动不锈钢K锉最长(111.100±6.987)s(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去除量方面,根尖段外侧壁,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小于Pro Glid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小于其他3种锉(P<0.05),弯曲段内侧壁,Pro Glider去除量最少(P<0.05),不锈钢K锉去除量最多(P<0.05),在直段,Ra Ce ISO 10内、外侧壁去除量均最多(P<0.05),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其次(P<0.05),其他3组相当。中心定位能力方面,在根尖段,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最优(P<0.05),Pro Glider其次(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弯曲段,Pro Glider和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最优,Path File其次,Ra Ce ISO 10再次,手动不锈钢K锉最差(P<0.05);在直段,5组器械基本相当。结论:ProGlider、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和RaCeISO 10在模拟弯曲根管制备通畅通道效果优于或相当于PathFile,ProGlider制备时间显著降低,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和Ra Ce ISO 10在根管上段开敞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畅通道 成形能力 ProGlider 模拟根管 镍钛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后咀嚼肌肌电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宇 余哲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对咀嚼肌肌电活性的初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例使用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的OSAHS患者,分别在戴用前和戴用1周后利用Bio-EMGⅢ肌电图仪记录在息止位、最大紧咬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表面肌电图,对比... 目的:探讨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对咀嚼肌肌电活性的初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例使用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的OSAHS患者,分别在戴用前和戴用1周后利用Bio-EMGⅢ肌电图仪记录在息止位、最大紧咬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表面肌电图,对比分析左、右侧同名肌肉的不对称指数,以及颞肌前束/咬肌的活动指数在戴用前后的变化。结果: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后在息止位和最大紧咬位:1)各组肌肉肌电幅值均未见明显变化;2)各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均未见明显变化;3)颞肌前束/咬肌的活动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1周后出现了颞肌前束相对咬肌肌电活动强度增加的变化,应对其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HS 下颌前移矫治器 咀嚼肌肌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技术对弯曲根管根尖气锁去除效果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征 白雨豪 侯晓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比较4种不同技术对弯曲根管根尖区气锁的去除效果。方法:40个45°弯曲模拟树脂根管经Wave One Primary预备后,软蜡封闭根尖孔,所有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通过30 G侧方开口冲洗针头将显影液注射入根管内,锥形束CT(cone-beam c... 目的:比较4种不同技术对弯曲根管根尖区气锁的去除效果。方法:40个45°弯曲模拟树脂根管经Wave One Primary预备后,软蜡封闭根尖孔,所有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通过30 G侧方开口冲洗针头将显影液注射入根管内,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计算根管内气锁体积,随后分别使用光诱导光声流(photon-induced photoacoustic streaming,PIPS)激光荡洗法、牙胶尖法、超声荡洗法和声波荡洗法去除根管内气锁。CBCT扫描计算剩余气锁体积。结合根管内气锁体积和剩余气锁体积,计算气锁去除百分比,进一步计算初始和剩余气锁长度。结果:各组初始气锁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PS激光荡洗组的剩余气锁体积为0 mm3,牙胶尖组为(0.02±0.07)mm3,两组均显著小于超声组[(0.20±0.09)mm3)]和声波组[(0.23±0.06)mm3,P<0.001]。计算气锁去除百分比显示,PIPS激光荡洗组和牙胶尖组分别为100.00%(100.00%,100.00%)和100.00%(77.66%,100.00%),亦显著高于超声荡洗组[70.37%(56.41%,91.43%)]和声波荡洗组[63.54%(51.47%,74.00%),P<0.001]。剩余气锁长度方面,PIPS激光荡洗组是0 mm,牙胶尖组是(0.15±0.47)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小于超声组[(2.21±0.09)mm]和声波组[(2.34±0.08)mm,P<0.001],超声组和声波组的剩余气锁长度约为荡洗锉尖到根尖孔的距离。结论:PIPS激光荡洗法和牙胶尖法能够有效去除弯曲根管根尖区气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锁 根管制备 激光 灌洗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