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市X医院老年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杜今
张红宇
+2 位作者
乔雨晨
刘一凡
李璐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51-1660,共10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认知障碍患病人数与日俱增,这一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与压力。现阶段,老年认知障碍在国家及社会层面关注度低、主动筛查和识别能力弱、治疗及照护成本高、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认知障碍患病人数与日俱增,这一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与压力。现阶段,老年认知障碍在国家及社会层面关注度低、主动筛查和识别能力弱、治疗及照护成本高、社会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凸显,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医疗机构、社区、慈善团体、市场及民间社会组织等多元福利主体构成的覆盖老年认知障碍病程全周期的照护体系势在必行。研究基于北京市X医院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庭全周期支援项目实践,以福利多元理论为框架,通过行动研究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实施路径与机制。基于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现实样态的描绘,健康社会工作者打破原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场所禁锢、患者不同疾病周期需求割裂及资源链接成效欠佳等弊端,转而使用健康社会工作的视角,利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尝试从认知障碍疾病管理的4个阶段进行破局:在认知障碍疾病早发现阶段,能够明确服务主体的职责,实现服务成效的最大化;在认知障碍疾病早治疗阶段,能够打通服务主体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价值化流动;在认知障碍患者疾病自我管理阶段,能够调动服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服务对象的积极转变;在认知障碍友好化倡导阶段,能够回应服务主体的内在需求,实现照护体系的可持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社会工作者
老年人
福利多元
行动研究
全周期支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学科视角下医务社工构建医患共同体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医院儿童神经外科医务社工服务为例
2
作者
杜今
姚蕙怡
+1 位作者
李作兵
李曼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2-611,共10页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多元化需求的日益增加,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共同体关系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及促进医疗效果的关键。医务社工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与专业技能为构建医患...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多元化需求的日益增加,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共同体关系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及促进医疗效果的关键。医务社工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与专业技能为构建医患和谐的共同体关系提供了独特优势。然而,现阶段针对医患共同体的研究主体仍局限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且缺少使用跨学科思维与工具探索医患共同体构建路径的相关研究。因此,在行动研究方法螺旋上升的研究思路引导下,通过梳理医务社工近5年开展儿童神经外科专科服务的行动路径,分别运用管理学工具中的战略决策过程模型、组织-相关利益主体契合模型及价值主张画布这三种分析工具破解医患共同体构建不同阶段的难题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形成实践性知识,为医务社工构建医患共同体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工
跨学科工具
医患共同体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市X医院老年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杜今
张红宇
乔雨晨
刘一凡
李璐龄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爱佑慈善基金会
北京睦友
社会
工作
发展中心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51-1660,共10页
文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认知障碍患病人数与日俱增,这一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与压力。现阶段,老年认知障碍在国家及社会层面关注度低、主动筛查和识别能力弱、治疗及照护成本高、社会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凸显,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医疗机构、社区、慈善团体、市场及民间社会组织等多元福利主体构成的覆盖老年认知障碍病程全周期的照护体系势在必行。研究基于北京市X医院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庭全周期支援项目实践,以福利多元理论为框架,通过行动研究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实施路径与机制。基于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现实样态的描绘,健康社会工作者打破原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场所禁锢、患者不同疾病周期需求割裂及资源链接成效欠佳等弊端,转而使用健康社会工作的视角,利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尝试从认知障碍疾病管理的4个阶段进行破局:在认知障碍疾病早发现阶段,能够明确服务主体的职责,实现服务成效的最大化;在认知障碍疾病早治疗阶段,能够打通服务主体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价值化流动;在认知障碍患者疾病自我管理阶段,能够调动服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服务对象的积极转变;在认知障碍友好化倡导阶段,能够回应服务主体的内在需求,实现照护体系的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社会工作者
老年人
福利多元
行动研究
全周期支援
Keywords
Cognition disorders
Social workers
Aged
Welfare pluralism
Action research
Full-cycle support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学科视角下医务社工构建医患共同体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医院儿童神经外科医务社工服务为例
2
作者
杜今
姚蕙怡
李作兵
李曼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部
北京
大学
社会
学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2-611,共10页
文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多元化需求的日益增加,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共同体关系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及促进医疗效果的关键。医务社工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与专业技能为构建医患和谐的共同体关系提供了独特优势。然而,现阶段针对医患共同体的研究主体仍局限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且缺少使用跨学科思维与工具探索医患共同体构建路径的相关研究。因此,在行动研究方法螺旋上升的研究思路引导下,通过梳理医务社工近5年开展儿童神经外科专科服务的行动路径,分别运用管理学工具中的战略决策过程模型、组织-相关利益主体契合模型及价值主张画布这三种分析工具破解医患共同体构建不同阶段的难题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形成实践性知识,为医务社工构建医患共同体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
医务社工
跨学科工具
医患共同体
医患关系
Keywords
medical social worker
interdisciplinary tool
doctor-patient community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分类号
R-05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市X医院老年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杜今
张红宇
乔雨晨
刘一凡
李璐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跨学科视角下医务社工构建医患共同体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医院儿童神经外科医务社工服务为例
杜今
姚蕙怡
李作兵
李曼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