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诊断中环境光亮度对读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7-449,共3页
目的由于临床医学信息数字化和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医学影像信息实现了网络传输存储和网络诊断。在数字化放射成像的过程中,除了成像设备的性能及诊断医师的认知能力外,环境条件,即诊断环境的情况同样直接影响着成像质量和诊断效果... 目的由于临床医学信息数字化和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医学影像信息实现了网络传输存储和网络诊断。在数字化放射成像的过程中,除了成像设备的性能及诊断医师的认知能力外,环境条件,即诊断环境的情况同样直接影响着成像质量和诊断效果。本文尝试从环境因素入手,考察诊断环境中不同光照的情况下,图像的读取效果有什么区别,以期获得最佳的光照条件。方法该研究基于信号识别理论和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的分析原理,利用TRM18-209型ALVIMROC模板,通过改变诊断环境光亮度,分别调查了不同年资的医学影像诊断医师对同一幅ROC模板图像,在相同窗宽、窗位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同观测效果,通过细节检测的真阳性和假阳性概率来反映对图像细节的检出能力。该方法简单、直观,完全满足对于成像系统特性的测量要求。结果初步获取的最佳环境参数为:X射线诊断读片室的亮度大约为0.63~3.18cd/m2,CT/MR/NM读片室的亮度大约为4.78~19.1cd/m2之间。结论通过不同光亮度下对同一模板图像的ROC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医学影像诊断环境中,随着诊断环境亮度的增加,对图像细节的检出能力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介入放射学(CA和PTCA)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白玫 刘彬 +1 位作者 郑钧正 彭明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76-1881,共6页
目的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介入放射学中心为现场,着重选取介入放射学中较常实施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这两种医疗实践所致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探索临床介入放射学实践中较... 目的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介入放射学中心为现场,着重选取介入放射学中较常实施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这两种医疗实践所致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探索临床介入放射学实践中较为恰当的监控方法。方法现场调查监测两种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的面积剂量乘积(DAP)和介入参考点的累积剂量(CD)等,样本积累了CA患者84例,PTCA患者51例;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技术的PCXMC软件,根据现场在线监测的DAP和CD值数据,估算患者器官或组织的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水平。运用热释光(TLD)剂量测量方法进行人体模型模拟实验研究,测量体内主要器官的吸收剂量,并与软件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DAP和CD值采用软件估算得到的器官吸收剂量值与TLD测量的器官吸收剂量相比较,经配对t检验,检验结果P>0.05。对于PTCA,所监测的DAP范围为16423mGy·cm2至161973mGy·cm2,介入参考点处的累积剂量CD值为287mGy至2883mGy,有效剂量为2.3mSv至20.1mSv。对于CA,所监测的DAP范围为7611mGy·cm2至60538mGy·cm2,CD范围从120·0mGy至1016.0mGy,有效剂量为1·1mSv至6.9mSv。所得CA患者有效剂量与DAP值的转换系数为0.114mSv·Gy-1·cm-2至0.139mSv·Gy-1·cm-2;PTCA患者有效剂量与DAP值的转换系数为0.124mSv·Gy-1·cm-2至0.142mSv·Gy-1·cm-2。依据软件估算得到的介入患者各器官平均剂量水平和在线监测的CD值,还建立两种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器官剂量与CD值的转换系数。结论采用在线监测的DAP和CD值作为介入放射学实践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的表征量,可以比较方便快捷地估算出患者有关器官的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为介入放射学实践及时提供患者受照的辐射剂量学信息,有利于指导和加强介入放射学中患者所受医疗照射的防护,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电离辐射危险。并且提供了建立相应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的表征量和参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介入放射学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纵轴分辨力和图像噪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白玫 刘彬 郑钧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不同成像参数对图像噪声、纵(Z)轴分辨率或断层灵敏度曲线(SSP)的影响,确定多排螺旋CT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优化匹配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头部和腹部扫描条件,选取不同的重建层厚、准直器宽度、螺距、卷积重建算法对不...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不同成像参数对图像噪声、纵(Z)轴分辨率或断层灵敏度曲线(SSP)的影响,确定多排螺旋CT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优化匹配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头部和腹部扫描条件,选取不同的重建层厚、准直器宽度、螺距、卷积重建算法对不同测试体模进行扫描,比较不同参数对断层灵敏度曲线和图像噪声的影响。结果①SSP测试结果:当螺距和重建层厚保持不变,使用三种卷积重建算法重建测量得到的SSP曲线的半高宽(FWHM),即有效层厚基本保持不变。对于相同的重建层厚,改变螺距时SSP的FWHM基本保持不变。②图像噪声测试结果:准直器宽度、螺距相同时,随着层厚的增大,图像噪声有明显降低;层厚、螺距相同时,准直器宽度减小,图像噪声降低(P<0.05)。对于相同的准直器宽度,螺距改变时,图像噪声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对于多排螺旋CT,卷积重建算法、螺距和准直器宽度的变化对SSP的影响很小。螺距的变化对噪声的影响不大,而层厚和准直器宽度的选择对图像噪声影响明显。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图像质量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临床需要选择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纵(Z)轴分辨率 断层灵敏度曲线 图像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技术的正常人脑MRI图像数据库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星 陈楠 +4 位作者 栗伟 杨金柱 赵大哲 冯树理 李坤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6-709,715,共5页
建立正常人标准脑是全球人类脑计划(HBP)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标准脑结构模板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所采集的3000例正常成人脑结构数据,以及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这一关键问题,通过解析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 建立正常人标准脑是全球人类脑计划(HBP)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标准脑结构模板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所采集的3000例正常成人脑结构数据,以及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这一关键问题,通过解析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DICOM)图像特殊的数据结构,引入了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使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设计和完成了NXD(Native XML Database)数据库,以对获取到的大量的脑结构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系统以数据采集、序列分析、案例提取、案例编辑、案例管理为流程,有效减少了数据占有空间和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使得数据库系统具有可扩充性、结构稳定性、功能独立性和存储效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脑 磁共振成像 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 可扩展标记语言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CT成像有效剂量估算及新旧ICRP建议书差异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相花 白玫 刘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07-810,共4页
目的对C型臂CT(DynaCT)头胸腹扫描辐射剂量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比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60和ICRP103组织器官权重因子变化对DynaCT成像所致有效剂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在模拟人体体模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的方法获得DynaCT头胸腹成像器官剂量,... 目的对C型臂CT(DynaCT)头胸腹扫描辐射剂量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比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60和ICRP103组织器官权重因子变化对DynaCT成像所致有效剂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在模拟人体体模布放热释光剂量计的方法获得DynaCT头胸腹成像器官剂量,再根据不同版本ICRP组织权重因子对器官剂量加权求和获得头胸腹扫描各自的有效剂量。分析3个有效剂量变化趋势及原因。结果采用ICRP60计算得到DynaCT成像有效剂量为:头部(男性0.80mSv,女性0.79mSv),胸部(男性6.13mSv,女性6.12mSv),腹部(男性8.46mSv,女性8.48mSv),采用ICRP103计算得到的有效剂量分别为:头部(男性1.28mSv,女性1.29mSv),胸部(男性7.51mSv,女性7.52mSv),腹部(男性9.21mSv,女性9.27mSv)。有效剂量相对增加头部(男性59.81%,女性62.81%),胸部(男性22.72%,女性22.95%),腹部(男性8.91%,女性9.35%)。结论由于器官权重因子变化造成了不同部位器官当量大小改变。ICRP103组织器官权重因子的调整导致了DynaCT头胸腹成像所致有效剂量的增加,而且对于不同性别和扫描部位的影响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CT 有效剂量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阳极靶与滤过器组合的乳腺DR成像性能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白玫 郑钧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对数字乳腺X线摄影不同阳极靶与滤过器组合的成像性能进行对比。方法采用不同厚度乳腺成像体模,选择不同的阳极靶与滤过器组合在自动曝光模式下成像。测量图像信噪比和腺体吸收剂量,并引入图像品质因数综合评价成像性能。结果对于... 目的对数字乳腺X线摄影不同阳极靶与滤过器组合的成像性能进行对比。方法采用不同厚度乳腺成像体模,选择不同的阳极靶与滤过器组合在自动曝光模式下成像。测量图像信噪比和腺体吸收剂量,并引入图像品质因数综合评价成像性能。结果对于不同厚度的乳腺体模,使用钨铑阳极滤过器组合平均腺体吸收剂量比其他组合可以降低26.32%~42.11%,图像品质因数高于其他组合5.06%~37.43%。随着腺体厚度的增加平均腺体吸收剂量逐步增加,而图像信噪比和图像品质因数则随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当体模厚度在4.0~9.0cm时,采用钨铑阳极滤过器组合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腺体吸收剂量,总体成像性能要优于其他两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X线摄影 阳极与滤过器组合 信噪比 平均腺体吸收剂量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狭窄的优势 被引量:4
7
作者 翟凤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1-1273,共3页
本文就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两个颈动脉狭窄评估参量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利用血管介入三维成像技术进行颈动脉狭窄率评估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狭窄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放射学辐射剂量参考水平的调查
8
作者 白玫 刘彬 +1 位作者 王晓峰 彭明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72-772,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受照剂量 剂量面积乘积 累积剂量 皮肤峰值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眼视觉响应特性的数字乳腺图像的灰阶对比度增强
9
作者 冯树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73-773,共1页
关键词 对比度增强 视觉响应函数 数字乳腺图像 人眼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